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會議發(fā)言技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控制會議的氣氛
召開一個會議,會議主持人應認真地肩負起最大的責任,他應能很好地掌控到全局,應能有效地觀察到所有參會者及其反應,決定整個會議氣氛的基調。會議主持人也許有一些個人的偏好,但是無論如何不能把所有的會議都開成個人風格的會議。會議主持者應當按照會議的性質、傳達的內容來定位會議的風格。會議主持者需要適時地區(qū)分參會者的不同風格,控制會議的氣氛。
2.控制會議時間、推動會議的進程
作為會議的主持人,如果能充分地準備,完全能有效地控制會議的時間。會議過程中,盡量不要拖延;發(fā)現會議誤入歧途或有一些拖延時,會議主持者應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調整到正常的議程中。會議主持者給參會者提供一個討論某項問題的環(huán)境,或傳達信息,一定要按照會議的議程進行。此外,有很多專家在場時,會議主持者一定要做到不卑不亢。
3.協調發(fā)言
協調參會者的發(fā)言是會議主持者的另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協調好參會者的發(fā)言,才能更好地將整個會議引向一個良好的進程。這其中包括如何充分調動參會者的積極性,讓其主動、自覺地發(fā)言;或參會者積極性太高時,適當地把握會議的進程。
4.觀察參會者的反應并給予及時的反饋
觀察參會者的反應并給予一些及時的反饋是會議主持者的職責。觀察參會者的反應,并給予反饋,有助于整個會議的順利進行,同時還能很有成效地和參會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為高效率的會議奠定堅實的基礎。
5.做討論的總結
剔除小的、次要的問題,進行討論的總結是會議主持者的職責,這樣可以保證會議的成果,引導會議的良性進展,而不至于使會議最終沒有任何效果,或亂七八糟、沒有任何的條理性。
6.跟進會議的決定
做一個會議主持,對于初、中級的經理而言,會議要達到的目的以及最終的會議結果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通過會議達成一些目標,若只有希望而沒有實際的行動,也是沒有意義的會議。會議主持者應認真地對會議高度負責,應及時地對整個會議的決策和結果進行跟蹤,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此外為了讓會議有效,除了前面提到的會議準備,會議主持者還應進行會前的最后的準備,否則,失敗的準備等于準備了失敗。會前最后的準備包括:一定要最后核實一下曾經準備過的資料;會議的地點以及情況;確認參與者;器材的等各種準備情況。
會議現場的控制
做好會議的準備之后,會議主持者可以開始會議。在會議過程中,每個人都希望會議能順利地進行,但是也經常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會出現,這就需要會議主持者有效地控制會議的現場。
1.無人回應
會議進行過程中,當會議主持者提出一些問題時,存在沒有任何人回答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會議主持者應該怎么辦呢?沒有人應答的場面會對整個會議目標最終的達成產生負面影響,因為得不到反饋。會議主持者就一定要想辦法鼓勵參會者說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當遇到這一問題時,會議主持人就應該使用一些技巧來鼓勵參會者的發(fā)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點出參會者的名字,這樣冷場的局面就很容易打破。此外,會議主持者還可以通過運用眼神來鼓勵參會者發(fā)言。
實際上,會議主持者點到一個人名字時,這個人會特別集中精力、特別認真地去思考問題。而且往往在第一個參會者發(fā)言之后,其他參會者就會開始活躍起來,踴躍地發(fā)言。實際上,這跟人與人之間的破冰有關,會議主持者應打破沉默的堅冰,開好會議的頭,不將沉默帶到會議的過程中。
2.個別參會者不停地大發(fā)議論
與冷場相反,個別參會者有時不停地高談闊論,也會造成尷尬的局面。會議的大部分時間被個別的同事獨自占去了,會議儼然成了他的個人專場,作為會議的主持人又應該怎么辦呢?
直接打斷,回避這個問題,進行下面的議題作為會議主持人,有推進會議議程的職責。于是很多會議主持者就會直截了當地打斷,回避問題,直接轉到下面的議題。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這是主持人不能控制局面的典型表現。回避這個問題,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如果議題還沒有討論,只有一個人在沒完沒了的發(fā)言,而會議主持者就當作討論完了,這是主持者不能掌控局面的一個最典型的表現。
讓員工充分發(fā)表意見,并試圖參與討論?;诿裰鞯南敕?,很多會議主持者會采用“讓員工們充分發(fā)表意見,并試圖參與討論”的方法來解決個別參會者大發(fā)議論的問題。這種做法也是錯誤的,如果每提出一個問題都如此進行,會議將占據工作的全部時間。因為如果員工提出一個問題就進行討論,參與者將輪流成為主持人,那么所有的時間就被討論這些細枝末節(jié)的問題所占去了。
打斷,并要求大家先集中問題,再有針對性地解決最后一個方法是“打斷,并且要求大家先集中問題”,如果問題是共性的,那么有針對性的解決;如果問題不是共性的,則可以略過,與員工在會后單獨地解決。解決主要問題是提高會議效率的好方法。在有人不停地大發(fā)議論時,會議主持者要打斷,征求大家的意見,然后繼續(xù)推動會議的議程。此外,會議主持者還可以通過限制發(fā)言時間的辦法制止個別人不停地大發(fā)議論。
3.進行小范圍的討論
在經理或主管的心目中,可能會有個別重點員工,該重點員工可能是經理培養(yǎng)發(fā)展的對象,也可能是能帶來最好業(yè)績的員工。通常在這種情況下,一旦他們提出問題,主管或經理在作為會議主持時,就愿意多跟他們進行溝通,結果可能就會使其他的員工感覺受到冷落。那么,會議主持者應該如何有效地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呢?
對參會者提出的問題置之不理,進行下面的議題對參會者提出的問題置之不理,是會議主持者最容易也直接想到的辦法。但是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鼓勵參會者提出問題是會議主持者的職責,如果對參會者提出的問題置之不理,不僅會直接打擊參會者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對于解決問題毫無幫助。因為,會議主持者沒有確定該問題是否屬于共性的問題,就直接放棄了,對于會議目標的達成會有負面的影響,很容易造成損失。
建議其他員工也就此發(fā)表意見,大家都參與討論,建議其它員工也就此發(fā)表意見,參與討論是主管從個人角度判斷,該參會者提出的問題屬于共性問題,因此建議其他員工也就此發(fā)表意見的一種做法。實際上,其他參會者不一定了解該問題的前因后果,因此不一定能有效地提出多少意見和建議。有調查數字顯示由于個別員工提出個性問題而致使會議跑題的現象大約占整個會議的50%。而有83%的人會對會議跑題感到苦惱,由此可見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因此,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如果每提出一個問題都如此進行,會議將占據了工作的全部時間。
重復參會者提出的問題,并參其他參會者確認此問題有無共性,這是會議主持者正確的做法。既然會議主持者鼓勵參會者提出問題,那么就要正視所提出的問題,向參會者確認其所提出的問題,并與其他參與者共同確認該問題的可探討性。此外,如果會議主持人企圖以更大的聲音壓倒小會的聲音,只會得到適得其反的不良結果,弄得自己疲憊不堪。
取得滿意的會議效果
掌握了會議主持的技巧,并有效地控制會議現場后,處理好突發(fā)事件,會議主持者可以帶領參會者成功地完成一個完整的會議過程,但并不等同于實現了會議的最終目標。會議是否有績效、能否真正地產生效果取決于會議主持者對于會議結果的及時跟蹤。管理者要取得滿意的會議效果,需要制訂行動計劃、跟蹤執(zhí)行、責任到人、限制時間、確認理解。
行動計劃
要取得滿意的會議結果,在整個會議進程中,非常關健的一項也是最后一項,即行動計劃。通過會議,管理者最終要得出決議,決議以后執(zhí)行的方法,這都需要制訂行動計劃。
通常情況下,管理者會將行動計劃交給一個項目負責人或行政,讓其依據決議制訂一個行動計劃。實際上,這樣制訂出的行動計劃并不一定能有效地讓員工很好地執(zhí)行。因為員工有可能將其作為傳達文件看待,還有可能員工對其分工不認可和不滿意,導致了員工的不愿意執(zhí)行。最終導致會議毫無結果。因此,若有必要,管理者一定要在會議過程中制訂一個行動計劃,對于各參會者所負責的內容,所有的參會者應該有所共識。
執(zhí)行的跟蹤
達成共識,確定各參會者所負的責任之后,執(zhí)行的跟蹤就成為接下來最為關鍵的一步。執(zhí)行的跟蹤包括制訂跟蹤負責人和跟蹤的方法。通常,執(zhí)行的跟蹤要明確所要完成的項目、跟蹤的負責人、完成項目的限制時間、可能涉及的合作部門和個人、所要達成的目標以及衡量的方法等各方面的內容。
責任到人
責任到人即確定最終由誰來負責某項具體任務,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管理者一定要避免讓員工們在私下里協商確定職責所在,這樣會造成效率降低,并且有可能造成項目的無法完成,成員之間也會相互推卸責任,從而最終影響了整個會議目標的實現、決策的執(zhí)行。
時間限制
時間限制是為保證項目的規(guī)定進度而制訂的。有些項目會議通常在每個星期或項目取得一定進展時,定期召開回顧會議。通過限制時間,管理者可以有效地把握整個項目的進展程度,并能有效地最終保證項目的完成,實現會議的目標。
確認理解
以上步驟完全完成之后,管理者還需要針對分工責任人、項目的時間限制等問題,詢問所有參會者是否理解并認可,即進行確認理解的過程。只有得到全部員工的認可,并使得員工明確了自己的職責所在以及時間上的限制,整個項目的完成才能可靠地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及可檢查性。完成確認理解的過程,那么整個會議從準備到實施及最后跟進的過程也就完成了。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班會;溝通交流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1-173-01
大學新生進入校園伊始,很多同學都希望能夠在多方面得到鍛煉。學生會和各種社團成為他們的首選舞臺。但是畢竟能夠進入學生會的學生還是少數,社團往往需要學生有一技之長,而且學生會工作和社團活動往往會占用比較多的學習時間,大多數學生活動的中心還是在班級、在班主任和班集體里。大專學生在校期間不過3年,除去實習和假期,時間并不是很多。如何讓學生們盡可能多地得到鍛煉,一直是筆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注意的問題。
班會一般是每周一次,班主任和全班同學一起回顧一周工作,學校和系里近期的一些工作重點和工作安排,重點是班上學生的思想動向、安全提示、衛(wèi)生情況和各項紀律執(zhí)行情況。傳統的班會都基本上是班主任的一言堂,把人召集齊了,開始根據自己了解的情況,一項一項安排工作或者落實,學生們事先不知道內容,缺乏心理準備,往往是跟自己無關的內容比較多,即使是需要關注的內容也容易錯過,大多低頭聽講,甚至打瞌睡玩手機,參與度很低,班主任講完即一哄而散,有時候會后沒人去落實一些會議安排執(zhí)行情況。整體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現代企業(yè)與傳統的企業(yè)在管理方面最大的區(qū)別之一在于:現代企業(yè)管理注重人的素質、人的協調、人的激勵和人的自控。旨在通過較高的領導層素質和員工素質,以及合理的人力資源配搭,使企業(yè)形成良好的組織氛圍,和自律自激機制,最終實現企業(yè)的管理目標。這對于員工的要求是很高的,職業(yè)院校要培養(yǎng)這樣的高素質人才,就要使在校學生在個人表達、與人溝通交流等能力得到提高和鍛煉。
根據余世維先生的有效溝通經驗,班主任逐步把班會召集和主持交給了班委,并且有針對性的對于如下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和規(guī)定:
一、參加人員
這方面沒有異議,班上全體在校的學生參加班會。特別情況可以請相關的老師和領導出席。有事請假,指定專人通知會議內容。
二、主持人安排
每次由班長,團支書和副班長三人中一人為主發(fā)言和主持,其他人輔助。輪流得到鍛煉機會。
三、如何控制
主持人在會議之前必須預先和班委及班主任進行溝通,對于會議議題心中有數,負責通過QQ、電話或者當面通知時間地點安排,掌控會議流程,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和領導能力。
發(fā)言時間嚴格控制,班委中指定一人負責,有權對于超時行為予以阻止,避免空話套話,不知所云,這樣發(fā)言人必須事先有所準備,提高其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發(fā)言安排
班委會成員坐在前列,有針對性的決定這次會議發(fā)言與否,除了會議主持人之外,每人發(fā)言機會只有一次,每人發(fā)言最多不超過3分鐘,班主任最后發(fā)言,進行總結補充和強調,5分鐘。
班委會成員必須考慮好自己所負責的那方面工作近期有無重大疏漏,和近期工作安排,提出對策,或者提醒大家注意。
班委以外的其他人發(fā)言,每次會議最多3個人,每人最多3分鐘,必須事先跟班委主持人申請。臨時發(fā)言與否由主持人決定。
五、跟蹤落實
會議記錄當中必須對于每項工作指定負責人,大多是會議主持人提出人選,無異議即生效。原則上,班委會相關班干部是第一責任人,班長總體負責。
六、避免浪費時間
發(fā)言超時或者重復發(fā)言都屬于浪費時間。而且每次會議的議題之外的第三個議題,都屬于浪費時間。一切提出批評的違紀行為,不能指出責任人或者責任小組,都是浪費時間。會議主題不明,秩序混亂,遲到早退,提出問題沒有解決方案,都是浪費時間。一次會議上發(fā)生這種現象太多,就是一次失敗的會議。
七、匯總和結論
起初,必須是班主任統領全局。但是慢慢要把權力交給會議主持人,可以組織大家討論,但是一定要當場作出結論,切記不能拖延,哪怕是過后對于決議進行修正。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就先采用主持人認可的辦法。
初期實施幾次之后,會發(fā)現一些問題:
首先,由于學生們都比較年輕,班委幾個人缺乏充分準備,對于自己的發(fā)言不能有一個系統的歸納,習慣于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出現了輪流沖上臺發(fā)言,說了又說。
其次,主持人依賴班主任,會議議題中列出的重要議項完全沒有提到,潛意識中覺得:重要的事情還是留著班主任說為好。
其他發(fā)言人也有這種主次不分的現象,事無巨細都要說。這也需要在鍛煉的過程中增加經驗。
但是學生們特別是班委成員在這種環(huán)境中,溝通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作為未來的職業(yè)工作者,初步形成了一些好的職業(yè)習慣。班主任也順應形勢,在職業(yè)教育過程中,收獲了寶貴的經驗。
參考文獻:
[1]余世維.卓越管理者的輔導與激勵技巧[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關鍵詞: 口譯 特點 現場感 訓練方法
一、口譯的特點
現場感強是口譯的重要特點之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即時性??谧g和筆譯都包含了輸入—轉化—輸出的過程。但跟筆譯不同的是,口譯的輸入和輸出過程都是即時的、一次性的。從輸入的角度來說,發(fā)言人的講話一般只講一次,沒有機會反復聆聽。從輸出的角度來說,譯員也只有一次翻譯的機會。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通過重復、解釋、補充和修正等手段對產出進行二次加工,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一次機會。另外,譯員需要在場做出迅速的反應,沒有機會查閱資料或者請教他人,必須獨立完成工作。
互動性。就筆譯而言,原文作者和翻譯可以在不同的時空里工作,不需要同時出現在某個特定的地點??谧g則不同,發(fā)言人和譯員必須在同一時間、同一個地點出現(在電話和視頻口譯中,是通過現代通訊技術實現的)。這樣帶來的結果之一就是發(fā)言人和譯員之間存在互動。除了語言信息以外,譯員還需要接收并處理非語言信息,如表情、動作、音量、口音等。譯員在發(fā)言時也要考慮非語言信息對產出的影響,比如如何通過合適的身體語言傳遞信息。
現場感對口譯的表現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比如有的學生自己做練習時的表現不錯,但如果在全班同學面前發(fā)言,就會緊張得什么都聽不懂。有的學生語言能力不錯,輸出的內容也令人滿意,但由于語言以外的因素,比如聲音太小、語速過慢或過快、停頓太多、眼神漂移等原因,最后的結果也不理想。還有的學生不知道如何處理突況,停在一個地方無法向前推進。因此口譯教學中,除了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教授口譯技巧,也有必要引入仿真的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接近真實的口譯環(huán)境,讓學生學習如何應對壓力,如何進行公共演講,如何應對突發(fā)事件,等等。
二、訓練方法
有哪些訓練方法可以在課堂上營造真實的口譯環(huán)境,體現口譯的現場感呢?大致有以下幾種:
1.播放原始錄音
目前大多數口譯教學使用的都是跟課本配套的、事先錄好的材料。這些錄音的發(fā)音標準、吐詞清楚、節(jié)奏適中,很適合初學者使用。但是在現實中,發(fā)言者往往沒有這么完美。他們的口音、節(jié)奏、說話方式等會給譯員帶來困擾。因此,在口譯教學中,也有必要引入原始的錄音材料,幫助學生適應真實的發(fā)言者,而不是經過“修飾”的對譯員非常友好的錄音。
以口音為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口音有各自的特點。只聽過英音或者美音的人,剛接觸到其他口音,肯定會覺得困難。但接觸多了,就能總結出規(guī)律。所以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選幾種有代表性的口音給學生練習,如東南亞、日本、法國、印度、南歐等。
另外說話人的節(jié)奏和停頓也會影響譯員的表現。有的人說話慢,中間有很多停頓,譯員要能判斷哪些地方是意群哪些不是。有的人說話很快,但中間有重復或者自我更正,譯員也能夠判斷出來。原始錄音能夠體現不同講話人的風格,給學生制造麻煩,讓他們學會如何在短時間內適應。
譯員的表現也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如音響帶來的噪聲、鼓掌聲、聽眾講話的聲音。原始錄音能很好地還原現場的感覺,讓學生知道譯員并不是在真空中工作。
2.模擬會議現場
原始錄音雖然部分還原了口譯真實場景,但講話人和譯員之間還缺乏互動,講話人不可能對譯員翻譯的內容和其他表現做出反應。而模擬會議實踐有現場的“發(fā)言人”和“譯員”,能夠彌補這個不足。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能“體驗面對觀眾公開發(fā)言所要經歷的心理過程和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挑戰(zhàn)時應該采取的應對措施”。(張寶鈞,2003:38)
1)對話口譯
學生分三人一組,一名學生扮演中方講話人,一名學生扮演外方講話人,一名學生擔任譯員。練習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老師給交談雙方指定的角色、場景和話題,由學生自行組織講話內容。或者老師給交談雙方列出講話提綱,學生按照提綱上的內容發(fā)言,譯員沒有提綱,現場口譯。
對話口譯中涉及的人數比較少,學生只需要在小組里面發(fā)言,因此學生的心態(tài)比較放松,容易發(fā)揮正常水平、建立自信。盡管如此,學生還是可以體驗及學習到不少東西。比如在聽不懂的情況下怎么辦,是向講話人請教還是采用應急策略,不同的策略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譯員的音量和節(jié)奏怎么控制,是否和講話人有眼神接觸,等等。
老師可以讓學生轉換角色,從不同的角度體驗口譯這個交際過程。同時,老師可以選擇幾個小組,在全班作示范。學生可以體驗一下,在不同的場合中進行翻譯承受的壓力有什么不同,以及如何面對這種壓力。
2)記者招待會
學生分為三組,一組學生扮演發(fā)言人,一組學生扮演譯員,即每名發(fā)言人配備一名譯員,一組學生扮演記者。首先由發(fā)言人講話,講話稿是事先準備好的。每位發(fā)言人講完后由譯員翻譯。然后是問答環(huán)節(jié),每名記者可以提一個問題,并指明由哪位發(fā)言人回答。
無論扮演什么角色,學生的公眾演講能力和危機處理能力都能得到較好的鍛煉。發(fā)言人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就某個議題向全體師生闡述自己的觀點,在提問后要能做出正確的反應。很多學生一站到講臺上就會緊張、聲音顫抖或出汗,而在提問環(huán)節(jié)不知如何應對的情況也很常見。對于譯員來講,語言能力不足、聲音小、不敢直視聽眾、有多余的肢體語言等是常出現的問題。記者的任務較為輕松,因此往往擔任了評估員的角色,能從其他同學的表現中發(fā)現不少問題。
3)大會主題發(fā)言
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扮演演講人的角色,一組扮演譯員的角色,一個演講人配備一名譯員。老師事先給定一個題目,演講人根據這個題目進行2~3分鐘的發(fā)言,中英文皆可。譯員在旁邊進行交替?zhèn)髯g。因為題目是事先知道的,無論是演講者還是譯員都要事先進行準備,列出詞匯表,全班學生可以分享。
從場合而言,大會主題發(fā)言可能是最嚴肅的,可以將情景設置為研討會、峰會或者聯合國的會議。教師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模擬出真實的情景。如參加者要著正裝,課室座位排列成圓桌型,每位同學面前設有麥克風、擺放名卡等。有條件的還可以進行拍攝,把所有人的表現都錄下來。這種仿真的環(huán)境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許多以前沒有注意的細節(jié)會被放大。與記者招待會一樣,學生能鍛煉公眾演講的能力,哪怕是講話人,也不能只顧低著頭念稿,還需要注意自己的儀態(tài)儀表,與譯員和聽眾保持互動。譯員要考慮的問題更多,翻譯內容和公眾演講的技巧要兼顧。
3.觀摩與實習
觀摩與實習指的是將口譯課堂搬到教室外面,給學生機會到真實的口譯環(huán)境里練習或者觀摩。學??梢蕴峁C會讓學生從事一些簡單的口譯,如接送機或者展會的翻譯等。也可以讓學生到高層次的大型的外事活動中擔任志愿者,讓他們有機會近距離地觀察職業(yè)口譯員的表現。這種到現場去實習的機會不是很多,而且不可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參加。有的學校便自行舉辦一些小型的講座,邀請本?;蛐M獾闹型鈱<揖湍硞€議題進行演講,讓學生擔任譯員(任文,2012:48)。這樣的好處在于演講者都是真實的,活動情景也是真實的,唯一不同的是聽眾是師生。應該說這樣的模擬和真正的口譯場景沒有多大的區(qū)別,學生能從中積累寶貴的經驗。
三、結語
口譯的現場感會給譯員造成壓力,從而影響譯員的表現。因此口譯教學中有必要引入仿真的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接近真實的口譯環(huán)境。學生可以在實戰(zhàn)中演練口譯技能,特別是公眾演講技巧、危機處理能力和綜合運用口譯技巧的能力??紤]到現有資源和課程安排,教師可以使用播放原始錄音、模擬會議實踐及觀摩和實習等培訓手段。通過親身體驗,學生能克服現場感帶來的壓力,更好地發(fā)揮水平。
參考文獻:
關鍵詞:同聲傳譯;日中同傳;預測;提高預測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2-0093-02
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簡稱“同傳”,是在講話者講話的同時或者幾乎同時,將講話者所講的內容快速的翻譯成目的語言并傳達給聽眾的一種翻譯方式。同聲傳譯被學者比作翻譯學中的“金字塔尖”,這足以看出同聲傳譯的難度以及學好同聲傳譯的重要性。
日語和漢語存在著較大的語序差別,日語的語序結構一般為主賓謂結構,而漢語的語序結構一般為主謂賓結構,這無形之中又增加了同聲傳譯的難度,所以口譯者在同聲傳譯過程中必須具備一定的預測能力。預測是人的一種本能,它只是出于人對未知事物的感受。而預測能力是口譯者通過學習和訓練,使自己對講話者還沒講出的言語更清楚地把握,它是可以通過訓練變得越來越強的一種能力。本文旨在研究預測能力在日中同聲傳譯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口譯者的預測能力。
一、對預測能力的概述
1.吉爾的“關于同聲傳譯認知負荷模型理論”。預測在同聲傳譯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為了闡釋并提高預測能力,吉爾提出了“關于同聲傳譯認知負荷模型理論”。丹尼爾?吉爾(Daniel Gile)是當今世界翻譯領域中擁有很強影響力的一位學者,他所提出的“關于同聲傳譯認知負荷模型理論”是當今翻譯界最具影響力的理論之一。我們都知道,同聲傳譯是一項復雜而又十分艱巨的工作,特別是日中同聲傳譯,其難度不只是體現在兩種言語之間的轉換,更體現在口譯者必須同時完成多個任務――聽、辨、理解、轉化、表達。吉爾反復觀察后得出結論,口譯中除了語言功底、知識儲備和口譯技巧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認知資源”(intellectual resource)[1]。吉爾還認為,每位口譯者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他們需要在緊張的同聲傳譯過程中把有限的“認知資源”分配到上面提到的多個任務。吉爾將這種“認知資源”稱作“認知處理的容量”,進一步他提出了著名的“認知負荷模型”假說。此處我們不詳細介紹該假說的詳細內容,我們只看吉爾的假說得出了怎樣的結論:漢語和日語固然有一些類似之處,可是從語系上來看這兩種語言分別屬于不同的兩個體系。從文化上來看中國和日本雖然同屬于亞洲文化圈,但是各自的文化也有非常大的不同。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只是體現在中日語言的特征不同、文化的積累不同、認知系統的不同、表達方式的不同等。但從語序上來看,漢語句子一般是主謂賓結構,而日語卻是主賓謂結構,這就需要口譯者應該非常純熟的運用預測能力來使口譯過程更加流暢。
2.同聲傳譯中預測的分類。預測可以根據其性質分為語言內預測和語言外預測。語言內預測指的是總結語言的特點并進行的預測。在所有的語言中,詞句都不是隨機排列的,只是,不同的語言,其排列規(guī)律大不相同[1]。韓語和日語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口譯者必須掌握漢語和日語句子的一些固定模式和特點以便更好的進行兩種語言的同聲傳譯預測。這些固定的模式比如常用搭配等能預測出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或者句子結構。口譯者可以根據日語中一些常見的固定否定呼應關系來預測該句子是肯定句還是否定句。
教育のアクティビティと人gの成Lは密接にの性|にvBし、したがって_kを通じて新しい教育メディアではありませんが、教育はLい急激な浠がすぐにk生してきました。
譯:活動和教育人的成長是密切相關的財產的性質,因此無法通過開發(fā)一種新的教育傳媒,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快速變化已經立即產生。
同聲傳譯的口譯者可基于自己豐富的經驗對演講的未知內容進行預測。比如固定的致辭搭配:
***大B市Lや友人をLする日本の代表玀?、损T閑膜ら大B國H技gQ易會社が日本にv在T事賬を_Oしました祝福します。
如果口譯者熟悉這種致辭的形式,聽到發(fā)言者說的“開設”,就會預測出后面的謂語動詞會是しました,從而及時的翻譯出譯文并保持了交流的流暢性。
譯:***市長及來自大連的訪日代表團的朋友,我衷心地祝賀大連國際貿易公司駐日本代表處開業(yè)。
二、同聲傳譯的預測方法
1.背景圖式法預測。“圖式”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具體是指知識在人大腦里的儲存的最小單位,一個人掌握了多少知識,那他大腦里就有多少圖式。
在日中同聲傳譯過程中,圖式起到的作用一般是歸納語義的結構。日中同聲傳譯涉及到如何從日語向漢語變換的過程。在同聲傳譯過程中進行預測時,口譯者要在大腦里建立很多個圖式。比如關于發(fā)言者原話整體結構的框架和可能會出現的詞匯。背景圖式貫穿于口譯者的整個同聲傳譯過程,口譯者一邊進行語言轉換,一邊不斷地在大腦中構建圖式。
2.結構圖式法預測。不同的演講稿都有各自不同的行文結構。如在一個大型會議里,翻譯員事先熟悉大會發(fā)言中一些基本模式,這就是所謂的結構圖示。一般發(fā)言者首先會對參加會議的人員表示感謝,之后進行發(fā)言,最后對與會客人再次表示感謝?;谶@樣結構圖式的預測,口譯者能夠對整個過程有一個宏觀的把握,這為同聲傳譯員順利開展口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內容圖式法預測。內容圖式指的是口譯者對演講稿的主題以及演講稿涉及的內容的圖式預測。舉個例子,口譯者若參加了大型的政府工作報告同聲傳譯,他就需要事先對國家政策的基本情況進行大致了解,特別是要對國家的各項經濟政治等政策相當的熟悉。有了這方面知識,口譯者在心里就可以有一個宏觀的把握,進而進行更準確的預測。
三、提高日中同聲傳譯預測能力的途徑
1.提高中日語言能力。日中口譯者應該掌握過硬的中日語言的基礎。對于日中同聲傳譯,口譯者首先要具有的是扎實的漢語能力功底,要非常熟練地掌握漢語的語法、固定搭配、句子結構、諺語、詩詞等。只有真正熟練掌握了這些母語的基本功,口譯者才可能在日譯漢的過程中,對演講者的發(fā)言有相對正確的理解,才能對語言的邏輯有更好的感受,這是正確進行預測的前提條件。如仲偉合先生所說,一些日譯漢同聲傳譯失敗的例子告訴我們,并不是因為口譯者的日語不好,而是自己的母語漢語并沒有學會學通。同時,在日中同傳中,口譯者也必須對日語有著過硬地把握。只有日語的語言能力過硬,口譯者才能在同傳過程中靈活地使用詞匯和表達方式。因此掌握良好的中日雙語的基本功,對于翻譯者來說是做好同傳預測的重要前提。
2.翻譯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好翻譯之前的準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直接影響了同傳質量的好壞。對于如何做好準備工作,口譯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口譯者應該熟悉會議的議題。會議的主題一般只有一個,口譯者若想全面地理解會議的內容,就必須事先對會議的主題進行深入的了解,最好的方法是查閱相關文獻。對于一些專業(yè)研討性會議,會議的主題通常涉及到某一行業(yè)前沿的一些問題,此時口譯者最好通過因特網或者學術期刊等途徑來了解學科的最新前沿概況[2]。其次,要掌握必需的專業(yè)術語。如果會議涉及到大量的專業(yè)術語,這個時候口譯者必須要進行提前查閱,必要時還應該向所涉及學科的專業(yè)人士咨詢。此外,口譯者還應該對該次會議中涉及到的與會者的姓名、頭銜、履歷等以及涉及到的地名等心中有數,這樣才不會增加同傳過程中的認知負擔。最后,要了解演講者的發(fā)言特點。除了了解會議的主題和掌握相關的專業(yè)術語之外,口譯者還應該在進行同傳之前了解將要進行演講的演講者的發(fā)言特點以及技巧,包括他的特殊語調、講話的習慣、常用的肢體語言等。
3.同傳過程中注意發(fā)言者的邏輯。在同聲傳譯的過程中,翻譯者若想做出正確的預測,必須很好的把握演講者的發(fā)言邏輯。正如吉爾對預測所下的定義:預測不是對說話者詞句的確切和大致預測,而是對說話者在特定的語篇和環(huán)境下的反應和說話方式的一種推斷。在同傳的過程中,翻譯者不能只關注某一個詞句,也要結合當時的語境和上下文的聯系,把握發(fā)言內容的內在邏輯。只有把握好了語段的整體,口譯員才能更好地理解演講者的演講意圖,進而做出更為準確的預測。
4.加強學習,積累百科知識。在日中同傳中,口譯者中日雙語的功底是基礎,不過翻譯員已有的知識結構常常會起到重要作用[3]。翻譯員的知識越廣博,他在同聲傳譯的過程中就越能隨機應變,也就越能進行更準確的預測。翻譯員平時應該隨時準備好接受新知識、新事物,閑暇時多讀書,多看新聞,慢慢的翻譯員的知識面就會越來越廣,文化的修養(yǎng)也會越來越高,從而在之后的口譯中就會更加熟練,更加運用自如。
四、結論
本文通過對吉爾“同聲傳譯認知負荷模型理論”進行研究,闡述了預測能力在日中同聲傳譯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對漢語和日語的比較以及預測能力的進一步闡釋,讓讀者了解到增強口譯者的預測能力,對于提高日中同傳質量的重要性。隨后本文介紹了基于背景圖式在同聲傳譯中進行預測的方法。最后,筆者通過自身同聲傳譯的經驗,提出了四種提高日中同聲傳譯中預測能力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廉俊穎.圖式理論與同聲傳譯中的預測技巧[J].科教文匯,2008,(10).
關鍵詞:2013年彭博新能源峰會 實踐報告 釋意理論
一、引言
釋意理論來源于大量會議口譯實踐的系統性研究,因而對會議口譯實踐有一定的指導性作用。本文以2013年彭博新能源峰會模擬口譯實踐為例,以釋意理論為指導,根據釋意理論翻譯標準,在翻譯實踐中運用信息焦點轉換法、省譯法、重復法等翻譯策略。本文對翻譯過程中所運用的翻譯技巧進行分析,并根據口譯過程中的不足,探尋解決策略,以提高個人口譯水平,及為會議交傳翻譯探究更有使用價值的操作技巧。
二、口譯項目簡介
美國彭博資訊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公司,于1982年由前紐約市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創(chuàng)立,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市曼哈頓。2009年,彭博集團買下了新能源金融之后,又增加了彭博新能源金融,每年舉辦彭博新能源金融高峰會。彭博的優(yōu)勢在于通過創(chuàng)新的技術來快速、精準地傳遞數據、資訊和分析工具,核心產品是彭博專業(yè)服務。利用技術來幫助客戶更高效地訪問、整合、發(fā)送并管理整個組織的數據和信息。通過彭博法律、彭博政府、美國國家事務出版和彭博新能源財經,公司為金融業(yè)以外其他行業(yè)的決策制定者提供數據、資訊和分析工具。
三、釋意理論簡介
釋意學派于20世紀60年代末產生于法國,由塞萊斯科維奇和勒代雷等法國巴黎高級翻譯學校的學者們創(chuàng)立。釋意學派認為翻譯即釋意,是譯者通過語言符號和自己的認知對原文意思作出的一種解釋;譯者應追求的不是語言單位的對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釋意學派理論直接來源于口譯實踐,因而對口譯研究有著獨特的啟示。
釋意理論的核心思想,即翻譯的三角模型或釋意模型,打破了“理解――表達”的思維定式,提出了“理解――脫離源語外殼――表達”的翻譯程序。與以往有關翻譯程序的論述相比,釋意模型進一步洞悉了翻譯的認知過程。在釋意理論著名的“口譯三角模型”中,“意義”位于“源語”及“目標語”之上,處于模型的最高點,這突顯了意義的形成在整個翻譯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即意義是翻譯行為圍繞的中心對象。
四、口譯難點分析及其解決策略
在模擬口譯實踐前,本人根據此次模擬會議的主題和特點,查閱會議背景知識、了解參會嘉賓的背景及發(fā)音特點、整理相關詞匯表,做了充分的譯前準備。但是由于實踐經驗不足,在模擬口譯實踐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很多問題。
4.1 口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 代詞的翻譯。由于英語傾向較多地使用代詞,而漢語中則傾向較少地使用代詞,因而翻譯代詞時,即要傳達源語意義,又要符合目的語語言習慣。在此次會議中,發(fā)言者頻繁使用代詞,恰當翻譯代詞影響著源語信息的準確傳達。翻譯代詞時,譯者要先理解代詞所指含義,所以譯者一定要思維清晰,透徹理解源語,掌握篇章之間的邏輯關系,才能正確地翻譯代詞所指之意。
2. 縮略語的翻譯。因為會議的專業(yè)性較強,所以會議中多次出現相關行業(yè)、相關組織的縮略語,這對譯者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做了充足的譯前準備,所以沒有出現過多錯誤。但是不免有準備不充分之處,發(fā)言中仍遇到了不了解的縮略語,此時只能根據上下文推斷縮略語所指意義,因而不可避免與源語有一定的誤差。
3. 內容遺漏??谧g過程中信息量較大,獲取及轉換發(fā)言者信息時難免會有遺漏。此外,當發(fā)言人語速過快時,譯者會跟不上發(fā)言人的節(jié)奏。此時只能根據上下文來大致推斷發(fā)言內容,抓住中心思想,盡量將核心內容完整地表達出。因而,信息的遺漏使譯語與源語有所差異,影響發(fā)言者的講話的準確傳達,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口譯質量。
4.2 釋意理論指導下的翻譯策略
1. 信息焦點轉換法。信息焦點是未知信息中最重要的部分,翻譯過程中應該考慮到信息焦點的轉換,以實現譯語與源語意義的對等。一般情況下,英語單句的焦點位于句尾部分,而漢語單句的焦點也在句尾,此時可以根據原文的結構采用順譯法。但是,英語還受句末重心原則的影響,所以句末不一定是信息焦點。因而為了符合漢語的習慣,口譯時不可拘泥于源語形式,要抓住句子的重心,對信息焦點進行調整,以最大限度傳達原文意義。
2. 減譯法。在口譯過程中,關鍵是要抓住發(fā)言人想要傳達的信息進行翻譯,以實現信息的傳達,而非逐字翻譯。由于英漢兩語有很大差異,英漢兩語中的一些成分不完全對等,因此,在口譯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目的語的表達習慣,以實現意義的對等。會談中,發(fā)言者會即興發(fā)揮,所以一些沒意義的表達及重復都沒必要譯出來,若逐字翻譯可能會引起目的語群眾的疑惑。
3. 重復法。重復法是指在譯文中適當地重復原文中出現過的詞語,以更好地傳達原文的意思,或突出強調的內容。英語往往為了行文簡潔而盡量避免重復,所以,英語經常借助替代、省略或變換等其他表達方法。而漢語表達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重復,在許多場合只有使用重復法,才能明確、生動地表達語義。為了達到漢語譯文準確、通順和完整的翻譯標準,本人在口譯實踐中將一些關鍵性的詞加以重復。
五、口譯實踐總結
根據釋意理論觀點,譯員要“脫離源語外殼,抓住意義實質”,才能取得成功的口譯實踐。在釋意理論的指導下,本人在口譯實踐過程中所運用了信息焦點轉換法、減譯法和重復法等口譯技巧,從而努力實現釋意學派所倡導的“忠實于意義”標準。同時,通過此次模擬口譯實踐,本人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和一個職業(yè)譯員之間還有很大差距。釋意理論為口譯學習者的自我訓練指明了清晰的路徑,本人將會將其貫穿口譯學習的始終,為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職業(yè)譯員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Seleskovitch, Danica. &Lederer, Marianne. Interpréter pour Traduire,中譯本:《口筆譯概論》,孫慧雙譯,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
[2]Trimble, L.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Discourse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3]達妮卡?塞萊絲柯維奇,勒代雷著,汪家榮等譯.口譯理論實踐與教學[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培訓是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現代培訓只有在觀念、方法、內容等方面進行變革,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培訓總結會議發(fā)言,供大家參考學習。
培訓總結會議發(fā)言1各位代表,同志們: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20x年工作要點安排,今天,我們在這里開展人大業(yè)務知識培訓,目的就是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各位代表履行職務的本領,明確自己肩負的責任,促進大家積極、正確地執(zhí)行職務,從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因此,大家務必高度重視,沉心靜氣,遵守培訓紀律,認真培訓。出席今天會議的領導有,省人大人事代表聯絡委員會副主任同志,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同志,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同志。今天上午的議程主要有三項:
一是請..主任作動員講話;
二是請...主任為我們授課;(..主任長期從事人大工作,具有深厚的理x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是人大理論研究方面的資深專家,...主任這次專程從..趕來為我們授課,機會難得,大家一定好好聽,好好記,把..主任培訓的知識內化于心)
三是部分代表進行交流發(fā)言。
下面,進行第一項議程,請...主任作動員講話。大家歡迎。(講話畢)下面,進行第二項議程,請孫主任為我們授課。大家歡迎。
(授課畢)下面,進行第三項議程,代表交流發(fā)言。首先,請...辦事處郭..代表發(fā)言;
下面,請...辦事處穆...代表發(fā)言;
各位代表,同志們。剛才...主任為我們這次培訓作了動員講話;孫主任為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人大知識講座,講座內涵豐富、論述精辟,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指導性和針對性;部分代表又結合各自的履職情況進行了交流發(fā)言,都講的很好。根據會議安排,上午的培訓會議到此結束,下午1:30,還是在這里召開會議,請各位代表準時參會。中午請各位代表到黨校食堂,按指定位置就餐。散會。
培訓總結會議發(fā)言2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很榮幸,也很感謝領導給我這次發(fā)言的機會,心中百感交集。我對于這次學習培訓,心中充滿了感謝、感動、感悟之意。
首先是感謝
x年,在面臨國家gs總局新的“三定”方案和“l(fā)f”停征的新形勢下,為使全市gs行政管理人員能進一步適用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市局黨組高-瞻遠矚,未雨綢繆,舉辦了三期全員適用性教育培訓班。我有幸成為第一批學員,并被評為優(yōu)秀學員。借此機會,非常感謝市局黨組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殷切關懷,感謝培訓中心和班委會的精心組織和熱心服務,感謝各科室領導的精心準備和言傳身教。也感謝各位同仁在學習期間對我的鼓勵、幫助和支持。第二是感動
這次非常及時、必要、成功的培訓,使我終身難忘,受益匪淺。我在瘋狂的汲取各種知識營養(yǎng)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太多的感動。我記得跟我們一起學習的有帶著病痛的女同志,有好幾位50多歲來自基層的老同志。軍訓時他們和我們一起出操,一起訓練;學習時他們認真做課堂筆記,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沒有因為他們的病痛或者年齡耽誤一天訓練或者學習。我記得培訓中心和班委的領導同志在軍訓午休時和我們一起睡過草地。他們在15天的時間內無時不刻的為我們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讓我們感受到兄弟姊妹般的親切和溫暖。我還記得考試那天天氣很冷又下著小雨,市局黨組領導在李局長的帶領下親赴考場,來到每一個教室看望參考人員,并全程參與監(jiān)考。等等,我覺得在你們身上我看到了對待學習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和嚴謹務實的態(tài)度和作風。這些記憶都讓我非常感動,也將成為我人生當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第三我要說的是感悟,也是我對學習的幾點理解。
首先,我認為這次學習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們要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今后工作當中去。對于當前工作,我會結合工作實際,結合2月24日市局李局長在全市gs行政管理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求,扎扎實實,兢兢業(yè)業(y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創(chuàng)造好的成績,向市局黨組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其次,學習永沒有終點,學習的形式也不局限于書本。我會在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拓展知識層面,提高理論層次的基礎上,虛心的向各位前輩學習,學習他們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我會認真鉆研、勇于x實際工作中的難點、熱點。做到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總結,在實踐中提高。
再次,我認為學習要不斷創(chuàng)新,要把我們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形成自己新的工作理念和新的工作方法。創(chuàng)新是一個單位的靈魂,是前進的動力,是發(fā)展的源泉。在實際工作當中,只有創(chuàng)新才會有自己的特色,才會有自己的亮點。打造工作特色和亮點是李局長在新形勢下對我們提出的要求。所以,我在工作中始終秉持求真務實、拼搏奮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
最后,我也想借此機會在此向大家發(fā)出倡議: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新的形勢下,是機遇,讓我們握在手中;是挑戰(zhàn),讓我們拼搏向前;是使命,讓我們重任在肩!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要以許許多多優(yōu)秀的同仁們?yōu)榭?,勤奮學習,完善自我。我們要遵循傳承、務實、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理念,將本次培訓班的所學、所得、所感、所悟帶回我們全市gs系統的每一個團隊。不辜負市局黨組領導的期望。
謝謝大家!
培訓總結會議發(fā)言3尊敬的各位領導,青年朋友們:
大家好!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雙遼市十四次精神,動員全市廣大青年積極為實現雙遼趕超跨越建言獻策,經市委批準,共青團雙遼市委、雙遼市青年聯合會聯合開展了青年干部學習論壇活動,在全市廣大青年干部中廣泛征集論文。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青年干部學習交流座談會,旨在展示前段論壇活動學習成果,組織青年干部進一步圍繞雙遼市的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重要發(fā)展任務、重點建設項目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在全市青年干部中營造想大事、抓大事、干大事的良好氛圍,加快雙遼經濟社會趕超跨越發(fā)展步伐。
本次青年干部學習交流座談會從籌備到召開,得到了市委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今天,市領導x在百忙之中出席了本次學習交流座談會,各位領導的蒞臨為交流座談會現場增添了色彩,也給廣大青年干部鼓足了干勁。請允許我代表共青團x市委、x市青年聯合會向各位領導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鼓掌)
今天參加會議的人員有:全市各鄉(xiāng)鎮(zhèn)街團委書記,市直各部門團委書記、支部書記,大學生村官以及青年干部代表和社會各界青年代表共計100余人。
本次會議為期一天,共分三項議程。第一項,市委副書記x致辭。第二項,青年干部代表發(fā)言。第三項,市委書記x作重要講話。
下面進行會議第一項:
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有請市委副書記x致辭。(鼓掌)
下面進行會議第二項:
青年干部代表發(fā)言。有請嘉賓主持上場。
(嘉賓主持上場)尊敬的各位領導,青年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走進“雙遼市青年干部學習交流座談會”的現場,我是主持人x,歡迎你們!
很榮幸受共青團x市委、市青年聯合會的委托,擔任此次會議的嘉賓主持。本次會議的青年干部代表發(fā)言分上午、下午兩個時段進行,總計21位青年干部參與發(fā)言。這21位發(fā)言代表均是各領域的佼佼者,撰寫的論文在青年干部論壇活動論文選拔過程中脫穎而出,對x發(fā)展大局和各自工作創(chuàng)新有著獨到的見解。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今天上午時段發(fā)言的10位青年干部代表,他們是x
本次學習交流座談會將圍繞“解放思想,改革創(chuàng)新,真抓實干,趕超跨越”這一主題,相互切磋,共同學習,相信這將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觀點的爭鳴,更將是一次心靈的溝通,讓我們暢所欲言,為x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yè)的趕超跨越發(fā)展出謀劃策、建言獻計。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上午時段的發(fā)言。有請x帶我們進入第一個話題:《努力推進標準化社區(qū)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
下面,讓我們進入第二個話題:x
感謝各位青年干部精彩的發(fā)言,上午的議程暫時告一段落,請各位與會團干部、各界青年代表,下午1:00準時入場,1:30正式開始下一階段的會議議程。謝謝大家的支持和參與,謝謝!
各位領導,青年朋友們,青年干部學習交流座談會發(fā)言部分的內容已經全部進行完畢,希望今天青年干部代表的發(fā)言能讓大家有所體會、有所收獲。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對青年干部學習交流座談會的大力支持,感謝各位青年干部的積極參與!
接下來有請x上臺主持接下來的會議議程。(x上場主持)
尊敬的各位領導,青年朋友們:
本次會議發(fā)言部分的內容已經全部結束,在發(fā)言過程中,21位青年干部就不同領域闡述了自己對服務大局、實現趕超跨越發(fā)展目標的深刻見解,也充分展示了我市青年干部奮發(fā)有為、拼搏向上的精神風貌。希望我們的團干部從這些優(yōu)秀代表的發(fā)言中能夠有所體會,在實踐中學習,多向身邊的優(yōu)秀同志學習。
下面,進行會議最后一項議程:
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有請市委書記x為我們作重要講話。(鼓掌)
剛才,x圍繞如何選拔培養(yǎng)優(yōu)秀青年干部及青年干部在經濟建設中怎樣發(fā)揮作用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鄧書記的講話高瞻遠矚、催人奮進,對廣大青年干部的發(fā)展寄予厚望。希望廣大青年干部特別是團干部認真領會,樹立理想、勤于學習、真抓實干、勇于創(chuàng)新、廉潔做人,努力在各自崗位上做出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為推進x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加快趕超跨越步伐不斷作出新貢獻。
本次青年干部學習交流座談會到此結束,請上臺發(fā)言的21位青年干部稍候,與市領導合影。其他人員退場。
培訓總結會議發(fā)言4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興大家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參加今天的《高效的演講與呈現技巧》培訓。今天我們的授課講師是周華老師。我和蕭楊是本期課程的班主任,很高興認識各位。在課程的過程中您有什么事情可以來找我和蕭楊。
這次的培訓只有1天,課程時間安排是從早上09:00―12:00,下午是從13:00——17:00,午餐時間是12點到1點,上下午各有一次課間休息
課程開始前再次提醒各位,請關閉您的手機或調為振動狀態(tài),以免影響他人聽課?,F在給大家5秒鐘時間準備一下。
接下來我介紹一下這次課程的講師:宋春濤老師,
宋老師是歷任雅芳培訓經理多年,專精課程領域在商務演講和TTT培訓上,目前就職于眾行公司的專職培訓講師、管理顧問。
相信這次課程宋老師能為大家的工作帶來新的思考和啟發(fā)。
現在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周華—周老師
培訓總結會議發(fā)言5同志們:
5天的培訓學習很快結束了,在各位領導和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時間雖短,但我們組織的很好,內容豐富、輔導扎實、方法靈活,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相信對今年的交通工作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下面,我就這次培訓做一件要的回顧和總結。
一、這次培訓班的基本情況
這次培訓班共安排了5天時間,在學習方式上采取了集中輔導和討論交流的辦法,在內容上將理論知識和業(yè)務知識相結合,局機關和工程公司全體干部職工參加了培訓。舉辦這次培訓班的目的我在開辦的那天已經講過了,就是要大家進一步認識當前交通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通過培訓提高認識,開拓眼界,明確目標,增強能力,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做任務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這次培訓班的幾個特點
1、適逢其時,很有必要。
大家知道,今年是全面完成“x”規(guī)劃和國家擴大內需項目,以及災后重建工作的最后一年,同時也是縣委、政府實行三個“三分之一”工作法和開展“優(yōu)化發(fā)展環(huán)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動的重要一年。新的形勢和任務,對我們交通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更好的完成這些任務,對我們的思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戰(zhàn)。通過這次培訓學習就是要大家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省市縣對我們交通工作的安排部署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對交通工程項目建設和公路管理養(yǎng)護方面的知識有一個粗淺的學習。因此,舉辦這期學習班可以說是適逢其時,很有必要,對于我們每一位干部職工來說是一場及時雨。
2、內容豐富,針對性強。
為了將這次培訓班辦成一期高質量、有實效的培訓班,為全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培訓的內容從會議精神到文件資料、從理論要點到業(yè)務知識、從調研報告到交流發(fā)言,涵蓋了交通工作的各個方面,使大家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而且,各位領導利用春節(jié)假期,百忙中抽出時間為大家準備輔導內容,同時堅持和大家一起聽課,一起思考,為全體干部職工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3、密切配合,組織嚴密。
這次培訓班是我局在干部職工教育培訓方面的大動作,各組織部門在籌備過程中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在學習班的安排、報到、組織、管理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做了大量工作,保證了學習班的順利進行。同時,各基層單位也能夠按照公司(局)要求,積極選派安全管理人員和一線干部職工參加培訓,確保本次培訓真正取得了實效。特別難能可貴的是沒有培訓任務的供銷公司還專門選派加油站、火藥庫的同志參加了培訓,體現了全公司干部職工齊心協力,主動抓好安全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5、學風端正,態(tài)度認真。
這次培訓班,前來參加學習的各單位黨政領導都能夠克服各種困難,至始至終堅持學習。還有許多基層區(qū)隊長和班組長,常年奮戰(zhàn)在生產一線,但是大家都能夠迅速進入角色,自覺遵守學習班紀律,認真聽講,積極記錄,展現出了我們澄合職工良好的素質和作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培訓班的秩序較以往學習班相比有很大進步,紀律很好,這也得到了公司(局)領導和寧教授的一致認可,希望大家在今后的集體學習中繼續(xù)保持。
三、幾點建議
總體來說,我們這次培訓班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美中不足的是本次學習班時間安排很緊,沒有給學員們留出太多的交流和討論時間,今后我們應該加以重視。
為了充分發(fā)揮這期學習班的效應,推動全公司“手指口述”的健康開展,在這里我再對大家提幾點建議:
1、反思工作。
我們的“手指口述”操作法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希望大家按照寧老師的系統教授,認真對照反思自己的工作,針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
2、搞好培訓。
各單位要認真總結學習內容,并在本單位開展一次“手指口述”培訓班,使所有干部職工都接受一次系統的“手指口述”知識培訓,重點解決基層干部職工認識不清、理解不透、操作不規(guī)范等問題。
3、當好骨干。
有幸參加本次學習班的同志,都是全公司推行手指口述的骨干,黃埔軍校的第一批學員。希望大家積極地擔負起“傳”、“幫”、“帶”的責任,將本次培訓班所學、所知、所得傳授給更多的職工。
同志們,我們這期“手指口述”培訓班就要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學習沒有結束,澄合“手指口述”安全確認工作還在繼續(xù),我們要以這次培訓班為契機,繼續(xù)提高認識,規(guī)范操作程序,完善考核體系,持之以恒地開展好“手指口述”安全確認工作,共同推動這項工作朝著更加科學、更加規(guī)范的方向發(fā)展。
最后,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向本次培訓班主講老師寧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次培訓班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鍵詞]文字聊天;視頻會議;語意協商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2)05-0073-04
隨著計算機網絡進入英語課堂,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獲得了與其他英語學習者進行實時計算機輔助交流的機會。常見的實時交流工具包括文字聊天(text chat)和視頻會議(videoconferencing)。文字聊天通過鍵盤輸入完成信息傳遞,視頻會議使用監(jiān)視器及麥克風等進行直接交談。身在異地的外語學習者通過文字聊天或視頻會議跨越空間進行實時交流,這在傳統外語課堂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如何有效使用文字聊天和視頻會議等交流工具成為外語教師面臨的新課題。一 研究背景
計算機輔助交流與第二語言(二語)習得關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紀60年代,并于80年代普遍展開。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計算機輔助交流給語言學習者創(chuàng)造了“低焦慮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了學習者的跨文化交流意識”;“促進了協作學習”。
以上研究中的大部分是以互動假設(the interactionhypothesis)為理論依據的。根據互動假設理論,學習者在會話中“通過語意協商(meaning negotiation)注意到語言特征,獲得糾錯式反饋,修正自己的語言,從而促進二語學習”。語意協商是二語學習者在面對面交流出現困難時采取的策略。學習者通過相互協商,明確各自要表達的意思,使交流得以順利進行,同時提升自己的語言和交際水平。常見的語意協商研究通常是將實時計算機輔助交流與面對面交流做比較,分析其相同點和不同點。二者的相同點包括語意協商在兩種模式中均需經過語言輸入、反饋、輸出這一過程,有利于“提高學習者對語言錯誤的注意從而更關注語言準確性”。受到設備限制,語意協商在實時計算機輔助交流活動中呈現出一些特殊性。例如在文字聊天中,由于看不到交流對象,學習者描述事物時更詳細以獲得足夠注意等。由于視頻會議在外語課堂中應用較少,將文字聊天和視頻會議做比較的研究尚不多見。本研究所討論的問題是:
第一,語意協商在文字聊天和視頻會議中有何異同?
第二,如何在教學中更有效地利用這兩種實時交流工具促進外語習得?二 研究設計
1 研究背景
首都師范大學英語教育專業(yè)與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yè)于2001年開始合作開設跨文化交流課程“Cross-Cultural Distance Learning(CCDL)”。這門課程在中日兩校均為本科一年級選修課,由兩國教師在各自國家根據相同的教學大綱用英語授課,教學目的是增強文化意識并鍛煉英語交際能力。
2 受試
2010年秋季學期選修CCDL課程的部分中日學生自愿參加了本項研究,其中中國學生26人,日本學生24人。中日學生均沒有學習過對方語言,有一定使用電腦的經驗。通過比對中國學生的高考英語科目成績和日本教師提供的日本學生的入學考試英語科目成績,并同日本教師討論,認定參加研究的兩國學生英語水平基本相當。
3 研究過程
中日受試各自分小組,每組3-5人,以組為單位每周進行一次文字聊天和一次視頻會議。話題由各組討論決定,應與各自國文化有關。2010年秋季學期共進行了12次文字聊天和12次視頻會議,時長均為1小時。在文字聊天中相遇的中日小組各自分別與對方的另一組進行視頻會議,因對象不同,交談內容不會雷同。
文字聊天使用的網絡平臺是CUSeeMe。這個平臺既支持鍵盤輸入又具備視頻傳輸功能。本研究為了將文字聊天和視頻會議進行比較,將CUSeeMe的使用限定為鍵盤輸入。
視頻會議使用的平臺是Sony Conference System。這一平臺通過攝像頭,麥克風,監(jiān)視器等設備支持遠程實時視頻和音頻交流,但無法用鍵盤傳輸信息。圖l是從中方截取的畫面.其中左圖顯示的是日方受試小組,右圖是中方受試小組。
4 交流內容的收集和分析
文字聊天結束后受試將交談內容存盤。存儲的文本(以下簡稱“文字文本”)經初步分析,計算總詞匯數和每個受試的發(fā)言次數。受試在發(fā)言過程中按“ENTER”鍵形成的回行不計入發(fā)言次數。分析過程中不對文字文本做任何改動,拼寫及語法等錯誤全部保留。
視頻會議由普通家用錄像機錄制。通過回放錄像,研究者依據文本轉錄技巧“orthographic transcription techniques”將受試的談話記錄下來,形成文本(以下簡稱”視頻文本”),并統計總詞匯數和學生發(fā)言次數。談話中明顯的停頓以秒為單位用括弧標出,肢體語言和表情等做相應描述并用雙括弧標出。
文字文本和視頻文本均采用史密斯提出的“語意協商模板”進行分析。
如圖3所示,一次語意協商可包括“原由(T)”、“提示(I)”、“反饋(R)”、“對反饋的反應(RR)”、“確認(C)”、和“再確認(RC)”6個階段?!霸伞笔侵附徽勚幸鹄斫饫щy的問題;“提示”即交談者明確表示理解有困難;“反饋”是對問題的解釋:“對反饋的反應”即表明對解釋認同或不認同,若不認同可能需返回上一階段對問題再次做出解釋;“確認”是交談者相互確認問題已解決;“再確認”即再次確認問題已解決并準備恢復語意協商之前的話題。
如例1所示,中國受試(C1)在和日本受試(J1)通過視頻會議談論日本的high school musical。交談中,hi曲schoolmusical成為引發(fā)語意協商的原由,引起了C1的提問,提示對方理解出現了困難。J1隨即做出反饋,給出解釋。對于的反饋,c1的反應顯示她的理解仍不正確,兒于是再次進行解釋,這次c1的反應證實她可能已經理解正確了。問題解決了,這次語意協商本可以到此結束,但J1和C1又經過確認和再確認才最終結束語意協商,回到原來談論的話題。例1是一次完整的語意協商,共包括8次發(fā)言,C1和J1各4次。
例1:一次完整語意協商的六個階段(視頻文本)
(T)
Jl:He just had this year''s high school musical-
(I)
CI:What doyoumean?Youmeanmusicalinstrument?
(R)
Jl:No,no,((搖頭))musicalplay.
(RR)
C1:Youmean concert?
(R)
Jl:a kind of……h(huán)mm……on stage,they also act,dance,sing……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 會議口譯 譯前準備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08-0024-02
翻譯是通過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確切完善地重新表現出來的一種實踐,以口頭形式表達的翻譯方式則稱之為口譯。我們通常所說的會議口譯一般有連續(xù)翻譯(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和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兩種形式。所謂連續(xù)翻譯,是指譯員在講話者用原語講完一部分或全部講完后,再用譯語以口頭形式重新表述給聽眾的翻譯形式,這種情況下,譯員要利用講話者講話的自然停頓進行翻譯,期間,講話與翻譯交替進行。相比較于連續(xù)傳譯,同聲傳譯的難度更大,是指譯員要用與講話人幾乎同步的速度,在對原語聽辨理解的同時,以口頭形式重新表述給聽眾的翻譯形式,期間,講話者連貫發(fā)言,講話者與聽眾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同步進行。
一、譯前準備的重要性
通過以上對會議口譯形式的了解,我們應注意到,無論是連續(xù)翻譯還是同聲傳譯,口譯工作因其口頭表達的特點,存在時效性和即席性;更因講話者發(fā)言的隨機性,存在不可預測性和獨立性,以及講話內容的廣泛性和多元性。除此之外,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英語和漢語表達方式的不同,會議現場的嚴肅氛圍等因素,都給譯員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腦力負擔。
口譯工作者是聯系講話者與聽者的紐帶與橋梁,翻譯工作的成敗、翻譯質量的高低,影響著信息交流的有效性。一句錯譯或是口誤,就有可能造成誤解,更有可能影響所代表國家和地區(qū)的聲譽和形象,可謂重任在肩。
口譯不是簡單地聽懂一種語言,更要“有進有出”,既要聽得明白,又要表達得清晰,更要跨越文化的差異和思維模式的不同,讓聽者理解講話者的思想和情感。無論經驗多么豐富的譯員,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將任何領域、任何場合下的會議口譯都做得游刃有余、面面俱到。
那么,怎樣在會議口譯過程中做到“事半功倍”,既能適當降低譯員壓力,又能有效提高口譯質量?其根本在于有效的譯前準備工作。
二、譯前準備要素
根據Daniel Gile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認知負荷模型(Effort Models),口譯過程中的認知負荷有三個方面,即聽辨理解、語言表達和記憶,口譯過程中所需要的認知負荷量必須小于譯員大腦能提供的認知負荷量,如果譯員無法承受所需要的認知負荷量,必然會在翻譯過程中不堪重負,產生錯譯或是漏譯,影響翻譯質量,譯前準備的作用由此凸顯。
根據準備時間的長短,一般而言,會議口譯的譯前準備可以分為長期準備和短期準備。長期準備主要指長期的知識積累和口譯技巧的掌握及運用,這里的知識積累不單單包括雙語應用及轉換能力的提升,更包括對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等多方面百科知識的積累。
而短期準備主要指自接受翻譯任務開始的準備工作,也是針對具體口譯任務更行之有效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充分了解會議主題和背景
要想做好會議口譯工作,首當其沖的要數對會議主題和背景的掌握和了解。會議的主題涉及到社會事務的方方面面,如醫(yī)療、經濟、文化、政治、環(huán)境等,會議主題不同,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識自然不相同。在確定主題之后,譯員應對涉及到的產業(yè)或行業(yè)做一般性了解。除此之外,會議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記者招待會、圓桌會議、洽談對接會,會議形式與場合不同,對譯員的著裝也有著不同的要求。在接到口譯任務之后,應通過期刊、報紙、互聯網等手段多方面了解會議產生的背景和會議主題,如會議設有官方網站或曾發(fā)行過會刊、會議演講文集的,更要積極查閱,對以往會議的主題和參與人員做好充分的了解。值得一提的是,譯員應對會議舉辦地的基礎信息和特色產業(yè)等做以了解,以筆者的口譯經歷為例,會后禮品互贈環(huán)節(jié)中提到當地特有珍稀樹種“杉樹”,以示禮品之珍貴,如譯前準備不到位,有所遺漏,很有可能使整個環(huán)節(jié)冷場。因此,譯員應做到“大方向上不跑題,基礎信息胸中有數”。
(二)精心制作詞匯表
在充分了解會議主題和背景之后,就應進行詞匯表的整理和制作。對于譯員而言,術語的識記是譯前準備中的重要一環(huán),同樣一個詞語在不同專業(yè)領域意義可能完全不同,如“green”一詞,有“綠色”之意,然而在高爾夫運動中“green”則為“果嶺”。詞匯的積累雖重在平時,但會議前期有針對性的術語搜集,并對術語的定義有所了解,對譯員會議過程中的聽辨和理解有極大的幫助。如果譯前術語的準備不到位,有可能在實際翻譯過程中出現卡殼現象,不僅延誤翻譯時間,對譯員的心理和翻譯流暢度產生影響,更使得聽眾一頭霧水,難以理解講話者的實際意圖。
(三)多方了解講話者
在會議翻譯過程中,譯員的翻譯是以講話者的發(fā)言為中心的,發(fā)言人講話要聽得懂,才能譯得出。因此,如可以通過事前溝通得知講話人的具體信息,一定要在譯前準備過程中深入了解發(fā)言者的背景,尤其是其語音語調方面更要盡可能多地提前熟悉,如印度英語的語音,初聽起來會給譯員造成很大的聽力負擔,分散譯員可貴的精力。為此,譯前準備過程中可以通過網絡等手段尋找講話人的講話錄音,以減輕現場翻譯過程中語音適應所耗費的時間,以求會議翻譯過程中,盡早進入狀態(tài)。
(四)認真準備文具、入場證件并熟悉場地設備
對于口譯譯員來說,無論是連續(xù)傳譯或是同聲傳譯,書寫流暢的筆和筆記本都是必不可少的,雖然翻譯過程中切不可完全依賴筆記本,但筆記的有效記錄會適時減輕譯員在高強度翻譯下的記憶負擔,以利于更合適的精力分配。為避免任何突發(fā)狀況,筆和筆記本更要本著適量的原則有所備份,如需要,應攜帶事先準備的詞匯表,以便于隨時參考。除此之外,特定級別的會議需要進場證件,這些細節(jié)更要注意到,以防因缺少證件而無法進場、延誤工作等尷尬情況的出現。會議開始前,譯員要提前到場,熟悉設備,調整好耳機音量,從容地進行會議口譯的翻譯工作。
(五)正確調適心理壓力
口譯是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譯者在整個過程中處在較大的心理壓力之下,尤其是剛剛從事會議口譯的譯員,有可能會出現過度緊張,以致大腦一片空白的情況。對此,在譯前準備過程中,譯員要調整心態(tài),釋放心理壓力,在平時練習中不斷提高抗壓能力,力爭在會議口譯過程中保持適度的心理壓力,既能提高注意力,又不至于造成心理負擔。
口譯工作是一項基于經驗積累和知識擴充的高強度腦力勞動,由于場地、講話者等諸多不確定性,會議口譯更是一個充滿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因此,對于口譯工作的研究和學習是無止境的,“好的譯前準備是會議口譯成功的一半”,作為翻譯工作者要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在譯前準備過程中,拓展學習新知識,總結經驗教訓,保持謙虛心態(tài),才能在越發(fā)豐富的跨文化交際活動中發(fā)揮其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鮑剛.譯前準備“術語強記”的方法論[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1996(03):42-45.
[2]劉和平.口譯理論與教學[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3]張吉良.論譯員的口譯準備工作[J].中國科技翻譯,2003
(03):13-17.
語言常識,職場應備
語言常識,職場應備。這是因為語言表達是與職場活動相伴的工作形式:口述分析信息、工作匯報交流、電話答復咨詢、業(yè)務培訓講課、參加演講活動、主持工作會議等等。你的語言表達質量,對于工作成果、工作質量和個人綜合素養(yǎng)來說,有著非同小可的“折射”作用。
(見“職場視頻1”)
職場音頻:
××區(qū)統計局(調查隊)領導在科所長半年工作會議時的“開場”講話:
今天的會議從現在開始到下午六點,共計四個多小時。
大家針對半年來的工作,盤點成果、分析得失、提出思路。我下面做兩點提示:
第一,把握匯報重點。把握匯報重點,就要克服一個誤區(qū):“8分鐘的時間我說不了什么”。其實,匯報發(fā)言有沒有思考含量,是不是突出了重點,不是用時間長度來測度的。突出的成果、深刻的感悟、獨到的思路,幾句話就能概括、提煉、歸納出來;而兩可的套話,眾所周知的工作過程,沒有表述意義的絮絮叨叨,就是給你再長的時間,也體現不出發(fā)言質量。
第二,注意時間長度。注意時間長度,就要算清一筆賬:會議發(fā)言的總人數將近40人,如果每人超時3分鐘,就是120分鐘,兩個小時;如果每人超時5分鐘,就是200分鐘,將近三個半小時。這超出來的兩個小時或三個半小時,我們沒地方去找??!
觀(聽)后感:
在上述視頻和音頻的情境中,參會者以語言為表達方式進行工作成果的盤點展示和工作思路的梳理交流。面對8~10分鐘的發(fā)言時限和領導提示,給我們的思考、借鑒是什么呢?
第一,交流、匯報最好脫稿。如果發(fā)言時段不是很長,你最好不要“照本宣科”,因為呆板念稿會使儀態(tài)、眼神等交流要素缺失,更談不上語氣、語速的恰當控制,展示與表達效果會大打折扣。建議用卡片(或發(fā)言稿)做備忘索引,或用幻燈內容做綱要提示,一人讀稿另一人操作幻燈的方式盡量別用,那樣等于告訴觀眾,你既不會當眾講話,崗位技能也不是很高。
第二,演講文稿需要設計。用作語言表達的文字稿均應稱作演講稿,而演講稿絕不是文字總結和文字匯報稿的照搬。它要根據語言表達特點,在結構、詳略、句式、時限等方面進行必要的設計。簡言之,要善于在有限的時長說出精彩、充實、深刻、獨到的內容。
上述視頻和音頻告訴我們,在統計職場當中,語言表達(演講)常識是需要隨時使用的,包括演講稿的寫作和設計,也需知曉一二才行。請你切記:匯報交流、口語表達,既是展示工作成果、工作亮點、思維質量的平臺,也是展示你職場形象的平臺。
(見“職場視頻2”)
觀后感:
對統計調查對象進行業(yè)務培訓和工作布置,是統計部門常態(tài)的工作內容,“講課”也就成為統計人必演的職場節(jié)目。講課不是死念制度、不是照讀方案,講課是面向特定受眾、針對特定內容進行的演講活動,是釋義、是說明、是解析、是點撥,它貴在一個“講”字,貴在表達質量。請記住:當你走上講臺的時候,也是你走上展示臺的時候——
展示你的表達水準:請注意開場白的設計;語氣、語速的控制;強調、提示的技巧;手勢、儀態(tài)的把握;方言、語病的規(guī)避;音量、口齒的分寸……
展示你的業(yè)務水準:統計制度的理解程度;崗位技能的熟練程度;基層實際的知曉程度;相關知識的儲備程度……
展示你的職場風度:與人溝通(培訓受眾)是否謙和;工作態(tài)度是否認真;工作作風是否嚴謹;服務理念是否具備……
幻燈制作,崗位常用
幻燈演示是配合語言表達的重要輔助工具,也是重要的展示載體。它承載著文字精華、表述要點、視圖資料、工作亮點、重大成果、課件解說、例證強調等直觀的表達和展示功能,也折射著幻燈片制作者、包括制作者所在單位的工作技能。
(見“職場視頻3”)
觀后感:
在上面的視頻當中,兩個處室制作的演示文稿出現了技術上的嚴重不足或不得要領等問題:色差不夠,字跡不清;模板背景圖案與演示內容極不協調。其實,類似這種低水平的表現和毛病常見于我們的職場當中:講稿照搬、版面失調、字跡不清、顏色混亂、圖表失態(tài)、動畫無度、美感缺失,這些都會使演示效果大打折扣。
無論從表達角度,還是從展示的角度,制作幻燈片都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自修課程。建議你多學、勤練、常思、深悟。當高質量的幻燈演示出現在受眾眼前時,被展示的不僅是匯報或講課的內容,還有幻燈制作者的綜合素養(yǎng)。
展示技法,多修為佳
身處職場,展示相隨,相關技法,多修為佳。假若技法不足,不僅淹沒了工作亮點,演示效果打折扣,還會使你的職場形象或多或少地“丟分”。
(見“職場視頻4”)
觀后感:
上述視頻中有一個細節(jié),授課老師用Photoshop畫了一個“美女”頭像,來強調講課內容的表達意涵??梢韵胂?,如果沒有用Photoshop加工的配圖,授課效果會大打折扣,授課內容不會給參訓者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可見,Photoshop是需要掌握的“展示”技術,因為這個技術,給加工圖片、繪制圖像提供了多元的表現效果和空間。優(yōu)化展示效果的技法除Photoshop外還有很多,如電腦“畫圖”工具、幻燈片“圖片工具”、攝影技法等等。
為了優(yōu)化表達和展示效果,除了掌握一些技法外,你還應該涉獵一些美學和藝術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