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勞動價值論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真理都既有絕對性又有相對性,勞動價值論概不例外。堅持和發(fā)展勞動價值論,必須堅持科學的方法,在其本身成立的前提條件下發(fā)展。目前理論界存在一種錯誤的趨勢,就是對勞動價值論采取隨便宰割的方式,要么斷章取義,要么從實用的角度加以取舍,一方面認為勞動價值論應該能解釋一切問題,另一方面又認為勞動價值論不能解釋現(xiàn)實問題,故其過時了。同一研究對象因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思路,分析不同的問題也有不同的概念系統(tǒng),不同的假設系統(tǒng)也給理論留下不同的發(fā)展空間和方向。任何理論都有存在的條件和限制的范圍,在此之內是真理。所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因其研究對象的特殊也形成特定的理論限制條件。我們從以下三個層面,分析勞動價值論的限制條件,進而準確理解其勞動價值論的內涵。
一、勞動價值論的對象限制
理論就是對研究對象的一種應答。研究對象包括對象之間的范圍、內在的關系和邏輯可能性空間。法國著名的結構主義的者路易·阿爾都塞,將其稱之為“問題框架”,它指由一系列問題結合起來構成的特定的問題結構或問題體系。阿爾都塞認為任何“文本”都是雙重的或雙層的結構。第一層是表面的文字結構,即“可見的話語”,表現(xiàn)為概念、句子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等。第二層是深層的、潛藏在無意識層次中的語言結構。他把潛藏在“文本”深處的結構稱之為“問題框架”。“正是問題框架的概念在思想內部揭示了由該思想的各個論題組成的一個客觀的內在聯(lián)系體系,也就是決定該思想對問題作何答復的問題體系。”認為脫離“文本”的“問題框架”,從字面行文來對原著和思想進行閱讀和理解,極易造成誤斷和歪曲。
經濟理論只不過是用來說明和解釋某一研究對象的簡單或理想化的“模型”。不同的經濟理論也就構成對不同研究對象的回答。所以必須梳理價值論發(fā)展的內在邏輯,把握勞動價值論的深層結構。勞動價值論要解決的問題及其內在聯(lián)系,就構成其特定的研究對象或“問題框架”。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價值理論中的邏輯矛盾或悖論的發(fā)現(xiàn),事實上成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研究的起點。古典政治經濟學價值論概念的歧義性,導致價值論的混亂和不徹底性。古典政治經濟學在價值論方面存在的邏輯矛盾和顯示出的演進方向,就成為作為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者和繼承者——馬克思研究勞動價值論既定的研究對象和理論前提,并決定勞動價值論研究的突破口和切入點的選擇。
亞當·斯密認為生產商品時所耗費的勞動和商品交換中所購買的或支配的勞動,在量上看作是相等的,不變的。以“勞動的價值永遠不會變動”為前提得出了勞動決定價值和收入決定價值二元價值論。馬克思在批判“馬爾薩斯片面發(fā)展了斯密價值論錯誤”時,明確指出:把“勞動量和勞動的價值這兩個用語等同起來”,“純粹是同義反復”,“直接同工資相交換的不是勞動,而是勞動能力,正是這個混淆造成了謬誤”,“但決不能從上述反復中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定的勞動量等于工資中或者說構成工資的貨幣或商品中包含的價值量。……也不能說,工資的價值等于代表(同工資相交換的)勞動的產品的價值,……因此,代表所能買到勞動的價值所包含的勞動的那些商品價值和用來購買或支配這一定勞動量的那些商品的價值,是不大相同的。”斯密有時把商品的價值量歸結為勞動時間,主張“客觀價值論”;也有時把形成價值的勞動看作勞動者對“安樂、自由與幸福”的犧牲,而不是把勞動看作是“人的腦、肌肉、神經、手等等的生產耗費”。(這樣對勞動價值論做出了主觀主義的解釋。斯密價值論多元性是造成價值論在不同的方向發(fā)展的根源。
李嘉圖混淆了作為勞動產品的商品之間的交換與資本與勞動(力)本身商品的交換的區(qū)別,價值論從商品之間交換向勞動力商品轉移時,出現(xiàn)了價值規(guī)律的例外和反常。“因為他(李嘉圖)始終是以在資本家和工人間分配的成品為前提,卻不去考查導致這一分配的中介過程——交換。”“李嘉圖對表現(xiàn)在使用價值上的勞動和表現(xiàn)在交換價值上的勞動沒有加以應有的區(qū)別。……李嘉圖那里,到處都把表現(xiàn)在使用價值上的勞動同表現(xiàn)交換價值的勞動混淆起來。”其他經濟學家,混淆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區(qū)別,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區(qū)別,價值與其獨立形式貨幣的區(qū)別,價值量與價值實體的區(qū)別,形成了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認識。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馬克思把價值理論邏輯上的矛盾或認識上的錯誤的根源,同時指向了“商品的價值和商品特殊形式——勞動力價值的關系問題”,從深層次上發(fā)現(xiàn):古典政治經濟學價值理論的混亂、不徹底、庸俗化等都與無法正確把握“商品的價值和勞動力的價值”這一“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相關。商品價值與勞動力價值問題相互依托、相互參照,成為同一問題兩個方面,成為勞動價值論的內在結構。因此,馬克思從商品價值的共性和勞動力商品價值個性的辯證統(tǒng)一中,建立了勞動價值一元論,實現(xiàn)了勞動價值論的一場革命。只有從這一特定結構出發(fā),才能理解勞動價值論的精髓。
二、勞動價值論的“概念”限制
價值概念的多義性和使用中的混亂,直接影響了價值理論的相互溝通,成為深入研究價值理論的最大障礙。勞動價值論首先要清除對價值概念的誤解,明確價值概念的內涵,設定其適用條件和范圍。
第一,價值是社會關系范疇,而不是物自身的不變的“實體”范疇或“屬性”范疇。馬克思明確反對把價值看作是絕對東西,看作物的屬性的作法。把”價值變成某種絕對的東西,變成‘物的屬性’,而不是把它看作僅僅看成某種相對的東西,看成物和社會勞動的關系,看成物和以私人交換為基礎的社會勞動的關系,在這種社會勞動中,物不是作為獨立的東西,而只是作為社會生產的表現(xiàn)被規(guī)定的。”馬克思強調價值是不同于使用價值的另一種相對的社會存在,勞動價值論是為了說明:“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以“商品交換”為媒介的社會中,如何實現(xiàn)“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體系”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揭示在什么利益關系或生產關系條件下才能使私人勞動變成社會勞動,而這與個人具體勞動的特點沒有任何關系。
第二,價值是社會勞動,而不是具體勞動或私人勞動。價值必須通過交換環(huán)節(jié)而實現(xiàn)私人勞動向社會勞動轉移。用來自己消費的勞動,無法社會化的具體勞動或使用價值都不是價值。勞動交換和勞動社會化是價值的本質。馬克思強調“商品作為價值是社會的量,因而和他們作為‘物’的‘屬性’是絕對不同的。商品作為價值只是代表人們在其生產活動中的關系。價值確實包含交換,但是這種交換是人們之間物的交換;這種交換同物本身是絕對無關的。……‘價值’的概念的確是以產品的‘交換’為前提的。產品作為商品的交換,是勞動的交換以及每個人的勞動對其他人的勞動的依存性的一定形式,是社會勞動或者說社會生產的一定方式。…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自然科學家發(fā)現(xiàn),鼻煙和油畫由于什么自然屬性而彼此按照一定比例成為‘等價物’。”
第三,價值是衡量社會勞動的尺度,只是財富的一種形式,而不是財富本身。配弟在《租稅論》中也講到,“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財富是自然物品本身固有的和人類勞動創(chuàng)造的所有使用價值的總和,價值只是衡量社會勞動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隨著人類必要勞動耗費的減少,社會生產力、自然生產力的極大提高而變得沒有意義,終究要退出歷史舞臺。“隨著大工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實財富的創(chuàng)造,較少地取決于勞動時間和已消耗的勞動量,較多地取決于在勞動時間內所運用的動因的力量,而這種動因自身——它們的巨大效率——又和生產它們所耗費的直接勞動時間不成比例,相反地卻取決于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的進步,或者說取決于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又說:“一旦直接形式的勞動不再是財富的巨大源泉,勞動時間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財富的尺度。馬克思、恩格斯一再批評“勞動是財富的惟一源泉”,“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的說法。價值作為財富的一種暫時的歷史的形式,并不是對所有使用價值的衡量,只是對商品交換過程中的勞動耗費的比較和核算。商品交換的雙方要計較各自為生產商品花費了多少勞動,計算和比較二者是否相等,是否可以相互補償,如果可以,就成交。吃虧的事是誰也不愿意干的。這里加以計較和要求補償?shù)膭趧雍馁M就是價值。
第四,價值既是一種矛盾關系,又是解決矛盾的中介手段。商品生產中包含的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關系是價值產生的內在根源。商品在物物交換過程遇到的困難是這些矛盾的直觀表現(xiàn)。一般等價物的形成,即價值從觀念形式發(fā)展到獨立的貨幣形式,為解決這一矛盾提供了有效的中介和手段。人們在進行勞動耗費的計算和補償時,抽象掉各種不同的具體勞動的特點,把它們一律當作人類一般勞動的消耗,即同質的抽象勞動的消耗。簡單地說,“價值就是為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一般的人類勞動,這種勞動耗費由于要計算和補償,所以被當成價值。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只是一種理論抽象,事實上它是商品生產者不同生產條件下競爭的產物。不同商品生產者的社會生產條件在事實上是永遠不會相同的,并處于不停的變化之中。同一商品勞動耗費的不同,表明生產條件、技術條件、勞動經驗和勞動強度的不同。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的價值量,生產者在生產之前是不能預見和預期的。生產者只能千方百計降低個別必要勞動時間,而實現(xiàn)在商品交換中不虧本或盈利。
第五,勞動力的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特殊形式,與商品價值是個性和共性的關系。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正是脫離勞動力價值論這一特殊形式,所以根本無法理解勞動者的工資、資本利潤的實質,無法解釋剩余價值對于價值規(guī)律的反常或背離。“李嘉圖實際上卻沒有闡明,按價值規(guī)律(按商品中所包含的勞動時問)進行的商品交換中,如何產生了資本和活勞動之間的、一定量的積累勞動和一定量的直接勞動之問的不平等交換,也就是沒有說明剩余價值的起源(因為在李嘉圖那里資本是直接和勞動相交換,而不是和勞動能力相交換)。”只有理解了勞動力的價值問題,才能深刻理解使用價值與價值區(qū)別對于科學理解商品價值的重大意義,才能擺脫使用價值對于價值的各種“糾纏”。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分析的落腳點和出發(fā)點就是要說明商品價值與使用價值是截然不同的,只有把商品使用價值與價值相區(qū)分,才能把勞動力商品中勞動力的使用價值與價值區(qū)分開來。兩者互為條件、互為前提??梢妱趧恿Φ膬r值問題才是馬克思批判和發(fā)展勞動價值論的突破口和切入點。
三、勞動價值論的方向限制
“近一段時期,關于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討論不斷深入,理論工作者提出了許多有見地和有新意的觀點。但也出現(xiàn)了一些忽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自身‘容納’限度,把邏輯性矛盾的或馬克思明確反對的觀點,通過‘拼湊’和‘嫁接’等外科手術的形式,實現(xiàn)勞動價值論的新‘融合’或新‘發(fā)展’,客觀上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解帶來混亂,造成混淆視聽的不良影響。”發(fā)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能脫離原有理論限制條件,要在原有的理論空間中,探索正確的發(fā)展方向。而不能從相反的方向使勞動價值論走向庸俗和倒退。
第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商品交換的理論,不能作為財富分配的惟一的理論依據。因為物質財富分配的具體方式有不同的制約條件。比如財富的分配除了生產條件的決定作用,還有非經濟的因素如政治權力、社會暴力、道德理念、宗教思想等起著十分重要作用,這些超經濟的權力可能凌駕于經濟之上成為分配的有形的“指揮棒”,進而掩蓋經濟活動的本質。馬克思雖然創(chuàng)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但他并沒有以此作為分配的根據。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是用以揭示資本主義內在的經濟關系的,并不意味著只有參與價值的創(chuàng)造,才有參與分配的權利。要把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價值的分配區(qū)分開來。馬克思認為利潤、利息、地租是資本所有權、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xiàn)。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根據是對資本、土地等要素的經濟所有權,體現(xiàn)了商品生產和交換不平等的地位,并不是因為創(chuàng)造了價值。所以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社會主義實行按勞分配的理論聯(lián)系起來,認為按勞分配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是一種理論誤解。因為馬克思設想未來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商品生產消亡,價值不再作為衡量勞動的尺度,按勞分配是個人消費的實物分配,不再存在價值分配??梢?,馬克思認為勞動價值論只能說明商品交換中的勞動耗費問題,在非商品的未來社會已失去其存在的社會經濟基礎,也失去其自身存在的理論意義。因此,馬克思從來沒有用勞動價值論來說明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即使社會主義國家事實上存在商品經濟和價值關系,也應把價值的生產與價值的分配區(qū)分開來。至于我國現(xiàn)階段存在多種分配方式,允許和鼓勵各種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存在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方式,并不意味著對勞動價值論的否定。因為勞動價值論是實現(xiàn)勞動社會化的一種最有利生產方式,不是生產方式內容的全部,只適用于商品生產和交換的歷史條件。
第二,資本、土地以及機器設備等物化勞動是否創(chuàng)造“價值”的問題。我們必須明確價值的概念。如果把“價值等同于物質財富或使用價值”,這里毫無疑問,自然資源、自然工具、人造工具都是人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新的使用價值的輔助條件,是財富的源泉。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也強調“自然界”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源泉,并指出“自然界”也是“一切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第一源泉”。雖然這些物化勞動可以商品化,但他們本身不是價值,不是價值的實體,更不是價值的源泉。因為它們都是“實體”性要素,是作為“物”的絕對不變的屬性而存在。不反映商品交換者的相對的社會關系,它們只是作為社會生產條件的重要因素,使社會生產條件不斷進步。它們是社會生產條件本身,而不是這種社會條件下的社會生產關系。這些物化勞動作為影響個別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性因素,凸現(xiàn)了個別必要勞動時間和平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存在的競爭關系。對這些物化勞動的不同占有和使用權,反映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不同的生產地位、生產條件等歷史現(xiàn)狀。另外需澄清的概念是“勞動”和“創(chuàng)造”,“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與“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這兩句話中“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涵義是不同的。在勞動價值論的語義框架內,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指勞動在商品生產中進行了勞動的耗費即消耗的體力、腦力的支出,為了商品交換的順利進行就必須以價值形式進行比較或給以補償,這里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創(chuàng)造”是一般勞動的“凝結”,在這個意義上勞動是價值的惟一源泉。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是說勞動者運用生產資料對某些物體進行改造,改變它們的原有狀態(tài),造出某種適合人需要的新使用價值,這里的“勞動”指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是改變物理狀態(tài)。“物化勞動”(資本、土地、機器設備等)只是作為具體勞動的形式或條件,在改變勞動對象原有狀態(tài)過程中起作用。“物化勞動”實現(xiàn)商品化也要進行一般勞動的“抽象”,放棄在具體勞動中的一切“外觀”和“重要性”。人們之所以會產生物化勞動能創(chuàng)造價值的誤解,主要由于生產條件不同,個別必要勞動時間少于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結果按平均必要勞動時間為同一尺度,帶來了盈利,用較少的勞動支配了較多的勞動,形成勞動創(chuàng)造的財富在社會的不平等、不均勻占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正是為了揭示和批判這種經濟關系的局限性。不能把批判“對象”偷換成批判“工具”,使“工具”喪失它的批判功能和批判使命。
第三,科技、知識、信息等腦力勞動要素、勞動產品及惱力勞動本身創(chuàng)造價值的問題。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科技進步,科學技術日益成為創(chuàng)造和增進財富的決定性力量。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信息作為一種巨大的無形資源,在人類的生產活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樣,科技、知識、信息這些作為社會的生產條件與資本、土地、機器設備等“硬件”相比,是社會生產條件的“軟件”,它們決定了商品生產者腦力耗費的強度,也是衡量、比較平均的、正常社會生產條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樣它是社會生產條件本身,而不是在這種生產狀況下的社會生產關系。
[論文摘要]一些人反對勞動價值論,其認識上的根源有三個:一是與勞動價值論存在著邏輯思路的歧異;二是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原義缺乏全面深入地理解;三是誤以為勞動價值論與私營經濟、市場經濟、要素分配不相容。澄清商品價值論的分歧,必須對馬克思關于價值概念、勞動形成價值的原因、勞動價值論作用等理論的原意做進一步地闡明。
非勞動價值論不斷反對勞動價值論,究其原因,是反對勞動價值論的人與勞動價值論存在著不同的邏輯思路,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原意和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
一、價值是什么—邏輯的混亂
如何定義價值是不同價值論分歧的起點。由于“價值”一詞在不同的派別那里有不同的所指,關于價值如何決定的結論自然大相徑庭。
馬克思認為商品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兩個屬性:交換價值即價格;交換價值的基礎是價值。因此馬克思把價值定位于決定價格或交換價值即商品交換比例的最終基礎。斯密把闡明“什么是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作為價值學說的首要任務,馬克思同意斯密所說的“只有勞動才是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用來估計和比較各種商品價值的最后的和現(xiàn)實的唯一尺度”,這句話蘊涵著價值是商品比較的最后尺度的意思。從馬克思論述價值概念的過程看,馬克思的價值概念是要表達作為“表現(xiàn)形式”的交換價值的“內容”,是要尋求“商品固有的、內在的交換價值”即交換的內在基礎。需要說明的是,馬克思把勞動的凝結物稱為價值,是回答決定交換價值的最終基礎或共同的東西是什么,揭示價值的本質或實體,不是定義價值本身,因此并沒有陷人“價值是勞動,勞動決定價值”的循環(huán)論證。
均衡價格價值論(及相應的供求論)把價值等同于交換價值,并把價值定義為價格?!庇捎趦r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所以結論自然是供求關系決定“自然價值”。主觀效用價值論把價值定義為人對效用的主觀評價(對于一物的欲望程度或估計)。他們把物品滿足邊際欲望的能力稱之為邊際效用,并由此得出邊際效用量決定價值量的結論。客觀效用價值論和要素價值論都把價值定義為物品的效用。他們的邏輯是:價值就是效用,而效用是由生產要素共同創(chuàng)造的,所以價值是由生產要素共同創(chuàng)造的。一些人試圖把主觀效用論和客觀效用論結合起來,但仍是把價值定義為效用。如晏智杰先生說:“財富和商品的價值應是指財富或商品與滿足需要的關系?!必敻坏膶嵨镄问街苯訚M足人的需求,財富的“非實物價值即價格,……通過交換從而間接滿足人的需求。”他認為,價值既是財富與人的需要的關系,財富的源泉與其價值的源泉必然是一致的,即是由多要素共同創(chuàng)造的。
如何分析交換價值是商品價值論分歧的樞紐?均衡價格論雖然承認有交換價值,但它分析交換價值就是分析價格的直接決定因素,它不分析交換價值的內容和固有的、內在的東西,不深究交換價值的最后基礎。主觀效用價值論雖然也承認有交換價值,但認為客觀(交換)價值(即市場價格)是買賣雙方對財貨的主觀評價互相平衡的結果,仍然是只就價格論價值;認為賣者在交換中也進行效用評價(而不是考慮交換力),這樣就把交換價值淹沒了??陀^效用論和要素價值論認定價值即效用,認為交換最終是為了效用,商品對賣方也有使用價值,因此交換價值不是一個獨立性的范疇,這就把通向交換價值最終基礎的道路完全阻塞了。這種觀點不符合客觀事實,因為我們研究的是商品,商品對賣方有意義的是交換價值;商品的所有者億萬富翁們銷售商品時,他們考慮的是這些商品的交換力,即能賣多少錢,絕不是這些商品能滿足自己多大的需要。盡管貨幣通過許多環(huán)節(jié)最終可能都和某人的需求相聯(lián)系,但商品所有者得到的貨幣絕不都是“通過交換”“滿足人的需求”,且不說利潤要不斷轉化為資本和稅收,銷售額的絕大部分是要用來抵補商品成本的。只有交換價值才能把商品與非商品區(qū)別開來。交換價值離不開使用價值而存在,不等于交換價值本身不存在。
一個概念的含義,要分清不同學者的不同所指,否則只能是不停地混戰(zhàn)?!皟r值”實際是個多義詞。討論價值的含義,只能說我說的“價值”指什么,不能說“應是指”什么或“認為指”什么,不能依據自己的價值定義批評別人的價值理論。正像均衡價格價值論逐漸放棄價值論的提法一樣,主觀效用價值論叫財富效用論、客觀效用論叫財富生產論也許更合適。概念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人們研究客觀世界時,要對事物的屬性、狀況、過程、本質等用詞匯表達出來。而反對勞動價值論的人們卻從詞匯出發(fā),爭論價值一詞應當指什么。商品有兩個基本屬性—效用和交換力,交換力一方面有外在的價格表現(xiàn),另一方面又有內在的最終基礎,不同的學派分別把自己重視的屬性當作“價值”,認識怎能統(tǒng)一呢?
二、價值由什么形成—價格決定因素不同層次的取舍
非勞動價值論的的商品價值論之所以把自己重視的商品屬性當作“價值”,是因為他們不能正視勞動是生產商品的最根本基礎。
馬克思在提出交換價值的共同的東西是人類勞動凝結的時候說,商品交換關系的明顯特點,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價值,如果把使用價值撤開,商品就只剩下勞動產品這個屬性。反對勞動價值論的人指責馬克思為什么撇開使用價值,因為抽象使用價值也是可以比較的。事實上,我們無法說清一平米房子比一噸玉米的使用價值大多少,勞動的比較則是一目了然的。有人說,價格是使用價值的指數(shù),但價格根本不是由使用價值決定的,價格要由供給總量和需求總量來決定,并最終要和勞動量相適應。
然而間題的關鍵并不在這里。馬克思在提出人類勞動的凝結就是價值的時候關于撇開使用價值的敘述,只是對勞動形成價值的觀點做了形式上和邏輯上的說明,并不是實質性證明。馬克思對這一問題則是另有說明的。《資本論》第一章在講述勞動形成價值的結論時,作了一個注。這個注寫道:“為了證明‘只有勞動才是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能用來估計和比較各種商品價值的最后和現(xiàn)實的唯一尺度夕,亞·斯密把這種耗費又僅僅理解為犧牲安寧、自由和幸福,而不是把它看作正常的生命活動。亞,斯密的那位匿名的前輩的說法要恰當?shù)枚唷Kf,‘某人制造這種必需品用了一個星期……,而拿另一物與他交換的人要確切地估計出什么是真正的等值物,最好計算出什么東西會花費自己同樣多的labour[勞動]和時間。這實際上就是說: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在一物上用去的勞動,同另一個人在同樣的時間內在另一物上用去的勞動相交換。這段話告訴我們,第一,勞動之所以是商品交換的最后的唯一尺度,原因在于人類獲得商品付出的代價是“耗費”的人的“生命活動”。耗費生命活動不能“僅僅”理解為犧牲安寧、自由和幸福,以及斯密說的“辛苦和麻煩”;正常的生命活動就是生產商品的最終代價。第二,勞動之所以是商品交換的現(xiàn)實的唯一尺度,是因為等值物交換實質是等量時間的勞動相交換;由于生命活動要由時間來度量,所以勞動時間是價值量的尺度。
馬克思還這樣講過:“即使我的書中根本沒有論‘價值夕的這一章,我對現(xiàn)實關系所做的分析仍然會包含有對實在的價值關系的論證和說明。胡扯什么價值概念必須加以證明,只不過是由于既對所談的東西一無所知,又對科學方法一竅不通。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都知道的。人人都同樣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的產品量,就要付出各種不同的和一定數(shù)量的社會總勞動量?!@種勞動按比例分配所借以實現(xiàn)的形式,正是這些產品的交換價值??茖W的任務正是在于闡明價值規(guī)律是如何實現(xiàn)的。所以,想一開頭就‘說明’一切和規(guī)律矛盾的現(xiàn)象,那就必須在科學之前把科學提供出來?!硪环矫?,……理論的歷史確實證明,對價值關系的理解始終是一樣的。
馬克思這段話至少說明兩個問題。}1}馬克思對勞動價值論的論證并不只是通過某一章節(jié),而是通過整個《資本論》對現(xiàn)實關系的分析來進行的。如關于勞動怎樣形成價值和剩余價值,利潤、價格、供求、需求及效用以及自然資源和價值的關系,要素分配和價值源泉的關系等理論?!顿Y本論》第一章對價值的提出是根據抽象方法做出的高度抽象。(2)能證明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有兩個最基本道理。第一,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所需要的產品,都是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始終是這樣理解的(勿需過多證明)。恩格斯同意這種說法:“在馬克思那里,價值概念按其物質規(guī)定性來說,不外是勞動的社會生產力是經濟存在的基礎這樣一個經濟事實的經濟表現(xiàn)?!薄吧唐穬r值是最終支配著一切經濟過程的勞動生產力借以發(fā)揮決定性作用的一種特有的歷史形式。就是說,價值概念是這一事實的表達:勞動是經濟的基礎,勞動在經濟中起決定作用。第二,人類社會總勞動的分配,和人類所需要的各種產品成比例。這就是說,產品的交換價值或交換比例的背后是社會勞動的比例。
總之,價值之所以由勞動形成,基本原因就在于:勞動是生產商品的終極成本,是人類獲得商品所付的代價,困并且是最終的代價;所以勞動是交換價值的內在的東西,是決定交換比例的最終基礎。
各派經濟學家研究“價值”實際都是研究交換的基礎,而交換基礎或價格決定因素是分層次的,即:價格一供求一成本、效用一勞動。對這個基礎的層次取舍不同,成為商品價值論分歧的直接表現(xiàn)。馬克思要把這個層次追究到底,正像英國經濟學家米克所說:“對整個社會來說,生產的唯一真實成本,就是人類勞動的耗費。 供求價值論不能正視一種汽車在10萬元的價位上均衡而另一種汽車在5萬元的價位上均衡,歸根到底是因為這兩種汽車包含的成本人類勞動差一倍;供求論所強調的供求因素只不過是起調節(jié)作用的中間變量?!耙貎r值論”和“生產成本論”、“物化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論”從世俗的直感出發(fā),把思維的焦點固定在企業(yè)主的直接表面成本即要素的價格這一層次上,回避直接物質成本還有成本即活勞動;企圖從個別企業(yè)的角度把物、活勞動兩個層次合而為一。他們沒有注意到馬克思所說的“自然界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的源泉”中的自然界是指大自然,和生產資料不是一個意思,“土地是財富之母”中土地也指自然資源,所以不能說生產資料也是財富的源泉?!吧唐敷w,是自然物質和勞動這兩種要素的結合”?!皠趧雍妥匀唤缫黄鸩攀秦敻坏脑慈?,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成財富。勞動資料和經過加工的勞動對象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創(chuàng)造財富的中間手段,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財產或財富,不是財富的源泉。效用價值論則停留在效用這一層次上,回避創(chuàng)造效用的勞動量會和效用量成比例。實際上,“第二重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意味著如果社會需要發(fā)生變化,某種商品價值總量亦應發(fā)生變化;在長期均衡中,生產者根據社會需要使所用的所有生產要素得到調整,耗費的勞動量和社會需要的勞動量一致起來。
勞動作為生產商品的最終代價,在經濟活動中具有其它因素無法比擬的作用,應當用一個范疇來反映。
三、勞動價值論能夠干什么——倫理還是科學
反對勞動價值論的人之所以不愿正視勞動是生產商品的最根本基礎,有著思想上的動因。為“適應”非公經濟、要素分配和市場經濟的需要而“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論,是一些人反對勞動價值論的目的。反對勞動價值論的人,未能細心體會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并不否定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和要素分配。
首先,勞動價值論揭示了人的勞動是財富源泉的能動因素,但不是為論證按勞分配否定要素分配服務的。從社會而非企業(yè)主的角度看,人的勞動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真正成本和最終原因。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廣大勞動者是推動先進生產力發(fā)展的根本力量,應把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方針。而按勞分配的必然性馬克思說得很清楚:在生產資料共同占有的情況下,除了勞動誰都不能提供其他可以成為分配依據的東西,同時按需分配的條件又不具備。馬克思同樣說得很清楚:按要素分配是因為存在要素的私有權。我們現(xiàn)在既然要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允許資本的私人占有,也就要允許按要素分配主要是按資分配的存在。所以搞要素分配用不著否定勞動價值論。
其次,勞動價值論揭示了資本主義商品交換中物與物掩蓋下的人與人之間的剝削關系,但勞動價值論并沒有無條件地否定剝削的存在。馬克思揭示的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勞動占有關系,可以讓人們看到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理論的虛偽性,為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奠定了道義上的基礎。但馬克思不是為了消滅剝削而“創(chuàng)造和構建”勞動價值論;勞動價值論不是一個公正與否的價值判斷,它揭示的是客觀經濟規(guī)律。馬克思批評阿·瓦格納時說:“這個蠢漢偷偷地塞給我這樣一個論斷:只是由工人生產的‘剩余價值不合理地為資本主義企業(yè)主所得夕,……然而我的論斷完全相反:商品生產發(fā)展到一定時候,必然成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按照商品生產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價值規(guī)律,‘剩余價值’歸資本家,而不歸工人。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中談到該書所講的資本主義剝削時說,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xiàn)代社會的運動規(guī)律,一個社會即使探索到了社會的經濟運動規(guī)律,他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發(fā)展階段,但是它能縮短和減輕分娩的痛苦。筆者的觀點是,社會經濟形態(tài)的發(fā)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馬克思絕對沒有為了無產階級的利益去主張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絕對沒有說:剝削不公平,應當消滅它。奴隸社會的殘酷剝削,并不能否定它比原始社會的進步。資本主義一產生,就殘酷榨取剩余價值,但也不能否認它是進步的生產方式。目前我們要利用私營經濟發(fā)展生產,承認私營經濟存在剝削,也不會否認其存在的必然性和正當性。同時,在市場經濟貧富分化極其嚴重的今天,論證資本收益的公正性,不見得合乎適宜。對要素分配也要縮小收人差距。
最后,勞動價值論引出的剩余價值論為分析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趨勢奠定了理論基礎,但剩余價值“剝削的不公正”卻不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必然滅亡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必然滅亡,除剩余價值的剝削造成兩極分化使無產階級要求走社會主義道路外,根本原因是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資本所有制、產品的私人占有及剩余價值規(guī)律越來越束縛生產力的發(fā)展。資產者對剩余價值的剝削,造成了勞動群眾的消費需求相對不足。另一方面,資本家以剩余價值為生產目的,從根本上制約了投資需求:如果資產者預計生產成果只能彌補工人工資和國家稅收而沒有“剩余”利潤,他們就會減少或停止投資、減少或停止生產,“資本主義生產不是在需要的滿足要求停頓時停頓,而是在利潤的生產和實現(xiàn)要求停頓時停頓?!薄笆S鄡r值……是生產力發(fā)展的界限”。
關鍵詞:勞動;勞動(客觀)價值論;效用(主觀)價值論;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F2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6-0013-03
一、經濟學關鍵詞的演變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變化調整,這一變化可分成3個階段。第一階段,古老的經濟學研究國家財富如何增長。比如,亞里士多德、阿奎那、圣托馬斯等先哲,將集體、國家的財富置于其研究的重心,對個人追逐財富增長的行為采取貶損、譴責的態(tài)度,突出表現(xiàn)在他們對利息的合理性的否定上。第二階段,到了近代,國民財富的增長成為經濟學注目的焦點。經濟學所研究的財富從國家轉移到個人。近現(xiàn)代經濟學開山鼻祖亞當·斯密以其令人嘆服的洞察力揭示并證明了自利行為的合理性、正當性。第三階段,19世紀后期,效用價值論(主觀價值論)引起經濟學的一場革命(又稱“邊際革命”),將經濟學引向一個新方向——人類行為學的基礎研究,經濟學研究核心問題從財富、價值創(chuàng)造、增長問題,逐漸轉向個人偏好(價值取向)或個人行為選擇及其制度安排(制度環(huán)境)。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以財富的增長為經濟學研究的目的。無論是國家、集體財富,還是個人財富,經濟學注目的焦點是財富增長的途徑,勞動自然成為研究的重點、核心。從威廉·配第的“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的樸素客觀(勞動)價值論,到李嘉圖的單一純粹的勞動是價值唯一源泉的論述,勞動價值論基本完成。約翰·穆勒甚至斷言,勞動價值論是價值論的終結形態(tài),沒有繼續(xù)研究的必要,更無另辟蹊徑的可能。
第三階段,“(邊際)效用論”(主觀價值論)的出現(xiàn),完全顛覆了客觀價值論(勞動價值論)。這種學說當然不是者所謂的經濟學的“庸俗化”,而是嚴肅考察現(xiàn)實、理性探索理論的結果,是對以往理論的必要且可貴的突破、發(fā)展。主觀(效用)價值論認為,價值完全屬于人對物的評價,是個人賦予物的意義,而非物自身的性質。這種定義(觀念)將人的意志、偏好、需求(欲望)、選擇等因素納入價值的產生、決定、實現(xiàn)、運動之領域,將“勞動”驅逐出價值體系。主觀價值論為現(xiàn)代經濟學發(fā)展開辟了道路,人的行為及其制度環(huán)境遂成為經濟學的核心內容,供求均衡,邊際成本(利潤),機會成本,博弈論,交易成本,企業(yè)與契約性質等制度經濟學的進展與繁榮,才有了可能。而反觀以“勞動”范疇為基石從而形成與資本主義經濟學截然不同的話語體系的經濟學或者社會主義經濟學,則日益走向貧困、衰竭。
二、“勞動”范疇的邏輯問題
(一)概念的界定問題
一個內涵不清、外延不明的概念,是難以成為科學范疇的。“勞動”概念過于籠統(tǒng)模糊,難以界定,必須作進一步分解、細化、歸類、剖析,不然便流于虛泛。
1.“勞動”的一個定義是:勞動是人類體力、腦力的支出,是人生命力的耗費
人的幾乎所有活動無不是腦力、體力的支出,無不是生命力的耗費。在工廠車間、農田耕地中的勞作,在寫字樓里打字整理文件書寫的工作,開會、聚會、研討,參加培訓進修,這些都是腦力體力的支出,是生命力的耗費;做飯、洗衣服、帶孩子、做家務也是腦力體力支出;休閑、旅游、散步、度假、郊游、交談,也可算是腦力體力付出;看書、思考、冥想也都有腦力體力付出和生命力耗費……在即使躺在床上以為啥都沒干,也都在耗費生命??梢?,如此理解的話,勞動跟“人的活動”、“人的行為”其實沒多大差別。但事實上,幾乎沒有人將勞動與“活動”、“行為”等同起來,而是認為“勞動”乃是人類“活動”、“行為”中比較特殊、重要的部分。于是有了下面的定義。
2.“勞動”的另一個定義是:勞動是人類創(chuàng)造(形成)價值的活動
這里把另一個概念——價值——帶進來。那么,我們就需要明白什么是價值。在古典經濟學和(社會主義)經濟學采用的客觀價值論(勞動價值論)下,價值被定義為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于是,這里出現(xiàn)了循環(huán)定義,用勞動定義價值,又用價值定義勞動,是同義反復,是用自己定義自己(自我定義)。如果采用西方經濟學主觀價值論(效用價值論),雖可以避免這種循環(huán)定義,但由此引出的“創(chuàng)造價值的活動”的勞動概念的外延將非常寬泛,以至于跟人類的“行為”、“活動”概念重疊,而回到前述第一個定義下的困境。
由于勞動范疇的復雜、模糊,難以界定,也由于先入為主的客觀價值論(勞動價值論)的誤導,曾經的傳統(tǒng)社會主義國家一度在“勞動”、“價值”的定義、界定問題上,理論界莫衷一是,實踐中缺乏依據,只有唯領導(強權)意志是瞻。錯謬的“勞動”、“價值”認定,逼得人們在車間、地頭耗時間、磨洋工。資本運作、市場營銷、工程設計、產品開發(fā)、風險管理、資源配置等等領域的勞動被忽視、棄置,導致整個經濟運行質量差、效率低。
(二)方法論上的誤區(qū)
量化分析,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中的重要性不可等同視之。一個對象、概念的可度量(計量)性,是自然科學發(fā)展的基本要求。而包括經濟學在內的人文科學,重在定性研究,重在對一個事實或現(xiàn)象進行解釋,即使涉及到量的問題,也往往采取模糊數(shù)量概念(多少、大小、密疏、輕重,或者先后、早遲、首末等)來表述。量化研究,尤其精確、細密的計量研究,并非人類行為科學的基本要求??闪炕圆⒎墙洕鷮W,尤其理論經濟學概念的必不可少的要求。
主觀價值學說把價值的來源、本質歸結為不同的個人主觀上賦予物品(服務)對自己的效用的評價,而不歸結為物品本質蘊含的屬性。這種學說否定了價值的客觀實體性、標準的一致性,及可計量性或者確量性。但這并不影響其對事實的解釋力、理性說服力,也不妨礙它成為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的基礎概念。
而對于客觀價值論的勞動價值論,它把價值的來源、本質歸結為物品本身所具有的“客觀”屬性,而與人的主觀評價無關。價值,就像物體具有的重量、顏色、味道一樣,并非因人而異的主觀判斷,而是一視同仁的客觀實在——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對于這種描述純粹客體屬性的概念,與純粹主觀性的概念相比,更靠近自然科學的思維、研究方法,即概念必須具備可觀測性、可度量性及確量性。
于是,對勞動的計量,并找到一個穩(wěn)定、統(tǒng)一的勞動計量標準,成了勞動價值論的必須解決的問題。馬克思的解決方案是弄出一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定義,“即在現(xiàn)有正常的社會生產條件下、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生產某一產品所需要的人類勞動(時間)”。但很顯然,這對問題的解決毫無幫助。要得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或得到一個“一般人類勞動”的標準單位。這又必須將人類所有形式的勞動(包括簡單勞動、復雜勞動,腦力勞動、體力勞動,物質生產勞動與服務性勞動,甚至物化勞動與活勞動……等等)都實行通分化約,使之成為一個同一標準單位的倍數(shù)。事實證明,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勞動太復雜、太多樣、太多變了。人的智能與技術工具不僅目前而且在未來也無望達到完成這個任務的水平??陀^價值論可謂作繭自縛、自掘墳墓。
(三)勞動與價值的關系
“價值”是經濟學核心基礎概念。有人高抬,或者難以割舍“勞動”概念,是因為他們認定勞動與“價值”概念有直接的、重要的聯(lián)系,即古典經濟學所認定的“勞動價值論”——勞動創(chuàng)造了價值,價值是由勞動構成的。
一個社會理論最主要的功能是能合理解釋事實。勞動價值論的困難在于它遭遇到大量難以解釋的事實。首先,一些沒有勞動凝結或者極少勞動凝結的物品,如自然金塊、鉆石、礦石、木料等等,具有價值甚至極高的價值。其二,同一樣物品,在識貨者與不識貨者眼中,評價極不相同。一個物品在渴求程度不同者眼里的價值也不同。拍賣場的事實是一個典型。其三,同一物品,在不同的時空下,具有不同價值。冬衣,在寒帶地區(qū)值錢,但在熱帶不值錢。沙漠地的淡水,比其他地區(qū)的淡水值錢。假如是勞動凝結產生價值,并且勞動量決定價值量,那么上述事實就無法解釋。
另外,由于勞動計量的不可行,客觀勞動量、價值量無法確定和計量。物品中含有多少勞動量,不同物品之間,甚至不同生產者生產的同類物品之間的勞動量、價值量的比較,也是不可能的。由于勞動量的不可計量,在勞動價值論盛行的“傳統(tǒng)”社會主義經濟中,價值的衡量、勞動報酬的認定往往與勞動無關,而與領導意志相關。“勞動好不如與領導關系好”,甚至“關系就是生產力”?!鞍磩诜峙洹钡臐撆_詞實際上是“按領導意志分配”,“不勞動者不得食”的真意是“不聽話者不得食”。
19世紀后期應運而生的主觀價值論對我們觀察到的價值、價格事實所做的解釋更為合理。它認為,價值其實不是物品“內在”的屬性,而是人們各自賦予某物的對于各人自己的效用的評價。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獨立作出對世界萬物對于自己效用的評價,賦予每一物品(服務)以獨特的價值。這種主觀價值論,對價格現(xiàn)象竟有更加合理、到位的解釋,也為包括供求規(guī)律、價格規(guī)律、均衡分析、市場機制、自由競爭、契約信用、機會成本、風險評估、博弈等概念、理論的拓展進深提供基礎鋪墊。主觀價值論的產生,徹底突破了禁錮古典經濟學發(fā)展的桎梏,使現(xiàn)代經濟學的發(fā)展繁榮有了可能。
三、“勞動”,難為經濟學之利器
經濟學要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效率、公平及其關系的問題。在處理這一經濟學基本問題上,“勞動”概念及其理論不是一個好工具。
(一)效率問題
常識告訴我們,要分配,先得有可分配的物品(財富)。先生產,后分配與消費。畫餅不能裹腹,取卵焉可殺雞。應當是: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效率問題是關乎稀缺資源下資源最佳配置與運用的問題,是投入產出、成本收益比率問題,也是關乎生產最佳組織問題。這里涉及三個層面的問題:
首先,是動力或目的問題——人為什么要追求效率?動力或目的,乃關乎人的利益,人的利益(這種“利益”不可單純理解為貨幣收入)又以自利為根基。故此,對自利、需求、偏好等概念,以及對人的需求(利益)、行為偏好(目的、目標)的研究乃是經濟學的重要基礎,而勞動概念對此是不得其門的。
其次,效率問題涉及人的行為方式與行為目的之關聯(lián)性研究,這里涉及經濟過程的制度性安排,所謂人的行為的制度環(huán)境,如產權分立,貨幣、交易、契約、企業(yè)組織、貿易政策等等。這里屬于制度經濟學領域,更沒“勞動”什么事。
再接下來,是對人的行為方式本身的研究。這便涉及效率的另一重要內容——如何以最佳方式達成人已設定的目標,如分工、比較利益規(guī)律、泰羅制、福特生產流水線、規(guī)模經濟、熊彼特創(chuàng)新、投入產出模型等等。在這里,“勞動”概念也太抽象,對此類有關生產力的具體問題的研究并無切實幫助。
(二)公平問題
公平問題也就是所謂分配問題。分配問題并不是一個獨立問題,它與效率問題緊密相關。真正的公平必須是在效率優(yōu)先的條件下的公平,缺乏效率的“公平”,是偽公平。往往在處理、解決效率問題過程中,分配(公平)問題也隨之得到基本的處理、解決(可分配之物)。
在處理動力問題時,自利原則即為分配的基本原則,即人之所以采取行動,付出勞動,乃是為了自己的需求、利益得到最大滿足。誰投資、付出,誰得回報,自己勞動成果屬于自己,這是公平分配、天經地義的第一法則。假如要求人們不為了自己的好處、利益,而為了他人而采取行動、付出勞動,這是不合理,也是不公正、不公平的。
其次,根據效率問題第二層面的制度性安排,勞動成果是在市場中得到價值實現(xiàn),其價值實現(xiàn)(分配)乃是受制于市場規(guī)律,由市場機制調節(jié)的。因此自由競爭、自愿選擇、對等談判、尊重契約等市場原則,成為公平分配的第二法則,這也是合理分配的制度安排。
再次,跟效率問題的第三層面相關,人的智慧與汗水的付出必定影響到其收益(分配),所謂天道酬勤,天道酬智。無論作為投資者、生產經營者,還是受雇者、自雇者,都是依靠自己的智慧與辛勞獲取報酬。巧干加勤奮者,必得公平回報。這算分配(公平)問題的第三層面。這里,“勞動”挨點邊,但也是太籠統(tǒng)、空泛,難及實質。
由此看來,效率、公平問題的關鍵依然是制度問題,跟產權制度(確保自利原則的落實)、市場環(huán)境(確保價值實現(xiàn)的公平機制)及生產組織安排(確保人行為的微觀層面之果效)相關,“勞動”概念及其理論基本派不上用場。
綜上所述,“勞動”概念之所以在西方經濟學發(fā)展中走向式微,乃是由于它自身概念在邏輯上的缺陷以及其處理經濟問題上缺乏功效所致。筆者拾人牙慧,套用維克多·雨果在《悲慘世界》中的 “無神論,人類不稱職的向導” 這句著名警語格式,將此文的結論也用這樣的句式表述:“勞動,經濟學不稱職的向導”。
參考文獻:
[1] 大衛(wèi)·鮑茲.古典自由主義——入門讀本[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9.
[2]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亞當·斯密.國富論[M].高格,譯.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1.
關鍵詞:知識價值論 勞動價值論 知識經濟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基本原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治經濟學的基石,是馬克思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當時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進行了系統(tǒng)調查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實踐證明,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勞動價值論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正確的理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不斷受到一些挑戰(zhàn),特別是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價值論”的提出引起了人們對勞動價值論的質疑。
一、“知識價值論”的提出及其對“勞動價值論”的質疑
20世紀50年代以來,伴隨著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和科技的巨大進步,直接參與物質產品生產的工人在發(fā)達國家越來越少,在發(fā)達國家白領工人的數(shù)目已經超過藍領工人;科技產業(yè)、信息咨詢業(yè)、金融保險業(yè)以及為生產與生活服務的眾多非物質生產部門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卻日益提高。不管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都加大對高科技領域和教育的投資,以便在激烈的國家競爭中占有一定席位……近十幾年來,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人類基因工程,納米技術等不斷取得新成就,人類已經邁入知識經濟時代。
國際經濟合作發(fā)展組織(OECD)的報告《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為知識經濟下了一個著名定義:“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敝R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更新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應用之上的新型經濟。它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為基礎,以創(chuàng)造性的人力資源為依托,以高科技產業(yè)和信息產業(yè)為支柱,在經濟增長源泉上。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起決定作用。
知識價值論認為。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取代資本和勞動,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和財富。有些學者認為,為反映知識在經濟中的首要地位,經濟理論中要用“知識價值論”取代“勞動價值論”。例如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大趨勢》中寫道:“‘勞動價值論’誕生于工業(yè)經濟初期,必將被新的‘知識價值論’所取代,在信息社會中,價值的增長不是通過勞動,而是通過知識實現(xiàn)的,知識是一種完全不同類型的勞動”,“我們必需創(chuàng)造一種知識價值論”。“商品的價值的實體是知識,價值是由商品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知識量決定的。”“知識的使用。能夠在生產中創(chuàng)造新價值,創(chuàng)造大于生產或購買它所花費的價值。我認為這就是知識價值論的主要內容”。1985年,日本學者芥屋太一在《知識價值革命》中用“知識價值社會”來描繪未來的社會。他說:“我在這里引出了‘知識價值’這一新的概念。顧名思義,就是‘知識的價值’、‘知識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更嚴密的定義是:由于符合社會構成與社會主觀而得到社會承認的創(chuàng)造性的知識價值?!?999年12月北大歷史系教授何順果先生發(fā)表了《勞動時間不再決定價值——千年經濟回眸》一文,根據20世紀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實踐,清楚地說明了知識經濟時代“勞動時間已不再是并且必然不再是判斷價值的尺度”。
二、知識價值論并沒有否定勞動價值論
但知識價值論的提出并不是對勞動價值論的否定,勞動價值論仍具有鮮活生命力,因為:
首先。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品仍然具有商品的兩重屬性——使用價值和價值。
知識是屬于人的一種對象性的具有客觀內容(信息)的意識形式。它不是人腦天生固有的,而是人通過人腦的意識思維活動對相關對象的觀念掌握,是人類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產物。知識作為人類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能量的產物,是人類勞動的結晶或勞動成果,而不是人類勞動本身。當知識參與生產和交換過程時,就形成了知識產品,于是它們就有了價值和使用價值。知識產品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都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都具有有用性,因而具有使用價值;但知識本身并不創(chuàng)造價值,正如再先進的機器設備不創(chuàng)造價值一樣,所以知識產品都是人們辛勤勞動的成果,知識產品都具有價值。
其次,在知識經濟時代,勞動二重性理論仍然適用。
一些學者提出勞動價值論已經過時,其中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認為馬克思創(chuàng)造勞動價值論時尚處于工業(yè)經濟初期,科學技術并不發(fā)達,在勞動過程中也是以體力勞動為主,因而馬克思所指的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是指體力勞動,在科技如此進步和知識經濟初見端倪的今天,勞動價值論的基礎已經不復存在。雖然馬克思那個時代,直接勞動者的勞動,以體力為主的勞動,是社會勞動的主要形式。但是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是抽象勞動創(chuàng)造了商品價值。
關鍵詞:知識價值論 勞動價值論 知識經濟
論文摘要:隨著科技革命的發(fā)展及知識經濟的興起,知識在價值創(chuàng)造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有人試圖用“知識價值論”取代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面,臨新的挑戰(zhàn)。在知識經濟時代,勞動價值論仍有著鮮活的生命力。當然,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勞動價值論并不是僵化的理論也應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基本原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治經濟學的基石,是馬克思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當時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進行了系統(tǒng)調查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實踐證明,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勞動價值論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正確的理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不斷受到一些挑戰(zhàn),特別是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價值論”的提出引起了人們對勞動價值論的質疑。
一、“知識價值論”的提出及其對“勞動價值論”的質疑
20世紀50年代以來,伴隨著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和科技的巨大進步,直接參與物質產品生產的工人在發(fā)達國家越來越少,在發(fā)達國家白領工人的數(shù)目已經超過藍領工人;科技產業(yè)、信息咨詢業(yè)、金融保險業(yè)以及為生產與生活服務的眾多非物質生產部門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卻日益提高。不管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都加大對高科技領域和教育的投資,以便在激烈的國家競爭中占有一定席位……近十幾年來,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人類基因工程,納米技術等不斷取得新成就,人類已經邁入知識經濟時代。
【摘要】十七大報告在分配公平問題上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與“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意公平”的分配制度相比有了實質性的突破。為了從理論與實踐統(tǒng)一的高度更好地解決社會公正失衡的問題,我們還必須加強理論研究;《企業(yè)勞動產權概論》對解決分配公平問題的新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分配公平問題是當前人們非常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也是我國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十七大報告總結的十大寶貴經驗,其中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報告在分析新的階段性特征時指出,“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同時收人分配差距拉大趨勢還未根本扭轉,城鄉(xiāng)貧困人口和低收人人口還有相當數(shù)量’。實際上,收人差距的擴大導致了顯著的社會貧富差距,占
十六屆五中全會公報從完善分配制度角度提出了“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十一五規(guī)劃”建議目標更加強調社會發(fā)展成果普惠眾生、看重積極調整就業(yè)、財稅、社會保障等有關制度和政策,就此重新審視“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大原則理當有所調整,站在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立場上看,時下必須慎重考慮各種分配中的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問題。
可喜的是,李惠斌研究員的新著不僅從理論思維的高度重新提出了當代
其二,該書作者對馬克思勞動概念進行了新的哲學反思,并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作了重新發(fā)掘。
作者開宗明義地提出對勞動概念要重新解讀,開門見山地分析了馬克思的勞動概念。他認為:“馬克思以來,我們對于勞動概念的理解豐富了很多。馬克思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精華,把勞動理解為一個包含著全部內容在自身之內的過程。在我們研究勞動產權概念以前,我們首先要弄清馬克思的勞動概念。此外,馬克思關于‘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概念的界定在今天看來也依然是十分有價值的。
在高度肯定馬克思勞動概念的重要價值的前提下,作者進一步指出,傳統(tǒng)的勞動價值論—把活勞動理解成價值唯一源泉的觀點,實際上是對馬克思原意的一種誤讀或者曲解,20世紀的人類實踐證明:在被曲解的勞動價值論指導下產生的通過國有化解決剝削問題的理論和實踐是錯誤的。而要素決定論所導致的“資本獲得利潤,土地獲得地租,勞動獲得工資”的分配原則,實際上把企業(yè)中活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等同于活勞動的勞動力價值,等同于他們獲得的工資,這樣一來,資本等生產要素,在占有自己創(chuàng)造的那一份剩余價值的同時,也無償?shù)卣加辛嘶顒趧觿?chuàng)造的那一份本應歸活勞動所有的剩余價值,從而使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剝削現(xiàn)象死灰復燃。顯然,要素決定論也有弊端。
鑒于此,作者指出,要想真正公平地解決分配不公的間題,必須拓展馬克思的勞動概念。那么怎樣拓展呢?在他看來,必須重視以下因素:一是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勞動屬性,二是資本作為一種過去的勞動在價值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作用及其分享企業(yè)利潤的合理性,三是企業(yè)中各種活勞動分享企業(yè)利潤的權利。
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提出要深人發(fā)掘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內涵,為解決當代
究竟什么是馬克思提出的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呢?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所謂按勞分配,就應該是勞動者按照自己向社會提供的勞動量,不但拿到用于保證他最低生活必需的工資部分,而且參與分割一定數(shù)額的、由他自己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這應該是社會主義的分配方式與資本主義分配方式的根本區(qū)別所在。
[中圖分類號]F01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257—2826(2000)07—0025—06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創(chuàng)立100多年來,一直存在多方面的爭議,其中包括價值是不是由勞動創(chuàng)造的、研究價值決定的意義何在、物化勞動是否創(chuàng)造價值等等。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和西方經濟理論的發(fā)展,這種爭議有不斷擴大的趨勢,例如,隨著西方邊際學派用價格論取代價值論之后,價值決定不再是西方經濟學所探討的主題,人們普遍認為價值決定問題不再有探討的意義;又如,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生產自動化、電子化甚至電腦化的出現(xiàn),生產中需要投入的活勞動要素相對減少,而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包括機器、設備、新工藝、新產品在內的資本要素,即物化勞動要素卻急劇增多,很多產品似乎不需要人的活勞動參與就能生產出來。那么,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又該如何看待勞動價值論呢?筆者認為,討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必須采用全面的觀點,整體地看待勞動價值論的真正含義。
一、價值是由勞動創(chuàng)造的,勞動是價值的實體
這是勞動價值論第一個方面的含義,它強調勞動價值論中“勞動”二字的含義及其理論價值。它強調和認可了勞動在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方面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揭示和確認了勞動是人類存在、發(fā)展的動力和條件。它來源于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來源于馬克思對勞動大眾的關切和重視,與他一貫地以人民大眾的根本利益作為經濟學研究的起點和終點的階級立場和思想方法一脈相承。這是勞動價值論的精華部分。
在人類經濟思想發(fā)展史上,對什么是“財富”經歷了一個曲折的探索過程。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生產出來的產品主要供自己消費,產品的具體的、直接的使用價值是財富的直接表現(xiàn),人們既不追究“一般財富”的概念,也不存在一般的、普遍的、抽象的致富欲。在資本主義早期階段,隨著交換范圍的擴大,隨著人們對原始資本積累渴望的日趨增長,有了“抽象的”以貨幣為目的的商人,開始把金銀貨幣當做財富的象征,貨幣主義就是這種觀念在理論上的反映。在這之后,又產生了分別把商業(yè)勞動、農業(yè)勞動、工業(yè)勞動作為創(chuàng)造財富的源泉的重商主義、重農主義和重工主義,他們雖然意識到了勞動在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中所起的作用,但都不能從各種各樣的具體勞動中抽象出“勞動一般”,因而想不到探究如何增長一國財富這樣的問題。只有到了斯密,才第一次從形式多樣、紛繁復雜的具體勞動中抽象出“勞動一般”這個范疇,把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從流通領域轉到生產領域,并以探求一國財富如何增長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真正的經濟學。
馬克思繼承了斯密在“勞動一般”問題上的貢獻,并且科學地闡釋了這項研究之所以能在斯密那里取得重大進展的原因,即:人們之所以能夠對任何種類的勞動予以同樣看待,并且確立勞動在現(xiàn)代經濟運行中的作用,并不是聰明的人腦對由各種具體勞動組成的“具體總體”進行了總結和歸納,而是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各種勞動在現(xiàn)實中形成了一個十分發(fā)達的“總體”。在社會經濟運動過程中,任何一種勞動已不再是支配一切的勞動,個人很容易從一種勞動轉到另一種勞動,特定種類的勞動對他們說來只是偶然的形式,因而是無差別的。勞動已經不僅在范疇上,而且在現(xiàn)實中成了創(chuàng)造財富的一般手段,而不再是與具有某種特殊性的個人結合在一起的規(guī)定了。(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2卷,21—2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它發(fā)生在資本主義社會,是現(xiàn)代經濟的產物,對現(xiàn)代社會開辟財富之門具有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認為,“勞動”、“抽象勞動”這些作為現(xiàn)代經濟學的起點的范疇的產生,是與以追求貨幣為目的的雇傭勞動制度的產生相聯(lián)系的,它打開了現(xiàn)代勞動分工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之門。因為,當工人可以在現(xiàn)實中,通過直接與貨幣相交換,把自己各種各樣的具體勞動轉化為被社會承認的抽象勞動的時候,工人就可以不關心自己所從事的“勞動的內容”和“活動的特殊方式”,“只要分工沒使勞動能力完全片面化”,工人對于使“自身勞動能力”得到發(fā)展的和“預示著”向“較好工資”方向的“任何改變,在原則上都是可以接受的,都是有準備的”。因此,這將促進“勞動能力品種的發(fā)展”,促進“勞動種類”的形成和“工資方法的劃分”,促進新的勞動部門和新的勞動方式的建立,促進整個社會內部的分工和現(xiàn)代勞動體系的深化和發(fā)展。所以,承認勞動價值論,承認勞動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源泉,就為現(xiàn)代社會打開財富創(chuàng)造之門奠定了必要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今天人們生產產品、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不再是以生產簡單工具和簡單日常用品為基礎的、只需要很簡單的工藝流程就可以完成的簡單勞動,而是需要許多現(xiàn)代化的機器設備等資本要素的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的復雜勞動,生產和消費之間的鏈條也大大地拉長了。但是,即使是最復雜的生產工具和機器設備,如果向前層層推移,最終都歸結于人類的活勞動,勞動在社會生產過程中仍然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仍然是正確的。
二、社會必要勞動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市場經濟發(fā)揮作用的方式和途徑
這部分主要是理解勞動價值論中“價值”二字的含義及其理論的和實踐的價值。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雖然是在繼承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科學遺產的基礎上得來的,但對價值概念的內涵卻給予了極大的豐富和創(chuàng)新。
首先,與古典政治經濟學不同,馬克思認為價值是人類抽象勞動的凝結,這就揚棄了斯密的“勞動一般”在形式上、內涵上的模糊性和局限性,而把一切形式的人類腦力和體力的消耗都算在“勞動”范疇之內,保證了范疇使用的徹底性,擴大了“勞動價值論”的適用范圍。用馬克思自己的話說就是:“勞動就它表現(xiàn)為價值而論……不再具有它作為使用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勞動的這種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證明了的。這一點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14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其次,馬克思用“社會必要勞動”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一組范疇獨具特色地說明了他所理解的勞動價值論是如何確定商品的價值、又如何深刻地說明了商品交換中所蘊含的深刻矛盾及解決矛盾的方法的。在馬克思看來,形成價值的勞動不是一般的勞動,也不是一般的抽象勞動,而是經過市場的選擇被證明是社會所需要的、必要的勞動,因此,決定商品價值量的不是普通的勞動時間,而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種界定不但說明了商品交換所依據的量的關系的決定、商品交換的性質,而且說明了價值的實現(xiàn)途徑及其所體現(xiàn)的社會關系。它極大地擴展了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內涵,把對勞動價值論的理解和運用推到一個相當高的理論和實踐層次。
1.價值量的決定——理論探索及社會實踐的需要。
關于商品價值量的決定,也即價格的決定問題,是古典政治經濟學一直試圖在理論上搞清楚卻沒能搞清楚的東西。斯密的勞動價值論是雙重標準和混亂的;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雖然是徹底的,卻因為沒能說明勞動與資本相交換的關系而徹底破產;在馬克思之后,效用價值理論不再從生產的供給方面探討價值的決定,而是改為從商品的需求,也即商品對消費者效用滿足程度的角度探討價值的決定;但邊際效用價值論在號稱是一場“革命”之后,在西方經濟理論發(fā)展史上,也被完全不研究價值的均衡價格理論所取代。
因此,直到今天,在西方經濟學當中,并沒有能夠從較深的層次說明商品價格的決定以及商品交換關系所體現(xiàn)的社會生產內在矛盾的理論,有的只是對交換以及對價格形成的表面現(xiàn)象加以描述的均衡價格理論。但是,這種說明不但在理論上而且在實踐中都是必要的。首先,我們如果不能從理論上說明價值的決定,那么,“兩個商品互相交換的比例,它們的價值,就純粹是一種偶然,從外部飛到商品上面來的東西,可能今天是這樣,明天又是那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1010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這就陷入了不可知論。其次,價值不但在理論上是商品價格的基礎,在實踐中同樣是商品生產者進行商品交換活動的基礎,因為商品所有者在計算各種交換的可能性時,既要考慮到它當做價格波動中心的中等平均價格,也要考慮到價格圍繞這個中心上下波動的平均幅度。
2.理解社會必要勞動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起作用的方式是理解勞動價值論在現(xiàn)實中發(fā)揮作用的途徑的關鍵。
當我們用“社會必要勞動”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一對概念,在理論上說明了價值量的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決定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量——之后,并不等于我們在實踐中真正地解決了價值量的決定問題?!吧鐣匾獎趧印焙汀吧鐣匾獎趧訒r間”其實是一對在現(xiàn)實操作中看來非常含混不清的概念。那么,怎樣理解馬克思賦予它們的內涵及作用方式呢?筆者認為,這恰恰是理解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關鍵所在。這樣一對在現(xiàn)實中難以把握和含混不清的概念,恰恰能夠說明市場經濟、交換機制產生的歷史根源及其意義,能夠在提出商品交換所包含的內在矛盾——在社會分工發(fā)展和深化的過程中,存在著人類社會的勞動由私人勞動向社會勞動轉化的矛盾——的同時,提供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法。
我們知道,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經歷了從自給自足的小生產向必須通過分工和交換而形成的社會化大生產發(fā)展的過程。在商品經濟產生的早期階段,產品的供需比較穩(wěn)定,生產結構比較簡單,社會似乎能夠像馬克思曾舉例說明的那樣,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中等勞動熟練程度的生產者所耗費的時間,作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以解決私人勞動向社會勞動轉化的問題。
但是,這并不是商品經濟存在和發(fā)展的本質和本意。它的本質特征是變化、發(fā)展、求新、圖變,而決不是為了尋找中等條件、平均勞動熟練程度的生產方式。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必然要超越這種變動緩慢的低水平階段,社會經濟結構必然會日趨復雜,社會勞動的供需關系、生產結構、產品結構也會日益復雜,供需鏈條會不斷拉長。這時,由社會分工和交換所產生的私人勞動向社會勞動轉化的問題、社會勞動交換的問題,也就是說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問題,就成為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任何人都無從知曉并確切地說出他生產的商品中凝結了多少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無法知道社會需要什么樣的產品,需要什么樣的具體勞動,他提供什么樣的產品、什么樣的具體勞動才能構成社會勞動分工體系的一個部分。更明確地說,就是在這樣一個紛繁復雜的社會分工體系中,任何人都不能保證他生產出來的產品是社會所需要的產品,他的產品一定能夠賣得出去。這是一個無法人為計算、人為控制的問題,同時又是人類獲得發(fā)展和進步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它直接關系到以私人勞動為特征的個人能否使自己的勞動得到社會的承認并因此能夠從社會中獲得其生存、發(fā)展的資料這一重大問題。
值得慶幸的是,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在提出這一問題的同時,也提供了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因為它轟轟烈烈地發(fā)展起來了,形成了現(xiàn)代高度發(fā)達的市場經濟。它找到了一種能夠容納更廣泛的社會分工,容納更高水平的生產力發(fā)展,保證全社會的消費者獲得更多樣的、更復雜的、更高層次的需求滿足,同時刺激全社會的勞動者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激發(fā)更高的社會勞動能力和勞動效率的經濟機制。而這種機制是能夠通過商品的社會屬性、價值及價值的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說明的。
我們說,所謂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本質上是由市場過程來抽象的量,是通過無數(shù)買者和無數(shù)賣者進行無數(shù)次的交換這一社會性的活動,通過“社會”的過程抽象出來的“社會性”的勞動時間。它是把供給、需求、科技水平、生產力變化等一切復雜因素都考慮在內的,由社會過程決定的,能使供求達到平衡的,為社會所必需的、有效的“勞動時間”。這樣,它就有了事后決定的含義,是對市場經濟運動過程之結果的肯定和總結。它既是人力所難以衡量和計算的——人類社會正是通過市場機制、交換機制,來解決人類本身所無法解決的信息不完全問題、私人勞動向社會勞動轉化的途徑問題,也是不可模擬和復制的。它不是現(xiàn)實的、具體的勞動量,與現(xiàn)實的用小時、分鐘、秒表示的時間不同,它是抽象的、社會性的概念,是經濟學理論分析的需要,是一個用于理論分析的范疇,既無法量化,又不能用于具體的國民經濟體系核算。
3.馬克思的價值理論是以他對市場經濟較高階段發(fā)展運行規(guī)律的理解和認識為基礎的。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確立及其對社會必要勞動的說明是建立在對比較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認識和了解的基礎之上的,是建立在資本關系在市場經濟中確立了統(tǒng)治地位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在馬克思看來,只有以普遍的交換為目的的資本式的、社會化的生產,才能在整個社會范圍內,把一切生產變成商品生產,使使用價值普遍地以交換價值為媒介。也只有這樣,才能使通過貨幣所進行的交換行為成為一種有規(guī)則的、重復性的活動,才能在高頻率的交換過程中抽象出價值這一范疇,來反映社會必要勞動的質的規(guī)定性和量的規(guī)定性,也才能真正地使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為決定交換價值或價格的內在尺度。從而排除商品交換初期那種由消費者的主觀意志、偏好,即主觀效用決定價格的現(xiàn)象,讓生產費用成為調節(jié)生產和消費的內在尺度。
對于這個過程,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把一切商品作為價格——作為被計量的交換價值——來規(guī)定,這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只是逐漸發(fā)展的,是以經常的交換為前提的,因此是以商品經常作為交換價值來比較為前提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53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所以,只有有了“十分發(fā)達的商品生產,才能從經驗本身得出這樣一個科學真理:彼此獨立進行的、但作為自然形成的社會分工體系的分支而互相交錯的私人勞動,不斷地被化為它們的社會的比例尺度”。(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法文版,54—5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因此,馬克思認為,在《資本論》第1卷第1章中所研究的商品、價值關系并不是商品經濟產生之初的商品、價值關系,而是在充分認識了比較發(fā)達的商品經濟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作為一般抽象的商品、價值關系,它必須以普遍的、發(fā)達的商品交換為前提。也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才在論述價值形式的發(fā)展過程時指出,與其說在這個過程中“商品開始轉化為貨幣,不如說表示使用價值開始轉化為商品”。(《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39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因此,“價值概念的純粹發(fā)展……要以建立在資本上的生產方式為前提,同樣,在實踐上也是這種情況”。(《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05頁。)“價值表現(xiàn)為一種抽象,這只有在貨幣已經確立的時候才是可能的。……這種貨幣流通導致資本”,它“只有在資本的基礎上才能得到充分發(fā)展”。所以,“價值概念完全屬于現(xiàn)代經濟學,因為它是資本本身的和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的最抽象的表現(xiàn)”。(《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299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說明了私人勞動向社會勞動轉化的性質、轉化的途徑以及轉化過程中量的決定,說明了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交換關系的本質。
首先,它揭示了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中交換關系的本質,這就是,在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社會中,每個人不直接生產供自己使用的生活、生產必需品,而是專門為別人生產當做商品銷售的產品。每個人的私人勞動本質上是社會勞動,但直接表現(xiàn)為私人勞動,它必須通過交換過程轉化為社會勞動,商品生產者生產的產品必須作為商品交換出去,必須由別人來購買和消費。因此,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反映了私人勞動轉化為社會勞動的關系,說明了與前資本主義自給自足的經濟形式不同的市場經濟的本質。
在這一點上,現(xiàn)代的西方經濟學拋棄了古典政治經濟學所開創(chuàng)的價值理論,轉向由供需決定的價格理論,雖然省卻了價值決定和價值分析上的麻煩,卻不能揭示商品交換所體現(xiàn)的社會勞動交換這一本質問題,不能說明前資本主義自給自足經濟與商品經濟、市場經濟在經濟運行方式上的本質差別,不能說明市場經濟的歷史性,暴露了其理論分析上的狹隘性。版權所有
其次,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用“社會必要勞動”界定“價值”,雖然在表面上貌似“不可知”,但用無數(shù)次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交換后果來說明商品價值的決定,卻恰恰是在更高的層次上堅持了理論分析的徹底性和有效性,揭示了價值是通過市場關系這一社會過程,來確定社會勞動的分工體系和私人勞動向社會勞動轉化的方式。通過社會的交換過程,它告訴人們,哪種私人勞動是社會所需要的?它在怎樣的程度上、在多大的量上為社會所承認?所以,市場、價值、價格等機制,正是人們通過社會關系、社會過程來確定私人勞動向社會勞動轉化的手段。這正是市場機制的本質,是市場機制的優(yōu)點,是市場機制發(fā)揮作用的形式。
可見,“社會必要勞動”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一組概念,在說明商品經濟、市場經濟與前資本主義自給自足經濟的區(qū)別,說明商品交換過程所體現(xiàn)的社會關系的同時,為商品交換過程的實際運作和人類勞動分工體系的深化和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三、物化勞動是否創(chuàng)造價值
這個問題是說,在明確了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更明確地說是由社會必要勞動——創(chuàng)造的、并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這一前提下,在一個具體的生產環(huán)節(jié)和階段,如在企業(yè)中,商品的價值是由物化勞動還是由活勞動創(chuàng)造的。
眾所周知,在正常的生產情況下,生產出來的商品的價值總是比前期投入的生產要素的價值即生產成本大。其中,前期投入的要素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人力成本主要指購買勞動力商品花費的成本,即對工人支出的工資;物力成本主要指采購生產所需的物質要素花費的成本,如在廠房、機器、設備等上的花費;生產出來的商品增大的價值部分,在資本主義生產中,通常稱為剩余價值。因此,對勞動價值論理解的問題,在這樣一個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就變?yōu)樯唐烦杀镜霓D化、實現(xiàn)以及剩余價值的形成問題。
更進一步,我們知道,任何商品都是人的活勞動作用在一定的物質實體上生產出來的。由于人類社會現(xiàn)有的物質財富都可以還原為人類勞動的產物,是人類勞動一層一層疊加在最初的原始資料上形成的,因此,可以把這些物質資本要素看成是人類勞動的物化,稱為物化勞動。這樣,具體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價值論,或者說剛才提到的具體生產過程中商品成本的轉化、實現(xiàn)以及剩余價值的形成問題,就轉化為活勞動與物化勞動在商品價值的形成過程中分別起怎樣的作用的問題,更直接地說,就是物化勞動是否創(chuàng)造價值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看法,表明了人們對勞動價值論的不同理解。
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在本質上僅僅是指活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在一個具體的生產過程中,這一點通過對商品價值構成及形成的說明而具體化。投入了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的商品,在生產出來之后,其價值是由這樣三個部分構成的:第一個部分與投入的人力資本相對應,即勞動力商品的工資部分,它通過工人的勞動在生產過程中再生產出來,屬于活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價值的一部分。第二個部分與投入的物力資本相對應,主要是在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廠房、機器、原料等物質資料的價值。它本身不創(chuàng)造新價值,只能通過工人的勞動把它轉移到新的產品中去,稱為物化勞動的轉移,這是物化勞動不創(chuàng)造價值的具體表現(xiàn)。新產品價值的第三個部分,即比投入成本增大的剩余價值部分,因為只有活勞動才創(chuàng)造價值以及物化勞動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這部分價值只能是由工人創(chuàng)造的了。順理成章,資本家對剩余價值的無償占有,就徹底地體現(xiàn)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但近年來,在對勞動價值論的理解上,出現(xiàn)了一些反對意見。反對者認為,生產的過程是一個由活勞動與物化勞動共同作用的系統(tǒng)工程,勞動與資本彼此之間誰也離不開誰,因此,不能說剩余勞動僅僅是由活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尤其在今天,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物化勞動包含了大量的科技因素,具有巨大的生產能力,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越來越大的作用,否定它在價值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作用,就不能客觀地、科學地、正確地認識先進技術、先進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應該認為是價值及剩余價值是由物化勞動和活勞動共同創(chuàng)造的。
論文摘要:本文從勞動價值論的局限性出發(fā),探討了勞動價值論的勞動與價值問題,提出了具體勞動的二重性觀點,把具體勞動分為效用勞動和非效用勞動,嘗試把效用勞動納入勞動價值論的討論范圍,來解決傳統(tǒng)勞動價值論中爭議較大的問題。
勞動價值論在17世紀由威廉·配第提出,經過了亞當·斯密、大衛(wèi)·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家的奠定和發(fā)展,馬克思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嚴密的勞動價值論。但是,的勞動價值論在解釋當今經濟現(xiàn)象時卻無法完全令人信服,這也是生產費用價值論、邊際效用價值論等西方經濟學理論擁有較大市場的原因。有必要對勞動價值論進行發(fā)展、補充和完善,使其適應時展的需要,本文嘗試從新角度研究勞動與價值問題,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促進勞動價值論的發(fā)展。
1.勞動價值論的局限性
1.1關于價值創(chuàng)造的源泉
勞動價值論認為,直接生產過程中的活勞動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唯一源泉,而過去勞動不能增加任何新價值。與此相應,過去勞動的物化—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只起轉移價值的作用。這就表明新價值的創(chuàng)造僅與生產過程中的活勞動相聯(lián),而與生產資料的數(shù)量質量變化無關。這無法解決減少了的活勞動和增加了的新價值之間的矛盾。值得研究的是,在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產過程,過去勞動中凝結著大量科技成果并大量代替活勞動的今天,過去勞動及其物化形態(tài)的生產資料在價值創(chuàng)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變化?在直接生產過程以外的知識勞動的地位和作用到底如何?如果拘泥于傳統(tǒng)的勞動價值論,就不能說明如今的現(xiàn)實。
1.2關于價值量的決定
勞動價值論認為,價值創(chuàng)造與勞動時間成正比,時間越長,價值量越大;時間不變,價值量不變,改變的只是既定的價值量之間的比例,即新價值與轉移價值的比例。馬克思也說過,在同一時間里,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個別企業(yè))創(chuàng)造的價值可以是倍數(shù),但他又說,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后,同一時間創(chuàng)造的價值總量不變。這很難解釋當前發(fā)達國家勞動時間縮短,而工資與利潤卻同步增長的現(xiàn)實。
1.3關于價值的構成
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的實質是生產這種商品所耗費的人類勞動,其中包括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個方面。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腦力勞動在物質生產領域內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對于商品價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并且引起商品價值構成的重要變化。馬克思沒有對這個問題展開論述。另外,按照馬克思的分析,物質產品的價值由兩大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生產這種產品直接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它是在生產過程中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一部分是直接生產過程中活勞動創(chuàng)造的新價值。很明顯,這種分析并沒有把通過各種途徑加人到物質產品中去的物質生產領域內腦力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全部包括進人。實際上,物質產品的價值構成要比馬克思的分析更復雜。
1.4關于價值的實現(xiàn)
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是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統(tǒng)一,并將商品價值歸結為勞動,而勞動只是供給方面的因素?,F(xiàn)實生活中,需求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力量有時候大大超過了供給,而且使商品價格始終遠遠超出其價值,如部分地段的房地產,勞動價值論把商品價值與商品所面臨的社會需要的聯(lián)系僅通過商品的使用價值建立起來,這種對于商品價值實現(xiàn)的說明并不是非常充分。
2.對勞動價值論中的勞動與價值問題的探討
按照勞動價值論的傳統(tǒng)劃分方法,勞動可以分為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抽象勞動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彼此之間只存在不同量的問題,具體勞動是具體有用的特殊形式的勞動,彼此之間存在著不同質的問題,但是,僅從這樣的勞動二重性范疇出發(fā)研究現(xiàn)實的經濟生活問題還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把具體勞動進行細化,得出具體勞動的二重性,即具體勞動是效用勞動和非效用勞動的統(tǒng)一。效用勞動是凝結在產品中的勞動,它在交換中體現(xiàn)為抽象勞動,經過交換形成價值。非效用勞動是在勞動過程中被產品放棄的勞動,它無法形成價值。因此,效用勞動是價值形成的源泉。
以效用勞動為基點,能較好地解釋諸多傳統(tǒng)勞動價值論無法圓滿解釋的問題。
2.1價值創(chuàng)造的源泉
價值創(chuàng)造的源泉是效用勞動,包括活勞動的效用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效用勞動。隨著科技越來越發(fā)達,勞動生產率越來越高,個人直接參與商品生產、信息處理的機會越來越多,具體勞動中效用勞動占比也越來越大,使得個人在單位時間內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在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其效用勞動程度高,單位時間支出的效用勞動多,其創(chuàng)造的價值就多,在技術進步的情況下,少數(shù)掌握現(xiàn)代化技術的勞動者可以推動更多的生產資料,在單位時間內支出更多的效用勞動,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因此,活勞動的減少與價值量的增加是可以同時并存的。
知識可以物化為生產資料,但生產資料本身是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的,它只轉移價值。作為理論形態(tài)的知識,是人類勞動的物化,不可能自發(fā)地轉化為活勞動,因此也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任何知識,如果不轉化為知識勞動,生產出產品并用于交換,就不能形成價值。因此,價值的增長是源自效用勞動的增加。
2.2價值量的決定
決定價值量的不是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而是最劣等條件下的效用勞動時間。如果單位產品所耗費的效用勞動時間相等,則它們的價值相等,但它們耗費的勞動時間可以不等。效用勞動時間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不斷延伸的,其延伸的長度決定于使用價值量的增長速度。優(yōu)等條件下的效用勞動時間往往是劣等條件下的數(shù)倍,因此,效用勞動時間相對于勞動時間而言是無限的,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單位時間內所創(chuàng)造的使用價值與價值不斷增加,效用勞動時間不斷向前延伸?,F(xiàn)實情況中,勞動時間縮短了,但效用勞動時間卻增加了,工資與利潤就可以表現(xiàn)為同步增長。
2.3價值的構成
一種產品的價值由生產該產品直接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和直接生產過程中最優(yōu)配置的活勞動創(chuàng)造的新價值構成。這種最優(yōu)配置與效用勞動相吻合,能體現(xiàn)了管理在價值形成過程中的作用,這樣的構成也才能把腦力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全部納人。直接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屬于轉移價值部分,但它也會隨著物化勞動的效用勞動的增加而不斷增加。最優(yōu)配置的活勞動創(chuàng)造的新價值包括了通過各種途徑加人生產領域內的腦力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為了達到最優(yōu)配置進行的各種腦力勞動都應該計人新價值。
2.4價值的實現(xiàn)
價值必須經過交換才能實現(xiàn),在交換中,需求和供給(效用勞動)共同決定了價值的實現(xiàn)路徑。如果僅從供給考慮,價值的每次交換都應該是等價交換,實際上,在需求的作用下,等價交換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為供給在客觀上要求實現(xiàn)等價交換,要求體現(xiàn)抽象勞動的同一性,但需求在主觀上則要求體現(xiàn)等效交換,要求體現(xiàn)所得的效用至少不低于所失的效用。對某種效用勞動的需求越大,表明需求者愿意和能夠補償?shù)钠渌в脛趧釉蕉?,這種效用勞動就越容易轉化為抽象勞動并實現(xiàn)價值。因此,交換價值在不同時間內的不一致是需求發(fā)生作用的結果,也是主觀認識與客觀存在不一致的結果。價值實現(xiàn)的難易程度與交換價值的大小成反比,價值實現(xiàn)越難,其交換價值越小,反之,價值實現(xiàn)越容易,其交換價值越大。
3.結論
關鍵詞:勞動價值論;勞動時態(tài);商品價值;交換價值;價值規(guī)律
中圖分類號:F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2)07-0025-05
一、關于“勞動”的新思維
勞動是人類和自然界之間的信息、物質以及能量的有機統(tǒng)一的交換過程,是勞動者作為主體有意識有目的的運用人類已有的文明成果(科學、技術、知識和經驗等)和自身的能力(體力+智力)以及自然力來認識、利用或改造自然,以提供滿足人類需要的(物質的、精神的和服務的)產品的活動。勞動是人類在意識與思維支配下的創(chuàng)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實踐活動,是精神和物質相統(tǒng)一的信息、物質以及能量相結合的活動,這是其他任何動物都不具備的;人類勞動能力的使用和人類其他行為動作一樣,也應有主要的三種時態(tài)。但流行的勞動價值論對表現(xiàn)為商品價值的“勞動”只論述了現(xiàn)在與過去兩種時態(tài),缺失了極其重要的將來時態(tài)的勞動(包括過去將來時態(tài)的凍結狀態(tài)的潛勞動)。流行的勞動價值論之所以會缺失將來時態(tài)的勞動,是與他們對“勞動”這個詞所表達的最重要規(guī)定性有關的:即認為“勞動”只是人類腦力和體力的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且可以用勞動時間來衡量。對“勞動”最重要的規(guī)定性的這樣表達是有嚴重缺漏的:一方面是它只突出勞動的個體性——體力的作用,而忽視了勞動能力中的智力作用及其社會性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正是由于忽視了智力作用及其社會性的問題從而忽視了智力作用的一個重要特點——可以表現(xiàn)為將來時態(tài)的凍結狀態(tài)的潛勞動的問題,使得流行的勞動價值論所說的勞動大多僅僅是指現(xiàn)在時態(tài)的活勞動。
摘要:由于 歷史 的限制,馬克思沒有自覺地分解使用價值概念。延伸《資本論》的內在邏輯,可以完善商品元素的分析結構。使用價值的二重性引進了效用與需求的概念,進而導致了需求二重性的發(fā)現(xiàn),導致了商品元素對稱結構的設置;對稱的規(guī)則又導致“資源二重性”代替了勞動二重性”?!顿Y本論》嚴格的邏輯演繹最終證明了勞動價值一元論的局限性。
克思在《資本論》中把古典 政治 經濟 學中的勞動價值論 發(fā)展 到了頂峰。如果我們繼續(xù)深化馬克思的基本方法,卻可以得出一個有差異的結論:《資本論》的內在邏輯揭示了勞動價值論的歷史局限性。
問題是從使用價值概念開始的。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馬克思沒有自覺地對使用價值概念進行分解,所以,《資本論》的商品元素的邏輯結構是不對稱的。筆者在本文中要分析的,是馬克思在無意中觸及到的、學術界始終沒有注意到的使用價值的二重性問題。
關于使用價值的二重性,馬克思在《資本論》的開篇無意中留下了重要的線索。馬克思對使用價值規(guī)定如下: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商品體本身就是使用價值;但他又說:使用價值只在使用和消費中才實現(xiàn)(《馬恩全集》第23卷第48頁)。使用價值既然是商品體本身,它已經是現(xiàn)實的了,為什么使用價值又要到使用和消費中才實現(xiàn)呢?’這是形式邏輯矛盾。我稱之為使用價值的“釋義矛盾”。人們研究《資本論》曾經細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如果有人說研究使用價值的“釋義矛盾”是在“咬文嚼字”,實在讓人難以理解!既然生物學家需要對生命細胞中的數(shù)以萬計的基因分別進行研究,經濟學家為什么不可以對使用價值這樣重要的概念進行剖析呢?所以,我們準備做的正是對經濟學的“基因”研究。剖析“釋義矛盾”恰恰是顯微 科學 的方法。
我們可以從經濟活動中抽象出兩種不同的使用價值。一種是具體使用價值,它表現(xiàn)為各種商品或物品對人的種種不同的具體有用的性質。.具體使用價值是以商品的存在為前提的。因而也可以說,具體使用價值以生產和供給為前提,是待實現(xiàn)的、可能的使用價值。具體使用價值的本質特征是有用性,可以用有用性來代表。
另一種是抽象使用價值,它表現(xiàn)為各種商品或物品對人的抽象的同質的有用性質?!翱蓪⒏鞣N不同的使用價值能為一個人所帶來的生理、心理或社會的滿足,稱為‘抽象使用價值’。抽象使用價值構成各種使用價值的共同的質”(樊剛:《比較與綜合)p184)。在實際中,抽象使用價值是以消費過程為基礎的。在經濟學中,它等于需求者建立在已往消費經驗基礎上的效用評估。所以那些符合社會需求的使用價值就是經濟學中的現(xiàn)實的使用價值。抽象使用價值的本質特征是效用,可以用效用來代替。
這樣,我們從理論上把握住兩個有差異的使用價值的內容。經濟學上的使用價值概念應該兼有這兩個內容。這種方法是從社會經濟運動的連續(xù)性和統(tǒng)一性出發(fā)的。這種方法孕育著概念自身的矛盾性。作為經濟現(xiàn)實,具體的使用價值不同于抽象的使用價值,可能的使用價值不同于現(xiàn)實的使用價值,供給不是需求,有用性不是效用。它們是聯(lián)系的,又是矛盾的。每一方的存在都以對方的存在為條件,每一方的存在又以對方的消失為轉移。這正是社會經濟運動本身的辯證特性。因而,把握經濟運動的概念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辯證矛盾性。辯證邏輯允許這種概念自身的矛盾性存在,我們在現(xiàn)實中使用的使用價值概念也含混著這樣的兩種內涵。這是釋義矛盾產生和存在的客觀基礎(詳見拙文《使用價值的“釋義矛盾”與經濟學的微觀結構》,《天津社會科學》1995年第4期)。
所以,不僅勞動和商品有二重性,使用價值的概念也存在二重性。馬克思在無意中觸及到了這一矛盾,卻與之擦肩而過。我們的任務是運用馬克思的方法,完成對使用價值矛盾體的分解。在《資本論》中,勞動二重性(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決定了商品二重性(使用價值與價值),具體勞動產生使用價值?,F(xiàn)在,使用價值已經分解為有用性與效用。具體勞動產生使用價值的邏輯推理就需要重新考慮了。
具體勞動可以生產有用品,有用品又是有用性存在的前提。因而具體勞動是有用性存在的必要條件。但具體勞動不是有用性存在的充分條件,因為有用性還依賴于消費者的評價。具體勞動也不能產生效用,因為效用是消費者的抽象滿足。因而,當使用價值被分解后,必須揚棄具體勞動產生使用價值的邏輯推理。我們只能說:具體勞動形成有用品;有用品與有用性不可分離;需求決定有用性與效用。使用價值的分解就這樣把需求與效用合理而 自然 地引入了《資本論》的邏輯結構。
至于勞動與需求的關系,它們顯然是互相對立統(tǒng)一的。另外,我們還要延伸馬克思的方法。既然《資本論》中有勞動二重性,我們也假設存在與之對稱的需求二重性(具體需求與抽象需求。參見拙文《勞動二重性與需求二重性》,《北京社會科學》1996年第4期)。然后將上述新的概念和假說構成對稱的邏輯圖形如下:
圖1的左側是《資本論》的邏輯結構(使用價值已揚棄)。勞動具有二重性,具體勞動產生有用品,抽象勞動形成價值。圖一的右側是新增加的。需求與勞動、需求二重性與勞動二重性均采取對稱設置e.有用性與有用品不可分離,必然相鄰于y軸兩側。效用填補了唯一的空位。
我們來研究圖1中的需求二重性。需求一方面表現(xiàn)為對各式各樣的有用品的具體需求。具體需求與有用品結合產生有用性。另一方面,任何需求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抽象的同質的性質——生理和心理的一般滿足。這種抽象需求形成效用。因此,需求二重性在圖1的邏輯結構中合理存在,它決定著使用價值的矛盾性(有用性與效用)。
現(xiàn)在,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圖1的對稱性。初看起來,圖1是全對稱的邏輯結構。仔細分析卻發(fā)現(xiàn)兩個主要問題。其一是勞動的概念非常含混?!皠趧印本烤勾怼皠趧恿Α边€是“勞動過程”?勞動力只是單一要素,而勞動過程則包括了其它要素的參與,勞動力只是諸要素之一。其二是即使“勞動”的概念定位在“勞動過程”上,“勞動”在相對的意義上說仍無法與“需求”取得對稱。因為勞動過程并沒有提供滿足人類需求的全部物品。至少,勞動過程以外的各種 自然 物(無論有無壟斷)也是需求索取的對象。因而“資源”(實為“可支配資源”)比“勞動”更有資格與“需求”相對稱。
為了取得邏輯上與需求的完全對稱,我們必須用“資源”來代替“勞動”。與之相應,勞動二重性也就轉化為“資源二重性”。這種邏輯上的進一步調整可由圖2表示。
圖2表示,資源也具有二重性。任何一種資源,一方面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具體資源來使用,生產某種有用品。另一方面,任何一種資源都可能用于其它 經濟 用途,都是社會資源總量的一個部分,從而又具有一般的抽象資源的性質,并由此形成資源價值(簡稱價值)。任何一種有用品,在它的有用性轉變?yōu)樾в玫耐瑫r,在它里面所消耗的具體資源就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抽象資源,它的資源價值就獲得相同程度的承認。
圖2的分析表明,勞動二重性仍然是有效的,但它僅僅是資源二重性的一個特殊形態(tài)。馬克思用勞動二重性這樣的特殊形態(tài)代替了資源二重性的一般形態(tài),也就不可避免地在價值理論中出現(xiàn)偏差。
從勞動出發(fā),自然尋找到勞動二重性;從具體勞動出發(fā),自然把有用性規(guī)定為使用價值而忽略效用和需求(具體勞動產生有用品,有用品與有用性不可分離);從抽象勞動出發(fā),自然把價值全部歸屬于勞動。當我們用資源二重性代替了勞動二重性時,價值歸屬于抽象資源,而不僅僅歸屬于抽象勞動。勞動資源的特殊性是有效的,但其它資源也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也是有效的。只有抽象資源這樣的一般性質,才能代表全部價值的來源。
圖2還表明:從整體看,沒有資源的供給,需求無從滿足;而沒有需求的評估,資源也無從配置。所以,效用與價值也是互相決定的。也就是說,資源二重性與需求二重性共同決定了價值。從這種辯證的邏輯結構看,勞動價值論的出現(xiàn)雖有 歷史 合理性和必然性,卻是狹窄的、片面的理論。對這樣的一種理論至今仍然簡單地接受,其基本原因是辯證法的運用不徹底,沒有認識到使用價值的二重性。
很明顯,使用價值的二重性在商品元素矛盾結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使用價值的分解,導致了效用與需求的引入;需求的引入導致了需求二重性的發(fā)現(xiàn);需求二重性的發(fā)現(xiàn)導致了商品元素對稱的邏輯結構的設置;對稱結構的規(guī)則又迫使我們用“資源”代替“勞動”,用“資源二重性”代替“勞動二重性”。所以,嚴格的邏輯演繹最終證明:價值來源于全部資源,而不僅僅是來源于勞動資源;價值的分配與實現(xiàn)同時又受制于效用。于是,嚴格運用馬克思的方法,延伸《資本論》的內在邏輯,卻證實了勞動價值一元論的片面性。讀者可以認真驗證一下,筆者在分析過程中是不是在什么地方違背了馬克思的唯物辯證的基本方法?違背了《資本論》的內在邏輯?
馬克思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但由于許多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忽視了對使用價值的分析。同任何 科學 研究一樣,歷史限制是不可避免的,馬克思并不為過。相反,他為學術的 發(fā)展 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顿Y本論》的辯證方法和它所遺留下的“釋義矛盾”,為后人認識使用價值的二重性,重新復活《資本論》的內在邏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