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學科德育教案范文

學科德育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科德育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科德育教案

第1篇:學科德育教案范文

一、案例

在一次跳繩課中,體委整隊匯報人數(shù)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少了幾個同學,就問其原因,體委匯報說有幾個同學去排練節(jié)目了,可是說到某同學的時候,突然有個學生脫口說:“小蛤蟆”去廁所了。當時我就把那位同學喊到前面來,問他為什么給同學起外號。他對我解釋說那位同學爸爸的外號就叫“丁蛤蟆”,因為他爸爸養(yǎng)蛤蟆得的這個外號,所以同學就叫他“小蛤蟆”和他開玩笑,又恰好上一節(jié)課學了《童趣》,文中有一句“忽然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當時我明白了,原來這個所謂的“小蛤蟆”碰上了“癩蛤蟆”。后來我讓學生進行常規(guī)熱身活動(跑步),之后我問了那個學生,他說大家都是這樣說的,我當時就問為什么我只聽到你一個人說呢,他沒有回答。之后我又問:“那你認為那個同學聽到你們這么說他有什么反應呢?”他也沒有回答。我接著問:“如果同學都喊你‘癩蛤蟆’的話,你怎么想?”他說:“聽到了很傷心。”我接著說:“那你認為那個同學是會有與你相同的感受,還是無動于衷呢?相信你比老師更加了解那位同學吧?!彼拗卮鹫f:“他也會很傷心的?!庇谑俏揖晚樦幕卮?,給他一個結論:大家都是同學,要互相尊重。今天還好他不在,但不要認為他本人不知道就可以隨便叫。像這樣的情況我想在教學中還是很常見的。比如,在上課的時候因為一點小摩擦就會發(fā)生小的碰撞,在分組練習的時候就孤立他,或是在體育活動中故意推、拌等等。試想,如果我沒有及時制止或者在所有同學面前批評他的話,也許會造成反面效果,我想也許會有這樣幾個結果:一是隨便你怎么說,反正大家都是這么叫的,造成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找些臭味相投的人來反抗;二是在同學面前感到羞愧,自尊心稍微差點的學生就會影響學生間的相處;三是讓被羞辱的同學有報復心理,造成惡性循環(huán)。

二、反思

在這個案例中,如果沒有及時了解并解決問題的話,學生間的這種不尊重同學的行為會在不同的學科學習中上演,同時在體育課上,學生的自由度要高于其他學科,如果矛盾升級的話,就會導致在練習中進行報復行為,在中途伸個手或者伸個腳的,令練習者感到害怕,導致危險的事故發(fā)生。試想一下,要是情況惡劣的話,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我想這不是我們能夠承擔的。德育教育要適時地開展,把危險的事情扼殺在萌芽之中,以防萬一,做好保護和幫助的措施。所以體育與德育要并重。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四棚中學)

第2篇:學科德育教案范文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學者們對它有不同的理解。哈佛商學院曾將案例教學法界定為“一種教師與學生直接參與,共同對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難問題進行討論的教學方法。”我國教育家鄭金洲認為:“從廣義上講,案例教學法可界定為通過對一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境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綜合以上解釋,我們可以認為,案例教學是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把恰當?shù)陌咐虢虒W中,給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情境。通過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互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使其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和探索,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運用案例教學法的現(xiàn)代意義

(一)是打破傳統(tǒng)教學弊端,促進教學效果的需要

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式教學方式在我國德育課教學中占主導地位。這種機械的教學方式,忽視了課堂學以致用的功能、學生道德養(yǎng)成教育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案例教學法與教授式教學法的最大區(qū)別就體現(xiàn)在教學載體上,案例教學法的教學載體是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案例。德育課運用案例教學法,把生動、鮮活、典型的正反案例展示給學生,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去分析、解決具有社會性和實踐意義的真實、典型的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就相當于引導學生把課本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社會實際問題的解決統(tǒng)一起來,實現(xiàn)了校園小課堂與生活大社會的有機結合。

(二)是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xiàn)中職學校培養(yǎng)目標的需要

中職校培養(yǎng)目標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本位,充分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開放式、互動式、實踐性的新型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溝通能力,培養(yǎng)學生開拓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樹立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在提高中職學生綜合素質,實現(xiàn)中職學校培養(yǎng)目標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三、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一)注重案例教學前的準備工作,提高案例教學法的教學質量

1.精心選擇案例,增強案例教學的實效性

在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案例作為教學媒介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是案例教學的核心。因此,科學而合理地選擇案例是成功實施案例教學的關鍵。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學案例的選擇要遵循以下要求:一是案例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二是案例要緊跟時展的步伐;三是案例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四是案例要與學生專業(yè)相聯(lián)系。

2.深入研讀案例,巧妙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在選擇好案例后,自己要深入研讀案例,力求盡可能多的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知識。教師首先要熟知案例發(fā)生的背景、觀點,熟練掌握案例反映或蘊涵的原理。其次,教師應巧妙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是案例教學順利開展的關鍵。

(二)注重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達到理論知識點的升華

在德育課案例教學中,教師還應該要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深化對知識的領悟,使理論知識與實踐行動相結合。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問題、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不同的觀點相互補充,再由教師修正,共同總結出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還要善于聯(lián)系中職學生密切關注的問題和學生自身的實際,給學生布置“行為作業(yè)”,讓學生們依據(jù)相關原理進行分析和解釋。

(三)注重德育課案例教學效果的評價考核,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1.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給予合理評價,增強學生學習的動機

教師要站在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以鼓勵表揚為主,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從內容上講,教師對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評價,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在參與學習的態(tài)度表現(xiàn),這主要通過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xiàn)來進行衡量。二是學生在學習中的思維品質,這主要包括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是否有創(chuàng)新,能否將思維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等。三是學生在學習中能力的發(fā)展,這主要評價學生在學習中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

2.教師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表現(xiàn)進行自我評價,建立學生自信心

第3篇:學科德育教案范文

一、預設是課堂教學的基礎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鳖A設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它的優(yōu)劣直接決定課堂能否靈動。所以,我們在設計教學預案時,要努力做到:1、找準教學的起點。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個性特點必然影響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和推進。因此,深入了解學生,確定教學的起點,乃是科學預設的一個重要前提。教師通過了解,應弄清這些問題:教學目標中有哪些,學生已經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樣?沒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哪些地方學生自己能夠學會?哪些需要教師的點撥和引導?……只有正確了解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才能確定教學重點,哪些可以略講甚至不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優(yōu)化教學內容。新教材倡導教師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將教材為我所用,而不被教材所束縛。因此,教師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應著重考慮以下問題:(1)從教學目標來看,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是什么?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看,重點、難點又是什么?(2)教學從哪里開始?課文中的順序能否直接作為教學順序?(3)除了教材,還需要補充什么?只有回答了上述問題后,才能采取有效的策略,達到優(yōu)化教學內容的目的。3、構建彈性的教學預案 。課堂教學應該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作為教學對象的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他們帶著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等投入課堂學習,所以課堂上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意外事件”。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案預設時,要“大氣”,應“著眼于整體、立足于個體”??紤]預案時要在“粗”和“細”上下工夫,“粗”指的是各環(huán)節(jié)不宜過細過密, “細”指的是對文本的解讀要深入、透徹。

二、靈活運用教學預設

課堂是生成的,教師在課堂上要靈活運用教學預設,機智生成新的教學方案,使教學富有靈性,彰顯智慧。這就需要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1)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試想學生是喜歡一個能夠旁征博引許多詩文,并能信手拈來穿插在課文講解中的老師?還是喜歡一個只對“大江東去”這一首詞精講細析的老師,答案顯而易見。因此,要想打開學生的視野,教師的視野必須開闊,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必須淵博。(2)教師的教育機智。式無常式,課無定課,可以說有一千名教師就有一千種教學方案,通常意義上的備課,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只能是對普遍意義上的學生共性進行預先考慮。但教學對象的多變性與教學對象個體的復雜性,往往出于教師課前預案的設想之外,所以課堂上會經常發(fā)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如果教師遇到這些“小插曲”就感到束手無策,甚至擺出師道尊嚴的架子來壓制學生,這恰恰反映出教師的無能,而課堂上的靈動往往就體現(xiàn)在教師對這些問題所表現(xiàn)的機智上。

靈動更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順學而導,及時調整教學預案,讓課堂真正靈動起來,具體可以通過以下途徑:

1.借學生的質疑生成。

教學中,學生的質疑問難是一種信息交流活動,在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是奇思妙想,令教師一時難以置否。這些問題有的是學生理解錯誤造成的,有的是沒有讀懂上下文引發(fā)的,也有的是領悟不透文章的要旨造成的,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敏銳地捕捉住這些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教學《愛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課時,備課時我準備了許多資料,但是一上課有個學生這樣問:“這么衣衫不整的愛因斯坦,為什么小女孩的爸爸卻覺得他是個偉大的人呢?”這是一個牽涉到課文思想內容、人物形象方面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我備課時始料未及的,我認識到深入引導的機會來了,于是調整教學思路,和學生圍繞這個話題進行探討,學生終于理解了愛因斯坦的偉大之處。根據(jù)學生的質疑問難,調整教學思路,體現(xiàn)了學生的“學”和教師“教”的和諧統(tǒng)一。我們只有根據(jù)教學情景及時調整,才能真正做到“順學而導”。

2.借學生的“怪問”生成。

教學中常常會碰到學生提一些怪問題。對這些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就可能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若能因勢利導,巧妙轉移,就能化弊為利。如我在執(zhí)教《我爸爸》一課出示“我爸爸”跳舞的畫面時,竟有學生在下面大叫:“爸爸真好色!”這時,全班哄堂大笑,同學們的目光都盯住我,意思是看我怎么處理。誰知,我冷靜地一笑:“這位同學真會開玩笑,‘我爸爸’怎么可能是這樣的人呢?舞蹈是一種很高雅的藝術,我爸爸一個堂堂的男子漢竟然也能翩翩起舞,由此可見,我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呢?”全班的氣氛頓時緩和了。

第4篇:學科德育教案范文

1 案例教學法的概念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法起源于20世紀20年,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提出,當時主要采取商業(yè)管理中真實事件及情境進行教學,通過該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課堂主動性,收效顯著。但當時該教學模式未受到重視。直至20世紀80年代,案例教學法逐漸受到教育重視。

當前人們對于案例教學法的定義較多,主要認為案例教學法是根據(jù)教學目標,又教師引導學生進入特定教學情境,并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解決教學問題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案例教學中,案例本身無特定的限制;教師處于問題設計者及引導者、激勵者角色,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單純知識傳授者角色相比獲得明顯改變;且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成為教學的主要目標。

2 案例教學法在教育學中的實施價值

2.1 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告訴學生怎么做,一味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只是單純的知識接收者,這種教學模式極易導致學生產生學習厭惡情緒,長期乏味的學習狀態(tài)下也極易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影響教學效果。而事實案例教學法時,教師不再一味灌輸知識,而是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有效促進學生不斷提升自身思考能力及辨證思維能力,提升教學效果及質量,改善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

2.2 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處于被動接收者角色,學習過程枯燥乏味,使得許多學生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不高,學習效率不高。而實施案例教學法時,學生的自主思考過程逐漸增多,思考能力逐漸增強,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逐漸變得活潑、生動,更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案例教學法中,許多案例來源于實際生活,使得學生的參與性及身心感受更加真實,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此外,在案例教學法中,學生能及時與學生及教師溝通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鼓勵,不僅能提升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力,也能促進學生團結互助能力提升,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督促,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

2.3 提升師生之間的交流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僅在課堂中與學生進行交流,且教學過程中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與教師交流少甚至無交流,教師處于高高在上的位置,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多較為疏遠,教學質量及效果均不高。而實施案例教學時,學生在獲得案例資料后,需進行自主學習階段,并需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思考,學生與教師處于平等地位,可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并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討論,改善師生關系。此外,案例教學法也對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師素養(yǎng)也可獲得提升,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3 案例教學法在教育學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注意事項

3.1 注重案例選擇的合理性

案例選擇是案例教學法實施的基礎。在案例選擇時,需注重真實、典型、矛盾沖突的原則。真實性是案例選擇的首要原則,是指選擇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事件。在教育學課程教學中,存在許多教學學案例,但在選擇中,必須選擇真實存在的數(shù)據(jù),并需盡可能選擇含有圖表的案例,如含有教育覆蓋率、升學率的真實圖表,避免隨意刪減或增加數(shù)據(jù),保證案例真實。案例典型也是案例選擇中的重點,典型案例主要包括有價值性及有代表性的案例,以全面、涵蓋知識豐富、與教材知識緊密相關的案例為首選,促進學生擴寬思路,舉一反三。矛盾沖突原則是指選擇兩難情境的案例,避免過易或過難,促進學生進行多角度思維。案例的選擇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來選擇,大一、大二學生可選擇較簡單案例,大三大四學生專業(yè)知識積累更為豐富,可選擇含有專業(yè)問題的案例。

3.2 注重教學模式實施的階段性

案例教學的實施主要包括準備階段、討論階段和總結階段。準備階段主要是指在教學前由教師為學生選擇合適案例,并給予學生學習引導,促進學生進行基礎問題思考。討論階段主要分為小組討論及全班討論,小組討論時教師需引導小組成員進行問題提出及探討,全班討論課采取辯論、問題解答、模擬案例等方式進行學習??偨Y階段主要由教師對學習的重點、案例重點、難點、知識點等進行總結,點評討論結果,并鼓勵學生實施多角度思維,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3.3 注重多種教學模式的結合使用

案例教學法優(yōu)勢較多,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案例教學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案例教學法準備時間較長,對學生課前準備要求較高,且案例教學法獲得的知識點多較為零散,缺乏系統(tǒng)性,不利于學生的實際記憶及靈活運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需根據(jù)實際狀況將多種教學模式結合使用,優(yōu)化教學,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升。

第5篇:學科德育教案范文

雖說是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小小改動,卻收到了預想不到的效果,這是教師教學機智的表現(xiàn),也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反映出教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把握課堂的游刃有余,更顯示了教師強烈的課改意識。觀摩后筆者有以下一些感悟:

一、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學習情景

情景教學一直是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教案的這一小小改動把學生帶進了活生生的語言現(xiàn)實,使學生感到英語學習不再是紙上談兵,英語真的就在我們身邊。澳大利亞不再是遙遠的國度,因為澳大利亞與我們只是咫尺之遙。這樣,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增,而這樣的興趣不僅僅反映在這堂課上,而且會反映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甚至會影響他們一輩子的學習。這與新的課程標準是不謀而合的,新課標要求我們要善于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今天的教學就是要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新的課程標準非常強調英語教學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設想一下,老師不改變原來的教案,還是請一位學生上來扮演澳大利亞人,不管這個學生課前準備得有多么充分,課上說得有多么好,學生還是知道這是一個“假洋鬼子”,提問時沒有激情,甚至有的學生根本就不想問,從而有多少學生失去了說的機會,失去了交流的機會,失去了掌握更多知識的機會。學生學起來缺乏積極性、主動性。而現(xiàn)在是真實的、地道的“洋人”,學生交際的對象是真正的澳大利亞人,學生愿意與他們交際,有的甚至是急著要與他們交際,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以充分體現(xiàn),達到了連啞巴也想說話的境界。教案的這一改動一方面體現(xiàn)了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另一方面也改變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這時的教師不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播者,更主要的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幫助者,師生關系也發(fā)生了變化,這時學生會把老師看成是同一個戰(zhàn)壕里的戰(zhàn)友,大家都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師生關系是平等的,只不過老師是平等中的首席,這樣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體。

三、關注了學生的情感發(fā)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會說英語的中國人往往喜歡用英語和外國人交流,而不愿意用英語和中國人交流,尤其不愿意和自己熟悉的人交流。這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毋庸諱言,和外國人交流可以聽到純正的、地道的英語,可以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改進自己的語音語調。撇開這些因素不談,恐怕還有一個心理因素,那就是怕自己說錯,別人會嘲笑,從而在熟人面前丟了臉面。而在外國人面前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成人如此,青少年學生更是如此。執(zhí)教老師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作了這一小小改動,正是迎合了學生這一心理需要。學生愿意問、敢于問。在這個時候,所有學生站在了一邊,一起對付對面的老外。在課堂上,相互提醒、相互補充、相互鼓勵的情景不斷涌現(xiàn)。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又發(fā)展了學生與人溝通、與人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了人文素養(yǎng)。

四、增進了學生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第6篇:學科德育教案范文

關鍵詞 安全教育 學科教學 適度 限度

一、校園安全:學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在現(xiàn)代學校,管理者不管是選擇開放的心態(tài)還是封閉的心態(tài),學校與外界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都是無法隔斷的,學校作為一種開放的系統(tǒng),越來越多地受到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或者干_。這種形勢,一方面,固然對學校的發(fā)展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新內涵;另一方面,增加了學校的危機和風險,比如日益嚴峻的學校安全問題。學校周邊交通環(huán)境的擁擠增加了學校的交通安全危險;農村城鎮(zhèn)化的推進加劇了留守學生問題并進一步增加了學校在留守學生心理教育方面的風險;網絡的普及和濫用增加了學校的網絡安全管理和教育的壓力……這些問題均向學校提出了安全管理與教育的責任。而媒體上報道的安全事故頻發(fā)不斷地給學校敲響警鐘。校園安全就是學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學校中的以下幾個特征決定了校園安全工作的戰(zhàn)略J陛意義。

1.學校組織的公共性

學校作為一種公共的組織,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重要的公共場所。學校的公共性特點,使得“學校安全是一種公共安全”。義務教育將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納入學校教育的體系中,家家戶戶都與學校發(fā)生著聯(lián)系,學校的安全工作被賦予了公共的責任,因而顯得意義非凡而備受社會的關注。學校安全工作的保障是社會民眾在教育安全上的一顆定心丸。而回到學校組織的內部來說,學校的安全工作與學校的前提工作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如果說學校的工作重心是教育教學,那么學校的安全工作則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性保障。因此,學校的安全工作不是學??捎锌蔁o的“雞肋”,而是學校發(fā)展的必要前提。

2.學生的未成熟性

青少年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特殊時期,在體力、智力、情感、個性等各方面呈現(xiàn)出未成熟的特征,加之缺乏社會經驗,對各種校內外存在的危險因素缺乏必要的判斷意識以及自我防衛(wèi)能力。這種不成熟性也是青少年學生成為特殊保護對象的原因。安全感是人類的基本心理需要,馬斯洛把安全感定義為缺失型的需要,即一旦這種需要缺失,它會對人造成傷害并可能形成心理障礙,同時影響后續(xù)成長型需要的產生。學生作為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如果安全沒有保障,就會嚴重削弱其安全感,他們難以正常學習,也難以產生更高級的社會情感。基于學生的未成熟性,學校教育及社會法律等必須為學生保駕護航,確保兒童免受各種危險因素的威脅。

3.學校安全的脆弱性

學校安全的脆弱性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如上所述,學生具有未成熟性的特性;另一方面則表現(xiàn)為學校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脆弱,即學校對周邊環(huán)境的不可控。學校作為學生成長與生活的地方,它不是生活的真空,而與外界環(huán)境保持無法隔斷的聯(lián)系。學校對外界環(huán)境的難以控制也體現(xiàn)了學校安全的脆弱性,比如有些學校地處自然災害比較嚴重的地區(qū),有些學校校外車輛較多,還有到處泛濫的不安全食品以及周邊不良的治安環(huán)境等等,這些都是學校難以控制的因素。對此,學校只能以防御為主。學校安全的脆弱性也倒逼學校對安全工作的重視。

因此,對于學校來說,如何有效地進行安全管理和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中一項迫在眉睫的保障性工作。學校的安全工作主要有安全預防和危機處理。而如何做好預防是更為根本的工作。安全教育作為最重要的預防性工作,探尋科學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與途徑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安全教育與學科教學融合的適度

良好的安全教育需要對各種具體的教育方法與途徑進行細致地分析。結合當前中小學的實際情況。安全教育與學科教學融合的途徑是可行適宜的。

1.政策依據(jù)

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學校安全管理的現(xiàn)狀與局勢,及時頒發(fā)了《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下文簡稱《辦法》),以此明確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公安、交通等主體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責任,而對于安全教育,這個《辦法》的規(guī)定相對宏觀,內容比較簡單。對于途徑的規(guī)定體現(xiàn)在“將安全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此項規(guī)定在實際運作中,因規(guī)定的模糊不清,出現(xiàn)難以操作的問題。對此,教育部在2007年又頒布了《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下文簡稱《綱要》),以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公共安全意識、提高中小學生面臨突發(fā)安全事件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為目標,提出更明確的規(guī)定,為中小學的安全教育提供了更清晰的政策依據(jù)。在安全教育的途徑上,《綱要》做了更加細致的說明:“學校要在學科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滲透公共安全教育內容。各科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要挖掘隱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內容,與顯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內容一起,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貫徹落實。小學階段主要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中進行”。這為安全教育與學科教學的融合提供了直接的政策依據(jù)。

2.理論依據(jù)

理性的政策需要理論的支撐,否則容易會陷入“隨意拍腦袋”的尷尬境地而使實踐誤入歧途?!鞍踩逃c學科教學的融合”涉及到為何融合、能否融合、如何融合等具體問題,更涉及到教學的本質問題。這需要理論的充分論證。教學作為教育中的一項活動,它包含著一定的價值追求。德國的赫爾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學”是教育理論對教學的價值做出的一個經典規(guī)定。這個原則糾正了教育與教學分離的認識誤區(qū),使得教學這項活動被賦予了倫理學意蘊,從而增添了人性的光輝?!爸萍s著各個時期評判教學的不外乎兩個尺度,即理論層面的目的論取向和實踐層面的倫理維度?!倍碚搶用娴娜∠騽t“蘊含于‘教什么’的方案設計中”,當前學校的教學仍然以學科教學為主,這一方面固然考慮了知識發(fā)展的譜系與邏輯,但是仍然逃脫不了知識的割裂給人的完整性帶來的損害,擺脫對“善”的追求的知識教學終究無法贏得人類的向往與尊重。安全教育從本質上是屬于生命教育的范疇,對生命的保護與尊重是一種普世的價值,更是教學追求價值體系的必備要素。許多學科知識中隱含了豐富的安全教育資源,學科教學對安全教育的適宜融人體現(xiàn)了“教育性教學”的理論意蘊。

3.現(xiàn)實必要

由于當前安全教育的形勢緊迫,許多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門均要求學校把安全教育的內容納入學校課程體系中,學校要開設此類課程并開足一定的課時。以福建省和河南省為例,兩省的教育廳規(guī)定學校每年要開不少于12課時的安全教育。這是保證安全教育在學校層面落實的必要措施。然而,對于學校來說,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卻遇到了現(xiàn)實的困難。首先,學校的課時總數(shù)有限,學校在完成國家課程任務之余,剩下的學校課程極其有限,它們成了諸多部門爭搶之對象。因此,學校課時的現(xiàn)實限制常常使學校難以完成安全教育的任務。其次,安全教育尚未形成獨立的課程形態(tài)。雖然《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中要求要把安全教育納入教學內容,但是沒有獨立形態(tài)的課程,最終因為缺乏課程標準而難以真正貫徹落實。最后,我國目前缺乏安全教育的專業(yè)師資,這也直接影響到安全教育的實施。

4.路徑可能

安全教育融入學科教學不僅有其實施的現(xiàn)實要求,而且有其實施的路徑可能性。當前的中小學課程體系中,被納入國家課程的所有學科知識都有一個基本的特征,即其所蘊含著普遍的生活價值?!吧罴唇逃薄ⅰ吧逃钡壤砟畈粩啾簧鐣邮?,進而影響著課程的設置與實施。課程的開放性、知識的可遷移性和教學的生成性進一步催生了教學過程的價值探尋與內容包容。各個學科中或多或少、或顯或隱地蘊含著豐富的安全教育資源。比如在語文課文《司馬光砸缸》中,教師可以針對緊急情況下的救助意識和方法,就此設問引發(fā)學生對安全問題的思考。在地理課中的地震常識部分,教師可以進一步指導學生如何在地震中逃生并糾正逃生中的認識誤區(qū)?!瓕τ诟鱾€學科中的安全教育資源,學科教師要有一定的挖掘意識,并且需要強烈的課程開發(fā)與整合意識,將課程中蘊含的價值在課堂教學中凸顯出來。在實現(xiàn)學科教學與安全教育的融合過程中,學校須根據(jù)安全教育的目標和內容,組織不同學科的教師進行課程資源的再分析與研討,從而將安全教育有機地融入到學科教學中。

三、安全教育與學科教學融合的限度

安全教育融人學科教學是一種基于學?,F(xiàn)狀的策略與路徑,但由于安全教育本身的特性、學科本身的特性以及實施過程中受到具體條件的束縛,二者的融合是有一定限度的。

1.學科教學中的認知趨向

當前的學科教學側重認知趨向而忽視實踐趨向。安全教育與學科教學融合可能存在的弊病在于忽視對安全技能的演練。我國學校教育課程設置中的學科,除了體育、音樂、美術、綜合實踐課等涉及活動與操作的成分較多之外,其他學科大多仍然側重學生認知與情感的培養(yǎng),而安全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從認知層面豐富學生的安全知識,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也同時需要從實踐操作層面提高W生的防范和保衛(wèi)技能,增強學生的自衛(wèi)自救能力。而后者在實際突發(fā)危機的處理中顯得更加重要。因此,有些學科諸如語文、數(shù)學、外語、歷史等,由于學科特性,可能側重對安全認知的培養(yǎng),卻無法適應對實際安全演練的行動要求。學科教學中的認知傾向從客觀上導致行動的忽視從而使得融合無法完全達到安全教育的目標,因而具有一定的限度。

2.學科本身承載的特殊使命

學科課程是“重新概念化、體系化了的教育內容的單位”,學科有“固有的知識、技能、認知、表達、探究方法和價值觀。學生沿著學科的邏輯展開學習,可以從學科的視角觀察世界”。學科教學就是通過教學活動把特定的知識與技能傳遞給學生,從而達到學科教學的目標,實現(xiàn)學科的價值。學科課程固有的知識內容雖然可能與安全教育的知識內容有交叉的部分,但是二者之間畢竟不是重疊的關系。兩者在價值觀等方面也可能呈現(xiàn)一定的差異,因此,學科教學不能拋棄學科原有的特征與獨特的使命,簡單淪為安全教育的附庸。

3.融合中的操作技術困難

第7篇:學科德育教案范文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6-0158-02

在教學中進行情感與態(tài)度教育,既要考慮學生的認識能力,又要注意數(shù)學學科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取滲透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探索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情感與態(tài)度的教育[1]。

1.小學數(shù)學案例教學法的發(fā)展

數(shù)學教學中的情感發(fā)展主要包括相互關聯(lián)的三個方面,其具體內容如下:第一,學生對數(shù)學、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興趣。主要包括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的主動參與以及對數(shù)學學習的喜愛等。第二,自信心和意志力。主要包括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獲取成功體驗,逐步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以及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第三,學習數(shù)學的態(tài)度與習慣。主要包括探索創(chuàng)新、合作交流與嚴謹求實的態(tài)度及習慣。小學生情感發(fā)展的基礎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是數(shù)學教師應該注意的問題。

2.案例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進行情感與態(tài)度的教育,應注意以下幾點。

2.1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教育因素。小學數(shù)學教學內容中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因素,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挖掘這些教育因素,使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情感與態(tài)度也得到同步發(fā)展。

(1)充分利用內容中具有教育意義的數(shù)據(jù)和統(tǒng)計材料。小學數(shù)學教材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列舉了一些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生產技術水平、科學技術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數(shù)據(jù)及資料,學生通過對這些材料的理解,既可以感受到數(shù)學在刻畫、描述現(xiàn)實世界過程中的作用,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學好數(shù)學報效祖國的熱情。

(2)充分挖掘數(shù)學背景知識中的教育因素。數(shù)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是現(xiàn)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shù)學教材不但是數(shù)學知識的載體,而且也是數(shù)學文化價值的體現(xiàn)。在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結合有關內容介紹一些關于數(shù)學發(fā)展與數(shù)學史料的知識,不但可以豐富學生對數(shù)學發(fā)展過程的整體認識,而且使學生從中受到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例如:結合圓周長的教學介紹我國古代數(shù)學家祖沖之在探索圓周率的計算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而且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通過深入了解祖沖之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2]。

2.2充分挖掘現(xiàn)實生活中數(shù)學素材的案例教學法。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是有關數(shù)與形方面的生活經驗的系統(tǒng)化。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選擇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素材作為教學內容,充分體現(xiàn)教學內容的生活性和現(xiàn)實性,使數(shù)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對數(shù)學產生真實感、親切感,讓學生知道數(shù)學知識的來源和作用,從而認識數(shù)學的價值。例如:教師認真組織學生參與小學數(shù)學的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靈活運用數(shù)學知識

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親身體驗到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明確學習的目的和實際意義,受到良好的情感與態(tài)度的教育。

2.3結合數(shù)學知識的教學滲透情感與案例教育。教學活動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既是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也是知識教學與教育的辯證統(tǒng)一。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xiàn)教學具有教育性的規(guī)律,把數(shù)學知識的教學和有關情感與態(tài)度的教育結合起來,將教育滲透于數(shù)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在主動探索數(shù)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及應用的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與態(tài)度的教育。例如,學習"9加幾的進位加法"時,數(shù)字本身枯燥,再加上要把枯燥的湊十法用語言說出湊十的過程,學生學習起來更沒有興趣了,我采用的小策略是"給數(shù)字賦予情感",學生就很有興趣學習了。

2.4給學生創(chuàng)造獲得成功的機會。根據(jù)有關調查表明,在眾多小學生中,學習成績好的、長期受到教師鼓勵和肯定的學生,其自信心明顯好于學習成績差、很少受到教師表揚和肯定的學生。因此,教師應充分相信每個正常的學生都有能力學好數(shù)學,每一位學生通過努力都能達到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學習要求。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xiàn)義務教育的公平性,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獲得提出問題、回答問題以及討論交流的機會。既要讓優(yōu)秀的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獲得更大的發(fā)展;更要向學習基礎水平較差的學生提供適合的發(fā)展條件,讓他們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最佳發(fā)展。例如:對學生的作業(yè)應采用分類要求。對優(yōu)秀生應讓他們在完成基礎題后,還應完成一些具有思維難度的練習;對中等生,應在完成基礎題后,鼓勵他們去完成一些具有適度挑戰(zhàn)性的練習;而對一些學習上暫時還有困難的學生,只要求他們完成一些基本練習,并讓他們獲得與優(yōu)秀學生同等的獎賞[3]。

3.結論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文化環(huán)境、家庭背景和他們思維發(fā)展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全面貫徹面向全體與尊重個別差異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將不同的案例教學法應用在對不同認識水平的學生教學中去,提出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把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交給具有不同學力水平的學生去解決。

參考文獻:

[1]陳宏宇,戚建明. 淺析案例教學法在高等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J]. 中國電力教育,2013,01:81-82.

第8篇:學科德育教案范文

實踐證明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一種具有前瞻性的有效教學模式:它改變了以往滿堂灌或簡單問答式的教學模式,此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主導作用和主體地位和諧統(tǒng)一,發(fā)揮最大效益。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根據(jù)教師設計的教學案,認真閱讀教材,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合作交流探討問題,教師引導解決問題,然后根據(jù)教學案要求完成相關內容,此教學模式一方面滿足了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滿足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需要,對各從面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都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使學生學有所獲,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案編寫的要求:

首先,學習目標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達成性。其次,能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體系。提供適當?shù)膶W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第三,要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適當材料。

二、學案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學生自學教材,完成教案中的有關問題。它要求教師將預先編寫好的學案在課前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帶著問題進行預習。同時,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應進行適當輔導,使學生較好的掌握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如告訴學生教學案中哪些內容只要略讀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內容應注意前后聯(lián)系才能解決等等。讓學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其次教師應注意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做好記錄,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這樣做,一方面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而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學生受益終身。再次要有適當?shù)念A習檢測。檢查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也為下面的講授提供依據(jù)。知道哪些是學生的難點。

學生分組討論學案中的有關內容。分組討論是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學案中的有關內容,對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教師只需一帶而過,而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則應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形成共識。

學生在討論中不能解決或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應及時匯總,以便在精講釋疑或學生展開交流時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緊扣教材、學案,針對學案中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義。展示與交流學案中的部分問題和學習成果。展示與交流就是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根據(jù)教學重點、難點及學生在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匯總在一起,由學生進行重點講解,其他同學做補充。

三、教案編寫時注意的問題

處理好教材內容和教案內容的關系。在當今應試教育下各個學校的教材都基本相同,都是根據(jù)大綱要求編寫的。教師要以綱為綱,要根據(jù)當?shù)貙W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明確服務的對象。編寫教案本是為了教學,如果是了應付檢查就不難想象教案的質量。要與時具進,不少老師經常教一個年級的一門課程,年復一年,對教材相當?shù)氖煜ぃ踔量梢缘贡橙缌?,盡管如此也不要范經驗主義錯誤,要做到常備常新、因材施教。處理好基本格式和隨心所欲的關系。教案的基本格式:課時學習目標、課前預習導學、課堂學習研討、課內訓練鞏固、課后拓展延伸等。

四、教案使用中要注意的問題

要調整好教師的備課方向。對學習目標和內容有著清楚的表述,教師就不能在單純的從我講什么課的角度來設計教學內容了。老師要做的事情有兩條:一是深入研讀教材就像要求學生那樣去認真閱讀,凡是要求學生熟悉的、理解的、感悟的、表達的,自己都做一番切實的嘗試。二是深入研讀學案。教師要對學案上的問題獨立或合作加以解決,既然是要學生完成的任務,老師理應能夠完成,更何況很多問題會有多種答案。老師在研讀教材上的問題的過程中,知道了哪些問題該怎樣去思考才好,知道了哪些問題學生學起來有困難,這就找到了課堂上所要關注的重點,這就是備課所要備的重點。那么就在教案上有針對性的備策略,想說法。等到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及時地給予指導。教師備課時還要有一個全盤的考慮,教師要在適當時間對課堂學習做出總結,強化重點,以利于學生在解決了一系列具體問題后有一個新的整體把握。

1.要處理好做題與讀書的關系。問題是讀書的起點,由問題引起讀書,通過讀書解決問題。在這個讀書、思考、積累、表達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2.要處理好“放”與“扶”的關系。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努力做到:新知識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放手讓學生閱讀;重點和疑點放手讓學生討論;提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規(guī)律放手讓學生尋找;知識體系放手讓學生建構。

3.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要有放有收,課堂應是學生的舞臺,表演者是學生,老師的角色應是導演,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主體,老師是主導的地位。把課堂放給了學生,你要能及時掌控舞臺的主題,不能把悲劇演成喜劇,也不能把喜劇演成悲劇。如果人生是一個大舞臺,那么課堂就是一個小舞臺。只有把每個小舞臺演好了,才能演好教學的大舞臺。

第9篇:學科德育教案范文

教學設計思想:課文圍繞著銀河系和宇宙展開,按照查閱資料、分析資料、推理總結、討論交流、得出結論的順序,引導學生歸納出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從而對宇宙的浩瀚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目標:一、科學探究目標1.能圍繞銀河系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問題。

2.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銀河系和宇宙的各種特征。

3.能對自己的觀點或想法說明理由。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能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科學小論文,并能發(fā)現(xiàn)別人或自己

小論文中存在的問題。

三、科學知識目標能正確說出地球、太陽、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

四、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目標能提出幾條保護美麗星空的建議。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資料、數(shù)據(jù)分析認識宇宙的浩瀚。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與學生活動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設備,有關銀河系和宇宙的圖片或資料。

課時建議: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課教師:你見過“銀河”嗎?描述你見過的銀河的樣子。

學生交流。

教師:在晴朗的夜晚,遠離都市的燈光,仰望星空,看到一條長長的、白色的光帶橫貫天空,那就是銀河,是“銀河系”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銀河系。

(二)新課教學活動1:銀河系和宇宙

教師:關于銀河系,我們已經收集了很多的資料,現(xiàn)在分小組進行整理,把你們認為最重要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分小組整理資料。

學生交流。

教師(出示銀河系有關視頻)對銀河系的情況進行小結。關于銀河系,還想知道什么?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學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