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化學匯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初中化學 學業(yè)評價 評價策略
當前農村初中化學學生學業(yè)評價既要求結果評價又要求過程評價,只有這二者有效結合,才能真正實現(xiàn)農村初中化學學業(yè)評價,從而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的重結果、輕過程的評價方式。
一、鼓勵學生制作化學學習檔案
學習檔案評價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起引導作用,并且將教學目標作為導向,更加方便地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評定,并且非常重視學生的成長歷程,使學生能夠及時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使學生一直堅持自主整理、匯總和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和收獲。初中化學內容非常廣泛,涉及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物質結構、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初中是剛開始接觸化學,打好化學基礎的關鍵時期,農村初中學生要想在繁雜、龐大的化學學科面前打好基礎,就必須充分利用學習檔案及時記錄和觀察自己的學習狀況,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了解,以對自己的化學學習情況作出正確評價。
例如,農村初中化學教師在講解“水的凈化”一節(jié)內容時,為了能夠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可以根據學校現(xiàn)有資源做一些能夠實現(xiàn)的實驗:教師首先讓學生都做一個針對自己非常詳細的學習檔案,檔案主要包括對這節(jié)內容相關知識的收集、整理和匯總,有關“過濾”實驗過程的詳細記錄,有關“水的凈化”內容的重點部分,“水的凈化”中相關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以及對教師講課的想法和要求,等等。總之,農村初中資源畢竟有限,不能像大城市那樣擁有很多先進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在現(xiàn)有資源的基礎上,多鼓勵學生制作一些這樣的學習檔案,并且要求學生在整理學習檔案時,做到嚴格填寫、收集和整理,對自己負責,并且經常翻看這些學習檔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化學學習檔案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第一時間向學生提出指導性意見。
二、建立全面的學業(yè)評價標準
初中農村化學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影響比較嚴重,在對學生進行學業(yè)評價時往往是以學業(yè)成就為主要評價,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就代表了學生的一切,存在只要學生的分數高就什么都好,一旦分數不高就什么都不好的看法。然而當前社會對優(yōu)秀人才的要求一方面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另一方面要看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高不高,有沒有團隊合作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人生價值,才能成為真正優(yōu)秀的人才。只有成績測驗是不能把學生的學業(yè)情況全面反映出來的,學生的學業(yè)具有很多隱形特征,例如對于學生的情感和情緒方面的發(fā)展,這兩方面的發(fā)展和學生的化學知識的發(fā)展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說在學生將來的人生發(fā)展中前者比學習知識更重要,前者直接決定學生的情商,對他們將來處理好人際關系起著直接的決定性作用,這也是一個人將來發(fā)展真正需要的,知識促進人的健康發(fā)展,體現(xiàn)一個人的內涵,而情緒和情感對人的健康成長起著決定性作用。這二者是一樣重要的。初中化學這門學科涉及很多領域的知識,對于農村初中化學學業(yè)評價來說,要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建立全面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體系囊括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生活情況和人際交往、品質等方面內容,使學生在將來成長過程中以此標準要求自己、改變自己。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要適當進行獎勵,總之該全面的評價標準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農村初中化學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獎勵學生,主要是對學生整體表現(xiàn)好的進行獎勵,例如,對于學生課堂上是不是積極發(fā)言,在化學實驗過程中是不是多動手、多思考,以及對教師是不是尊重,是不是團結同學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傊?,教師要對學生的自評、同學之間的評價、教師的評價和家長評價綜合考慮,進而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三、做好紙筆測驗的學業(yè)評價方式
當前農村初中化學學業(yè)評價最常用、最基本的評價方式為紙筆測驗,該方法也是一種能夠成為量化的評價方式。紙筆測驗主要以科學、合理的測驗設計為主,能夠使其編制出來的測試卷具有非常高的信度和效度,該測驗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掌握初中化學基礎知識的能力、一些化學實驗的理解和化學實驗的實際動手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的掌握情況進行考評。紙筆測驗最主要的是對試題的設計和編制這兩個環(huán)節(jié),農村初中化學教師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本校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基礎上,將一些生活中、實驗過程中引用一些實例,充分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實例,為學生營造有樂趣并且具有深刻探究意識的化學意境,使學生在紙筆測驗過程中親身感受到實踐的精神,并且品嘗到自我探究的樂趣。
例如,農村初中教師在對學生“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這節(jié)內容掌握情況進行考查時,傳統(tǒng)的紙筆測驗試題編制是這樣的:“下面請同學們詳細說明下過氧化氫是怎樣制備氧氣的?!边@樣的設計無法激發(fā)學生興趣,只會使學生永遠停留在對于文本的記憶當中;現(xiàn)代紙筆測驗是這樣編制試題的:“同學們,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醫(yī)用‘過氧化氫’,然而它卻能夠制備出氧氣,有誰知道這其中的奧秘嗎?”這樣的設計能夠將學生的日常生活、化學實驗緊密聯(lián)系,進而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對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充滿好奇。
四、結語
新背景下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學習成績?yōu)橹鞯膶W業(yè)評價方式,進而轉變?yōu)閷W生整體、全方位的學業(yè)評價,這樣能夠使學生從整體上認識自己、改變自己,激勵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取得進步,從而為學生將來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活動 階段性策略 主動性
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活動與探究是為了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而設置的.教師要注意改進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精心設計各種探究性實驗,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使他們逐步學會科學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因此,活動與探究要求學生和教師相互配合,這是突出學生主動性的學習方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活動的各個階段都有相應的策略.
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一、探究性學習活動實施前的準備
1.熟練的實驗技能
探究性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依賴于扎實的基礎,學生要熟練全面地掌握基本的科學實驗操作方式和方法,同時必須具備嚴謹端正的科學態(tài)度,還必須具備動手能力,在教師講解演示后,模仿總結.完整的操作技能是學習化學的關鍵,也是探究性學習的基礎.
2.觀察與分析
對于化學實驗來講,通過觀察實驗前物質的氣味、狀態(tài)、顏色等,實驗中物質狀態(tài)、顏色的變化,還有實驗中產生的發(fā)光、發(fā)熱、溶解、凝固、聲音等現(xiàn)象,進行對比,得出結論.分析實驗前后變化產生的原因,分析區(qū)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概念及本質等.
3.引導主動探究心理
活動與探究的主體是學生,是為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設置的.初中化學教案也把啟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當做素質教育的能力訓練點,并且初中化學的學習實踐只有一年,主要任務除了具備基本的操作技能外,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性學習活動實施中的自主探究
探究性學習的一般過程是:問題提出—方案設計—實驗探究—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結論匯總.
獲取知識并不是探究性學習的最終目的,它的最終目的是主動利用已經獲得的知識作鋪墊,然后去發(fā)現(xiàn)和探索新知識、新技能,它的主要支撐是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在此基礎上做到學、做、思、悟和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過程.因此,探究學習的范圍并不僅僅局限于課本,而應該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所以在化學實驗中提出的問題必須創(chuàng)立一個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的場景,如蠟燭燃燒實驗,這個問題的提出,可以聯(lián)系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人會暈倒這個情境.
有理論認為,教材內容與學生認知的不統(tǒng)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使得學生把目光轉向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方案設計是學生進行實驗探究能否得出正確結論的前提條件,所以方案的設計必須嚴密,有較強的邏輯性;實驗探究綜合考慮學生的思考能力與動手能力.
在剛剛步入化學學習的初始階段,必須盡快掌握實驗探究的一般步驟,學生必須在學習過程中親身經歷以及體驗探究活動,在實驗過程中熟悉問題的提出(來源)、對結果的預測與條件假設、策劃實驗、動手實驗、收集情報、完成實驗后給出解釋以及定論、對結論進行反思與評價、再交流共同探索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
在化學學習的深入階段,教師要指向明確地讓學生參與體驗完整的探究實驗過程,引導學生親自完成實驗的一般步驟.活動中包括的科學探究要素是可以增加或者減少的,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各要素出現(xiàn)的順序是可以改變的,探究活動實驗形式多種多樣,如調查、實驗、收集資料等.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自主發(fā)揮課堂內外的科學實驗探究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營造氣氛,給予指導.
三、探究性學習活動實施后的反思與擴展
【關鍵詞】初中化學 化學用語
教育游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2A-0086-02
一、初中化學用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成績的分化往往是在知識的“分化點”上開始出現(xiàn)的,尤其作為初中化學的第一個知識分化點的化學用語,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開端,若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到后繼知識點的學習,還會挫傷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在傳統(tǒng)教學中,因為化學用語的獨特性,教師習慣用填鴨式教學方法灌輸化學用語的書寫規(guī)則,而學生根據教師所給規(guī)則進行反復強化,這樣的學習只停留在機械記憶的階段,對化學用語的含義及其使用方法未能實現(xiàn)自我內化,再加上化學用語存在數量多、記憶難和書寫難等特點,不少學生因無法順利識記化學用語而跟不上學習進度,導致逐漸失去了學好化學的信心。目前,我國對于化學用語的研究多從教學策略層面出發(fā),較少關注如何激l學生自主構建化學用語的能動性。如何打破舊的教與學的模式,改變學生低效識記化學用語的實際情況,是值得每個初中化學教師研究的課題。
二、設計“找茬”游戲的理論基礎
新課程改革強調提升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即學生通過調整元認知監(jiān)控、行動意志控制、自我動機信念等,進行策劃、啟動、監(jiān)控、調節(jié)及評價學習。在自我調節(jié)的四個階段中,學習者動機不同達到的效果也不盡相同,在化學用語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自我調節(jié)的內在驅動力,更應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將學生任務式被迫接受知識的模式轉換為主動吸收知識的模式,促進學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自己的錯誤往往存在盲點,而對于其他同學的錯誤卻觀察得更為仔細,印象更加深刻。通過調查學生在識記化學用語方面易犯錯誤,利用“找茬”游戲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主地進行學習調控,有利于提高學生化學用語識記的興趣及效率,從而幫助學生進入高效率、高水平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三、利用“找茬”游戲學習化學用語的方式方法
(一)活動前準備
根據對南寧市邕武路學校初三化學學科近三年月考題及南寧市興寧區(qū)聯(lián)考試題中涉及化學用語的部分進行匯總,筆者發(fā)現(xiàn)造成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主要有:(1)相似的化學符號記憶混淆,例如將Cu寫成Ca;(2)大小寫書寫不規(guī)范,例如將氯元素Cl寫成cl;(3)記錯分子或原子團中原子的數目;(4)方程式配平不正確或忘記配平;(5)化合價符號和離子混淆;(6)記不清反應條件等。根據教學進度,筆者結合人教版九年級化學課本、本校近三年月考試題和廣西近五年中考題設置一系列習題,每次4~6小題,在課堂前5分鐘作為“找茬”游戲的素材。
【找茬】下列化學式和化學用語的書寫共有幾處錯誤?找出錯誤并訂正。
(1)氯元素CI (2)氧化汞Ago
(3)碳酸鈣CaCO4 (4)鎂離子Mg+2
(5)鎂條燃燒 Mg+O2[點燃]MgO2
(6)氧化鐵與鹽酸反應
Fe2O3+4HCl[ ]2FeCl2+2H2O
圖1 找茬游戲試題
(二)游戲過程
本次教學實踐采用邕武路學校13級的兩個班作為實驗班,每個班的學生平均分為兩隊,再根據九年級上學期段考的成績,將學生分為優(yōu)秀生(成績?yōu)?5分及以上)、中等生(84-40分)、“潛力生”(40分以下)。其中131班優(yōu)秀生每隊2人,中等生每隊17人,“潛力生”每隊2人;132班優(yōu)秀生每隊3人,中等生每隊15人,“潛力生”每隊1人。
每次游戲根據題目難度,隨機抽取隊內學習水平相近的學生上講臺聽寫化學用語題,其他學生則在座位上用作業(yè)本同步聽寫,并自主對照講臺上學生的聽寫結果進行評價。完成后,每隊推舉或自薦一位小老師對另一組同學聽寫的結果“找茬”,找出錯誤并進行修改,教師再根據學生自主修改的情況作簡要的點評和修正,并根據完成情況給每隊積分。具體為聽寫錯誤較少的一方積1分,全對積2分,“找茬”較準確的小老師積1分,全部找出錯誤積2分,若雙方實力相當則每環(huán)節(jié)各為本隊積1分。教師每個月公布一次總積分,并予以物質獎勵。
為了防止學生因為新鮮感的流失而對游戲產生抵觸心理,“找茬”游戲的玩法還應根據學習的不同階段進行調整。第一階段(第三章至第五章)為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入門階段,由于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對化學用語還較為生疏,游戲內容為教師展示歷年錯誤率較高的化學用語題,讓學生“找茬”。第二階段(第六章至第十二章)主要學習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學生經過不斷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化學用語識記和書寫基礎,教師根據學習進度出題,學生聽寫并自主修正。第三階段(總復習階段)學生經過多次考試及“找茬”游戲的歷練,對化學用語相關試題中頻繁出現(xiàn)的“陷阱”及自己易錯的知識點已經比較了解,教師則鼓勵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自主出題,且由出題者指定聽寫對象,對聽寫者的答案“找茬”并進行訂正。
四、利用“找茬”游戲獲得的成果及有待解決的問題
由于“找茬”游戲的模式將原本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的模式轉化為學生主動學習、反思并創(chuàng)設習題的模式,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學生的學習觀念大大改變。與往屆運用傳統(tǒng)模式進行化學用語學習的班級相比,進行“找茬”游戲的實驗班的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普遍更濃厚,自信心更強,化學用語相關試題的得分率也大為提高,大大減少了因為粗心等非能力因素造成的丟分。教師分別在五次可信度較高的考試中各隨機抽12級普通班和13級實驗班50%的學生作為樣本,計算學生在化學用語部分試題的得分率。表1為得分情況的對比:
此外,13級實驗班的同學因為在識記化學用語方面獲得了成就感,他們對攻克化學三大難題(推斷題、實驗題、計算題)也熱情高漲,讓他們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每日設計一道難題并進行思考解答,形成了良好的自省自評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實驗探究 引導 興趣 參與 互動
一、探究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互動過程
教學實踐和心理學研究表明,初中學生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但分析判斷能力還不太成熟,自主性還不強,因此還需要給予正確的、及時的指導。例如,在上公開課時,根據九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重新設計了方案,適當增加了教師的指導,針對同學們的猜想,分步實驗,逐個檢查,及時交流,教師也成為研究主體中的一員,效果就理想多了。由于把學習過程還給了學生,沒有了教師的絕對權威,學生們依據自己的天性、智力水準,自然地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認知過程,他們的熱情自然高漲,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討論,設計不同的方案,選取不同的實驗用具,積極動手實驗,再思考、討論、交流,儼然一副科學研究的情景。顯然同學們在課堂活動中已經成為了教學主體,他們?yōu)樽约旱陌l(fā)現(xiàn)(或創(chuàng)新)而歡呼,我想這樣的親歷探究過程,他們會終生難忘。
二、探究活動必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探究的初始階段,教師可以以猜想、家庭小實驗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探究,例如,讓學生自己在家中先觀察自己的生日蠟燭及其燃燒,然后在進行“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這樣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給了學生思考和消化的空間。隨著學生對探究方法的掌握,逐步加深探究的內容,讓學生自己設計活動方案。學生的探究活動要有選擇性,探究內容有所改變時,探究的方法和手段也要改變。教師要選擇那些能激發(fā)和保持學生興趣的探究性課題,同時還要注意讓全體學生參與,對學生遇到困難的環(huán)節(jié)和探究能力差的同學及時加以指導,避免學生多次失敗后產生消極心理,這樣學生對探究活動才能持之以恒。探究活動要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
三、探究活動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亮學生智慧的火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一切現(xiàn)象、事物、規(guī)律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設法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樂趣,引起探究的動機,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身邊的化學現(xiàn)象、實驗等方法來刺激學生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求知欲,激發(fā)他們的探究興趣,培養(yǎng)起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例如,在《金屬材料》這一節(jié),我就拿出了一段保險絲和一段與該保險絲幾乎一樣的鐵絲,然后找了兩名學生,體格一強一弱,告訴他們誰能先把它們折斷,誰就是勝者。于是精彩的劇情上演了……學生就看到弱者輕而易舉把金屬絲折斷了,而強者還在努力。這時學生就感到很好奇,于是引課,這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科學的興趣也就在此時被激發(fā)。
四、探究過程中,要做到生活與課堂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提出問題,使課堂的探究性活動延續(xù)到課外,這樣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使學生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能使學生在觀察化學現(xiàn)象或化學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一氧化碳》一課中,我選了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煤氣中毒時,是沒有吸入氧氣還是吸入了氧氣?為什么?”,讓學生進行爭論探究,引導學生在課外進行調查和查找資料。學生通過詢問家長、其他教師、調查醫(yī)生、查閱資料,最后匯總交流得出:吸入了氧氣,但又呼出了,原因是:氧氣沒有一氧化碳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能力強。在此,教師對學生的探究活動加以點撥,引導學生親手進行匯總自己的資料,寫出交流小論文。
五、探究的過程必須是一個合作與交流的過程
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獨立探究的基礎上,必須重視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和交流活動。例如,《常見的酸》一節(jié)課中,在“探究酸的化學性質”時,愛交流討論的、善于書寫記錄的、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基礎知識牢固的、綜合素質高的等,讓他們交叉分成不同的小組,既可以幫助弱的同學,又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這樣,探究實驗順利開展,效果特好。因此,在探究活動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圍,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和交流活動,使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傾聽他人的探究經驗,并進行客觀的比較和鑒別,從不同的角度改進自己的學習經驗,提高認識,克服獨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確理解所獲得的知識。
六、探究活動中不追求活動的完整性,允許學生出錯
關鍵詞:教學;指導;教研
文章編號:1008-0546(2016)04-0002-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4.001
教研員的理想是什么?或許每個教研員都會基于自身的經歷作出不同的回答。對于我而言,“讓每個教師都能上出一堂好課”就是孜孜以求的目標?;蛟S,這種表述不夠深刻,又或許這種表述不夠全面,但是,這句話著眼的是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聚焦的是課程改革與教學創(chuàng)新,關注的是教研員的職責與作為。我始終將之銘記于心,將其視作自身的工作理想,也將之視作衡量自己工作質量的準繩。經年以來,在這樣的目標激勵下,我逐漸建立如下的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工作策略,艱難卻堅定地走在探索初中化學教科研工作的道路上。
一、堅守教學常規(guī),保障教科研活動的基礎性
教學常規(guī)是教學規(guī)律的體現(xiàn),是對教學過程的底線要求,是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的制度保障,也是開展教研工作、提升教研水平的物質基礎。為了使化學教師深刻認識教學常規(guī)、嚴格執(zhí)行教學常規(guī),采取了以下措施。(1)制定教學建議,使教學常規(guī)具體化?;诨瘜W學科特點、化學教學特色以及課程改革需求,制定了《常州市化學學科教學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教學活動、評價與測試、教學科研五個方面全面闡述了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的各個階段做什么、如何做、怎樣做好等問題。(2)督查實施情況,使教學常規(guī)實效化。以專題調研、專項活動為載體,在不同時段,檢查教師教學常規(guī)的執(zhí)行情況,發(fā)現(xiàn)與尋找問題。如每年5月份的實驗操作考查專題調研,以學生訪談、問卷調查、現(xiàn)場查看等形式,督查教師實驗教學的開展情況與實驗室的使用情況,以發(fā)現(xiàn)教師在實驗教學設計、實驗教學實施、實驗設計與操作、學生實驗操作素養(yǎng)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3)反饋督查建議,使教學常規(guī)深入化。針對各校、各教研組教學常規(guī)督查的實際情況,以會議或書面報告等形式告知調研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4)督查改進狀況,使督查效益持續(xù)化。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常規(guī)督查的效益,形成教學常規(guī)的長效化管理,在督查建議反饋一個階段后,進行二次督查,以了解問題改進現(xiàn)狀與改進中的新問題。
二、營造教研氛圍,保障教科研活動的人文性
新時期,教研員的角色功能有新定位,強化了“研究、指導、服務”功能,弱化了“管理”功能,角色功能的轉變對教研員的工作提出了新挑戰(zhàn):去行政管理后,教研員如何保障教研執(zhí)行度?方法有三,其一是打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借助教研員的個人魅力,依靠和諧的群體關系是關鍵。教研員既要提升自身品位,以颯爽的精神風貌、過硬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吸引教師,將教師團結在一起,又要做好知心人和調解員,主動了解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工作情況和生活情況,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學習與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當教師群體、教研組內出現(xiàn)矛盾時,教研員要了解矛盾的形成原因,以個別談話等方式幫助他們解開心結。其二是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教研活動是一種學術活動,學術活動具有開放性、研究性等特點,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要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教研員首先要以身垂范,在教研活動中能“低得下身子,放得下架子、落得下面子”,不以權威自居,不搞“一言堂”。每個教研員都應清醒地認識到:如果說,教研員的確比普通一線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要好一些,那是因為教研員具有“占位優(yōu)勢”。教研員要注重發(fā)展自己的傾聽技能與溝通技能,能擇善固執(zhí),看得到他人的長處,看得到自身的短處,并以此態(tài)度熏陶人、感染人,使之成為教研活動的一種常態(tài)。其三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輿論氛圍。生活在團體中的人,其思想與行動必然會深受該團體集體精神與團隊行為的影響。而群體輿論則為集體精神的建立和團隊行為的確立提供了導向、支持與幫助。將我們所描繪的教科研發(fā)展藍圖、所倡導的教科研精神意志、所提倡的教科研方法策略等借助于教師群體的討論與宣傳,從而確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形成科學的團隊共識,成為我市初中化學教科研內涵發(fā)展、品質創(chuàng)新的驅動力。
三、打造核心團隊,保障教研活動的群眾性
教師群體的發(fā)展建立在教師個體之上,教師個體的成長扎根于教師群體之中。促進化學教師隊伍教學素養(yǎng)的提升,無法脫離教師個體――既依賴于教師自身的脫穎而出,又依賴于教師將其智慧傳承于他人。因此,要促進區(qū)域教研水平的整體提升,必然需要一支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科研能力突出的業(yè)務骨干隊伍,形成一個凝聚力強、戰(zhàn)斗力高、貢獻力好的教研組織。因此,在市中學化學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的基礎上,廣泛發(fā)動、群體推薦、精心篩選,成立了以在我市初中化學學科中個性品質優(yōu)、威望影響高、學術能力強的教師為核心成員的初中化學學科中心組,既負責教研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與評價,同時又是活動的承擔者與參與者。其后,基于“特色推進、主題推動”的思路,進一步成立了以中心組成員為核心、以在教學教研各方面有專長的教師為成員的各個專題研究小組,如教學設計研究小組、課題研究小組、試題命制研究小組、微課創(chuàng)制研究小組等,分別負責教學設計與實踐、課題指導與服務、試題命制與評價、微課設計與制作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框架內各個重要領域的重點與熱點研究。
青年化學教師是推動我市化學課程改革未來發(fā)展的主力軍,身系今后一個時期我市化學課程體系重構與課堂教學革新的重大歷史責任。為了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使他們能厚積薄發(fā)、一鳴驚人,成立了由所有青年化學教師組成的專業(yè)發(fā)展聯(lián)合會(簡稱青化會),并聘請其中教學素質好、成長起點高、奉獻意識強的青年教師擔任常務理事,專門負責青年教師的培訓,支持青年教師的成長。多年來,以“基于需求、著眼實效、主題推進、系統(tǒng)考量”為主要方針,以專題講座、教學沙龍、參觀學習等為主要載體,以“班主任管理工作”、“試題命制與評價”、“信息素養(yǎng)與數字技術提升”等為主要內容,全面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在此過程中,青年教師全員參與、主動參與、深度參與,體現(xiàn)出了良好的主體意識、發(fā)展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不僅實現(xiàn)了自身專業(yè)成長的目的,而且為教師培訓提供了充足的素材,為教師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四、推進項目研究,保障教研活動的深刻性
教研活動既是常規(guī)性與基礎性活動,它保障了教師參與教學研究、提高教學素養(yǎng)的權利,提高了教學工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教研活動更是創(chuàng)造性與引領性活動,它促進了教師教育工作的理解力、課堂教學的執(zhí)行力、教學科研的研究力,引領著區(qū)域教研的方向,引導著區(qū)域課程改革與教學改革的走向。而欲更好地實現(xiàn)教研活動的這些功能,就必須保障教研活動的深度與廣度,而課題研究與項目研究無疑是其最重要的方式與手段。教育是一個慢的過程,而以此為對象與載體的教育研究必然也是慢的過程。唯有平心靜氣、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邁出一小步。十余年來,在課題研究中,始終堅持兩個方向:其一是做長效課題,即圍繞一個研究主題長期、反復進行學習、實踐與反思,如圍繞“學科能力與學科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與評價”這一主題,先后申報了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化學課堂教學行為優(yōu)化之研究》、《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課例研究》、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初中化學學科關鍵能力提升的實踐研究》,對初中化學學科能力的結構體系與組成要素,培養(yǎng)初中化學學科能力的原則、方法、途徑與策略,評價學生學科能力發(fā)展水平的評價框架、評價指標、評價量表等作了系統(tǒng)而深入的研究。以該項研究的研究成果為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理化生學科關鍵能力提升的實踐探索》獲得了第二屆江蘇省基礎教育成果獎一等獎。其二是關注研究前沿。教育理論的發(fā)展與教育理念的更迭,對課堂教學改革提出了諸多新挑戰(zhàn),也產生了諸多研究新課題。從2003年起,我市化學學科就加入了當時教育研究新領域“生成性教學研究”的行列,以江蘇省教科研重點課題《課堂動態(tài)生成資源之研究》、全國“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教學預設與生成關系之研究》以及江蘇省教科研重點課題《生成性教學之研究》為載體,對課堂動態(tài)生成資源的概念和類別,促生與利用課堂動態(tài)生成資源的原則、方法和途徑,教學預設與教學生成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生成性教學的特點、程序與評價等進行了完整而連續(xù)的研究,以該項研究成果為基礎的《課堂動態(tài)生成資源之研究》獲得了第一屆江蘇省基礎教育成果獎一等獎、《中小學生成性教學區(qū)域推進研究》獲得了第二屆全國基礎教育成果獎二等獎。又如,近幾年,我們還參與了國家教育部《區(qū)域中小學學生學業(yè)水平質量檢測研究》、《深度學習》項目、《學科教學關鍵問題的研究》項目的研究,在這些研究中,教師拓展了教育視野,提高了教學理論水平,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真正走在專業(yè)發(fā)展的道路上。
五、改良教研方式,保障教研活動的參與性
教研活動總是基于一定方式展開,而教研方式的選擇影響著教研活動能否順利展開。如何改良教研方式,使之適應于時代的變遷與形勢的發(fā)展,是需要深思熟慮并努力嘗試實踐的。改良途徑之一是改善傳統(tǒng)教研方式。公開課、示范課是傳統(tǒng)教研活動的基本形式,在組織上,取消了原來單一的指定開課形式,而改由中心組擬定開課主題與范圍,由開課教師自行決定開課的內容;且以同題異構的形式,促進教師對教材內容的分析與理解,改善教師對教學流程的設計與執(zhí)行,改進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改良途徑之二是創(chuàng)新教研方式。傳統(tǒng)教研方式盡管具有容量大、節(jié)奏快、范圍廣等特點,但是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難以擺脫即時性弱、互動性差、持續(xù)性差的弊端。因此,創(chuàng)新教研方式,使其與傳統(tǒng)教研方式和諧融合,互為裨益,相得益彰。如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改善互動方式,打造教研新平臺。我們創(chuàng)建了常州初中化學教科研網,不僅在其上進行理論專題學習、思想觀念碰撞、教學經驗交流、教學難題探討,而且將其打造成為資源庫,容納教師的智慧結晶與思想成果。為了使教師的互動能跨越時空界限,提高其即時性與及時性,強化其專題性與針對性,我們還利用了網絡交流工具,建立了化學教師QQ群、討論組,使教師的教學問題能得到廣泛的、深刻的交流,得到及時的、圓滿的解決。
六、資源建設,保障教研活動的可靠性
教學資源庫是教學活動正常展開的物質基礎,也是教研活動順利開展的基本保障。一貫以來,資源建設都是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優(yōu)化教師教學行為、提升課堂教學品質為基本目標,以專題講座、優(yōu)課展示、技能比賽、項目研究等教研活動為重要契機,以中心組、研究小組、青化會成員為核心力量,以創(chuàng)制、匯編、整合為主要方式,我們逐步建立起的資源庫涵蓋了教師培訓、課堂教學、教育研究等各個領域,包括了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如以中心組與青化會常務理事等為主體,自創(chuàng)錄制的“初中化學學科關鍵問題研究”視頻,聚焦初中化學學科教學的基本問題與核心問題,引導化學教師理解這些教學問題的本質、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策略等,成為教師自主培訓與個性化培訓的重要載體。以試題命制小組成員為主體,對歷年來全國各地的中考和競賽化學試題等進行收集、匯總、分類與匯編形成的試題資源庫,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習題素材,為教師的試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以青年化學教師為主體,創(chuàng)制的課堂教學微視頻、虛擬實驗微視頻、基于學科思想觀念的主題教學微視頻等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學習方式,也為教師踐行教育理念、優(yōu)化教學程序提供了新方式,成為教育實驗與教學實踐的新區(qū)域。
參考文獻
關鍵詞:多種媒體;興趣;合作;情感
化學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通過學習初中化學,掌握一些化學基本常識及化學實驗基本技能,學會動手做實驗的方法,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及從事社會實踐活動打下堅實基礎。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下面是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來的提高化學教學效果的四條途徑:
一、利用多種媒體教學,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1.繼續(xù)發(fā)揮傳統(tǒng)教具的作用。如進行元素符號教學,為了幫助學生記憶,把元素符號制成雙面書寫的卡片,正面寫拉丁文字母符號,背面寫漢字名稱,用“钅”旁、“石”旁、“氣”旁、“水”底、“氵”旁區(qū)分金屬元素(固態(tài)金屬)、非金屬元素、氣態(tài)元素、液態(tài)元素。其使用方便,幫助記憶效果好,是其它教學媒體所不可取代的。
2.充分發(fā)揮各種實驗器材的作用?;瘜W本來就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沒有實驗就失去化學課的學科特點。我們還盡量把教師的演示實驗、驗證性實驗改變?yōu)閷W生分組實驗和探索性實驗,使學生有較多的動手操作機會,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
3.恰當運用投影媒體,幫助學生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渡?;瘜W實驗中的瞬間反應稍縱即逝。我們把這種反應現(xiàn)象繪制成投影圖片,在實驗之后映出,讓學生再觀察模擬的實驗現(xiàn)象。通過覆蓋片上的文字說明和給出的符號與數據,幫助學生進行理性分析,實現(xiàn)認識上的飛躍,效果很好。投影字幕片可以節(jié)省課堂板書板圖時間。
4.化學實驗裝置零件組合疊映投影片可以隨時復習化學實驗裝置的合理組裝,不僅可以在投影儀上放映,學生在白紙上也可隨處進行復習,兼有學具功能。
5.由化學教師自行設計,電腦專職人員編程制作電腦動畫輔助教學。如化學實驗由于裝置不合理或違反操作程序會造成試管爆裂、有害氣體溢出等現(xiàn)象,現(xiàn)場實驗不安全,而這部分內容又必須讓學生掌握,電腦動畫的演示效果極好。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1.發(fā)揮實驗的魅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xiàn)象對學生最有吸引力,最容易激發(fā)起興趣。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既是教學所必須,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最直接的手段。演示實驗要確保實驗現(xiàn)象明顯,可見度大,要多組織學生實驗,發(fā)展和穩(wěn)定學習興趣,對一些難度較大的實驗,教師要先做好示范和講解。怎樣操作,怎樣觀察、記錄,如何分析實驗現(xiàn)象,如何完成實驗報告,都要一一指導。同時,要增做一些實驗簡單、操作方便、現(xiàn)象明顯、趣味性強的實驗,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如:在講授分子一節(jié)時,為充分說明分子的特性,筆者增做了“碘蒸汽擴散”和“水與酒精混和時體積減少”的實驗,讓學生看到化學變化奧妙無窮,化學世界就像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很多明珠等待著他們去摘,立志從現(xiàn)在開始學好化學。
2.利用圖表直觀的特點
在化學教學中利用各種圖片、圖表、模型、幻燈、教學錄像、多媒體等豐富的感性材料,能對學生理解知識起相當大的作用?;瘜W實驗掛圖,學生不但喜歡,而且對儀器裝置、實驗操作,突出本質特征的實驗現(xiàn)象都能一目了然,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如在初中化學系統(tǒng)復習時,將常見儀器和主要實驗掛圖在實驗室中張貼,學生往往懷著深厚的興趣去觀看、思考,對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這一難點若在多媒體教學的基礎上采用掛圖講解,教師講的輕松,學生學的有味,效果頗佳。
3.利用趣味的比喻
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往往使學生聽得入神,想象豐富。講課時語言要準確、明白,動用一些比喻可加強學生對概念、理論的理解。如講原子構成時,比喻為:假設原子有一座十層大樓那樣大,那么原子核卻只有一個核桃那樣大,相對來說原子有一個很大的空間。
4.運用通俗易懂的口訣
要想學好化學,必須加強對化學知識的記憶,不僅要用機械記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知識之間建立內在的聯(lián)系,加強理解記憶。要盡可能把一些必須牢固掌握的基礎知識,運用既通俗易懂又瑯瑯上口的歌訣、口訣或順口溜等形式表達出來,以幫助記憶。如:講實驗室制氧氣的步驟時,為了便于學生記憶,編這樣的順口溜:查、裝、定、點、收、立、熄;再如:講授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順序時編這樣的口訣,氫氣是:早來晚走,酒精燈是:遲到早退。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又如講授收集氣體方法時編這樣的口訣,與水作用排氣法,根據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氣體純度大。
三、充分利用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情感,提高化學教學效果
教學活動需要師生雙方的默契配合,教師在感情、語言、教態(tài)、自身素質等方面都感染著學生。首先,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要有深厚的感情,高度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防止和消除感情上的隔閡。同時給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有序的課堂環(huán)境,培養(yǎng)人人善問的習慣,激發(fā)人人求知的欲望,通過不同難度問題的提出,給予人人成功的機會。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道”,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積極參與。
其次,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教學藝術對學生化學情感的培養(yǎng)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課前,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鉆研教材和大綱、習題中的問題和閱讀材料等,同時盡可能多的預見課堂上有可能發(fā)生情況和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在課堂上要靈活、恰當地處理在課下沒有預見到的問題,授課的語言生動、簡捷、準確,板書流暢、美觀,教態(tài)優(yōu)雅、大方,表情從容、自信,教學方法靈活、實用。所有的這一切都潛移默化感染著學生,學生因“信其師而親其道”,由此對化學產生濃厚的感情。
第三,要在課堂上設計一些不同難度的題目,進行提問和測試,當學生回答不出來時應給予一定的提示,當問題回答正確時應及時給予表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但在提問中一定要注意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四、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化學教學水平
1.小組合作研究抽象疑難問題
對于分子、原子、元素的知識歷來是教學的難點,同時也是學生學習中的最大疑點。教師講得吃力,學生可能感到模糊。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了一些微觀模型,讓學生對照模型去描述物質的組成與結構。這樣,小組內學習氣氛反而熱烈,大家各抒己見,然后每組發(fā)言,班級給予評價。在逐步的評價中,學生逐步發(fā)現(xiàn)了分子、原子、元素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相關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再如二氧化碳能否使石蕊變紅這一問題的處理中,筆者安排學生在實驗室里先分組完成幾個實驗:(1)向水中加石蕊;(2)向水中通二氧化碳后再加石蕊;(3)在稀鹽酸或稀硫酸中加石蕊。通過以上實驗,小組內討論是哪一些物質能使石蕊變紅,然后再做加熱實驗進行驗證。結果問題自然明朗,比教師直接講述效果要理想一些。
2.小組合作完成綜合實驗
粗鹽提純和溶液配制是初中化學教材中安排的學生實驗。教師講好后再由學生完成這一方式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而且耗時也較多,往往實驗不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放手讓學生在空余時間共同協(xié)商處理方法:包括實驗所用藥品、儀器、步驟、計算方法以及組內成員的分工。然后匯總到教師,教師選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組方案進行公示,請班級成員加以修正與補充。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讓每一個人有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找出自身思維的不足。通過動腦、動手,可讓學生充分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3.小組合作進行探究
在質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實驗中,天平在化學變化前后可能不會平衡,這樣可能造成實驗后得不到正確結論。白磷燃燒后如果瓶內白煙較多就立即稱量,指針會偏向砝碼一邊。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兩種溶液混合時,如果氫氧化鈉溶液的量較多,相互混合后若不及時稱量,指針會偏向藥品一邊。學生通過仔細認真的觀察,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如果教師刻意把現(xiàn)象引申到平衡或說明大致平衡將會使學生留下疑點。學生發(fā)現(xiàn)了,教師應該肯定。然后教師重新組織實驗,天平卻重新平衡。這時學生一定能得到關于質量守恒的正確結論,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探究天平不平衡的動機。教師可以就“天平不平”這一專題組織一次探究活動,讓學生充分準備,甚至可上網查詢或咨詢物理教師。然后小組發(fā)表意見,小組間相互評比。這樣學生便能較全面地分析了問題,而且逐步意識到進行化學研究應掌握的一種思想方法:控制變量。
參考文獻:
[1]馬曉霞.現(xiàn)代教師素質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14).
[2]何彩霞.對化學教師學科知識結構的測評和思考[J].化學教育,200l(5).
關鍵詞:化學課堂;三種課型;科學探究;魅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066-01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化學學科的靈魂。新的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通過實驗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和方法,進一步體驗實驗探究的基本過程……提高化學實驗能力?!钡?,現(xiàn)實初三學生受中考、課時安排的沖擊與教師觀念的影響,化學課堂成為實驗教學的主要場所,化學課堂也成為了發(fā)揮科學探究魅力的主陣地。下面,根據自己在初中近幾年實施新課程的體會,談談自己在化學課堂中如何發(fā)揮科學探究魅力的做法。
一、以實驗型課題,發(fā)揮科學探究魅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還要讓學生有時間和空間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使學生思維不禁錮于書本和教師的傳授之中。因此,教師應合理安排一定的探究性實驗,開展化學實驗周,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實踐。
例如,我在《探究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一課中。在課堂中,我與學生一起探究氧化銅能否做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由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來完成,從催化劑的定義出發(fā),學生很快設計出三組對比實驗的思路。1、氧化銅能否加快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2、氧化銅在該反應前后化學性質是否改變?3、氧化銅在該反應前后質量是否改變?絕大多數探究小組在1中選擇了在裝有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加入氧化銅和不加入氧化銅比較產生氣泡的快慢,2中選擇了將上面探究實驗中加入氧化銅的試管中液體倒出,再加入新的過氧化氫溶液,看是否又能立即產生較多氣泡。對于這兩點的的實際方案很快得到大家的認可,且耗時短,效果好。3中大多數學生很煩惱,從所學知識得來的最初方案是在放入前稱量氧化銅的質量,等反應完,過濾、洗滌、烘干之后,再稱量氧化銅的質量,兩次數據做對比。然而,此方案存在耗時長,且容易產生誤差等弊端,如何改進方案就放在了同學們面前。針對原來的方案,有兩處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有限時間內不易操作,過濾和烘干。同學們在課堂激烈討論之后,有同學想到了用無紡布布袋裝氧化銅的方案,一下就解決了過濾的問題。但原先是干燥的,反應完小布袋如何干燥成為最后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匯報,同學們大膽逆向思維,為了不干燥,同學們想到了將原來的小布袋浸泡在水中,這樣狀態(tài)就一致。不過,稱量過程中還是存在較大誤差,為了減少誤差,同學們積極動腦,想出了從水中取出之后,用濾紙吸干表面水分再稱量;第一次稱量完畢后取下小布袋,就不再變動,等反應完畢后,做如上處理后,再放至天平左盤,看天平指針是否回到刻度盤的中央,從而比較兩次質量。通過層層突破,同學們在課堂上漸漸體會到科學探究的魅力。
二、以實踐型課題,發(fā)揮科學探究魅力。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或實驗上的技術而已?!币蚨?,一個好的探究學習課題的提出,是啟迪學生心智的鑰匙,是激發(fā)學生靈感的火花,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和極大地價值。
例如,我以《愛護水資源》為題,與同學們一起在課堂上探究如何利用家庭中易得的物質將學校附近的臭河水處理凈化。河水受到污染,同學們已經熟知且關注。當學生們得知在化學課堂上利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廢棄物就能將河水進行粗略的凈化。學生的注意力會被深深吸引,能調動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熱情。從河里取水樣,從家中搜集廢棄物,從網絡上搜集資料等過程,同學們已經深入探究學習之中,迫切的等待課堂的實踐。在課堂中,同學們利用從家中搜羅來的空的飲料瓶,小石子,大石子,舊布料,燒過的煤球等,在課堂中學生自主設計并制作出各種各樣的凈水器,凈水器中裝物質的順序按照顆粒由大到小的順序從上往下擺放,和從下往上擺放,凈水效果和快慢做對比。當污濁不堪的臭河水經過他們自制的凈水器后,流出無色澄清的水時,那種成就感在同學們興奮的臉上表露無遺。在課堂小結時,班長提出了愛護水資源的倡議,使本課的中心思想得到升華。同學們在本課結束后對化學的興趣明顯增強,學生更了解了化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了對大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學以致用,學生再次體會科學探究的魅力。
三、用調查研究型課題,發(fā)揮科學探究魅力。
調查研究型課題比上面兩種課題難度更大。對于學生來說,開展調查研究型課題,首先要確定好調查考察的問題是什么?教師應指導學生選擇人們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自然科學中的知識問題,生產生活中的難點問題。學生學習中的疑點和興奮點問題,確定符合他們具體情況的調查課題。例如,我確定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之一“學校周邊農村垃圾的現(xiàn)狀調查與研究”,因為我校學生很多是來自學校周邊的農村。我讓學生將課題的實施分成課題組的組建、調查計劃的制定、社會調查與訪問、材料匯總與整理、原因分析與探究、方案提出與設想等五個部分,對我鎮(zhèn)鄉(xiāng)村不同生活區(qū)域的垃圾點的數目、分布及使用情況,垃圾轉運,分類、回收處理情況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進行調查、訪問、查找資料?;顒咏Y束后,同學們對大量的材料進行分類、加工處理、分析總結,得出我鎮(zhèn)農村垃圾處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幾項較合適的方案和設想,為我鎮(zhèn)的治理和保護盡一點綿薄之力。真正產生社會正能量的效應,同學們在課堂上再次體會到科學探究的魅力。
綜上所述,在課堂中不僅是實驗操作方式的改變,更重要是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研究,自主獲取知識的轉變。這樣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重視化學實驗,不斷改變教學理念,把握好特定條件下開展科學探究實驗教學的可行性和最佳時機,充分發(fā)揮科學探究的魅力,真正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通過三種不同的課型讓學生自主的參與探究,并體會科學探究的魅力,增強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新課程改革的展開,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和方式越來越不適應教育的發(fā)展,如何把課本里的東西,變得生動、形象和有趣,我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探索,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后來我承接了化學主題資源網站建設的任務,在建設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主題資源網站中的許多知識可以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三年來的應用,我的收獲很大?,F(xiàn)將主題資源網站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總結如下。
一、開拓學生的視野
互聯(lián)網是一個資源寶庫,如果我們教會學生從網上尋寶的方法,學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取得更多新的知識,從而擴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例如,初中化學《保護水資源》一節(jié)中,如何讓學生認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呢?我們可以要求學生通過網上閱讀,查找一些有關水的分布情況、水資源污染造成的后果,然后把學生找到的資料匯總,通過這樣,使學生了解到淡水資源的缺乏,從而認識到節(jié)約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另外,也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如“赤潮、“水華”等現(xiàn)象。所以如果能引導好學生利用網絡上的主題資源,是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使學生學到很多更新、更快的知識的。
二、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
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備課是關鍵。如果能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而備一節(jié)多媒體課,需要輸入文字、制作動畫等需花二、三天才能備好一節(jié)課。而且不是每個老師都懂得制作電腦動畫的。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的主題資源共享,想備好一節(jié)含有多媒體的課就容易很多了,不會制作動畫可以到網上找,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加以修改,這樣變成自己的課件,可大大加快老師的備課速度和質量。例如,我備《離子》這一節(jié)課時,從網上下載了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實驗模擬動畫、然后把這個組件插到我的課件中,充實了我的課件,使看不見、摸不著難以想象的微觀粒子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樣,我的課件既有內容,又生動。最主要還是大大縮短了備課的時間,充分發(fā)揮了資源共享的作用。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外實驗;延伸
化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學科,通過生動形象的實驗變化,使每個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化學讓我們的世界變得絢麗多彩,在和生活密切接觸中,讓每個學生樹立起改變世界的理想:如何讓我們的天空更藍?如何使我們的小河變得更清澈?如何利用廢物制造出我們的生活用品?理想是美好的,但是作為鄉(xiāng)鎮(zhèn)初中,學校的實際硬件水平與其他學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并不能保證學生所有的探究性實驗都能在學校完成。所以在實際化學教學中,我更注重農村生活實際中的化學知識,讓學生多從實際中找實驗素材,從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知識,使化學課外實驗成為學生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補充。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動員學生搜集本地實驗素材,形成較系統(tǒng)的課外實驗課題
在講完每個章節(jié)后,我都動員學生根據學到的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看我們身邊都有什么實驗素材,然后小組匯總,形成課外實驗目錄。例如:河北省磁縣林坦中學(以下簡稱“我?!保┪挥谔猩侥_下,煤炭資源豐富,但是這里的水特別“硬”,甚至有的村莊不得不拉水吃,我就讓學生對本村的水進行調查,看看本村水質如何,如何凈化水;到了冬天,這里很多家庭都安裝了“地火”,家里是比較暖和了,但是對環(huán)境的污染也加劇了,我就組織學生對各村“地火”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對比生“地火”前后環(huán)境的變化,從而鞏固學生對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識的掌握。
二、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例如:我讓學生觀察自己家中的水壺積垢情況,讓學生解釋現(xiàn)象,并提出解決方法。我們這里的水質偏“硬”,在水達到沸點后,有水垢形成,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水壺里長了水垢,不容易傳熱,浪費燃料。燒開水的鍋爐要定期除去水垢,否則可能因局部受熱不均勻引起鍋爐爆炸。水瓶膽中的水垢也影響水瓶的保溫性能。所以讓學生意識到水垢的危害,并提出解決的方法。由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強,在家庭中,可以用家庭用的醋去除水垢。又如,可以布置學生觀察家里鐵質農具生銹的情況,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銹的規(guī)律,提出解決生銹的方法,如把農具放在干燥的地方,農具的表面涂上一層油,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就掌握了4Fe+3O2+2xH2O=2Fe2O3·xH2O方程式。再如,讓學生觀察加油站、面粉廠、礦井內、紡織廠,為什么都標有“嚴禁煙火”,聯(lián)系所學知識,讓學生知道可燃物與氧氣接觸的面積越大,燃燒就越劇烈,這些地方一旦有明火,就有爆炸的可能,所以讓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在禁止煙火的場合中,一定要嚴格遵守有關規(guī)定,保護自己和他人安全。
三、通過課外實驗,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任何一個實驗,從開始的選材到實驗器材的準備,從實驗現(xiàn)象的記錄到實驗結果的記錄,都體現(xiàn)了學生的思維快慢、深淺,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例如:我讓學生探究兩種等體積的液體在一起體積發(fā)生的變化,有的同學用水和醋,有的同學用水和食用油,有的同學用甘油和肥皂水,當然得出的結論就有差異,在這個過程中,我鼓勵同學們選用的各種物質,對于形成的結論,則根據實驗事實,結合網上查詢,讓學生增加化學知識。在做課外實驗的時候,我對于學生身邊熟悉的化學物質和現(xiàn)象造成的污染,讓學生實際體會,環(huán)境的污染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全社會的力量。我校的旁邊就是一條小河,名字叫牤牛河,小河常年清澈見底,可是2007年時,曾經有一個化工廠排放工業(yè)廢水,導致小河下游很多魚兒死亡,排污口更是寸草不生,一直到今天,排污口還是焦黃一片,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現(xiàn)在每一屆學生我都會組織他們到實地觀察,讓他們知道環(huán)境對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性。在生活實際中,要求每個學生節(jié)約每度電,充分利用每一滴水,真正做到“低碳生活”,做一個藍天綠地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