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少兒睡前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02年11月,可愛的兒子——__,降生了,頃刻間,他們體驗了初為父母的幸福與甜蜜。與此同時,身為母親的__開始堅持寫日記,記錄了孩子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和點滴故事。俗話說,興趣是培養(yǎng)孩子讀書習慣最好的老師。于是,他們夫婦二人就開始培養(yǎng)孩子讀書興趣,激發(fā)孩子的閱讀潛能。打孩子牙牙學語開始,他們就為孩子買來人物掛圖、《奧特曼》《孫悟空》等繪本,教孩子認識爸、媽等人物名稱,以及蔬菜、鐘表等日常生活物品,還有小孩子都喜歡的動畫人物。孩子上學了,他們又給孩子買了一些他喜歡的童話故事書:《小香菇》《綠野仙蹤》《丑小鴨》《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等等。孩子有了讀書的興趣之后,他們又常常帶孩子走進書店,讓他選擇他自己喜歡的讀物。孩子上學期間,常年訂有《小學生學習報》、《十萬個為什么》《小福爾摩斯》等報刊雜志。
孩子喜歡玩電腦游戲,做父母的也不極力反對,因為凡事都有它有利一面。但在孩子玩游戲之前先欣賞父母給他下載的小短文或視頻,比如:《如何做個好孩子》,著名演講家鄒越的《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父母、愛自己》的演講等,這樣文章也讀了,游戲也玩了,一舉兩得。另外,孩子喜歡每次睡覺前聽幾個小故事,而父母頭腦中的故事有限,所以,他們就為孩子買來“八音盒”,從電腦上下載小故事,如《女媧造人》、《伊索寓言》,在他睡覺之前打開音樂,放給他聽;等孩子大時,他們又讓孩子聽《中華上下五千年》等一系列的故事,從而滿足他的睡前需要。現在,家中書房里堆滿了孩子近幾年來閱讀過的書和雜志。這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的精神食糧。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自古以來,榜樣教育,貫穿孩子的整個教育歷程。__和__雖然都是中師畢業(yè),但在讀書學習上他們都在盡力地為孩子做好表率。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他們都先后都完成了本科學業(yè)。一方面彌補了埋藏在他們心底多年的遺憾,另一方面,對孩子在讀書的興趣上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一家三口都有自己的博客,并堅持寫生活隨筆,至今他們共發(fā)表博文200余篇,其中兒子發(fā)表博文50余篇,每次再回過頭來自我欣賞這些隨筆時,就會感到生活的其樂融融,以及世界的美好。
睡前看書交流是他們家一直以來的讀書習慣。床頭總放著幾本書。睡前要么自己看自己的,看完之后簡單說說自己所看的內容;要么父母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發(fā)表自己的“高見”;要么他們一起聽“八音盒”里下載的電子書,然后互說感受。每到周末,他們一家便會帶上“干糧”一齊去市圖書館暢游一番。看著、讀著、低聲講著、交流著、偷笑著。別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一、養(yǎng)成閱讀習慣
從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閱讀習慣跟隨并影響人的一生。從孩子稍懂事一點起,我就每天為她講幾個故事。從一年級開始,孩子就自己每天課外閱讀半小時。小時候我是和孩子一起讀一些有趣又有益的兒童讀物?,F在每次從書店買回一本書,兒子一到家就會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記一記、背一背好詞好句。而我總是把自己也當成小學生。只要女兒看的書,我一定自己看一遍。我們常常一起看書,一起探討書中的問題。
二、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兒子從不亂花零用錢,因為她的零花錢都是她自己掙來的。比如,打掃一次衛(wèi)生,我們就給她一元;洗一次碗筷給二元(這種作法也許不大恰當),但至少使兒子懂得了掙錢的不易。而每學期的學費都是她用自己的壓歲錢交的。在穿著上從不講究,只要穿著合適干凈就可以了。
的確,我的孩子在課余也學了英語,書法。并且已學好了三級少兒劍橋英語。但我不會強求孩子在上小學時就去考英語四級、六級,我會把孩子看作平常人,就不會整天盼著孩子成為數學天才或者書法天才。我只是讓女兒每天做兩道習題。每晚記幾個英語單詞,是兒子在臨睡前的必修課,開始記的時候,錯誤百出不要緊,貴在堅持,一星期記下來,十幾個單詞早已滾瓜爛熟了。這兩個過程只要10至20分鐘就夠了。
超級爸爸都有怎樣的特質?每個人心中自有答案。
如果讓各位媽媽們來做個“超級爸爸”的評選,她們都會有怎樣的標準呢?
媽媽推選的超級爸爸說服寶寶沖澡
關鍵詞:造趣,鼓動興致
推薦達人:宏宏媽
男寶宏宏2歲半,性格特點:膽小
很多同事對宏宏的評價是:“你家兒子乖得像閨女一樣!”我暈,這可不全是一個好評價,光是用蓮蓬頭給他沖個澡,就能惹得他大哭并四處逃竄,氣得我罵他:“這樣膽小,長大了怎么做男子漢!有什么用!”宏宏爸趕緊把氣急敗壞的我勸一邊去,蹲下來安撫兒子,然后,他想出一個好主意:“兒子,咱拿蓮蓬頭來做澆花游戲吧?!碑敯值南茸谠「桌?,扮演那棵花,宏宏就用蓮蓬頭澆他的頭發(fā)和臉,真不容易啊,宏宏爸忍受著兒子的亂噴水,一面還要裝出很享受的樣子;等寶寶玩夠了,宏宏爸說,該你扮演那棵花了,放心,老爸澆花很舒服的,他把水溫調得很暖和,把水流開到最小,一點點幫寶寶克服恐懼,適應蓮蓬頭的刺激……好啦,現在宏宏最愛把蓮蓬頭開到最大,和他爸在浴室里玩沖澡游戲了,每次都能聽見爺倆發(fā)出快活的嬉笑聲。有一次,我看到宏宏爸用浴巾裹著玩累了的兒子出來,兒子很快靠在他懷里睡著了。
媽媽感言:看到那一幕,我都感應到宏宏得到無窮的包容和鼓勵后,那種發(fā)自內心的安全感,這都是爸爸給予的。
公開換尿布
關鍵詞:克服羞澀
推薦達人:萌萌媽
女寶萌萌8個月,性格特點:急躁
萌萌現在8個月大,最快活的事,就是跟爸爸出門,因為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對萌萌有圈養(yǎng)之嫌。我在忙審計,加班很多。出門沒有問題,問題是萌萌動不動就尿了,一刻也等不及就要換尿布,她爸在家換尿布很利落,可在外就不好意思換,有一回匆忙抱著哭得聲嘶力竭的女兒回家,奶奶一看,娃兒的屁股都淹紅了。奶奶從此就禁止兒子單獨帶孫女外出……
這哪成?不能剝奪人家當超級奶爸的樂子嘛。我就開始教老公一一發(fā)現公共場合的換尿布場合:大商場的母嬰公廁、洋快餐的洗手間,這兩種地方都要麻煩清潔工大嫂清個場子——把帶寶寶的媽媽趕出來,放我老公進去。一般不帶這樣麻煩人的,除非萌萌大便了,需要擦洗。萌萌爸現在練就了能在任何一個有座椅的地方,把寶寶一橫抱就換尿布,只要1分鐘,寶寶就舒服了。上次他帶著寶寶參加單位組織的春游,激動地給我發(fā)短信:“老婆,動車上也有換尿布的臺子,往外一扳就行,還有擦洗的濕巾。太方便了?!苯Y果他的女同事鄒姐后來跟我吐槽:“你家老公太大方了,急著給寶寶換尿布,竟然進了動車洗手間連門也忘了關,一點隱私觀念都沒有?!?/p>
媽媽感言:被吐槽算什么!這件事至少說明兩點,一,老公盡職盡責;二,老公是否盡責,全憑老婆調教,噢耶!
喂奶專家
關鍵詞:超細心
推薦達人:江江媽,
男寶江江10個月,性格特點:貪婪、率性
我們家兒子是個急性子,胃口很大,書上說一頓只要喂80ml奶時他要吃120ml,說要喂120ml時,他能一口氣喝下180ml,所有的人都很開心,就算兒子三天兩頭鬧腸胃不適,也沒有引起我和奶奶的重視,后來江江爸把喂奶的事都接過去了,他說寶寶的“飽覺中樞”還沒有發(fā)育好,太多喂食對健康不利,嚴重時還會誘發(fā)“腸套疊”。江江爸現在對喂奶程序摸得門兒清:消毒奶瓶、沖調、涼溫,喂完后幫助寶寶排出胃里的空氣。他還親自制作輔食,做豬肝泥、胡蘿卜泥和菠菜泥更是手藝一流。
媽媽感言:更有意思的是,經過他在喂食時的耐心調教,兒子急躁貪婪的個性也有所改觀!
向壞習慣宣戰(zhàn)
關鍵詞:不找借口
推薦達人:林林媽,
男寶林林4歲,性格特點:倔強,任性
兒子有很多不好的飲食習慣,平時薯片可樂不離手,夏天正經飯不吃,一天三頓冰淇淋,大道理說盡,他回我說:“你干嗎不去批評爸爸?他不是也愛喝冰可樂?他還跟我搶冰淇淋吃!”
我把這話用手機錄下來,給老公聽,他滿面慚愧,答應要給兒子做榜樣,要戒可樂、戒炸雞、戒薯片、少吃冰淇淋、多吃水果蔬菜……他真做到了,盡管一開始,我看他熬得像戒煙一樣,那個痛苦啊。我也經常當著兒子給他爸戴高帽:“你看現在爸爸的身體多好,多壯實,能抵抗‘好吃的壞東西’的誘惑,才是男子漢,林林想不想當言而有信的男子漢?”林林拉長了聲音說“想”,盡管還有三分不情愿,我和他爸偷偷相視而笑。
媽媽感言: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想教出好“學生”怎么辦?“老師”先努力唄!
負重袋鼠老爸
關鍵詞:耐性,溫柔
推薦達人:薔薔媽,
女寶薔薔13個月,性格特點:開朗,好奇
從薔薔滿8個月起,我們出門旅行看景,都帶著她,薔薔爸更是全程用背兜背著女兒,不辭勞苦;到了地方眾人忙著拍照打牌,他都要去找女兒感興趣的東西:有一天,他抱著女兒上了旋轉木馬;還有一次,他背著女兒跟著米老鼠唐老鴨偶人走了大半個公園。我都感到羞愧,覺得要老公付出這樣的耐性和溫柔,他是不是背地里挺怨我的?結果他呵呵笑了:“女兒給了我一雙寶寶的眼睛,讓我發(fā)現這世界的新奇可愛之處,對我來說,再也沒有比抱著柔軟的小寶寶在公園里曬太陽更幸福的時刻了。按高曉松的話說,這一刻千金不換?!?/p>
媽媽感言:最后他那一段“告白”,我聽了就是一個感動?。∵@樣一個溫柔細膩的老公,也是千金不換的!
睡前故事大師
關鍵詞:耐心,想象力
推薦達人:兆兆媽,
女寶兆兆5歲,性格特點:開朗,任性
――《變來變去的湯》,
開始訓練。
那時候,拼音還沒有學,漢字也不認識幾個的女兒,便跟在我后面,一句一句機械地念。僅僅念了三遍,女兒的眼睛就開始游離,念的腔調也似乎飽含著天大的委屈。第二天放學回家,照例開始訓練。還是帶讀。然而,在別人孩子身上的那份耐心,卻在自己孩子身上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我讀到口干舌燥,女兒那邊卻是別扭的聲音,滿臉的苦相。我壓著火,坐下來稍事歇息,想平復心情,突然,我自責起來: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平時沒培養(yǎng),現在讓她超水平,怎么可能呢!帶著愧疚和歉意重拾書本,繼續(xù)。反復如是地,訓練了十來天,女兒終于在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比賽的時候,特意抽個時間去看了,女兒與一等獎的孩子相比還有些差距。表情不夠豐富,語氣不夠抑揚。得了個二等獎,女兒卻是非常高興,她還不知道一等獎和二等獎的區(qū)別在哪里,只知道有獎狀就好。事情過去了一段時間,有一天,女兒看電視上的少兒才藝展示,她也叨叨著要表演?!皩氊悾切└绺?、姐姐是彈鋼琴、拉二胡,不是講故事?!薄澳憬涛野?,你教我就會,那個講故事我不也一學就會了嗎……”
看著女兒認真而自信的樣子,作為教師的我,悟到那次參賽的真正意義,正如心理學家威廉?杰姆士說過:“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真正的收獲,并不是那張獎狀,而是隨著獎狀積累起來的學習信心與主動參與的品質。莎士比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活?!睂W習的信心不是憑空而至,它就像我們的信用額度,只有不斷地通過刷卡消費而后及時還款來累積的。以鼓勵代替批評,以贊美來啟迪學生潛在的動力,自覺地克服缺點,彌補不足,會使學生懷著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創(chuàng)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贊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樣讓人心靈滋潤。
再說一個女兒剛上小學的故事。做父母的都心疼孩子,輪到自己的孩子值日,家長們便都去幫忙。而只有我,這個一直與孩子同處一所學校的最近的我,卻很少去。
還記得女兒一年級的一次值日,早上,女兒就找到我,說“媽媽,今天我值日,下午放學后就去幫我掃地哈!”也許是怕我不答應,或者怕我忘記了。中午放學時,女兒再次給我說了這件事。我說:“掃地應該是同學們自己的事情??!”她不以為然:“我的同學都是爸爸媽媽掃的?!蔽遥骸拔也蝗ィ约旱氖虑橐约鹤龅??!薄澳莻€桌子、椅子太擠了,太重了,不好掃。放學了,我還要做作業(yè)。他們都是爸媽掃的!”帶著滿肚子的委屈,女兒回自己房間了。
我嘴上雖硬,但下午放學后,還是想去看看。畢竟,做嚴母,也要嚴而有度嘛!我去女兒教室的時候,只剩下她和另一個小女孩了,估計其他孩子的任務在家長的代勞下,早就結束回家了,這兩個小不點,一會兒拿起掃把掃地,一會兒又抓起抹布擦灰,仿佛千頭萬緒,不知道從何處開始。想想也難怪,在家里,除了在我的幫助下洗過一次碗,女兒好像還沒有做過別的家務。她當然是茫然不知所措,看到眼前的情形,我竟然脫口而出給了他們建議:不妨先掃地,最后抹桌子吧?有了我的建議,兩個孩子拿著小笤帚,干得歡著呢!來來回回把地吡撕眉副椋我又幫著拖了一遍,又和她倆把桌椅抹干凈、擺整齊??粗麧嵉慕淌?,兩個孩子很有成就感,我也很開心。我就想啊,到學校里幫孩子值日的家長,也不一定就都錯,當然前提是:孩子也得參與。
這件事讓我真切的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內在需要就是“為自身而存在”的應然性。人是自為的存在,人的超越性決定了人只是在企圖成為什么的時候才取得存在。人是把自己推向未來的個體。在這種孩子既有需求,又有目標的情況下,我們就應該正確引導。這樣,孩子的發(fā)展中的內在需要和外在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亦即人的發(fā)展應然性與實然性的統(tǒng)一,以達到教育過程中人的內在需要和社會的外在需要之間的可行度。
有的時候在適當的時間給孩子適當的方法指導,走在孩子的身邊,走進他們內在的心理,理解他們真正的心聲,扶植他們美好的心愿。給他鼓勵與支持,一起面對人生的一次次學習,一個個挑戰(zhàn),對孩子如此,對學生也應當如此。因為我還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故事是人的心靈得以自由舒展的地方。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聽和講故事,故事就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孩子。積極健康、生動有趣的故事,不僅給孩子帶來很多知識和快樂,而且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在潛移默化中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他們的好品德。研究表明,早期閱讀潛能的開發(fā)對于個人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們不難發(fā)現在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方面,一個非常明顯的新動向是對早期閱讀的提倡和重視。早期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和感受,希望能夠幫助到有以上困惑的家長們找到些許答案。
兩歲前……
兒子1歲的時候我把他放在老家出來工作了,經歷了1年的日夜思念,工作一穩(wěn)定,我就把他接到深圳來了,那時他2歲。剛到深圳的他很內向,每天晚上都吵著要回老家;每次帶他去樓下玩,認識的鄰居都問我:“你兒子怎么都不講話呀?問他什么都不回答,怎么這么內向???”作為母親,我焦急萬分。思來想去,我覺得我要先學會如何和兒子溝通,讓他盡快融入這個新的環(huán)境。除了經常帶他去坐他喜歡的搖搖車,去逛公園,我還給他準備了小朋友喜歡看的光碟,帶他去商場挑了適合他看的有彩色圖畫的故事書。每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飯,我就給他讀上幾篇故事;為了吸引他的注意力,我把他抱在懷里,一邊指著故事書上的圖畫和文字,一邊繪聲繪色地講給他聽,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語氣;慢慢的,給兒子講故事已經變成了我們每晚睡前的必修課,有時加班晚了一些回家,兒子也會等著我給他講故事,一進門就拿著故事書過來叫我給他講;最重要的是,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我和兒子的溝通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輕松,他邊聽故事邊就故事內容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就耐心地解答著;有時候,我還會讓他復述故事的情節(jié),或者讓他講給我聽;慢慢地,他也會發(fā)揮他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編一些故事情節(jié)了,每次我都會鼓掌或豎起大拇指鼓勵他、表揚他。就這樣堅持著,兒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進步很大,出門能主動和鄰居們打招呼了,也能和小朋友們玩到一起去了。我想,給兒子讀書講故事這個習慣我要堅持下去。
三歲后……
兒子3歲上了幼兒園后,仍然很愛聽我給他講故事,有些故事講了好多遍他還是很有興趣;除了故事書,這個時候兒子還有幼兒園發(fā)的書, 每天放學一回家他就喜歡把這些書拿出來翻看,還喜歡給我講在幼兒園上學發(fā)生的事情。另外,我還買了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書回來,上面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故事,兒子也很喜歡聽我讀,讀完后總要評價一番,哪個孩子做得對,哪個孩子做得不對,為什么之類的。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認真聆聽他說話,讓他感到父母對他的重視與尊重,這樣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他也會在與大人的談話中,認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對孩子的理性思維習慣也有良好的幫助。當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一些細節(jié),這樣才能比較迅速的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每次我讀故事的時候,兒子總會坐在我旁邊,眼珠子跟著我所讀的內容轉,慢慢地,他認識了不少字。上中班的時候,我和他爸爸有時會帶他去書城看書,有時帶他出去玩,會教他認識路邊廣告牌上或商場里商品上的字。后來,周末他經常都要求我們帶他去書城看書, 那時,他不認識的字就會問我們怎么讀。兒子大班的時候,雖然他還沒有學過拼音,但已經基本上能單獨閱讀了。這時,我們帶他去深圳市圖書館辦了借書卡,幾乎每個月都去那邊借書回來看;每次去借書,兒子都要在那里看上好幾個小時不愿走,那里的書種類很豐富、內容很有趣。我想,這時的兒子已經愛上閱讀了。在幼兒園的時光,兒子也不再是曾經鄰居眼中的內向男孩了,活潑開朗的他, 同學和老師都很喜歡;運動會的代表講話,畢業(yè)典禮的主持,這些語言和表演類的活動也都讓他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能說會道的他,讓我這個做媽媽的有時都覺得自愧不如了,小家伙說話時常成語連連,讓我感覺自己的表達能力都有點跟不上他了。這時,我更加堅定,我要和兒子一起堅持閱讀這個好習慣。
現在……
時間過得挺快,孩子現在已經上一年級了,學習無疑比幼兒園階段緊了一些,可我依然和兒子一起堅持著閱讀的習慣。2012年8月,光明新區(qū)圖書館開館了,這對于喜歡閱讀的孩子們來說,是一份最好的禮物?,F在,我不用帶著兒子乘車去深圳市圖書館借書了,在光明新區(qū)圖書館少兒館就有很多適合孩子們、孩子們也愛看的書。每天兒子放學回家做好作業(yè),就會拿出他喜歡的書閱讀, 也經常給我講故事,講學校發(fā)生的事情。一年級的語文試卷最后一題看圖寫話,兒子都能獨立完成,概括和表達都比較清晰,我想,這是與平時的閱讀習慣分不開的。使我更加堅定以后要繼續(xù)堅持陪著兒子一起閱讀,堅持讀故事,堅持講故事,堅持寫故事,他的童年和以后的人生一定能在閱讀和故事中更加豐富多彩。
我在36歲之后才知道兒童文學作家C.S.路易斯,漸漸讀他的書,《地獄來信》《痛苦的奧秘》之類,但因為自己的閱讀傾向日益偏于少兒讀物,所以留心最多的,還是《納尼亞傳奇》。讀完這個小說,我就期待著跟菜蟲共讀此書的時光早日來臨。我想將《納尼亞傳奇》作為他的人生第一本文字書。
讀故事,給孩子溫暖的陪伴
菜蟲剛讀二年級,還不能自己獨立閱讀一本文字書,但對之前閱讀的情節(jié)失之于簡單的繪本卻突然失去了興趣。忽一晚,睡前的閱讀時光,我拿起《納尼亞傳奇》第一卷,沒有征求菜蟲的意見,就自顧自地讀下去。
菜蟲仍在邊上玩,翻跟頭啊,枕頭大戰(zhàn)啊什么的,我不管,徑直念下去:
從前,有這么四個孩子,他們的名字分別叫彼得、蘇珊、愛德蒙和露茜。為了躲避空戰(zhàn)爭襲,他們被送離倫敦,來到一位老教授的家里……教授已經老態(tài)龍鐘,一頭蓬亂的白發(fā)。孩子們一來就喜歡上了他。但在頭天傍晚,當他從大門口出來迎接他們一行的時候……
開頭的幾分鐘并沒有吸引菜蟲太多的注意。對于一個朗讀者來說,這幾分鐘一定要經受住不被孩子注意的打擊。如果因為孩子一霎時不能安靜下來而加以叱責,那恐怕你今晚的朗讀要產生反效果了。父母的朗讀對孩子來說是一段美妙旅程,聲音里傳遞的是愛的信息,所以聽朗讀不是孩子的艱難任務,而是溫暖陪伴。了解到這一點,那么對孩子以何種姿勢來傾聽,有何必要深究呢?
我了解菜蟲的讀書習慣:一邊玩,一邊始終在傾聽我的聲音。所以,當露茜進入衣櫥,穿過層層的衣物,從衣櫥那一端穿越,來到納尼亞世界的時候,菜蟲完全被吸引。他探過頭來,問道,爸爸,你在念什么書啊。
我沒有被菜蟲打斷,根本不理他,繼續(xù)念下去:
她很快就發(fā)現,碰在她臉上和手上的已不再是軟綿綿的皮毛了,而是一種又堅硬又粗糙甚至有點戳手的東西?!ミ?,這像樹枝嘛!’露茜一聲驚叫……
衣櫥后面居然出現了一只羊怪,對一個8歲的孩子而言,是多么值得驚訝的一件事。但我就在這里停下來,跟菜蟲說,這個故事好聽嗎?這本書叫做《納尼亞傳奇》,是很好看的一本小說。如果你喜歡,我就給你念下去。
自此以后,約有半個月,我們每天都在讀這本書。場景就變成:菜蟲每晚都期待早點上床,然后他拿起《獅子、女巫和魔衣柜》,對我說,爸爸,快念。
這是菜蟲能夠理解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之后我給他念的第一本小說書。因為是穿越的主題,半個月后,接下去我不失時機地給他念了《日》,同樣是穿越衣櫥,來到另一個奇妙國度。
菜蟲當然也很喜歡。
角色扮演和討論,啟迪孩子思考力
但接下去的半年,我們家衣柜遭了殃。菜蟲每晚都要躲到衣櫥里去,把媽媽的衣服扔得滿地,有時還加以踐踏,或者拿起毯子當作斗篷,手臂前指形同超人。當然,因為這是在穿越,媽媽是不能有怨言的。我們知道,裝扮與表演也是閱讀的一部分,孩子正在這個情境之中,你的埋怨將他拉回到現實之中,這對故事是一種傷害。所以第二天一早第一件事,便是整理衣櫥。
非但如此,每天的討論必不可少。討論的核心,最終會落到孩子最關心的問題上。讀《納尼亞傳奇》過程中的一天傍晚,在去外婆家的路上,在踩樹樁的菜蟲突然開始跟我討論魔法的問題,核心疑問是,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魔法的。我覺得,讀《納尼亞傳奇》和《日》之后,菜蟲有了哲學思考。
于是這成為我與菜蟲一段時間里最常探討的問題。除了這兩個小說,還有一個繪本叫做《穿越魔鏡》,一個電影叫做《魔境仙蹤》,也在我們的討論之列,成為有力的佐證。
講故事,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作熱情
那年的初冬,感冒大流行,菜蟲未能幸免。等著醫(yī)生就診的近三個小時里,我與菜蟲開始玩一個游戲,就是彼此講故事給對方聽。就像《竊書賊》里描寫的場景,故事賦予了這漫長的等待時間以意義,或許《十日談》也是這樣誕生的吧。
在給菜蟲的講述中,我逐漸形成了《尋找魔法的克力》這個故事的梗概。更重要的是,我是與菜蟲一起完成這個游戲性寫作的,主人公,一個男孩子叫克力,便是由菜蟲命名。在接下去的兩個月里,敘述與寫作,以及每寫完一段之后的朗讀,賦予我們一家三口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以嶄新的意義。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我們思品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逐漸養(yǎng)成感恩的心態(tài)和習慣,使感恩成為學生自覺的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并以此作為個人的品德與修養(yǎng)立足于社會而恒久地存在。那么,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小學生的感恩教育如何培養(yǎng)呢?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做法和體會。
一、讓學生學好人生第一課:知恩
對于一個剛跨進校門的小學生來說,老師教給他們的,最重要的是人生第一節(jié)知恩課。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如在教學《我的健康成長》內容后,可提出一些問題:“我”是從哪里來?是誰養(yǎng)育了“我”?是誰令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還有,在我們身邊又有些什么?當我們不高興的時候,是誰令我們快樂?當我們跌倒時是誰把我們扶起?再如,當教學《我們共同的世界》時,可以提出問題:當我們聞到花香、看到燦爛的陽光、綠茵茵的青草、清澈的河流時心情又是怎樣的呢?最后啟發(fā)總結:是爸爸、媽媽、爺爺、小伙伴、老師、、、他們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快樂和幫助,還有就是大自然,它給了我們陽光、空氣、水還有許多許多,它讓我們無憂無慮地生活著。這樣做的目的讓孩子們知道幸福來自父母、家人、朋友和大自然。人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對生活產生熱愛之情,就會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熱愛學習。這樣做的目的是在孩子的心中種下感恩的種子,這比教會他們漢語拼音和阿拉伯數字重要得多。
二、用生動的案例教育學生為什么感恩
古語有云“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在思品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多引導學生從體量父母的辛勞開始:如每天放學,當我們饑腸轆轆地回到家時,是誰為我們端上可口的飯菜?夏夜,當我們在燈下做作業(yè)受蚊子叮咬時,又是誰為我們點燃了蚊香?當我們的作業(yè)不會做的時候,又是要強的誰試著從書本中幫我們找答案?為了我們能安心做作業(yè),又是誰放棄了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當我們生病時又是誰拖著疲倦的身軀帶我們看醫(yī)生、、、這都是生育我們養(yǎng)育我們的父母??!其次是教育學生體諒老師的教育之恩:因為我們的每一點知識都有老師的汗水,我們每一點疑惑都有賴老師的點撥,我們每前進一步都有老師的攙扶,我們每一次的糾紛都老師的裁判……我相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長路上的每個腳印都會激起學生的感恩之情。
在進行正面教育的同時,還可以從反面進行教育。例如,在教學《我們的學校生活》時,我給學生講起一個反面案例:一個家庭貧困的學生上山砍柴時,腿部摔成粉碎性骨折。他的班主任老師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為他治腿,并在整整一個學期里背他上學、放學,此后又用自己微薄的工資供他讀完高中。然而,這個學生大學畢業(yè)后,從未回母??赐^自己的恩師,甚至連一張賀年卡都未曾寄過。為此,我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要感恩?怎么感恩?孩子們紛紛表示:“要記住別人曾經給予的恩惠,在他需要幫助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父母給予我生命和關愛,我要好好珍惜,用優(yōu)異的成績和孝心回報他們!”“多為家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少讓他們操心!節(jié)日里,用自己的零花錢送一份感恩的禮物!平日里,真誠地道一聲爸爸媽媽辛苦了!”是啊,向別人表達真誠的謝意是尊敬與禮貌的最高表達方式,也是建立與維系人際關系的最佳方法。通過案例啟示,教育學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間的親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關愛、支持和援助時,始終將他人的恩惠銘記在心,并給人以回報,不能只圖索取和享受。
三、組織學生開展系列活動,教會學生感恩施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些,都是古人對感恩的認同和做法。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適時組織學生開展相關活動,營造“感恩施恩”的教育氛圍,以凈化學生的心靈,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1、編寫《感恩警句》集。利用課外活動,組織學生查閱書籍或在網絡搜索,尋找“感恩”的名言警句,抄寫在專門的《感恩》集子上。晨會課上,讓學生交流,朗讀感恩的名句。這樣做,一粒粒感恩的種子將會播撒進他們心靈的神奇土地。
2、編寫《感恩故事》集,舉辦故事會。讓學生從故事中去感知身邊的親人、老師、朋友、陌生人的關愛,由心靈深處產生共鳴,舍棄以自我為中心,試著從他人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艱辛,體味人生的冷暖,感受濃濃的親情。
3、寫感恩信。讓學生寫感恩信,以觸動自己的心靈,將心底的真摯之情和感激之意蘊涵于字里行間,孩子們讀后淚光瑩瑩,難以忘懷。
4、送給父母禮物。用感恩的行動在家中承擔起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者在特定的節(jié)日里(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除夕日)送上自己真摯的祝福:爸爸媽媽辛苦了,感謝你們?yōu)槲易龅囊磺?,請接受我最誠摯的禮物(用積攢的零花錢買一個精致的玻璃茶杯,或一盒濃濃的奶茶,或一袋清香的茶葉,或一個漂亮的發(fā)卡,或一個實用的剃須刀……)!
5、向父母禮貌性問候。放學回家,向忙碌了一天的父母說一句親切問候的話,讓父母從孩子口中聽到最舒心的話語,在享受著天倫之樂的同時,將會忘卻一天的疲勞和煩惱。
一、養(yǎng)成良好學習的習慣
1.上課前要預習
在每節(jié)課之前都要快速預習。預習能使你在課堂上抓住自己不會的地方有所突破,課下你會覺得輕松愉快。預習的方法因人而異,不必強求一致,有的同學邊讀書邊思考,對新的內容產生了濃厚興趣;有的同學在預習時讀、畫、圈、點,在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做上記號,以便上課時注意。
2.上課時要認真聽講
凡是學習態(tài)度端正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會全神貫注,目不斜視,注意力高度集中,認真聽講。盡管新課程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盡管現代課程理念提倡活動、民主、自由,但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平等參與課堂教學。學生要把認真聽講放在首位,尤其是在老師少講精講的情況下,認真聽課將是學生取得成功的第一要訣。
每一個老師都會在課堂上把每個重點內容講述或點撥得非常透徹,因此學生一定要集中精力聽。接下來就是融會貫通,在把教師所講的內容吃深吃透的基礎上,積極思維,大膽質疑,好問,多思,并學會給自己出題,爭取用多種方法解析一道題,比較各種方法的簡便程度,這也是對以前學習水平的一個檢驗。這樣,能夠對相關的問題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3.課后要認真復習
課后一定要復習,而且要循環(huán)往復地復習。因為人的大腦在儲存新的信息的同時,會把先前的信息忘掉一部分。只有循環(huán)記憶,反復復習,才能把知識學習得扎實、牢固。除了課后復習外,還可以在雙休日進行定期復習和每個月進行一次階段復習,將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在復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復習的方法要多樣化。復習不等于簡單重復,要適當變化形式,力求生動、形象、有趣、有效。如可以采用誦讀與譯背等方式復習,也可以在運用知識過程中復習,也就是在實踐中復習。
(2)復習分量要適當,既要避免過度疲勞,又要適度提倡“過度復習”。為避免過度疲勞,可適當分散復習?!斑^度復習”是指對需要牢牢記住的學習內容達到初步掌握后仍不停止,而是繼續(xù)進行學習識記,達到完全鞏固的程度。如背一課的英語單詞,背了五遍就能記住,還要繼續(xù)背三遍,這三遍叫“過度復習”。花的時間雖多了一點,但對學習很有幫助。
(3)復習時要對學過的知識繼續(xù)加工,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這就要求在復習中把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增強記憶。這樣,知識結構才能牢固。
(4)傾聽的習慣。語言的習得重要的是語言環(huán)境,但我國的母語是漢語,學生不可能接受自然的英語熏陶,因此,只有人為地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強化訓練、增加接觸英語的時間,才能借以擴大語言的輸入量。聽讀的時間可安排在早晨,一邊洗漱一邊聽,午飯、晚飯前甚至晚上入睡前的零散時間,都是聽讀英語的好時機,聽讀的內容對于初學者來將講應以書本內容為主,可以預習新知識,也可以復習鞏固。此外,為了幫助學生早日養(yǎng)成這個習慣,學生的聽讀作業(yè),教師應要求家長簽字,同時對于認真完成這項作業(yè)的同學,教師應及時表揚、鼓勵,形成良好的導向。當然,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聽讀的時間可以延長,內容也不應局限于課本,現在有很多的固定少兒英語電視節(jié)目,家長、教師可以恰當選擇,也可以通過觀看水平適當的英語光盤,那些妙趣橫生的卡通形象和情節(jié),很容易被孩子們接受,更能調動他們的視、聽、說等多種感官,使他們在快樂中學習知識。
(5)養(yǎng)成背誦的習慣
在小學階段,英語課本內容都是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日常交際用語,為了學生將來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景時能夠將英語脫口而出,就像使用母語一樣流暢,教師應該要求把功能句型整句背誦,借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我把朗讀背誦英語15分鐘作為每天的課后作業(yè)。有時要有條件的學生把朗誦的內容錄在磁帶上,在班里交流。在每周四的學校紅領巾廣播站中除了一些小故事、小歌謠等通用內容外,有時會讓學生自編自演小短劇。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對背誦非常感興趣,語感也得到了提高。另外要抓好朗讀背誦檢查。朗讀背誦可分四人為一個小組,指定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任組長,負責本組的朗讀背誦任務,并作記錄,教師隨時抽背并督促檢查。這樣,學生們能主動完成老師規(guī)定的任務,并積極投入課堂活動中進行記憶、操練、交流,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和要求。
二、以興趣為契機,多結合生活實際,學會運用語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學英語階段,由于小學生的意識還處于感性階段,老師會千方百計地在課堂上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通過做游戲、唱兒歌、畫圖畫等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調動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讓小學生明白學習英語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要把這個學習興趣延續(xù)保持下去,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結合生活實際,學會運用英語,如去別人家里會想起用英語來問好,去一些公共場所如飯店、銀行看見China、bank、ATM、bus stop,會知道是什么意思,老師是否教過,自己是否記得。還有在某個場景比如商店里、教室里或者同學家里發(fā)生的某件事情是否跟我們學過的課文有些相似,如果能回想起來直接運用最好,不能回想的回家再翻翻書看看課本,就可以記住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币耘d趣為契機,多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參加活動實踐英語,通過運用知識,認識了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就能信心百倍學好英語。
三、注重積累,搜尋有效的記憶方法
記憶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記憶方法直接關系到英語學習的成效。小學生是初學者,對于單詞的記憶還處于感性階段,如能引導得當,就能發(fā)揮他們記憶的潛能。
英語里記憶方法多種多樣,有的是視覺記憶和聽覺記憶結合,有的是發(fā)音動覺記憶和書寫動覺記憶結合,還有的是形象記憶和抽象記憶結合、循環(huán)記憶和分類記憶結合,等等。記憶乃是一種創(chuàng)造,而不是死記和硬記。創(chuàng)造新的記憶方法、方式,總體記憶就會更有生命力和威力。
四、持之以恒,把握未來
那么,怎樣給孩子一種良好的語言啟蒙呢?相信每個家長,每個幼兒教師,都有自己的哲學,都有自己的理念,也都有自己的有效之舉。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著重探討運用故事進行幼兒語言教學的問題,擬從理性思考與實踐操作兩方面來論述。
一、幼兒語言教學的理性思考
運用故事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不是追風逐潮的時髦之舉,也不是興之所至的尋趣之舉,更不是隨心所欲的盲目之舉,而是符合語言學習規(guī)律和兒童心理特點的科學之舉。筆者覺得,運用故事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至少遵循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科學規(guī)律:
1.幼兒語言學習的情境性
故事對人總有特殊的魅力,總是特能吸引人的注意,特能激活人的情緒,特能啟迪人的思維。故事對孩子更是有不可抗拒的誘惑力,見過多少孩子常常沉浸在故事之中甚至廢寢忘食。個中奧秘是什么呢?故事的魔力在于它特有的人格化和情節(jié)化表現手法。所謂人格化,就是每個故事中都有主人公形象,一個或數個,以其個體特質表達某種人格,彰顯人性之美;所謂情節(jié)化,就是每個故事都圍繞主人公展開一個充滿曲折且又充滿情趣的事件,呈現一幅多姿多彩的生活畫面。簡而言之,故事中有“人”,旨在表現“人格”;故事中有“事”,旨在展開“情節(jié)”;人格在情節(jié)中展開,情節(jié)是人格的“現象化”;情節(jié)在人格中凝聚,人格是情節(jié)的“本質化”。這里,人和事,原本是人之生命存在的“一體兩維”,即人因事存,事由人舉,無人則事不成,無事則人虛在;故事中的“人”和“事”,構成生動具體的情境,情境中有思的開闔、情的涌動、心靈體驗的浸潤,與人的生命“韻律”產生高度的內在契合。因而,當人面對故事、走進故事時,就會在情境中“看到”體外的自我,并融入現實的自我,與故事中的“人”互相敞開心靈,激起強烈的情感共鳴。幼兒,處于直觀情境思維時期,他們的認知活動效果依賴于認知對象的直觀與生動程度,也依賴于對象情境與其心理年齡的契合程度。語言學習的情境性,是說幼兒學習語言需將語言融于直觀的具體的情境,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運用故事進行語言教學,所選故事都是散發(fā)“童味”“童色”、洋溢“童情”“童趣”的“童話”,其中鳥獸蟲魚、花草樹木都是孩子鐘愛的“童人”,以這樣美好的“童言”展示這樣美好的故事情境,最能喚醒幼兒爛漫的“童心”,最能讓幼兒在故事情境中,不知不覺地認識“童言”,學會“童言”。
2.幼兒語言學習的整體性
管理心理學中,有認知風格之說,在不同認知風格中有“整體型”與“分析型”兩個范疇。所謂“整體型”認知,就是以綜合的方式,從整體入手把握認識對象;所謂“分析型”認知,就是以分析的方式,從局部入手把握認識對象。其實,“整體型”與“分析型”兩種認知風格,在指涉不同認知主體時,可以是認知方式的個體性差異;而在指涉同一認知主體時,卻可以是認知發(fā)展的階段性差異。筆者以為,人在其整個認知發(fā)展過程中,或者在其對某一事物的完整認識過程中,是有其階段性差異的,通常最初是整體的,然后是分析的,最后又是整體的:最初的整體,是基于表象感知的整體;最后的整體,是基于本質把握的整體;而分析是表象感知的深化,又是本質把握的基礎,因而是由表象整體達至本質整體的中介環(huán)節(jié)——盡管不同認知方式都會交織或滲透另一種認知方式,但在不同認識階段起主導作用的認知方式一般不能脫離這樣的演進“軌跡”。人對語言的學習,無論從整個生命歷程看,還是從學習某個具體語言材料看,大抵也未出這個“整體——分析——整體”的推進過程。有研究者指出:“兒童有著不同于成人的認知特點”,不像成人那樣“先局部后整體”,而是“先整體后局部”,他們“左腦功能尚未發(fā)達起來,認知事物主要靠右腦,所以整體模式識別和自然記憶能力特別強”。[1]他們的“母語學習是整體性的,他們的令人驚嘆的語言學習能力,實質上是辨認整體特征的表現”。[2]故事,因其內容是由生動具體的完整事件構成的,且其開端、發(fā)展、、結局是環(huán)環(huán)緊扣逐漸展開的過程,營造出動人心弦的“故事性”效果,這對整體性認知正處于優(yōu)勢時期的幼兒來說,無疑特別易于形成“整體模式”的“自然記憶”,能將故事內容連同故事語言融為一體地內化于心智結構之中。
3.幼兒語言學習的習得性
學界在研究人類語言發(fā)展現象中發(fā)現,人的語言學習有“習得”與“學得”兩種基本方式?!傲暤谩笔侵溉嗽谄淙粘5纳瞽h(huán)境中,通過隨時隨處和隨機隨意的言語活動,無意識、不自覺、自然而然地形成言語能力、提升言語水平,這個學習過程便是語言的“習得”過程,這個過程中人所“默會”的學習方式便是語言的“習得”方式?!皩W得”是指人在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中,有意識、有計劃、有步驟、有系統(tǒng)地學習語言規(guī)則,并據此進行言語理解和言語表達訓練,進而發(fā)展言語能力、提升言語水平,這個學習過程便是語言的“學得”過程,這個過程中人所“顯知”的學習方式便是語言的“學得”方式。兩相比較,“習得”是“無痕”的,是“下意識”的,是無須意志努力的;“學得”是“有跡”的,是“顯意識”的,是須經意志努力的。研究表明,“人們學習母語,總是從‘習得’開始”的,“從出生開始到死亡(或喪失言語能力)為止,都在母語這個廣闊的語言環(huán)境中吸附著語言材料,發(fā)展著自己的母語能力”,并且“早期以‘習得’為主,中期有較多的‘學得’成分,后期又轉向‘習得’”[3]換言之,幼兒是以“習得”方式學習語言的,成人為其講解或傳授語言知識是無效的,為其創(chuàng)設豐富的言語知覺情境,營造廣闊的語言實踐環(huán)境,使其接觸大量生動的言語事實,方能使其不知不覺地理解語言,自然而然地運用語言,潛移默化地掌握語言。故事,是很好的語言材料,包含著比日常生活言語更規(guī)則、更豐富、更生動的語言元素,且這些語言元素“融化”在引人入勝的內容之中,孩子無不特別喜歡故事,都會在開開心心感受故事內容的過程中輕輕松松地“懂得”意思,也“學得”語言??梢?,幼兒語言學習的“習得”性,決定了運用故事進行語言教學是大有可為的。
二、幼兒故事教學的實踐操作
從上文的探討中我們不難看出:故事是進行幼兒語言教學的極好材料;運用故事是進行幼兒語言教學的極好方式。如何運用故事進行幼兒語言教學呢?近幾年來,我們特別關注了園內教師對孩子的語言教學情況,其中重點了解了幾個平時注重運用故事對孩子進行語言教學的案例,對其做法作了反思、分析和總結,初步發(fā)現了一些規(guī)律和思路,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的主要做法:
1.讓孩子聆聽故事
經驗告訴我們,孩子宣告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信號就是使勁啼哭的聲音;經驗也告訴我們,孩子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開始探尋這個世界奧秘的第一個動作就是諦聽周圍的聲音,并在聲音“引導”下,才有下意識的扭頭轉頸,用眼睛去尋找聲音。因此,聲音是孩子打開世界之窗的第一把鑰匙,以聲音吸引孩子關注這個世界、探索這個世界、認識這個世界,是我們應該并可以為孩子做到的事情,比如拍打碰鈴,敲擊木琴,吹奏笛簫,播放輕音樂,低吟搖籃曲,輕誦兒歌童謠等,都不失為引導孩子關注外物、探尋世界、逐步融入世界建構生命的有效方式。這些“聲教”方式分別從不同維度幫助孩子建立與外部世界的聯(lián)系,從不同層面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生命內容的豐富。不過,在合適的童齡時期,在心智水平和言語感知能力可以接受的情況下,比之前述諸種“聲教”方式,運用故事對幼兒進行啟蒙教學,尤其是進行語言教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有著其余教學形式所無可替代的效果,這種優(yōu)勢效果在于:它不單是外部世界的純粹“聲音”信息,更是負載著與聽知主體心靈相通的語言信息,它特別有益于幼兒在饒有興味地攝取故事內容的同時,也在下意識中感受語言、認識語言和學習語言。我們讓孩子聆聽故事,可以是大人事先閱讀故事,記住故事,再脫稿給孩子講述故事;可以是大人事先備好故事書籍,選擇合適故事,為孩子誦讀故事;更可以是充分發(fā)揮時下豐富的網絡資源優(yōu)勢,搜索適合孩子的有聲故事,下載于內存卡中,用袖珍放音機為孩子播放故事。自我們的孩子稍稍能夠聽話、說話以來,我們采用以上方式,最多的是采用播放故事的方式,讓孩子聽了上百個故事。孩子對這些故事非常喜歡,反復聆聽,興趣始終不減,每到午休前、晚睡前都要聽故事,這已成了習慣,也成了極好的精神享受。
2.讓孩子閱讀故事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世界的窗戶——通過眼睛,人的心靈向世界敞開,向世界投射和注入自己的思想、情感;通過眼睛,世界也向人的心靈敞開,向人的心靈展現其繽紛絢麗的色彩、變化多端的樣態(tài),展現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展現游魚爬蟲、飛禽走獸,展現街市上閃爍的霓虹燈、田野里無垠的莊稼地……通過眼睛,人的心靈能包容大千世界,大千世界能入駐人的心靈;通過眼睛,心靈與世界彼此絮語,彼此溝通。人,就在這樣的“物我相望”和“物我相融”中心靈得到滋養(yǎng),生命得到提升。從生理心理學角度看,眼睛是人與外界建立聯(lián)系的最重要的感覺器官,有研究表明,人們從外界接收的各種信息中至少有90%是通過視覺獲得的。有鑒于此,運用故事進行幼兒語言教學,充分發(fā)揮眼睛在攝取外部信息上的強大功能,是一條極好的思路,也是一種極好的策略。因而,幾年來我們除了讓孩子聆聽故事,還讓孩子閱讀故事——當然,幼兒尚不識字,我們這里所指的閱讀,不是典型意義上的文本閱讀,而是繪本閱讀。從繪本形式看,所選的有純粹以畫面表現故事的繪本,亦有穿插文字解說故事的繪本;有穿插少量文字的繪本,亦有穿插較多文字的繪本。從閱讀方式看,主要是“伴讀”,即大人伴坐孩子身旁,同看繪本書籍,邊逐一指點畫面,邊逐幅講述內容:對純粹畫面的繪本,大人當即組織淺顯語言講述;對間有文字的繪本,大人依托文字適度展開講述;講述時隨時關注孩子的眼神、表情,隨時聽取孩子的話語回應,以便判斷孩子的理解狀況,及時進行語言方式與表達難度的調整。用于伴讀的繪本,依據故事情節(jié)由簡單到復雜、文字穿插由較少到較多的順序,逐步推進,形成由易到難、由淺及深、拾級而上、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孩子在不斷攀升故事難度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語言理解水平,豐富自己的言語儲備。
3.讓孩子觀看故事
前文已經提及:網絡是海量的教學資源庫,也是海量的幼兒語言教學資源庫,其中有非常多的有聲故事資源——其實,這僅是可以用于幼兒語言教學的部分故事資源,僅是以音頻形式出現的故事資源;網絡上還有更為豐富的以視頻形式出現的故事資源,調用它們,恰到好處地運用它們,可以為幼兒語言教學打開更寬的視野,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通過有指向地搜索,我們已經在網絡上發(fā)現,不僅“優(yōu)酷”“土豆”“樂視”“酷六”“搜狐”“騰訊”“愛奇藝”等熟知的視頻專業(yè)網站上都有兒童故事視頻,而且還有一個“中國兒童資源網”。這個網站上,除了“兒童游戲”“兒童歌曲”“有聲故事”“快樂學堂”“少兒書庫”等之外,更有“兒童影院”欄目。該欄目中,光是故事類視頻就有“兒童電影”“兒童動畫片”“兒童電視劇”“經典動漫集”等門類,這些故事視頻均由該網站通過超鏈接方式,將各視頻網站有價值的兒童故事視頻薈萃在這里,并且分門別類、按照所適年齡對象建立區(qū)域體系,只要進入該網站,就能輕而易舉地找到既符合年齡特點又適合觀賞興趣的內容。自從有了這一“發(fā)現”后,我們將孩子語言學習的“課堂”作了拓展,為孩子重新分配時間資源,讓孩子聆聽故事、閱讀故事的同時,穿插觀看故事的活動,從最初的每天觀看5-10分鐘flas故事開始,隨著孩子言語智力的提高而逐步遞增時間,也逐步遞增故事的復雜性。這樣觀看視頻故事,與聆聽有聲故事相比,不僅有真切的聲音,又有直觀的畫面,與閱讀繪本故事相比,不僅有靜態(tài)的形象,又有動態(tài)的行為舉止;這樣觀看視頻故事,可以調動孩子多種感官協(xié)同參與認知活動,真正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中不僅能獲得情緒的愉悅,而且能在語言與動態(tài)場景同步出現的過程中獲得語言的實際意義,也逐步獲得語言的運用能力。
我們發(fā)現:有兩個園內教師的孩子,從剛滿2歲開始接受大人運用故事進行的語言教學,今年暑期剛好讀完大班。她們在幾年中聽的、讀的、看的故事很多很多,不僅對故事產生了特別濃厚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與班內大批同齡孩子相比,能理解、能運用的詞匯明顯多得多,語言表達能力表現出突出的優(yōu)勢,經常被老師請到臺前講故事,表現大方,語言流利,總是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夸贊。我們愿意相信:這的確是故事帶來的神奇效果。
參考文獻:
[1]曹明海.存在與發(fā)展——語文教學生態(tài)論[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122.
[2]黃武雄.童年與解放[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