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學管理論文范文

中學管理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學管理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學管理論文

第1篇:中學管理論文范文

1.缺乏交流與合作。

因為管理層次比較多,每個階層的職責定位模糊,職能不明確,這使得教師思想被禁錮,教師的責任感得不到體現(xiàn),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得不到發(fā)揮。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越到了困難時,由于管理方式的存在,不會積極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直接將問題反映給上級,而上級并未經歷實際情況,使得一些解決為題的措施也不能行之有效。因此,這種管理只重視了教學行為,上下級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合作,造成了教學效率低下。

2.量化標準不科學。

當前,我校對教學工作的管理主要采用量化方式進行,這種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科學性,會對各項教學工作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對教師各項教學的管理工作中,為了達到有效的管理目的,管理層為教師制定了很多標準,如班級學生的及格率、優(yōu)秀率,考上名校的數量,獲得評優(yōu)課的數量等。過多的看重這些標準的數量,使得管理顯得苛刻,造成教師壓力大,產生抵觸、不合作等情緒,影響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3.管理監(jiān)管不到位。為了方便教師能夠進行教學工作的研究和學習,我校的管理層要求教師上課時準時上課,在不上課期間,自由支配時間。雖然比較人性化,也能夠提高教師有效的利用時間,但在另一方面又使得教師的其他教學工作得不到有效管理,如備課、教學指導、作業(yè)批閱等。

二、問題解決措施

1.明確管理工作者的職能。

中學教學管理中,主要負責人及各個直接負責人要明確自己的分工。如校長負責教學工作,既要有一定的教學理論知識,還要掌握教學管理工作的方法,更要懂得如何對教師教學質量做出科學評價;教務主任作為協(xié)助校長管理教學,就要確定管理目標和目的,能夠及時地發(fā)現(xiàn)教學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還要組織聽課、檢查等教學活動有效進行,確保教學管理工作正常有序進行;教研組組長作為教師的教學活動管理者,要領導教師進行各項學習,不斷提高教師水平和質量;年級組組長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管理者,要能夠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督促、檢查和管理,協(xié)助教師管理學生。這樣有了明確分工,才會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才能有效解決各種問題。

2.管理手段科學化。

學生發(fā)展是全面的發(fā)展,既有科學文化知識、道德、審美,還有身體健康、心里素質等,要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就要采用科學管理的方式進行。在管理中不是不能采用量化管理,關鍵是要分清這些量是否有用,是否能夠利于學生發(fā)展。如及格率、優(yōu)秀率、作業(yè)量等不僅不能說明問題,還能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前,中學管理者要將管理目標定在有質、優(yōu)質上,采用人文管理法,在學生遵守制度的基礎上進行另一層次的管理。在教育中把學生放在中心位置,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發(fā)展,讓學生實現(xiàn)教育利益的最大化。

3.加強管理,強化教師的職能。

教師在教學中占有主導作用,學校開展任何管理工作都是為了學生全面發(fā)展,要讓老師明確自己的職能,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育工作者,更是教學管理者,在教師對學生特點清楚的情況下,讓教師參與到管理中,更能有效地調控教學活動中的德中育關系。

三、結論

第2篇:中學管理論文范文

一、教材。廣大政治教師對教材的要求有三:①結合形勢的內容較多是政治教材的特點,但一些基本理論知識應相對穩(wěn)定。配合形勢教育的內容可臨時編寫講義。②內容要精煉。目的政治課本越編越厚,不利于減輕學生負擔。③要確實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要真正做到“加強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培養(yǎng)和訓練,有些基本觀點明確指出學生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記牢?,F(xiàn)在干巴巴地幾條理論的編寫方法要改正,應寫入一些實例,并做到材料有力地說明觀點。

二、考試。中學政治課是“用馬列主義、思想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學生”(《中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綱要》)的主渠道,它但負著“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的光榮使命。因而政治課只學不考是不恰當的,但目前中考、高考有些題目偏難、偏深,超出了十幾歲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和理論水平,如市場經濟的某些理論、金融市場的某些知識,有些政治教師都不一定清楚,其次,“標準答案,’不標準,隨意性太大,有時定的太死,近乎吹毛求疵,有時學生考的普遍不理想,達不到預定及格率,又降低標準!

三、隊伍。目前中學政治課教師隊伍亟需培訓?!瘞煼秾W校政教系招生很難,流失也多。牋某師范大學政教系的18名男性畢業(yè)生中竟有12名離開了教學崗位。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規(guī)定:“中小學望充分發(fā)揮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教師、班主任及其共青團、少先認干部的作用。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要進行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政策、業(yè)務水平,并采取實際措施解決他們的待遇問題?!钡珜嶋H情況與這條規(guī)定大相徑庭。

政冶教師們建議:

第一,有關部門盡快組織由教育行政領導、專家及中學政治教師參加的教材編寫小組,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編寫出能夠相對穩(wěn)定的教材;編寫出內容比較豐富、對教師改革教法有指導意義的教學參考書。

第3篇:中學管理論文范文

要想實現(xiàn)中學教學的科學管理首要任務就是確定合理的目標,只有有了目標才會有努力與前進的方向。特別是對于教學管理工作而言,目標為管理工作提供指導與方向,可以說沒有目標的管理將是無水之源。以人為本的中學教學管理工作中首先要確定人本理念的管理目標,充分保障教學主體與學習對象共同參與教學管理的權益。其次,中學教學管理者還要不斷引進并更新自己的理念,借助于先進的理念來調動教學管理團隊的智慧才能,通過制訂相應的激勵性政策吸引更多的教學管理者參與進來,從而做到集思廣益,發(fā)散思維,優(yōu)中選優(yōu),最終確定最合適的教學管理計劃。最后,相關教育主管部門也要做好領導帶頭作用,其主要工作就是實現(xiàn)研討結論的統(tǒng)一化、規(guī)范化,并逐步推廣到各個中學中去,統(tǒng)一戰(zhàn)線,學管理思想,認清奮斗目標,為共同完成教學管理計劃而努力。

2.注重教學管理細節(jié)分工,重在落實

中學教學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不僅僅是出于對人的尊重,同時更重要的是對于人性的一種信任與關懷。因此,對于中學教學管理工作而言,應當充分發(fā)揮民主原則,由學校不同學科的教學工作者以及行政管理人員共同組成教學管理團隊,信任團隊的每一個成員,并明確各自的崗位以及分工,保證每個成員都能夠承擔起相應的職責,享有教學管理的各項權利,真正做到權責明確化,崗位清晰化,管理統(tǒng)一化。此外,教學管理工作并非是無的放矢的,還應當具有一定的標準規(guī)章體系,這就要求教學管理者制訂相應規(guī)范化的制度與標準,從而保證各項工作的開展真正有章可循,有理可據,為各項教學管理工作的落實提供理論依據。同時,還要強化各部門間的相互配合與協(xié)調能力,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教學管理體系,從而切實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運行效率。

3.深入基層,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管理

在中學教學管理工作中實現(xiàn)以人為本理念依賴于教師團隊主體,教師作為教學的管理者與課程的組織者、協(xié)調者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學教學管理團隊理應充分發(fā)揮其帶頭示范作用,充分調動教學工作者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教師的參與熱情。此外,中學教學管理工作對于教職工的管理水平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學團隊不僅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更要學會如何管理,身體力行,深入教學基層,從而發(fā)現(xiàn)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著的不足之處,以便第一時間進行修正。部門管理者還要拉近同廣大教職工之間的距離,了解其工作及生活狀態(tài)。學校也應當設置相應的信息溝通渠道,從而及時了解教職工的各種需求,保證教學管理各項政策及決定更具有針對性,最大限度激發(fā)教職工的教學及管理熱情,加強配合,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4.創(chuàng)建良性競爭的教學管理平臺,和諧共贏

教師作為教學的管理者以及課程的組織者,其能力的高低對中學教學管理工作產生著直接作用。因此,中學教學管理要想實現(xiàn)以人為本,要想切實提升教學管理質量與水平,不可或缺的工作就是努力提升教學管理團隊的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首先,針對中學的教學管理工作引入一個人本理念為特色、教學管理為核心的競爭機制平臺,從而激勵所有的教學管理者能夠充分認識教學管理以及人本教學理念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并且能夠自主自發(fā)參與到中學教學管理工作中來,為實現(xiàn)人本理念教學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形成積極進取、彼此學習競爭的良好氛圍;其次,人本教學管理不僅是對學生的關注,同時也要密切關注教學管理者,教學領導要關注教師的職業(yè)成長與心理變化,特別是對于部分教學經驗不足的教師更要密切關懷,為其個人職業(yè)成長指引方向;最后,學??梢酝ㄟ^定期開展專家學者講座或是論壇會等來提升教師團隊的知識理論與教學管理實戰(zhàn)水平,為其提供先進的理念與方法,最終實現(xiàn)中學教師團隊與教學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

5.結語

第4篇:中學管理論文范文

(1)管理理念相對落后。高校肩負著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實現(xiàn)這一辦學目標,高校必須重視學生的管理工作。傳統(tǒng)的學生管理理念是以教師“施教”為主的“學生適應式”,在管理者眼中學生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缺乏社會經驗,所以從管理的決策到管理的實施都是管理者“憑經驗、憑感覺”一手操辦的,管理者只把學生當作被管理的對象,對學生只是“剛性”和“硬性”的馴化、約束和指揮,對于學生有怎樣的特性大多管理者會忽視這些,從而激化了學生的逆反心理,阻礙了學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主創(chuàng)新的意識開發(fā),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綜合發(fā)展。

(2)管理模式硬化。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的管理模式主要是行政管理和外控性管理,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往往只考慮滿足社會發(fā)展的單方需求、適應學校穩(wěn)定與快速發(fā)展的需求、過分注重管理者的權威作用和施教過程,而忽視學生個體的需求、目標追求、主人翁地位和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得部分學生精神因素扭曲、潛能發(fā)揮受限、自我教育管理能力下降,主觀能動性降低。

(3)管理環(huán)境社會化嚴重。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擴大,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也逐漸置身于開放的環(huán)境中,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等腐朽的社會思想給學生的正確觀念與價值取向的形成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信息網絡的迅速發(fā)展,傳播方式的不斷增多,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以網絡為載體,迅速傳播,加大了學生價值判斷的難度,增大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難度;高等教育“市場化”日益突出,更多的社會人參與到學生的管理工作中,增加了學生權力維護的難度。

(4)管理者隊伍綜合水平較低。傳統(tǒng)的高校學生管理體系下,管理者是以“事務型”為主,專兼結合的管理隊伍,多是本校畢業(yè)生,專業(yè)限定在本校內,多數沒有進行專業(yè)的學生工作培訓,特別是生源的不斷擴大,學生的年齡層次、知識水平差距明顯加大,現(xiàn)有的管理者中明顯缺乏心理學、教育學、政治學、行政管理學、社會學、法學等方面的專業(yè)人才;管理者在工作的過程中,只是對學生進行管理,對崗位的職責認識只停留在“學生管理者”的層面,不能以一個“師者、朋友”的身份去權衡學生管理與教學管理之間的關系。

(5)管理制度法制化、合理化欠缺。教育的過程是人文精神熏陶和提升的過程。因此,作為管理者必須尊重學生的尊嚴和價值。然而現(xiàn)有的管理制度,管理者利用自己的權威,將學生視作“物”置于從屬地位,忽視學生自我發(fā)展的積極性,遏制學生特長發(fā)展;不信任、不了解、不關心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管理的過程中缺乏人文關懷;對管理者的考核缺乏明確的法律學生工作和職責約束,造成他們往往只是憑良心工作,無積極性,無上進心。

2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途徑探析

2.1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創(chuàng)新觀念

(1)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管理理念。學生在管理的過程中自覺的接受教育是管理的最終目的。因此,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中要不斷的融入教育的內容和目的要求,體現(xiàn)教育的精神,增強管理者的“育人”意識,在“硬性”的管理中融入“柔性”的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學生管理工作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意識,達到引導人、培養(yǎng)人、塑造人、規(guī)范人和激勵人的管理目標,實現(xiàn)真正的“管理育人”。

(2)構建“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效果的好與壞,關鍵在于學生對自己在學校中主體地位及對學習、戀愛、人際關系等滿足的程度,管理工作離開了對這些因素的認識、把握和分析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充分圍繞“學生”這一中心,針對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不同性格特點和不同思想水平的學生,調整管理方法和管理內容,幫助學生解決在管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尊重、理解、關心和信任學生的基礎之上建立師生間平等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對管理工作提出的意見和見解;制定管理者互相監(jiān)察機制,防范和杜絕管理者濫用權力和暗箱操作。

2.2與學生社會工作相結合,相互推動

(1)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管理環(huán)境。學校是學生成才成長的重要基地,校園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前景。學校工作作為社會工作的重要分支,其價值觀念等方面與學生管理工作契合度很高。因此,我們應將社會工作融入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立足于“以學生為核心”的工作理念,進行小班化教學,搭建師生“面對面”論壇,平等、自由、寬松,而非命令式、禁止式語言的師生交流平臺;鼓勵管理者走進學生課堂、學生宿舍、學生社團,解學生之疑,并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符合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教學、管理方案。“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明顯增多,高校學生管理者可以利用E-mail、QQ、微信、微博等通信手段與學生交流思想和見解,針對部分學生可以設置專門的網絡學習游戲,在教育活動中滲入生活氣息。

(2)專業(yè)化、制度化隊伍建設。①“輔導員—教師—黨務工作者”三管齊下。學生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因此,一支專業(yè)化的管理者隊伍是至關重要的。首先,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教師之一,開展時事政治學習月活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管理;其次,教師結合教學管理,制定教學與學生管理工作例會制度(定期的會議)、師生定期交流機制(利用網絡和交際平臺)、課堂考核、學生放假等協(xié)作機制、聯(lián)系家長制度以及學生培養(yǎng)警示教育制度,確保家長知曉學生的真實在校情況;再次,借助黨建工作,增加學生民主活動的種類,為學生提供自由論壇的機會,開展黨務工作者業(yè)務培訓,強化其“育人、親學生”的意識,為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②明確管理者的崗位職責。為了更好的管理、引導、服務、教育學生,第一聘請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專業(yè)并經過專業(yè)培訓的專職管理人員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第二明確各部門學生管理的內容,根據各學校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為學生專門配置為其服務、發(fā)展、心理咨詢和實踐等方面的管理人才,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事務性管理;第三安排管理人員進入課堂開展與學生的互動教學,親近學生,將管理柔性化,同時為在工作中成績顯著的管理者,提供再深造的機會。③專業(yè)培訓、職業(yè)道德優(yōu)先發(fā)展。高校學生管理者能力、素質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第一,要具備一支專業(yè)素質高的管理者隊伍,將應聘者的道德素質考察納入重點考察點,提高道德“入口關”;第二,組織管理者系統(tǒng)地學習管理專業(yè)知識,參加管理知識培訓,在學習中優(yōu)化管理者的知識結構。

2.3與教學管理相結合,開發(fā)資源

(1)教學相長。教風、學風是高校穩(wěn)定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性因素。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教學帶動學風,以學風促進教風,推動學生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環(huán)和穩(wěn)定的發(fā)展,找準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的契合點,利用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的互補和互,從輔導員、學生家長、教師等社會人力資源收集教學信息,配合各管理部門的工作,達到教學相長。

(2)法制化建設。根據國家相關法律,結合學校實際,建立學生管理的法律規(guī)范,對現(xiàn)有的違反新法律的學生管理制度要及時修正或廢止;界定教師、學生和學校的法律關系,從高校學生管理的實際出發(fā),尊重學生的學習圈、結社權等,進一步明確師生和學校的公民和法人的關系,促進學生受教育權和學校辦學自的行使;組織師生員工參加普法講座和培訓,提高管理者的法律素質,維護學生的權利。

第5篇:中學管理論文范文

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決定,心理教育以課程形式進入中學課堂,從根本上改變了較長時間以來心理教育在學校可搞可不搞和無合法地位、無明確要求、無具體措施的狀況,使之進入合法、規(guī)范發(fā)展的軌道,它必將在形成、維護、促進、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課程的開設意味著心理教育作為現(xiàn)代學校的一個重要標志在我國已經正式樹立。

如何實施心理教育?十多年來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約而同地把專門課程放在各種途徑的首位。首先,因為課程最能發(fā)揮學校教育的優(yōu)勢,學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的以發(fā)展和預防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憑借課程有可能將教育內容較為全面地實現(xiàn)。其次,從我國教師隊伍的現(xiàn)狀看,受過心理或教育專業(yè)訓練的教師奇缺,短時間內對眾多教師進行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又不大現(xiàn)實。而心理教育課程有專門的教材和翔實的教學指導用書,教師在學習一定的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經過培訓、研討、實踐、總結、提高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當然,專門課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難以顧及個體發(fā)展的差異性和需要,但這可以通過個別輔導等途徑彌補。

就心理教育課程的建設而言,選擇初中年級作為心理教育課程的試行年級,是抓住了一個有利的教育契機。這是因為,初中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對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劇變化而產生的豐富而深刻的感受和體驗,有諸多成長的煩惱;另一方面面對沉重的學習、升學壓力和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帶來的各種刺激和誘惑,難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這一成長階段的特殊性,使得個體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顯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時,他們對于自我、對于他人、對于人際關系、對于社會生活表現(xiàn)出極其強烈的認知需求,這種自覺、主動的求知狀態(tài),也構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機。因此適時適宜地進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動防范為積極預防,達到促進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標,十分有效地對個體的發(fā)展發(fā)揮作用并對其將來的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從課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課程的開設無疑優(yōu)化了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補充。在課程結構符合社會需求、學科體系及學生發(fā)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說原有結構更注重前兩個因素的話,那么心理教育課程的開設,則是加強了學生自身發(fā)展的權重,三大要素逐步達到動態(tài)平衡。課程結構更趨合理,更符合教育現(xiàn)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質教育的推進。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我國是新生事物,其建設還剛剛開始,應當盡可能的借鑒國(境)外經驗(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發(fā)達國家)和應用國內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彎路。

心理教育課程標準如何確定,能否沿用一般學科制訂課程標準的邏輯體系?這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其實只要稍作比較就不難發(fā)現(xiàn),心理教育課程與學科課程二者之間的差距是十分顯著的。一般學科的科學性是由與之對應的科學體系作保證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會承認及科學的權威性作基礎,例如數學、物理學、歷史學等,中學學科課程的任務就是要求學生掌握比較系統(tǒng)的基礎的科學知識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課程則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學課程,不以學習心理學基礎知識為任務;它也不是為今后更為深入系統(tǒng)地學習心理學或相關科學奠定基礎。倘若將此課程定位于心理學課,哪怕僅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后果也是給學生額外增加了一門新的課程,無疑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其次,盡管心理教育課程在內容的選擇和編排上,應以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諸多學科作為依據,但是直接出現(xiàn)在課程中的并非這些學科的直接結論和理論形態(tài),而是經過處理的比較淺顯實際、生活化的闡釋和形態(tài)。課程的目的并非要學生通曉這些學科,而是利用有關的知識來維護、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獨立于生活之外的某一門科學知識,而是有關對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長中種種現(xiàn)象的探索,以及對他們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種需要的滿足。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門課程能否為學生所接受,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必須依賴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觀體驗,即學生通過自身生活經驗與課程內容之間的相似性聯(lián)系來認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課程標準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學科課程標準的邏輯體系,而應有新的思路。

既然心理教育課程不以傳授某一門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較為系統(tǒng)的知識為任務,那么依據什么來選擇其課程的內容呢?我認為,應依據優(yōu)化學生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幫助成長、促進發(fā)展這一根本目的來確定課程內容。換句話說,什么因素對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影響最大,它就應當成為心理教育的主要內容,即心理教育應該是生活邏輯和問題邏輯的。具體地說,心理教育內容應該包括知識、技能、態(tài)度三個方面。一是學習一些涉及面廣,程度比較淺,然而決非隨意拼湊的有關知識,使學生能科學地認識自身的心理,建立起為他們所接受的規(guī)范和價值。二是掌握一些應付刺激、明確感受、澄清疑惑、處理問題的技能,使之能比較從容主動地應付學習、生活、社會適應與發(fā)展方面遇到的問題。例如,初中生情緒變化多、幅度大,他們?yōu)榇硕Щ蟛话?,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動應付,盲目地聽任情緒的支配,有的甚至導致行為失當。心理教育一是要幫助他們認識人類豐富多樣情緒的正常性,二是要幫助他們掌握一些化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的技能。對他們來說,知識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極情緒的困擾則是更需要的,如掌握發(fā)泄憤怒的恰當方式,學會戰(zhàn)勝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傊@些技能應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應以個人經驗為載體,根據中學生共同體驗或普遍經歷來選用。

技能雖建立在深厚的理論基礎上,但教給學生時卻簡單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培養(yǎng)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皯B(tài)度是對待任何人、觀念或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它包括認識、情感、行為三個成分?!彪m然一個人的態(tài)度更多的是以漸進方式在其生活經歷中逐漸積累起來的,與解決知與不知的知識學習和會與不會的技能掌握相比,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比較困難,但仍然應該是心理教育課程的重要內容。面對學生事實上已有的或正確、或錯誤、或正誤相參的態(tài)度,可以通過課程,有目的地對學生施加影響,促進他們形成開放的、積極的、正確的態(tài)度:正視身心變化,接納自己,接納他人,在較高水平上自覺地、積極地迎接來自自身和社會的挑戰(zhàn),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發(fā)掘心理潛能。

如果以上對心理教育課程內容的考慮是合理的話,那么在教學目標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學科教學中“識記”、“理解”這一類主要針對知識學習的基本要求,而應是心理教育在教學方式、方法方面不同于學科教學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話,無論怎樣強調開設這門課程的初衷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終任課教師還是會按學科課程的既定模式組織教學,即使是“應用”,也可能只是作業(yè)或考卷中將知識“生吞活剝”的書面應用,而少有個人的感受與體驗。其教學效果的評價也將仍然決定于按知識學習的要求組織的考試。最終出現(xiàn)成績的好壞與學生個體實際的心理健康狀況不相關的尷尬局面,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心理教育課程教材的編寫應有所創(chuàng)新,確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長生活邏輯的編寫線索和為學生喜聞樂見的編寫形式。從國外境外比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兩條線索:一條是以北美地區(qū)此類課程為代表,以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心理的變化發(fā)展為線索,側重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條是以港臺《輔導活動》為代表,以學生面對的社會適應、學習、擇業(yè)三方面實際生活內容為線索,側重于生活、學習、擇業(yè)等方面的心理輔導。從實際效果看,各有千秋,均受到所在地學生的歡迎。從學段看,前者較適合于初中生,后者較適合于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現(xiàn)形式上,均充分考慮到現(xiàn)代中學生的特點,設計新穎,版式活潑,畫面生動,文字鮮活,學生愛不釋手,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第6篇:中學管理論文范文

中華文化經典,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國人修身經世之本,其價值永恒不朽,歷久而彌新,是學校道德教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開發(fā)和利用文化經典,用經典來對中職學生的青春進行熏染和陶冶,對提升在校學生的道德素質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每次周末返校、早讀、課前兩分鐘,我都要求學生按時誦讀《弟子規(guī)》《論語》等文化經典,每天要求學生識記一句名言警句,飽覽古今經典、理解內容的深邃含義,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guī)范,從“學而知”到“知而行”,逐步達到“行而知”的道德教育途徑。

二、重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實施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

陶冶教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兩方面對學生進行陶冶。

1.環(huán)境熏陶。

教室的墻壁上懸掛了國旗、張貼有關學習、理想、人生的名言警句,給學生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從正面引導學生,給學生豁達、明朗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正能量的環(huán)境里保持積極健康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

2.藝術熏陶。

現(xiàn)在是手機充斥的食指時代,學生很容易沉迷其中。我通過流行勵志網絡歌曲、勵志優(yōu)秀閱讀作品,讓學生在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染教育。我還讓學生接觸正面的網絡信息。此外,我還利用節(jié)日辦學生書畫作品展。這樣,通過多種藝術手段,不斷精華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情操。

三、重情感,增強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的內驅力

傳統(tǒng)美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倫理道德教育,因而特別強調情感的教育作用。我在實施傳統(tǒng)美德教育過程中注意構建全方位、全身心、立體化的教育模式,努力做到知、情、意、行一體化的統(tǒng)一。

1.培養(yǎng)學生尊重教師、孝敬父母的優(yōu)良品質。

孩子離不開父母的養(yǎng)育,學生離不開教師的教導。望子成龍是每位家長的心愿?,F(xiàn)在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懶惰任性。中職學生,他們的這些特點更為突出,如頂撞父母,在父母面前撒謊,不能獨立完成作業(yè),把學習作為一種負擔,這些都嚴重影響學校德育工作的正常開展。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觀念,給其講道理、擺事實。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傳統(tǒng)故事則成為優(yōu)秀的案例。我還通過公益廣告的啟發(fā),也讓學生設計自己與父母的漫畫,讓學生從中感悟父母恩情,要尊師重教,啟迪凈化心靈。

2.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樂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團結友愛、樂于助人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美的育人氛圍,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尤為重要。因此我細心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一旦有什么問題請全班同學建言獻策,讓學生做到“心中有他人”,從而利用各種班級活動,使學生“互幫、互助、互讓、互勉”。這樣就在每個學生的心靈中播撒下愛的種子,從而促進班級管理工作,讓學生健康成長。

3.激勵班級成員自立自強,使自立自強成為生活習慣。

第7篇:中學管理論文范文

管理學科所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且沒有一定的范疇,不存在國家和地區(qū)的區(qū)分,即沒有所謂的美式或英式管理學,也不存在日式管理學,當然也就不存在中國式的管理學.但是,換一個角度,從管理哲學方面來看,確實存在中國式的管理學,只有適合自身發(fā)展情況的管理學,體現(xiàn)出本民族的特色,才可以發(fā)揮管理學的有效性[1].因此,各個地區(qū)、各個國家的管理哲學也存在一定的差別.中國式的管理學需要在中國管理哲學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人的心理行為和風俗傳統(tǒng),才能夠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管理學的研究將繼續(xù)深入,并呈現(xiàn)出興盛的景象.但整體上看,中國管理學尚未達到成熟的學科,國內也還沒有一支從事中國管理學教學與研究的隊伍,中國管理學在國內的管理學科中尚未占據一定的主流地位,其發(fā)展狀況有待進一步加強.同時,中國管理學的發(fā)展也受到一定因素的影響.在發(fā)展的觀點上,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方面是支持朝著本土文化的方向,以中國歷史的相關管理學作為當代管理學研究的依據,不斷探索發(fā)展管理學的規(guī)律,然后構建中國式的管理學理論.另一方面的觀點是提倡中國與國際接軌,借鑒西方的管理學來發(fā)展中國管理學.中國的管理學,在教育與管理實踐上,長期以來都是借鑒西方先進的管理學理論.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沒有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沒有認識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柳傳志在談自己幾十年的管理心得時說,中國不僅需要吸取西方先進的管理思想,又要結合中國企業(yè)的實際營業(yè)環(huán)境.隨著管理學的進一步發(fā)展,有越來越多的院校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已經開始在管理學中納入中國元素.但由于習慣性的教學方式,在實際執(zhí)行中西方的管理教學模式仍然占據主要地位.可見,只有適合于中國的管理學教學模式才具有研究價值.而理論投入到實踐中是需要結合環(huán)境的,中國市場正處于獨特的發(fā)展環(huán)境,這為廣大企業(yè)帶來了更多商機以及挑戰(zhàn).盡管西方管理學思想在國外有成功的案例,但也絕不能說明其適合于中國市場.有研究者稱,缺少了西方管理理論指導的中國管理學就無法打造出國際一流的企業(yè);同時,中國企業(yè)在引進西方管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時,如果不結合自身條件進行改造,也不會取得管理成效.因此,當前情勢下,構建中西方結合的管理文化對于中國式管理體系就顯得十分必要.

2提升管理學地位的關鍵

要想提升中國管理學的水平和地位,需要研究出一套具有原創(chuàng)價值以及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成果.當前,企業(yè)內部的管理經驗仍不能上升到一定的科學理論的高度上;沒有提出令人信服的基礎數據和有針對性、專業(yè)性、影響力的觀點和建議.具有一定地位的管理理論,只有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的運用,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并能夠很好地指導經濟活動,才會擁有長久的生命力,獲得被廣泛認可的地位.除此基礎研究以外,還要掌握好管理學的前沿理論,把握好具有實踐意義的案例,再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提出原創(chuàng)性的研究,從而提高中國管理學的國際影響力.在傳統(tǒng)的管理學中,通常只是列舉多個實例,然后依照某個標準進行對比和分析,這樣的研究方式難以得出原創(chuàng)性的成果.就近幾年中國管理學研究的一些成果來看,主要還是對國際上先進的管理學理念進行磨合的結果,僅僅是在國外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中國的實踐分析,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原創(chuàng);也沒有對當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實際問題展開深入的討論,以至于所提出的理論無法滿足當前需要.當前,中國管理學的發(fā)展空間仍是巨大的.改革開放時期的管理實踐取得了成功,在當前的一些主流管理學中,仍參照改革開放時期,但卻不能完全照搬,應結合當前環(huán)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況且,直接套用現(xiàn)代管理學的理論難以解釋中國在經濟轉軌和變遷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重大問題.也有一些西方的管理學家開始對中國的經濟與管理產生疑問,中國管理學逐漸受到國際的關注.近年來,管理學出現(xiàn)了東移的趨勢,中國的管理學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這對中國管理學的研究來說是一個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中國管理學家相對西方管理學家來說,比較熟悉中國的情況而更具有研究的優(yōu)勢;第二,中外學術交流日益頻繁、活躍,同時,中國學者在當前現(xiàn)代經濟學和管理學得到較快發(fā)展的情況下進行管理學的研究,可逐漸縮小與國外的差距,原創(chuàng)性的成果會越來越多.

3在方法論的指導下發(fā)展管理學

正確的方法論有助于發(fā)展中國管理學,有助于研究出更多的原創(chuàng)成果.中國管理學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吸取了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國管理學不應排斥西方管理學,兩者可以相互獨立而存在,且應為取長補短的關系.兩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中國管理學注重思想管理,以哲學思考為主要內容,缺少了實踐操作的方面;相反的,西方管理學注重的是實用,缺乏方法論的指導.可見,兩者應為互補的關系.中國管理學也并非單獨為一體,而是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在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吸取西方的先進技術,從而形成一個具有開放性的管理學體系.中國管理學并不排斥西方的觀點,而是非常注重中西方的文化融合,在中西方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吸取精華,從而研究出自己的原創(chuàng)作品.可見,發(fā)展中國管理學需要本著揚棄的思想,對中國傳統(tǒng)管理思想和理念批判地加以繼承,同時對西方管理思想也是如此.中西方的管理思想具有共同點,如人本管理的思想,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都在強調這一點.在西方的管理學中,實證主義在當前環(huán)境下仍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可作為發(fā)展中國管理學的重要指導思想.但是,僅僅通過批判地繼承來發(fā)展中國管理學還遠遠不夠.為了進一步發(fā)展中國管理學,不能依靠固有思想,也不是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上做出補充和修改,直接套用西方的管理學思想更不能解決問題,最關鍵的還是在于對這兩方面的創(chuàng)新、超越.這是具有一定難度的,但又勢在必行,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中國管理學目前處在發(fā)展的初期階段,沒有得到國際管理學界的普遍認可,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國管理學沒有利用國際管理學由來已久形成的現(xiàn)代管理學來規(guī)范自身;另一方面還在于中國管理學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成果和理論,無法立足于市場.這主要表現(xiàn)在方法論上,仍然因循守舊,無法創(chuàng)新.因此,中國管理學要想獲得國際管理學界的認可,就必須在研究的過程中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作品,比如獨特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案例.當然,這也是由中國的具體國情所決定的.我國傳統(tǒng)的做法就是大量引進西方的管理學理論與方法,而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當今的中國應結合自身的特點,將中西方的管理學方法論結合起來,注重研究過程的規(guī)范性和獨創(chuàng)性,在統(tǒng)一、科學的學術氛圍下開展研究.

4挖掘中西方管理學融合中的要點

在中西方管理學呈現(xiàn)出日漸融合、交流頻繁的情況下,發(fā)展中國管理學的要點在于抓住當前的機遇,找到中西方管理學的突破點,促進中國管理學上升到一定的地位.西方管理學面臨著瓶頸的問題,而中國管理學的研究水平日漸提高,這對中國管理學來說是一個良好的機遇.具體表現(xiàn)在,中國管理學研究者更為熟悉中國的情況,相對西方管理學家而言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中國正處于工業(yè)化的中后期階段[2].一直以來,我國大型的國有企業(yè)都處于壟斷地位,國外大型企業(yè)不斷進入中國市場,使得競爭日益激烈,因此需要建立起符合當前市場環(huán)境的管理體系來指導企業(yè)的發(fā)展.而建立一個合理科學的管理體系,對中國企業(yè)來說則是一個重大難題,解決這個難題對中國的工業(yè)化進程又有著直接的影響.當前中外學術交流不斷擴大,且日漸頻繁;中國研究者在管理學前沿理論的研究能力和理解、運用能力也在不斷提高.這樣的發(fā)展趨勢有助于縮小與國外同行的差距,并獲得國際上的認可.這要求中國管理學研究界引起更多的重視,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國管理學的實際性問題,分析和掌握中國管理學的發(fā)展歷史和趨勢,總結出發(fā)展規(guī)律;對中國管理學的管理實踐和創(chuàng)新做出全面的總結,從而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學體系;并能夠在國際上的管理學語境中順暢地進行交流,實現(xiàn)跨情景的學術對話.最終形成既具國際性又不失中國特色的管理學成果.目前發(fā)展中國管理學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以西方管理學為參照的情況下在管理學知識體系的范疇內建立起具有中國人文特色的研究氛圍.中國管理學的本質在于可以根據自身的發(fā)展條件來創(chuàng)造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方式,具有特定的意義.只有這樣才可以研究出具有中國特色并能夠立足于世界市場的管理學體系.根據這一特點,應注意的是,必須具備中國特色,立足中國國情,從中國經濟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人文傳統(tǒng)來研究管理學,強調的是目前中國的現(xiàn)實問題.

5結語

第8篇:中學管理論文范文

觀察學習的方法很多,如:圖片觀察法、自然現(xiàn)象觀察法、動畫演示觀察法、實物觀察法、課外實地觀察法等等。觀察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具體作用如下:第一,圖片觀察法是指學生從地圖、景物圖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地理現(xiàn)象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因此得出規(guī)律,再有效地結合課本,能夠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識圖、析圖、讀圖、用圖的學習習慣。第二,在教材中有很多自然現(xiàn)象和自然規(guī)律不能通過課堂實驗來演示、被感受,諸如:月相的變化。而自然現(xiàn)象觀察法是指可以組織學生連續(xù)一個月對月相這種自然現(xiàn)象的觀察,幫助學生通過觀察認識到生活中自然規(guī)律,再有效地理論結合實際,將難點突破。第三,針對天文地理知識可采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即利用多媒體軟件制作動畫,例如演示地球公轉,引導學生觀察太陽的變化,并總結規(guī)律,可以提高地理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第四,在進行實物觀察法方面,可以從實驗室里借用石膏、磁鐵礦、金剛石等一些常見的礦物標本,引導學生觀察礦物標本的顏色、光澤等一些特征,幫助學生掌握了識別礦物的方法,以此擴大學生的眼界,豐富他們的知識,還能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第五,課外實地觀察是指學生可以脫離課堂,由老師組織到校外(博物館、工廠、農村、展覽會等)的實地觀察,鼓勵學生觀察褶皺構造的形態(tài)、地貌,關注地理的現(xiàn)況及發(fā)展動態(tài),觀察梯田,使學生了解到梯田的耕作不僅有利于農業(yè)的生產,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2觀察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實施中要注意的問題

觀察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施,不僅幫助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攻破地理知識的難點,而且還提高學生對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為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技能,觀察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施應注意以下問題:第一,為使觀察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有效實施,保證良好的觀察效果,先根據教學的目的確定觀察的對象,主體鮮明且要突出重點,合理安排時間,避免錯過觀察的最佳時機。在觀察前,學生要先掌握觀察對象相關的知識,為學生在觀察時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知識的多少影響著觀察的效果。另外,根據觀察的內容確定觀察的地點和路線,注意避免危險性的地方,避免路線的重復。第二,組織觀察活動應由學校領導、代課老師集體安排,班級多的話可交替進行,由地理老師在觀察地點指導。如果是一個班級,可由班主任或者地理老師隨班級組織活動。在組織課外活動時,老師應動員全體學生注意紀律和注意安全問題,最好不要單獨活動,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選出代表來負責各組的安全、紀律問題。由此來看,還需要團隊的協(xié)作。如果是野外觀察活動,老師應該事先做好預察,準備所需要的工具和物品,到了觀察現(xiàn)場為使學生有意注意,老師要立即切入正題,并指導學生一邊觀察一邊記錄。第三,教學目的是否能達到,觀察階段是關鍵。觀察中,涉及到最主要方面,老師要善于提問,開闊學生的思路,使學生在觀察中多思考、對比和分析,做好觀察記錄,以加深印象,提高學生的觀察興趣。另外,觀察學習階段要注重客觀性、全面性、歷史性,觀察的事物離開了客觀性,其觀察結果必然是錯誤的,因此,老師應多引導學生觀察點的地理事實,提醒學生某種地理現(xiàn)象發(fā)生的時間、時間的變化周期、地理要素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等等,使學生做好必要的記錄,以便日后整理。第四,在組織的觀察學習活動結束后,指導老師應提醒學生將材料、實物標本進行整理、分類,對整理觀察材料進行分析、綜合,并能夠清晰說明地理事物現(xiàn)象的概念。

3總結

第9篇:中學管理論文范文

[關鍵詞]學習心理高效教學課堂管理高效提問

新課標的頒發(fā),我國基礎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發(fā)展要求教育的價值取向作相應的調整。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對數學本質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xiàn)實世界作為教學的重要資源。要進一步改變過于以傳授知識為主,過于以接受學習為主,過于以學科本位為主的傾向。要進一步關心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關心學生的需求和發(fā)展差異,關注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和探究性”。數學教育者必須對自己的教育對象作更全面的了解,對教育過程和數學學科特點作更深入的分析,才有利于調動教學中不同方面的積極因素,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一、學習的過程是通過智力活動,以及推動和調控這種智力活動的動力因素來完成的

在數學學習中,一些學生不僅表現(xiàn)得聰明,而且整個學習活動富有進取性,最后能取得優(yōu)秀成績;另有一些聰明程度一般,但學習有毅力,善于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對學習充滿熱情,結果能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也有一些學生頭腦靈活,但學習熱情低落,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很好克服遇到的困難,學習效果不理想。這表明我們只重視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fā)展是不夠的,必須充分重視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和主動性的調動,通過幫組學生建立一個積極的學習系統(tǒng),使他們的潛力得到發(fā)揮,能力得到發(fā)展,學得有成效。簡單地說,學了智力活動,還必須有心理因素的介入,才能有效進行。這種心理因素可以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引導和推動智力活動的作用,并能夠根據學習任務的不同增減其智力能量。它的功能大致有以下三種。

1.激勵功能它起著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中注意力集中,努力程度加強,以一種內驅力保證學生處于積極狀態(tài)之中,整個學習活動得以展開并持久地進行下去。

2.選擇功能它決定了學生對學習的反應傾向。如學習過程回避什么,喜歡什么,厭惡什么。

3.調控功能它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根據學習目標的具體要求,調控學習的行為。如注意什么,忽視什么,強化什么行為,制止什么行為。

二、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激活學生潛在的積極心理因素,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效果,決定著我們的教學質量

所以,在教學中應注意:

1.教學內容要體現(xiàn)知識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

陳舊、空洞、抽象的知識和理論往往被學生心理排斥和拒絕,更談不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被動,只能使學習效果大打折扣?,F(xiàn)行的新教材的編寫就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每一章除了最后的研究性課題外,其開篇都有一個章節(jié)知識在現(xiàn)實問題中應用的例子。

2.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人們總是傾向于關注富于變化的、新奇的、能夠引起認知不協(xié)調的事物。數學本身就容易使人感到單調,教學過程的平鋪直敘、波瀾不驚更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教師在教學過程善于創(chuàng)設一種氛圍,合理設置一些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期待、困惑、憤悱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有效激發(fā)并維持學習熱情。如在函數概念教學中,可提問圓是否能作函數的圖像,既避免了單一反復地對定義字面的強調,又使學生在問題中更深刻理解概念。

3.教學評價中正確運用獎勵和懲罰

獎勵能夠給學生帶來尊重、成就、自豪等的心理體驗,從而有利于學生學習。但要注意:(1)獎勵的公正性,不能帶上過濃的主觀色彩,在獎勵過程中過分獎勵一部分學生,而忽視另一部分學生;(2)獎勵的多樣化,獎勵作為積極的強化因素,形式應該多樣。如較高的分數、贊揚的評語、親切的微笑等都構成事實上的獎勵;(3)獎勵的針對性,對優(yōu)秀的學生要求可嚴格一些,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可適當放寬一些,分情況采用教師直接獎勵或來自集體的間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