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碎片化教學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碎片化教學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碎片化教學探析

摘要:闡述對于電工電子技術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基于信息化與互聯(lián)網技術,教學資源多種形式,碎片教學資源的建設需要充分利用各類數(shù)字聽覺資源,為教學創(chuàng)建便利的學習環(huán)境。

關鍵詞:碎片化,教學資源,聽覺資源,教學實踐。

0引言

信息化水平的不斷建設促使校園內多媒體網絡覆蓋較全面,加上各種移動終端的普及,如學生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頻率增加,在校園內移動學習的時代已經來臨。而聽覺信息作為學生了解主體客觀世界中尤為重要的信息處理通道,充分發(fā)揮學生聽覺中的信息加工處理能力對于有效促進大專院校學生自主學習和個體成長發(fā)展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如何有效利用各類數(shù)字聽覺資源來為學生創(chuàng)建便利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已變成新的研究課題。

1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狀況

電工電子技術學科主要為高職專科院校機電一體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廠熱力動能等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在整個專業(yè)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學習該專業(yè)課程能夠有效使在校學生快速獲得有關電工的基礎理論及其他相關專業(yè)技能,從而了解認識當前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領域。據(jù)調查研究表明,我國目前大多高職技術院校針對電工類的課程尚無準確有效的專業(yè)教學方式,過于過度注重專業(yè)理論知識點的培養(yǎng)而往往忽略專業(yè)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導致這些學生不僅無法直接掌握更為全面的電子技術專業(yè)知識,并且也使這些高職技術院校難以完全滿足為廣大社會公眾提供更為專業(yè)化的高技能技術人才的發(fā)展需求[1]。因此,有必要對我校現(xiàn)有的電工電子技術課程體系進行綜合改革,增強自身教學資源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全面著力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本次問卷調查以問卷星的形式開展,主要提問學生對于混合式平臺的使用頻率、使用效果及采用公眾號推送有聲音頻是否能激發(fā)學習興趣等問題,調查有聲音頻資源的使用效果。樣本量以100份左右樣本為宜,隨機推薦選取我校19級機電一體化專業(yè)共三個班學生。調查表明18.72%的人都能知道“智教云”教學平臺,但其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熟悉。同時除了完成教師的作業(yè)基本不喜歡使用平臺的大約有23%的學生;35.55%的學生使用平臺是為了方便完成任課老師的教學作業(yè);職教云的教學服務平臺已經成了一個學生交互式作業(yè)的一種象征,事實證明并沒有完全適應很多新生代畢業(yè)大學生的這種碎片化學習行為習慣。同時43.62%的學生普遍認為平臺對于使用者的體驗性較差,界面信息較復雜,使用效率一般。37%的學生在使用平臺時卻根本不知如何查找課程,利用教學資源學習;超過一半的學生選擇通過公眾號等方式進行知識推送,能夠滿足了現(xiàn)在碎片化時間的學習習慣。

2碎片化教學資源建設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實踐

近兩年,聽有聲書已經成了很多年輕人開始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的新生活方式。人們幾乎可以在不同閱讀場景下隨時隨地切入、想要能聽就說地聽,吸引著不同成長年齡段的年輕讀者。有聲電子讀物一般不受播放時間、地點、空間等的限制,“想聽就聽”的閱讀特點為人們閱讀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加之在碎片化閱讀時代,信息爆發(fā)式的沖擊增加了人們的視覺負擔,情緒積累驅動人們尋找新的學習方式,為了減輕視覺和情緒上的壓力,人們逐漸從看手機信息過渡到聽取信息的方式[2]。通過將有聲讀物和微信公眾號平臺的有機結合,充分呈現(xiàn)教師聲音的魅力,將枯燥乏味的電學知識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以繪聲繪色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增強不同層次的高職學生的注意力。電學因其錯綜復雜、抽象難懂的抽象知識,課堂內如使用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學生積極性不高,現(xiàn)在雖然有一些視頻動畫資源,但包含的知識點以主要重難點為主,學生掌握程度不高。對于一些常識性、基本的電學奧秘,需要將電學抽象復雜實驗抽絲剝繭,更加直白、形象化。在這種情況下,電工電子技術可以借助音頻轉換技術將抽象復雜的電工知識,通過有聲書的形式以及以微信公眾號為載體媒介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3]。通過采用建立電學之聲公眾號,學生可以通過聽課入口隨時聽取相關知識,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給改進。(1)抽象思維轉化具體案例,致力內容創(chuàng)新。教師在課程錄制時對知識點以不同的思維角度重新進行審視,并以幽默風趣、聲情并茂的語言恰當比喻地運用,豐富的語言感染會提高了教師的個人魅力,使學生由喜歡這個教師從而到喜歡電學這門學科。課中充分利用視頻教學資源如視頻、動漫等多種可視化資源來活躍課程的教學氣氛,使得學生對有關電工知識點的教學重難點內容具備初步概念的理解,課后學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設備訂閱微信公眾號,瀏覽與其相關信息,同時利用零碎的上課時間收集和聽取一些有關電工電子的基礎知識,增強了我校學生的主動性及積極參與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思維結構,鞏固學生對于電學的基本知識概念的理解,極大地提高了廣大學生的綜合學習活動興趣。如抽象的知識點《電磁場》,當普通音頻制作者在設計和制作音頻文稿時只是針對文字的朗讀和對音頻文章中的字句內容進行了解釋時,為了能夠保持音頻公眾號的活躍度,可以從電磁場所產生的歷史背景角度出發(fā),打破以往單一的音頻制作方法和模式,從不同的角度對文字進行了重新的解讀,以便能夠區(qū)別于其他的同類型音頻作品,減少或者盡量避免雷同音頻作品的發(fā)生。其次在原來的基礎上重新定義用戶,根據(jù)用戶的特點借助大數(shù)據(jù)實施精準推送,增加用戶對平臺的好感度、依附性,為有聲書平臺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并同時發(fā)揮其普及生活中的電學現(xiàn)象的作用[4]。(2)提升用戶體驗,實施精準推送。我國有聲資源平臺眾多,但真正出類拔萃為用戶所喜愛的卻鳳毛麟角,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有聲資源平臺未能給用戶提供一個良好的體驗服務,微信公眾號社群平臺要想用良好的體驗牢牢抓住用戶,可以從解決更新緩慢、內容不熱度等問題。作為教學使用的公眾號要時常保持更新,如若內容陳舊無新意將會嚴重影響用戶的使用,降低體驗感,不利于公眾號平臺運營的長遠發(fā)展。因此,微信公眾號首先需要教師根據(jù)熱點新聞結合電類學科挖掘知識點,從源頭為用戶提供良好的體驗,增強用戶的依附性。另一方面,提高內容推送的針對性,加強傳播效果。高職學生對于電學發(fā)展史、實際應用案例、社會熱點新聞等知識較為感興趣,在公眾號上的瀏覽足跡大多為相關內容,平臺可根據(jù)后臺大數(shù)據(jù)的計算,對這類人群進行相關內容推送,即當這類用戶打開公眾號時,界面能夠顯示電學實際案例、生活用電知識等與興趣和內心所需的內容較多[5-10]。

3結語

通過建設電工電子技術有聲系列資源“電學之聲”微信公眾號,借助音頻轉換技術將抽象復雜的電工知識通過有聲書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在運行一年多的公眾號平臺后,根據(jù)后臺數(shù)據(jù)顯示關注數(shù)、文章瀏覽量持續(xù)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峨姽る娮蛹夹g》課程資源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隨時收集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錄制,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實際問題,不斷提高學生對于《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興趣,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使《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真正成為學生想聽、想實踐的課程。

作者:王茜 杜勝 單位:陜西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