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應用

摘要:近年來,教育技術已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之一,而眾多關于教育技術的課題研究也獲得了相應的成果。本文主要是探討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技術,其內容主要包括教育技術在我國的發(fā)展歷程與教育技術應用兩個方面。

關鍵詞:互聯網;大數據;教育技術

一、我國教育技術發(fā)展歷程

我國教育技術萌芽于上世紀二十年代,發(fā)展至今已有八十多年歷史,而其中主要經歷了兩個發(fā)展階段,即視聽教育階段與信息化教育階段。視聽教育階段又分為前期階段和后期階段,前期階段主要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該階段主要以幻燈、廣播、投影、電影為標志;而后期階段則為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這一階段主要以衛(wèi)星系統、電視錄像、計算機輔助教學為標志。隨著時展,校園網和計算機等新媒體的介入,教育技術則開始由視聽教育過渡到信息化教育階段,由此信息化教育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起步,并且在二十一世紀得到迅速發(fā)展。在這一階段中,網絡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等成為熱點,并在2010年“互聯網+”的概念開始出現,隨后人工智能、區(qū)域鏈、移動互聯技術被更廣泛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之中,而由此形成的教育大數據在被經過挖掘分析后的再次利用,為教育教學提供了可靠的決策支持。同時,在這一階段中有著眾多教育學者或是教育實踐者投入到教育技術領域的研究中去,如張京魚等人以英語教學為例,從大數據的4V特征出發(fā),分析了大數據對教育對象、資源、評價的影響;史寶虹則以“互聯網+”為構架設計了在授課中具有遠程呼叫、實時報修等功能的智慧教室。雖然目前關于教育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趨于白熱化,但是仍然也存在著研究技術單一、缺乏系統系等問題,因而深入研究教育技術還很是必要。2015年初,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聯網+”計劃,由此各行各業(yè)在互聯網的催化作用下發(fā)展迅猛,而教育也在順應時展潮流,經歷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教育改革,隨著體感交互、虛擬現實、移動應用等先進技術與教育教學的結合,使得網易公開課、虛擬化學實驗室等教育技術相繼產生并應用。與此同時,教育數據也在不斷積累并已達到EB量級,可見教育技術的應用使中國教育真正邁入了大數據時代。

二、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應用

(一)應用原理

根據教育技術進入主流應用的時間,可將其分為普通教育技術應用和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應用。普通教育技術應用主要指現已成熟且被廣泛接受的應用,它主要以為學習技術、智能設備、社交網絡為技術支持,其組成部分主要為錄制好的視頻、作業(yè)、測試、討論等,但是普通教育技術應用的靈活性和生產性相對欠缺,且難以取代面對面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而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應用則主要指在未來1-5年可能被廣泛接受使用的中長期應用。它結合了面對面教學模式與普通教育技術應用的優(yōu)點,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面實時監(jiān)控,并在這一過程中搜集學習的學習數據,由此教育者可根據數據反饋了解學生的困惑與需求,并對接下來的教學作出適當調整。一般說來,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應用的實現步驟主要包括:(1)獲取學習過程數據;(2)利用教育技術對數據進行挖掘與分析;(3)適當調整教學計劃。

(二)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分類

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教育技術主要可分為五類:其一,自適應技術。該技術主要用于監(jiān)控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并通過利用監(jiān)控所收集到的數據信息,對學習者個人的學習能力、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再自動干預或提醒教師的課程內容安排,以便于教師開展個性化教學,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其二,增強現實以及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主要是將音頻、圖像等信息融入物理世界,使學習者可以于物理對象進行交互。而虛擬現實技術主要是指計算機模擬的世界,在虛擬世界中,學習者會有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如當下正熱的VR技術。通過利用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技術,能夠有效改變知識的傳遞方式,豐富學習者的情感、感官體驗,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其三,機器人技術。主要是通過開發(fā)利用機器人自主完成指定的任務,如狀態(tài)演示或是實際操作。當前主要在醫(yī)學專業(yè)中應用較多;其四,自然用戶界面。主要是指觸摸、視覺、聲控的界面,通過手臂振動、身體運動或是面部表情與計算機進行交互,它有效替代了傳統的鼠標和鍵盤,能夠給以學生新的學習體驗;其五,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應用于教育主要是通過計算機接受、存儲、分析學習者的相關數據,并將分析結果反饋給教師并作用于教學設計、測評等過程,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龐振鵬,楊坤.基于“互聯網+”的教育資源的制作與利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7(23):51-52.

[2]秦志永,盧文青.省(市)級基礎教育生態(tài)圈——應用互聯網+大數據實現信息技術與基礎教育深度融合的途徑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8):15-17.

[3]崔翔.“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環(huán)境下的現代教育技術探析[J].學園,2017(3):120-122.

[4]姜永忠.如何助推“互聯網+教育”時代打造數字化校園[J].中小學電教,2017(Z1):36-37.

[5]魏忠,何立友.大數據:開啟面向未來的教育革命[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0):15-17.

作者:于涵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新聞與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