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滲透情感教育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滲透情感教育,就要以“大語文”的理念構建閱讀教學,在教學中讓學生披文入情,深入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從而受到美的熏陶與感染。教師要學會用感情感染學生,做到以情傳情,這樣久而久之,便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質,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情商,讓學生成長為一個有情懷的人。
關鍵詞:“大語文”情感滲透方法途徑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必由之路。讓學生記憶猶新的語文課大多是因為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滲透讓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在語文教學中,師生要共同進入課文的情感世界,這樣才能營造出有情感的語文課堂氛圍。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一、注重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應該能迅速地將學生帶入課文的語境、情境,這就要求教師設計詩意化、藝術化的導語,留給學生品讀文本、積累語言、體悟情感的時間。如教學課文《聽聽那冷雨》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導語:“有一滴冷雨,李煜聽過,李商隱聽過,李清照聽過,游子余光中也聽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聽聽那冷雨》。”這樣通過導語將學生積累的古詩詞和課文關鍵詞含蓄而富有懸念地銜接起來,使課堂一開始就充滿語文味,充滿詩意,激發(fā)學生一探究竟的興趣。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視野開闊、積淀豐厚,在課堂上把各種語文要素綜合起來,讓課堂一開始就進入閱讀情境。如在教學《金色花》這篇散文詩時,筆者這樣導入:“大家知道‘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兩句著名的詩是誰寫的嗎?他就是享譽世界的著名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今天我們就懷著詩意的心境來學習他的散文詩《金色花》。”這樣的導入語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輕松披文入情,成為課堂建構的主人,從而在閱讀中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和審美熏陶。
二、演繹文本,加深學生的情感體會
一個好的語文老師,應該是個好的編導,他會充分調動學生的肢體語言讓學生成為角色本身,深入角色內心,一言一行都掐準角色脈搏,最終喚起學生與文本的共鳴。在課文《最后一次講演》中,聞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朝臺下的特務叫板,正義之氣溢于言表。為了讓學生能感受到這種凜然大義,筆者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想象和設計,進行情景劇表演,學生扮演聞一多先生的角色,在“演講”的過程中手往課桌上一拍,食指往前一指,語調鏗鏘有力,“罵得”酣暢淋漓。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場景,也讓學生領會到了聞一多先生大義凜然的氣魄,帶給了學生思想上的震撼。在課堂上教師如能很好地將肢體語言和課文內容結合起來,文章的情感就會更具直觀性和感染力。在教學李白的《將進酒》時,筆者為了再現情境,引導學生在朗讀開始時,把目光投向遠方,雙手背在身后,頭微昂,眼睛微瞇,朗誦“君不見”時從容、親切、舒緩。當讀到“天上來”的“天”時,學生單手舉向高處,語調揚起。在讀到“奔流到海不復回”時,掌心向下,做波浪起伏狀,前句高昂以顯氣勢,后句低沉,暗示時光一去不復返。這樣在肢體語言的配合下,學生就進入了作者所營造的氣勢磅礴、慷慨生悲的氛圍中。
三、以情傳情,引發(fā)學生的共鳴感悟
統(tǒng)編教材七年級下冊課文《臺階》看似簡單卻內涵深刻,這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筆者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設計了“凝望臺階‘畫’父親→靠近臺階‘評’父親→踏上臺階‘悟’父親→走下臺階‘思’父親”的層遞性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由直觀地“畫”父親,延伸到生活中自己的父親,更深遠地引出“父輩”這一代人,乃至自古至今的“父親”形象。讓學生從這個“父親”半輩子用來修房子的辛酸,對中國這樣的“父親群”感到敬與惜:年輕時給自己修房子,中年給兒子修房子,老年給孫子修房子。學生感受到生命在繁殖延續(xù)中父輩與子輩之間使命的交接。教師在給學生傳遞文本的情感時,首先要把自己的情感代入到情節(jié)中,在教學課文《背影》時,筆者深情朗讀、以聲傳情,父子親情深深地感染了學生,在朗讀中父親的背影慢慢變清晰,學生一步一步地體悟到了作者含著淚光的情感。為了加深學生的體會,筆者還在講臺上演示了父親“蹣跚的腳步,肥胖的背影,攀著月臺的兩手,向上縮的兩腳”,這樣讓學生通過眼睛和耳朵觸動內心,與作者產生了共鳴。教師在教學生讀文章時要自己先帶上感情,以情傳情,讓學生心領神會。
四、創(chuàng)設意境,讓學生感受詩意語文
在教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詩中“又”字背后的凄涼、哀怨、失望、絕望,筆者創(chuàng)設了意境,讓學生在引讀和演讀中感受詩歌所傳遞的情感。師:一年過去了,盼啊盼,王師沒有來。生:南望王師又一年。(學生在讀的時候聲音低沉而緩慢,淡淡的失望隱含其中。)師:十年過去了,盼啊盼,小伙的兩鬢已有白霜,王師沒有來!生:南望王師又一年。(這次學生讀的時候聲音略高,重音同樣在“又”上,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師:就這樣盼啊,盼啊,三十年過去了,小伙的背也駝了,王師還是沒有來!生:南望王師又一年。(學生的聲音激越而悲愴,哀怨之情頓生。)師:就這樣盼啊,盼啊,四十年過去了,少年郎變成了古稀人,我想替大家伙問一問,“王師”啊,你在哪里?為什么還不來?。可耗贤鯉熡忠荒?。(這個時候感情全面爆發(fā),用呼告、質問的語氣喊出來,絕望、失望、悲痛盡在這一句上!)這樣的學習,既深化了學生情感的體驗,又詩意地教了語文。
五、開展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師可以通過語文主題活動,改變學生的心胸和氣質。如在教學統(tǒng)編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綜合性學習——“天下國家”時,在“愛國人物我來說→愛國詩詞誦起來→愛國名言曬一曬”三個學習環(huán)節(jié)后,筆者適時地進行了《大愛責任擔當》《你也可以成為這樣大寫的人》《做中國的脊梁》三個主題的活動課,將語文教學和實踐活動融合起來,增強了學生的責任心、愛國情及民族精神。教師還可以通過凸現學生的自主體驗進行情感滲透。以名著導讀《水滸傳》中的“智取生辰綱”為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表演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激發(fā)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和內化能力,讓學生切實體驗文本語言的感情內涵,筆者所在學校舉辦了課本劇表演大賽,鼓勵學生根據學過的課文自編自導,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進行情感滲透。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喜好分別選擇了編劇、導演、演員、劇務,以小組為單位,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這次自主體驗活動,在學生中間掀起了閱讀名著的高潮,學生在編寫劇本的時候體會到名著的魅力,在導演和表演過程中體悟到“智”的精髓,學生在這次活動中切實體會了梁山好漢們的性格是怎樣塑造的,在積極體驗中滲透了情感教育。
六、寫作訓練,讓學生表達真實的情感
在寫作指導中,把文本作為底板,引導與寫作結合,使課文內容向外延展,讓教材的情感縱向拉伸,有效地進行寫作訓練,這樣學生的作文必能打動自己,感染讀者,從而使作文課堂教學生發(fā)出更多的情感,讓學生更具有情懷。如在學習了《背影》《慈母情深》等反映親情的文章后,學生明白了父母的愛其實很簡單,就在買橘子的一“縮”一“攀”中,就在只要孩子愛讀書自己吃多少苦都心甘情愿中。營造氛圍,讓學生談一談生活中的細節(jié),說一說父母的愛就在哪件事中,用具體的動作、眼神和話語,知道父母的愛就在每天的油鹽醬醋和嘮嘮叨叨中,就在一個轉身、微笑和擁抱中。隨堂小練筆是學生表達情感的重要方面,學生通過它隨時捕捉生活中的各種感受。日積月累,學生的情感就會慢慢地豐厚起來,對生活的感觸越來越敏銳,對生活的事理有一個由淺到深、由單一到全盤、由自我為中心到換位思考的漸進過程,寫作的情感和欲望都會通過文字真實地表達出來。筆者在開展“我的老師”這個話題的小練筆時,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多是表面恭維、熱情贊揚,讀起來千篇一律,怎樣解決這種無病呻吟的窘境呢?筆者和學生進行了一場開誠布公的懇談會,學生提問題,筆者回答,一開始學生很拘謹,隨著交流的深入師生之間的感情慢慢升溫,學生對“我的老師”有了新的認識。小練筆特別成功,因為學生和教師有了情感的共鳴,字里行間情感自然流露。
七、多元引讀,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引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將學生帶入文本情感氛圍的有效方法。通過多種多樣的引讀,體會字里行間的韻味,深切地感受文本所傳遞的情感,產生情感的和諧,使作者的情感和學生的情感水乳交融,從而使學生既能進入文本情感,又能從文本情感中深化自己的情感。通過多元化的引讀營造氛圍,使學生從文字中走出來,在情感的醞釀包圍中切實把作者傳遞的情感內化為自己的,達到作者與學習者合二為一,真正體悟作品的情感。如在教學《愛蓮說》時,作者的復雜情感通過“噫”這個字精煉地表達出來。如何引導學生去感悟這個字的思想內涵呢?筆者采用了多元化引讀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同學們,周敦頤所處的宋朝,從建國之初便內憂外患,真正為國分憂,為老百姓著想的人少之又少,作者找不到同道中人,確實有一種悲涼、憤慨、惋惜。面對這些他只能發(fā)出‘噫’的慨嘆!隔著遙遠的時空,我們分明聽到了那聲嘆息:這嘆息聲中,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選擇的避世;這嘆息聲中,是面對蕓蕓眾生隨波逐流失去自我的嘆惜;這嘆息聲中,更是面對淤泥周敦頤像蓮一般高潔獨立地開放!”隨著一步步的引導,一點一點地將氣氛推向高潮,學生也就進入了蓮的世界和周敦頤的世界??梢?,以構建“大語文”的理念進行閱讀教學,滲透情感教育,會讓語文課更有溫度,讓語文學習更具魅力,讓學生享受更有質感的閱讀,這也是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孜孜以求的理想。所以只有構建“大語文”的閱讀框架,師生一同進入語文的情感世界,營造充滿“情”的語文課堂,才能真正通過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質,從而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作者:余紅波 單位:張掖市甘州區(qū)金安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