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師教學語言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準確流暢
教師語言,首要是準確。教師授課,乃是對教材內容的講授,是任何課堂教學的主要成分。學生從教師的講授中,能獲得比較系統(tǒng)、全面的理論知識。而教師授課的語言流暢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語言流暢是政治教師最基本的素質之一。準確有二義,一是普通話標準,發(fā)音準確;二是善于選用最準確的詞語表情達意,詞語的準確選擇、巧妙搭配,使表達凝練生動,如聞如見。準確之外,必須流暢,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不磕磕巴巴,如行云流水,賞心悅耳。授課者是年輕的女教師,一般來說,年輕的女教師普通話是非常合格的,但問題是單是普通話標準還不行,一定要表達清晰,流暢生動。這堂課的授課者語言流暢,且教態(tài)自然,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活力與生機。
二、精約明晰
教學語言最忌廢話連篇,含糊不清,必須要精約明晰。所謂精約,就是要簡約通達,要言不煩。所謂明晰,是指簡潔明白,條陳理析。精約明晰,一言以蔽之曰:少而精,約而明,就是要簡約通達,要言不煩。簡約,其實是對教學本質的理性回歸,這是一種更為樸素、更為實在、更為高效的課堂教學。簡約并不是單純地簡單化,而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一種教學藝術,它追求課堂導入的簡潔有效、教學內容的簡約型教學的內涵。而簡約型教學,就是指教學設計與實踐的高度概括性,這種概括不是一般理解意義上的簡單、空洞,而是以簡潔、清晰、精練、完美的外在形式具體地表達豐富的思想內涵。課堂教學要抓住重點,突出精華,剔除冗詞贅句,爭取做到:“豐而不余一言,約而不失一詞。”語言的條理性是它的說服力、吸引力、感召力的前提。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閃爍著邏輯思維的光輝;講述上要眉目清晰,主次分明,起承轉合,頗有章法。各層語意,或領起、并列,或遞進、轉折,或對比、比較,或總括、收結,需從教材內在邏輯出發(fā),巧妙穿插,各得其所。如在《報紙設計》這堂課中,講到報紙的結構,一開始就可以簡潔明了地引入主題:“同學們天天看報紙,寫文章經(jīng)常講結構,但卻不一定了解報紙的結構,用專業(yè)的眼光去看,報紙是有結構的。”如在講報紙與其他媒體的區(qū)別時,教師可以補充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三點之外,還有兩個特點,一是時效性,二是容量有限性。這種講述簡潔幾句話,闡述明確,了無贅語。
三、生動形象
形象性是課堂教學語言所獨有的特征。所謂生動形象,是指形容描繪或表達十分具體、生動、活靈活現(xiàn),好像身臨其境一樣,用于寫作上,則是善于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形象豐滿,細節(jié)生動,意境深遠。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痹谶@一點上,它們是相通的。語言的生動形象體現(xiàn)在寫作中,或是描寫具體逼真,或是敘事曲折有致,或是形象豐滿生動,或是象征貼切意境深遠……總之,這一切都需要我們較好地利用形象思維,在寫作中把握和表現(xiàn)人、物、事、景的生動形象。寫作語言如此,教學語言也是如此,語言形象具體,如親臨其境,學生便不知不覺欣然接受,從而取得“瞻高而見貌,披文以入情”的言語效果。劉勰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保ā段男牡颀垺罚┣槭钦n堂語言的核心要素,教學絕非無情物。無論講授什么內容,教師都應處處流露著感人至深的真情實意,所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是也。但問題是,人們一般認為文學課語言生動形象容易做到,但非文學課則受內容限制,很難做到語言的生動形象。其實,文章不是無情物,寫作上記敘文固然需要感情,議論文也需要感情,說明文同樣需要感情。介紹一件產(chǎn)品,講述一種道理時,多投入一些感情,它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講課也是如此,問題在于教師怎樣去設置教學語言。以“報紙設計”這堂課的內容為例,對于“報紙設計”的解釋經(jīng)常要用詮釋與下定義的方法。所謂詮釋,是對事物的形狀、構造、成因、用途等進行說明、解釋。下定義是針對事物的本質屬性作確切的說明,或對某一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作確切的解說。下定義語言必須精練簡潔,它的語句形式常常是:“某某是什么”,“某某怎么樣”。足見,它是難以生動形象的,針對該課內容的平淡無奇,授課者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內容,盡量以形象出之。
四、富于啟發(fā)
所謂“啟發(fā)”,是指通過一定的方式闡明事例,促使對方思考、領悟。落實到教學上,就是葉圣陶提出的“教是為了不教”。教學語言須做到導之以思,誘之以趣。關于教學語言的啟發(fā)性成功例子,實在枚不勝舉,比如說,一位著名的演說家向聽眾闡述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于我們本身的命時,他沒講一句開場白,手里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面對會議室里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只只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彼f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后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他又說“:那么,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么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腳,并且用腳碾它。爾后,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臟又皺?!艾F(xiàn)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芭笥褌?,你們已經(jīng)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并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shù)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fā)生什么,或將要發(fā)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臟或潔凈,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边@就是語言啟發(fā)的魅力。課堂的語言就是如此,比如,在說到報紙編輯觀念時,教師特別拈出一位資深報紙編輯的“偏不”方針,即“不要想讀者喜歡看什么,要想讀者沒看過什么”,并加以展開提出另一個觀點,即“一種報紙確定什么讀者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固定的讀者群”,從而啟發(fā)學生對報紙編輯觀念的思考,確保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2010年度語言文字工作會議上,教育部李衛(wèi)紅副部長作了題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改革創(chuàng)新,促進語言文字工作科學發(fā)展》的重要講話,她在講話中特別指出,語言文字是跟人類的生存發(fā)展聯(lián)系在一起的,跟社會聯(lián)系在一起的,也跟文明聯(lián)系在一起。對于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對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對于增加我們的核心競爭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戰(zhàn)略性、基礎性的意義。因為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和標志,語言文字是信息處理的主要對象,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是人的綜合素質的組成部分和最直觀的表現(xiàn),對人的成長、成才、成功及全面發(fā)展具有基礎性作用,對推進素質教育至關重要。語言文字工作應積極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在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進程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而劉延東國務委員也指出:希望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同志要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總結經(jīng)驗,完善機制,創(chuàng)新舉措,開創(chuàng)工作新局面。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重視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下充實的物質基礎。誠然,語言藝術的掌握與運用不是速成的,無法通過快餐式的渠道獲得,需要長年累月,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當代青年教師已經(jīng)具備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基礎,如果能將語言的藝術也修煉出來,具備了優(yōu)秀的語言表達才賦,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是指日可待的,真可以青出于藍而勝之于藍。
作者:賈湘琳 單位:湖南軟件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