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范文

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

第1篇: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范文

一、實物模擬,突破難點

有些抽象類教學難點,用現(xiàn)成的地理教具或用簡單的工具就可演示模擬,如地球自轉、地球公轉、板塊運動、鋒面雨和地形雨的形成等,可由教師或學生動手在課堂模擬演示,讓學生直觀感受地理事物及其發(fā)展運動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例如“地球公轉”的演示案例:準備地球儀、橙色乒乓球(模擬太陽)及塑料瓶(生活中的藥瓶即可,作為乒乓球的支架)各1個,平直的細竹條或鐵絲(模擬太陽光線)2根。將細竹條穿過乒乓球(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垂直),將穿好的乒乓球放置于瓶口上。教師首先用地球儀圍繞乒乓球模擬公轉運動(注意:演示開始時,把表示太陽光線的竹條一端正好指向地球儀上的赤道),讓學生觀察:①繞轉中心?②地球儀的北極點空間指向哪里?繞轉過程中有沒有變化?③繞轉至另外三個竹條端點時,三個竹條端點分別指向地球儀上的緯度有什么變化?通過這個模擬實驗,讓學生理解公轉的特點及產生的四季變化等內容。

二、視頻演示,突破難點

有些跨越時空的抽象類知識難點,可以在網絡上搜集相應的視頻進行播放,把抽象晦澀的文字描述變成直觀形象生動的動畫視頻,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F(xiàn)在,網絡已經非常發(fā)達與普及,正日益成為獲取教學資源的重要渠道,特別是一些地理教學網站,如中學學科網、中學地理教學網、地理教學網、地理教育資源網、星韻地理網,都有許多很好的視頻課程資源,對于突破這些抽象類教學難點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地球運動”時,讓學生觀看地球運動的視頻,可以突破我們在用教具模擬時難以使地球自轉和公轉同步的缺陷。再如學習“黃土高原的形成”時,用一段季風帶來塵土的Flas展示,視覺效果非常好,生動形象。學生看了之后,印象深刻,比教師的千言萬語都管用。類似的網絡資源很多,平時上網時,需要留心觀察,不斷積累。

三、活用實驗,突破難點

對于有些地理過程類教學難點,如各種地質災害的形成、黃土的來源、水土流失的成因等,這些教學難點,除了采用視頻演示等手段來突破外,還可以通過模擬實驗,展示這些地理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地理知識、鞏固知識和印證所學過的地理知識、概念、理論或培養(yǎng)實際操作能力,并為掌握其它知識打下基礎。例如有關水土流失的實驗案例。

1.植被與水土流失

用三塊木板(或較厚的紙板)做成相同的斜面代表山坡,斜面上覆蓋一層粘土(約2厘米厚)代表植被不良的山坡,在另一塊木板的粘土上覆蓋一層紗布表示上覆植被較好,在第三塊木板的粘土上覆蓋一層粘質毛巾表示上覆植被很好。讓三位同學用霧化噴頭向三塊木板灑水模擬大氣降水,指導學生觀察哪一組水更快地流出,哪一組粘土被更快沖刷干凈,總結植被與水土流失的關系。

2.地形坡度與水土流失

用三塊木板(或較厚的紙板)分別覆蓋一層粘土(約2厘米厚),三塊木板分別與地面形成60°、30°和0°的夾角,讓三位同學用霧化噴頭向三塊木板灑水模擬大氣降水,指導學生觀察哪一組水更快地流出,哪一組粘土被更快沖刷干凈,總結地形坡度與水土流失的關系。

3.降水強度與水土流失

用三塊木板(或較厚的紙板)分別覆蓋一層粘土(約2厘米厚),三塊木板與地面形成30°的夾角,讓三位同學分別用霧化噴頭、澆花的噴壺和水壺灑水,模擬大氣降水的不同強度,指導學生觀察哪一組水更快地流出,哪一組粘土被更快沖刷干凈,總結降水強度與水土流失的關系。

四、制作教具學具,突破難點

有些抽象類的教學難點,可以通過制作簡單教具活動進行突破。例如:用紙漿、石膏、木屑、泥土等堆塑各種地形模型;用碎玻璃、包糖紙、破布、火柴盒、牙膏皮、易拉罐、廢泡沫塑料、樹根、樹葉、蒲草等廢品制作各種地理景觀和地理圖案;制作巖石、礦物和植物等標本;利用實物表現(xiàn)某一工業(yè)部門,從原料到產品的生產過程等。讓學生動手參與實踐,不僅利于學生理解這些地理事物的原理,鞏固這些知識,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5頁用乒乓球、鐵絲、膠布、橡皮泥等制作地球儀和第26頁用橡皮泥或泡沫材料自制等高線地形模型就是兩個典型的案例。

五、多措并舉,突破難點

第2篇: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范文

一、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困境

1.學生學習技能技巧不足。一些學生在地理教學中習慣于被動接受教師教授的知識,沒有能夠學會思考,學會如何高效地開展學習,導致教學效率較為低下,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不利于地理教學成效的提升。

2.課堂信息容量較為匱乏。一些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是習慣于一支粉筆一張嘴走上講臺,信息量非常有限,演示手段較為匱乏,沒有能夠將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教材內容背后蘊含的豐富信息無法直觀展示在學生面前,導致學生地理學習興趣低下。

3.地理教學模式陳舊落后。一些初中地理教師還是習慣于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沒有能夠潛心分析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尤其是他們渴望參與教學雙邊活動的迫切要求,在教學活動中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過于強調機械記憶地理知識點,沒有能夠實現(xiàn)學生知識、能力與情感的同步發(fā)展。

4.教學空間未能有效拓展。在地理教學中,廣大教師不僅要抓好課堂45分鐘的效率提升,還應當積極拓展教學空間,帶領學生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實踐活動,加深對地理學科各方面知識的了解及對生活環(huán)境的了解。教師應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式,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

二、有效突破初中地理教學困境的措施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基礎上,初中地理教學要注重教學研究,強化理念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模式,從而有效突破當前困境。

1.強化技能技巧指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地理學習技巧是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抓手,教師要想方設法對學生進行技巧指導。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讀圖、學會比較分析、學會總結梳理,充分發(fā)揮地圖的作用,善于分析地理學習內容中蘊含的規(guī)律并進行總結提煉,通過自我分析研究的方式牢固掌握被動獲取的知識點。另外,許多機械的知識點難以記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想記憶法進行形象記憶,將枯燥難以記憶的知識點和較為形象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在學生腦海中形成圖文并茂的格局,從而強化學生掌握效果。另外,教師還應當運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guī)律,幫助學生科學制定地理課后復習時間及間隔,讓他們花費最少的時間獲得最理想的成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地理學習中如果能夠掌握較強的技能技巧,則不僅能夠減輕教師教學的壓力,而且能夠讓課堂氛圍更活躍。

2.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增加地理教學信息。針對初中地理教學中信息容量偏少的實際,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手段,將各種有利于地理教學開展的資源信息整合起來,進行生動形象的演示,從而強化學生理解掌握的效果。例如,在世界的語言與宗教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向學生演示世界各地的主要語言和宗教流派,介紹與此相關的背景資料、基本常識。學生在這樣的課件演示中,不僅加深了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而且極大地拓寬了知識面。再比如,教學走進國家——法國、美國、巴西等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下載與教學國家相關的民俗風情、標志建筑、歷史人物等,演示課件,讓學生在直觀感知中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彌補了學生沒有親身去過這些地方的遺憾?,F(xiàn)代教學手段尤其是電腦與網絡的融合,能夠為初中地理教學提供生動的信息,可以在氛圍營造方面發(fā)揮作用。廣大教師在不僅要經常利用多媒體手段,還要善于在使用頻率、使用時機、使用內容等方面嚴格把關,逐步提高自主創(chuàng)作設計水平,使教學課件與教學工作實際需求聯(lián)系更緊密。

第3篇: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范文

一、運用多媒體于初中地理教學之中,可以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多媒體技術能在課堂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情景,這一切能確保學生有機會進行清晰的表述,“使緘默的知識變成清晰表述的知識”。關于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我們常常會告訴學生:在2億5千萬年前,目前分成各個洲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之后,完整的泛大陸開始四分五裂,逐漸形成了現(xiàn)在的7大洲。生硬的課本理論遠離了學生的客觀體驗,我們是不是可以換個方式,運用多媒體動畫呈現(xiàn)這個漂移的過程。板塊是如何漂移的,是如何逐漸形成現(xiàn)有規(guī)模的,就會變得清晰,學生一看就明白了,而且這個過程不僅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二、運用多媒體于初中地理教學之中,可以增加教學容量

多媒體教學可以迅速地把課程資源顯現(xiàn)在學生面前,既可以大量節(jié)省教師講課、板書的時間,又可以使教師傳授更多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課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講授《中國的地勢和地形》時,把“地勢呈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和“山區(qū)面積廣大”三個地理內容用Power Point做成圖文兼?zhèn)涞幕脽羝?,上課時,教師用計算機和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把幻燈片中需講解的內容及相關的練習適時的投影到屏幕上,學生直接從屏幕上獲取比較全面、直觀的知識,這樣增加了課堂教學容量,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運用多媒體于初中地理教學之中,可以突破教學重難點

地理課中有許多重點、難點,有時單靠老師講解,學生理解起來費力,而現(xiàn)代多媒體地理教學形象、直觀、效果好。它可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易于學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動感,又利于知識的獲取,從而突出重點、淡化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海陸的變遷》中的“大陸漂移假說”,既是這一課的重點,又是這一課的難點,怎樣解決這一重難點呢?首先,將教材中的閱讀材料用動畫的形式展示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在故事中知道大陸漂移假說產生的過程及內容,隨后將書中的插圖,用多媒體移動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同時提出問題:“拼和的南美大陸和非洲大陸,為什么會有古老地層上的相似,鴕鳥不會飛,海牛生活在熱帶淺海,按理它們都沒有遠涉大洋的能力,為什么分布在南美洲和非洲?”多媒體的運用,使難于理解的重點、難點,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清楚易懂,使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四、運用多媒體于初中地理教學之中,可以填補認識空白點

地理教學中存在許多抽象程度較高的知識,比如地球的公轉,單靠語言和文字的描述,很難在學生的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而這些內容若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來描述,便可以透析抽象,變得形象直觀,較易為學生理解和接受。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但并非所有的課堂都能運用多媒體教學,也應注意到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實際教學應用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F(xiàn)實授課中有的教師過多的使用多媒體,不管課堂的教學內容是否需要多媒體,更不顧多媒體的出現(xiàn)是否在恰當時機。不恰當?shù)厥褂枚嗝襟w,會使學生感覺老師在演戲,無形中老師扮演了“解說員”的角色。

五、運用多媒體于初中地理教學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發(fā)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

多媒體技術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對于教育、教學過程來說是特別寶貴的特性與功能,這些特性與功能是其他媒體(例如幻燈、投影、電視等)所不具備或是不完全具備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現(xiàn)的地圖具有形象、空間感、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yǎng)觀察力、想象力,發(fā)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可以進一步明白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lián)系、空間組合。波斯灣石油外運航線的講授,要求學生找出波斯灣石油外運的三條主要航線所經過的海洋、海峽、運河和所到達地區(qū)。這個知識點需要學生良好的地理識圖能力,空間感的培養(yǎng)。如果只是單純的告訴他們海峽、運河的名字,一點實用性都沒有。學生的掌握情況也不好,但是運用多媒體動畫技術展現(xiàn)外運航線(中東地區(qū)與美國、日本、歐洲石油運輸?shù)能壽E),知識點變得更直觀,更真實,學生也易于理解。

六、運用多媒體于初中地理教學之中,可以展示遙遠地域的抽象地理知識

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為學生展示生動有趣的地理知識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我們講解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時,主要是講解各大洲的基本情況,世界各地區(qū)的風土人情和生產生活,世界各國的地形地貌和工農業(yè)生產,這些地理知識離學生太遙遠而且很抽象,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困難,我們只有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知識為形象的直觀知識,學生學習起來才生動有趣。八年級地理主要介紹我們各地的地形地貌,我國各省區(qū)的生產生活,如果我們用多媒體把祖國的大好河山,各種地形地貌展示出來,對學生都很有吸引力,教學中,我們利用多媒體教學,把旅游網站中的風土人情、風光照片、趣聞軼事展示給學生,這一定會使我們的地理課增色不少。

七、運用多媒體于初中地理教學之中,可以及時反饋,集中交流

初中地理課中又大量的圖需要學生記憶,例如“大洲大洋圖”,中國政區(qū)圖,主要鐵路干線圖等,訓練后需要了解學生完成情況,一節(jié)課結束前需要檢測教學目標達成情況,所以說即時反饋是地理教學中一個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可以逐個或一批批地向學生提出問題,當學生回答后,計算機判斷其正確情況,并根據(jù)學生回答的情況給予相應反饋,以促進學生掌握某種知識與技能技巧。借助計算機巨大的存儲容量和快速處理能力,實現(xiàn)大量的訓練,可以大大地增加課堂訓練的容量,節(jié)約為出示訓練材料而花費的時間。

八、運用多媒體于初中地理教學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tǒng)式的教學側重于知識的傳授,把教育的過程看成了教師單向地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吸取知識的過程。因而認識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研究,沒有給學生主體性的培養(yǎng)留下多少余地,學生很少有機會開動腦筋質疑提問;壓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和潛能的發(fā)揮,使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生了錯位。

通過計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使用,改變了學生認識地理事物的過程,改變了某些地理教學方式,改變了地理教學內容和形式,使學生擴展感知時空、激發(fā)質疑探索,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能及時反饋調節(jié),引導學生善于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判斷推理,有效地促進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第4篇: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范文

一、存在問題

1. 初高中地理知識銜接難的問題。由于安徽省中考不考地理,因此許多初級中學地理課程的設置只是一種擺設,學校沒有認真組織教學。

2.高中地理教學課時數(shù)少的問題。由于新課改后高一增設了生物課,使高中課時數(shù)更加緊張,很多學校減少地理等科目的課時數(shù),每周只給高一地理開兩節(jié)課。

3.教學方法與課程標準掌握不到位,合作學習和探究少。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①地理教學目標與課程標準脫節(jié);②重教材輕課標,課堂教學內容與課標要求不符;③重結論教學輕探究過程;④不同的課型沒把握好。

4.先進的教學方法與落后的教學方法的矛盾。①一些老教師教育觀念落后,不注重教育理論學習,不注重或不會運用多媒體技術,上課僅憑一張嘴、一支粉筆和一套不完整的地圖。②一些中青年教師因為多媒體教學形象、生動、直觀,上課簡單方便,學生也容易理解,從而過分依賴多媒體,放棄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藝術等。

5.幾乎從未做過地理實驗。中學地理實驗教學起步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中學開展地理實驗的條件有限,以及受教師實驗觀念和能力欠缺等因素的影響,當前中學地理實驗教學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二、解決策略

1.解決好初高中地理銜接的問題??紤]到安徽省許多地方初中地理上得較少,在高中地理教學之初,把初中地理重新上一遍又不太實際。這樣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而且也不科學,不利于學生高中地理的進一步學習。我們不妨結合實際情況,適時將初中知識穿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并適當拓展延伸。這樣既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又容易讓學生看到知識的連貫性、系統(tǒng)性,加深印象。

2.積極爭取高中地理課時數(shù)。首先向學校領導介紹本省或其他省份兄弟學校的高中地理課程設置情況,以及本市兄弟學校的高中地理課程安排。然后分析本校多年來高考文綜地理成績?yōu)楹我恢辈桓叩脑?,而兄弟學校重視高中地理又有何結果,等等。相信經過地理教師的共同努力,高中地理的地位會逐步提高,課時數(shù)也會相應增加。

3.加強備課,優(yōu)化教學設計,多開展合作學習和探究活動。要獲得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首先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做到三原則:①問題化原則。將知識點設計成問題,不要以填空的形式呈現(xiàn)。問題的編寫,既源于課本,又不落俗套;既注意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又注意加強知識之間的拓展與聯(lián)系。②方法化原則。在學案設計的過程中,重視對讀圖的指導,對地理原理及規(guī)律應用的指導,對合作學習與探究活動的應用。③生活化原則。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生產相聯(lián)系。其次要優(yōu)化教學設計,加強二次備課。一備學習目標、重難點,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難點準確;二備教學流程,即有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做什么、注意什么;三備教學媒體的使用;四備學案的使用,要根據(jù)自己所帶不同班級的學情對學案進行刪減、補充、修訂。

4.正確使用多媒體教學。首先,提倡教師使用多媒體,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有利于解決重難點問題。其次,中青年教師應該適當?shù)厥褂枚嗝襟w教學。多媒體教學有許多優(yōu)點,但也應該看到它的缺點,我們不能把多媒體課件當做黑板來使用,多媒體課件只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因此,多媒體課件不必完整地反映一節(jié)課的內容,可以就某一個方面展開。

第5篇: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范文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提升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工作中,廣大教師一定要將效率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在單位時間內向效率要成果,讓有限的地理課堂教學時間發(fā)揮出更加積極和重要的作用,這是廣大教師應當認真分析和研究的內容。筆者多年從事地理教學,針對課堂教學效率提升開展了一些分析與研究,本文將做簡要論述。

一、營造氛圍為地理教學開展奠定情感基礎

初中生在地理學習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消極情感,一方面和學生地理學習缺少基礎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地理教學模式陳舊、氛圍淡漠有關。因此,廣大教師要積極營造氛圍,讓學生在地理學習活動中感受到快樂,激發(fā)他們的熱情,為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筆者重點開展了三項工作。首先,以趣味地理知識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地理屬于一門自然科學,地理學科中有著許多趣味性知識,只要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演示之中,完全可以獲得非常神奇的效果。筆者在地理教學中向學生演示了世界各地的地質風貌,有飛流直下的瀑布,有陡峭的懸崖,有原生態(tài)的原始叢林……通過這些風光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從而為接下來的地理學習營造了情感基礎。學生帶著這樣的興趣進入到地理學習中,自然會感受到其中的奧妙與神奇。其次,筆者注重以和藹的態(tài)度、親切的話語和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親切和藹的,在學習活動中更像是他們的引路人,從而消除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畏懼感。當學生消除內心的不良情緒之后,在地理學習中的積極性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另外,筆者在教學中還注意發(fā)揮激勵性評價的作用,凡事多鼓勵學生,他們取得了一些進步,對一個難點實施了突破,以及在思維創(chuàng)新方面有了進展,這些都應當是教師進行充分鼓勵表揚的好契機。筆者在這一方面進行了重點嘗試,有力推動了地理教學工作的開展,特別是讓學生懷著積極的情感進入學習,效果更佳。

二、培養(yǎng)能力為地理教學開展提供有力支撐

培養(yǎng)學生地理能力是當前地理教學的一項基礎功能,教師在地理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和立體認知能力,要通過地理圖像、模擬視頻、教學儀器對地理的概念進行準確的理解,對地理學科蘊含的規(guī)律進行充分的分析,以及將地理教學中所獲得的知識能力予以遷移,轉移到實踐運用當中,體現(xiàn)學以致用的良好效果,這是地理學習中基本能力的一個組成方面。除此之外,教師在地理教學中還要強化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訓練,對地質地貌、地理現(xiàn)象能夠進行仔細的觀察,以及認真的思考分析與運用,不僅讓學生能夠知道地理科學中的一些現(xiàn)象,還能對其現(xiàn)象進行分析研究,從而達到不斷提高的目標。另外,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大部分教學任務的完成都是交給學習小組這樣的載體,學生成為了這個小組的一員,那么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就要體現(xiàn)小組合作的作用,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分析研究,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搜集來的信息資料,一起對地理現(xiàn)象進行分析,實現(xiàn)集聚集體智慧的目標。除了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之外,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要能夠深入研讀教材尋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對地理教學進行分析研究,這是地理教學能力培養(yǎng)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實踐證明,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整個教學工作開展的順利程度。教師要將能力培養(yǎng)放在地理課堂教學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彌補學生能力方面的短板,使學生能夠迅速地掌握知識,深入開展研究,這些方面都是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成效的有力推動因素。

三、優(yōu)化方案為地理教學開展發(fā)揮方向引導

地理教學工作中,教師要不拘一格廣開言路,要能夠充分汲取各個學校優(yōu)秀的地理教學經驗成果,使自己的教學工作能夠博眾家之長、補己之短。為了體現(xiàn)這樣的目標,教師首先要能夠堅持學習,學習地理教學有關的書籍刊物,使自身的能力素養(yǎng)得到迅速的提高。在教學方案的選擇上,教師要能夠從已經刊登的各種教學刊物、教學網站的內容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內容,這些方面對地理教學方案的優(yōu)化設計具有非常積極的價值和意義。筆者既注重學習這些經驗,同時也不生搬硬套,注意消化性吸收。筆者結合各地經驗創(chuàng)造了“12345教學模式”,在地理教學工作中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就是堅持以促進學生地理綜合素質提升為目標?!?”就是堅持以教師開展啟發(fā)引導和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為兩個抓手?!?”就是堅持深入研究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3個方面要素?!?”就是按照揭示目標、小組討論、匯報交流、點撥檢測這樣的4個步驟開展地理教學活動?!?”就是堅持5條原則:一是教學前置原則,發(fā)揮預習環(huán)節(jié)的作用;二是信息補充原則,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大量的教學信息補充;三是師生互動原則,以教師和學生的熱烈互動營造濃厚的教學氛圍,打造民主的地理課堂;四是綜合發(fā)展原則,既重視學生知識的掌握,又強化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和情感的滲透;五是立體化原則,整個地理教學堅持課內外相結合、校內外相結合,讓地理學科的課堂教學工作成為前后聯(lián)動的立體化教學過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進行方案的設計優(yōu)化,除了充分借鑒他人的成果消化吸收之外,教師還要善于從自身的實踐中不斷探索積累這些方面的經驗做法。每一位教師只要平時堅持總結反思,提煉出地理教學中的一些經驗技巧,長期積累下來也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對整個教學工作的開展將會發(fā)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許多教師將自身教學經驗提煉出來成為教學成果,完成了許多課題研究的任務,對課題教學效率的提高也發(fā)揮了重要的支撐功能。

四、拓展延伸為地理教學開展營造良好環(huán)境

地理教學工作不僅是課題的教學,提高課題教學效率除了抓好45分鐘之外,還要注意做足前戲,在教學開始之前就進行一系列的拓展研究活動。無論是地質地貌方面的教學,還是與地理相關的經濟常識方面的啟發(fā)引導,教師都可以在課前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拓展活動,可以實地觀察了解地質地貌狀況,可以深入到一些具體的環(huán)節(jié)了解地理現(xiàn)象以及背后的規(guī)律。例如自然災害分為哪些類型,每一種自然災害的背后究竟有著什么樣的原因,為什么地質災害頻頻發(fā)生,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等等。在課前進行這些教學拓展活動不同于一般的預習,拓展活動是針對課堂教學中理解的難點進行的提前介入,教師在拓展活動中要帶領學生認真分析研究,不清楚的可以查閱資料、上網瀏覽搜索。當拓展活動真正取得實效之后,地理課堂教學中的難點突破就會迎刃而解。拓展延伸除了在課前能夠發(fā)揮重難點輔助共建的效果之外,還可以在課后發(fā)揮鞏固訓練的效果。在地理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針對深化課堂教學內容理解這一目標要求進行教學工作的鞏固,指導學生進行一些社會小實踐活動,進行一些調查研究活動。學生在這樣的空間里不僅興趣得到了激發(fā),而且地理學習的鞏固效果也得到了顯著增強。筆者在教學工作中將拓展延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拉伸環(huán)節(jié),使課堂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內,而是將各種資源充分聯(lián)動運用起來,打造更加立體化素質化的地理課堂。

五、改進評價為地理教學開展激發(fā)內生動力

第6篇: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范文

關鍵詞:初高中地理教學 銜接 知識引導

眾所周知,初中升高中的地理銜接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影響到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在其他科目中的學習情況。本文就初中到高中地理教學銜接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進而為學生搭建知識的橋梁。

一、比較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的教學轉變

1.比較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的教材內容

初中地理教材內容主要偏重于對區(qū)域地理的認識,了解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qū)之間環(huán)境的差異,進而為人們在自然開發(fā)土地方面提供經驗教訓;高中地理主要是偏重于系統(tǒng)講述人與土地、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系統(tǒng)向學生講授環(huán)境、人口、資源內容,進而學習如何協(xié)調人與土地關系的方法。從教材內容上看,可以發(fā)現(xiàn),高中地理教材內容普遍系統(tǒng),并且加入了系統(tǒng)論、控制論以及信息論相關理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要進行定量計算,又要進行定性研究,內容難度也相應加大,知識點增多。

2.比較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的教學方式

初中地理的教學內容比較少,因此一般采用直觀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老師一般是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逐個講解,并對基本能力和技巧進行反復訓練和培養(yǎng);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變多、變深、變難,教學主要是偏重于對理論、規(guī)律、原理進行解釋,主要是要求學生在作業(yè)完成上進行疑難點解答。高中地理考試偏重于對能力的考察,出題比較靈活,這樣就要求在進行初中和高中地理銜接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圖形上的知識講解,引導學生通過圖形進行知識推理,提高學生用圖解決問題的能力。

3.比較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的學習方式

在初中,由于學生年齡小,一般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以直觀的形象思維進行學習,在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方面,初中生能力有限,還不擅長進行獨立思考和學習;而高中學生在進行地理學習一般是采用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式學習方式,老師在課堂上進行知識引導,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學習,這樣能夠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并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過程中,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利用開放性和發(fā)散性思維進行問題解決。

二、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學的銜接措施

1.老師要十分了解地理的教材內容

在初中升入高中階段,尤其是在高一這個學期,老師應該要對高中地理的教材進行了解,并能夠對學科知識體系進行了解,同時還要知道義務教育階段中的教學標準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才能夠真正明白整個教學系統(tǒng),對知識體系做到心中有數(shù)。老師在對教材內容進行掌握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識點的聯(lián)系進行分析,要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銜接初中和高中相關的知識點,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對舊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并能夠在此基礎上對新的知識點進行學習,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進行新舊知識點的比較和學習,在腦海中構建正確的認知結構,同時還要使學生能夠儲存更多的知識量,注意對初中殘缺的地理知識進行學習和彌補,加強樹立人地協(xié)調的觀念,完善知識體系,進而用高中學到的地理知識進行實際問題解決。

2.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

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思維方式是不同的,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主要是發(fā)散思維,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時,主要是讓學生進行假說或者是尋找多種可能性的結論和答案;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進行聚合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將掌握的信息匯聚到同一個方向,進而找出一個完整、正確的答案。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學中都十分強調用圖解決問題,因此老師應該要根據(jù)這個共同點進行知識點銜接,使學生能夠通過圖形進行知識銜接和思維轉換。

3.注意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興趣是孩子的第一老師。為了能夠使初中和高中的地理教學更加銜接起來,老師應該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老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知識點遷移,多注意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不斷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視野開闊,這樣不僅能夠使地理的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同時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基本的知識,并能夠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4.注意端正學生的地理學習態(tài)度

在高一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首先老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做好榜樣示范,使學生能夠在觀察老師的言談舉止上進行模仿,進而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在課堂上,老師要對學生正確的態(tài)度進行表揚和肯定,或者是其他獎勵方式,這樣能夠強化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學生自身要經常進行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檢驗、自我激勵、自我批評、自我監(jiān)督,這樣能夠從學生內部進行態(tài)度端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錯誤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批評和相應的懲罰,這樣能夠有助于學生抑制或者是弱化錯誤行為的傾向,同時用比較公正、客觀的方式對正確態(tài)度的學生進行表揚,這樣不斷地進行正面強化,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

三、總結

高一時期的學習是從初中過渡到高中的重要階段,學生在進行地理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老師不僅要注重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學內容上的豐富和教學方法上的銜接,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方法引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進而能夠更好地適應高中的地理教學。

參考文獻:

[1]孫文華,徐強強.地理學思想方法指導下的初高中地理銜接[J].地理教學,2014,(06).

[2]沈穗芬.地理教學中學生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04).

[3]謝振心.抓好高初中教學銜接 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質量[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08,(Z2).

[4]吳華香.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問題的成因及對策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8.

第7篇: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范文

關鍵詞:信息網絡技術;初中地理;多媒體

1前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背踔械乩硎且婚T理論教學和地圖教學相結合的學科,傳統(tǒng)的地圖教學主要是通過課本插圖、地圖來進行,不僅形式單一,而且教學效果差,學生識圖能力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不足。而信息網絡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很好地彌補了傳統(tǒng)地理教學的不足,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教學資源,大大提高了初中地理教學的教學效率[1]。但是,信息網絡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還不容樂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2信息網絡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城鄉(xiāng)資源配置差距大由于我國城鄉(xiāng)差距的存在,導致信息網絡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情況也有很大的差別,主要表現(xiàn)為信息化資源的配置差距大。在城市中學,幾乎所有的教室都安裝有相應的多媒體設備,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辦公電腦,信息化資源配置豐富且較為齊全;但是在鄉(xiāng)鎮(zhèn)中學,學生與電腦以及教師與電腦的配置嚴重不足,信息化資源設備匱乏,很多學校只有一到兩間教室安裝有多媒體設備,而且教師沒有自己的辦公電腦,導致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受到局限[2]。重硬件建設,輕軟件建設雖然很多學校的教室安裝有相應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很好地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可以說很多中學實現(xiàn)了教室信息化網絡化,信息化硬件設施的建設工作比較突出,但是在軟件建設方面不盡如人意。很多學校雖然建立了校園官網,但是網站中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并不多,缺乏實用性,重形式、輕內容,有時往往只是擺設。只有少數(shù)中學構建了教學資源庫,并購買了相應的網絡教學軟件??偟膩碚f,大部分學校比較重視網絡硬件設施的建設,而軟件設施建設相對不足[3]。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利用率低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還是不喜歡也不習慣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因此,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利用率較低,信息化教學還沒有達到常態(tài)化。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主要包括:首先,有的教師因為學校的信息化資源配置不足,所以很少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網絡技術,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備課,因此難以得到時間較為緊張的初中教師的青睞;最后,部分教師專業(yè)素質不高,對信息網絡技術還不太了解,還不能熟練地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應用方式不正確,效果不佳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初中地理教師最常用的信息化教學形式就是PPT課件和視頻,比較單一。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是一味地運用信息網絡技術,而不注意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正確、合理地運用。還有的教師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運用PPT講課時,只是把一張張PPT的內容念完,而不是詳細、拓展性地去講,從而導致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效果不佳,也不能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越性[4]。信息網絡技術應用過度,適得其反在信息化教育推進過程中,一些教師過多地依賴信息網絡技術,有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之后,都不自己備課了,只是在網上找了與授課內容一致的課件進行教學;還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運用PPT講課,重要的知識點也不在黑板上寫下來,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并不深刻,該做的筆記也沒有做,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3信息網絡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改進措施

加大對信息化資源配置的投入,縮小城鄉(xiāng)差距信息網絡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即信息化的教學環(huán)境。因此,學校應積極加強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的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完善信息化資源的配置。另外,政府對于信息化教育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劃分專門的財政撥款,加大對信息化資源配置的投入,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中學和農村中學,要保證每間教室都有齊全的多媒體設備,而且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獨立的辦公電腦,使得教師信息化教學的需要得以滿足,從而使信息網絡技術實現(xiàn)常態(tài)化和普及化,同時縮小城鄉(xiāng)在教育上的差距。硬件建設同軟件建設并重,豐富學習資源硬件設施是信息網絡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得以應用的基礎和前提,而軟件設施是信息網絡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實現(xiàn)有效應用的重要保障。因此,學校應對硬件設施建設和軟件設施建設給予同樣的重視。在建設良好的硬件設施時,要注意軟件設施的建設,如完善學校官網平臺的內容,積極建立教學資源庫及教育資源信息中心,并購買必需的網絡教學軟件,以方便教師獲取教學資源,同時增強校園官網的實用性。此外,教師也可以將教學資源如課件、教學設計等免費共享到網站的相應專欄,從而供學生觀看和學習。加強教師信息素養(yǎng)培訓,提高多媒體教學水平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是信息網絡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得以應用的關鍵,其對信息網絡技術的掌握及應用能力直接影響到信息網絡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因此,學校應積極加強對地理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培訓,從而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水平,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首先,學校應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讓教師了解信息化教學的理念及要求,并通過實例展現(xiàn)信息網絡技術應用于地理教學的優(yōu)越性,從而使教師認識到信息網絡技術與地理教學結合的重要性,進而轉變他們的教學觀念;其次,學校應定期組織教師進行信息網絡技術相關的學習和培訓,使得教師及時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除了會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辦公軟件,還應掌握一些其他軟件如Authorware、Flash等的使用技能,并不定時地檢查教師的掌握及應用情況。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合理運用信息網絡技術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效果與教師的運用是否合理有著很大的關系。研究表明,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喜歡信息化教學的方式,但是對目前的教學手段不是很滿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時,應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科學、合理地進行運用。地理學科是一門重視思維過程的學科,需要教師一邊板圖或板畫,一邊講解,并且要詳細、深入地去講;在講的過程中還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以便于了解他們的思維過程,從而確定教學方式的可行性[5]。積極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并適度而行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網絡技術直接影響著教學效率的高低。教師在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時要合理、適當,不能只是形式化地進行,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賴于信息網絡技術,即教師應適度而行。如在正式教學前,認真?zhèn)湔n、書寫教學大綱,制作精美的PPT,適當?shù)丶尤胍恍┙虒W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詳細地講解PPT,也要將重要的知識點和內容進行板書,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記筆記,也會使得學生明白教學的重難點內容;課后,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去查閱與教學相關的知識,從而拓寬知識面,促進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4結語

信息化教學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和研究,其將被應用于不同的學科教學過程中。初中地理是一門比較重要的課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其教學要求,只有將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及學科特點相結合,將其運用于地理教學中,才能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足,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以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從而促進地理教學效率的提高。新形勢下,只有積極、科學、合理地將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過程中,才能盡早實現(xiàn)信息化教育,促進教育的改革。

作者:劉存英 單位:青島市黃島區(qū)藏南中心中學

參考文獻

[1]王希鋒.初中地理多媒體教學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6(5):114.

[2]嚴惠珍.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林區(qū)教學,2015(12):86-87.

[3]陸健.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5(23):78-79.

第8篇: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范文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初中地理教學;應用

交互式電子白板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既整合了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又保留了傳統(tǒng)黑板的特點,為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功能強大的教學工具,構造了一個交互性的教學平臺。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有效應用必將給初中地理課堂帶來新的活力。

一、應用的優(yōu)勢和策略

交互式電子白板具有高密度的交互性、豐富的資源性、多樣的工具性特點,使新的地理教學模式的構建成為可能。在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地理教學時,應根據(jù)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其特點和優(yōu)勢,設計好應用策略,從而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

1.有利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僅靠單一的口語講授、枯燥的文字說教或者簡單的模型展示,不僅地理課堂開放型的多元目標很難實現(xiàn),甚至還會讓學生產生心理疲勞和逆反情緒。利用白板課件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既可以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又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如在學習“巴西”這一知識點時,作者在新課的導入部分設計了一組最能體現(xiàn)巴西特色的圖片,如亞馬孫河、熱帶雨林、巴西高原、2014世界杯比賽等,再配上熱情洋溢的桑巴舞曲,學生聆聽著悅耳的樂曲,欣賞著美麗的畫面,一方面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將學生分散的心一下子吸引到課堂中來,很快融入課堂教學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

2.有利于優(yōu)化內容、提升能力

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技術,它的可視化優(yōu)勢大大增強了地理教學的視覺效果,從而優(yōu)化了地理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如在學習“地圖的閱讀”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行政區(qū)劃圖、交通圖、氣候圖、地形圖等各種類型的電子地圖。課堂上不僅可以通過電子白板進行直觀展示,還可以利用電子白板輔助工具進行聚光重點、填繪文本、勾畫線條、縮放圖像等功能,引導學生分析地圖,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得到調動,讀圖的注意力越來越集中,用地圖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也隨之提高。

3.有利于調動感官、活化方法

在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手段主要是“粉筆+黑板,板書+掛圖”。而在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通過隨意的圈畫、拖曳、旋轉、縮放、隱藏、強調等多種方式給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學習“線索”。如在學習“長江的開發(fā)與治理”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暫停播放的視頻,以美麗的長江流域的靜止畫面為底圖,教師直接在底圖上用魔術筆邊講解邊描出長江的各個河段,利用熒光筆突出長江流到了哪個省份,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填注長江流經省區(qū)的簡稱和上中下游的劃分,并適時從資源庫中調出各河段的特色景觀。描、繪、填、涂等方法具有很大的直觀性,可以引起學生關注,促進課堂互動,使課堂教學更加流暢和諧。

4.有利于地理演示、突破難點

突破地理教材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在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如果僅靠教師的講解,即便再借助掛圖、板書也無法跳出靜態(tài)模式。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可將抽象知識具體化,便于學生掌握,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學習“地球的運動”這一知識點時,地球的公轉特點及地理意義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通過播放地球公轉運動的演示動畫,學生能形象直觀地看到地球公轉的過程,理解晝夜更替和四季變化的規(guī)律。演示時,教師還可以適時停止動畫,標注并講解什么是“二分二至”,幫助學生記憶,從而使以往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變得具體形象,通俗易懂的演示化解了學生學習的瓶頸,增強了教學實效。

二、應用的“三忌”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是多媒體輔助教學發(fā)展的新階段,為師生互動提供了有效平臺,但它畢竟只是一種師生教學相長的工具,如果應用不當,其實際效果必將大打折扣。作者認為以下三個誤區(qū)在教學中應予以重視。

1.課件制作要與教學風格融合,切忌太僵化

交互式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有較高的要求。高質量的課件需要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教學思路收集并優(yōu)化組合好各種素材,不能將網上下載的課件不加修改和整合就直接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這樣做的結果必然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水融,很難順暢地進行下來。可見,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根據(jù)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精心制作課件,唯有如此,課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2.課件制作要與教學目標融合,切忌求花哨

在教學中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制作課件時要與教學目標進行融合,切忌為了追求華麗的視覺效果而忽視了“形式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道理。有些知識點如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能夠講清楚,就沒有必要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制作課件。另外,如果把一些中看不中用的動畫、音頻、視頻等素材引入課堂,既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也很難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的??梢姡n件的制作和使用應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為宗旨,應避免重形式輕內容的不良傾向。

3.課件運用要與其他手段融合,切記滿堂灌

第9篇: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范文

一、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意義

發(fā)現(xiàn)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創(chuàng)設情境首先要設置問題。要設置問題就得先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意識。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習慣和質疑的精神。一旦學生對地理的好奇心被激發(fā)出來,更加有助于課堂問題的解決,學生也更加容易理解課堂中的重難點。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突出課堂重難點,還可以將教材中的知識進行全方位的整合和梳理,方便學生把握整本教材內容,有利于學生地理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地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應用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是提高思維能力的動力。創(chuàng)設一個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情境,能夠促使學生產生要解決問題的動力,有利于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激發(fā)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在講解新的內容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對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在講解七年級上冊第三章《多變的天氣》之前,教師先設置這樣一個問題:“‘春天猴兒面,陰晴隨時變。’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諺語呢?”新課開始,對于這句諺語的提出,學生的大腦思維受到了刺激,他們會興致勃勃地想:這句諺語是什么意思呢?為什么說陰晴隨時變呢?難道說一天當中還會早上陽光明媚,下午就下起大雨嗎?接著,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說出心中所想的問題,等學生發(fā)言過后,教師就引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入《多變的天氣》這一節(jié)內容的學習。學習完這一節(jié)內容,學生自然就會明白天氣為什么是多變的,上面的諺語也正說明了這一點。實踐證明,在新課伊始巧設問題,可以極大地引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好奇心,為整節(jié)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2.創(chuàng)設實例情境,提高實踐能力

初中地理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地理。如地震、氣候、風土人情,都與地理有著很大的關系。教師可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為教學的切入點,創(chuàng)設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情境,讓學生從生活經歷中學習地理知識,從而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如在學習完《地圖》這一內容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室外勘察校園操場,然后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畫出校園操場的平面圖并標出比例尺、方向和圖例,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真正地理解如何繪制地圖。

3.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提高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達?芬奇有句名言:“實驗是科學知識的來源,智慧是實驗的女兒?!睆倪@句名言中我們可以知道,通過實驗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很多知識。教師在地理教學中加入一些小實驗,可以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比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海陸的變化》中的“板塊運動”時,對教材閱讀材料中的“讀一讀,講一講”,學生感到很茫然。為了方便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做一個模擬“板塊運動”的實驗,不用太準確,只需形象地表現(xiàn)出板塊的運動即可。教師拿兩塊木板表示不同的板塊,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木板在不斷地移動,最終兩塊本來分離的木板結合在了一起。通過這個實驗,在學生面前形象地表示出板塊的運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大陸是如何形成的,然后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目標,又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初中地理是一門與生活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為學生營造輕松舒適的學習氛圍。另外,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要注意循序漸進,突出層次,做好問題的過渡。總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激活學生積累的經歷、理智和情感體會,使他們輕松愉快地獲取新知識,學習新方法,培養(yǎng)新技能,發(fā)展新情感。

參考文獻

[1]陸惠.以境入情 境中求知――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成功(教育版),2013(1):78.

[2]顧善勇.巧設情境 提升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3(7):61-62.

[3]施賓健.淺談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