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地理總結知識點范文

初中地理總結知識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地理總結知識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地理總結知識點

第1篇:初中地理總結知識點范文

考前地理復習方法總結

1..深入思考

縱橫聯(lián)系

要學好地理,深入思考不可缺少,隨著學習的進階,你要加大深入思考時間在所有地理學習時間中的比例。

與“熱點”問題聯(lián)系:經常用課本中知識與社會現(xiàn)實“熱點”相聯(lián)系,通過深入思考,用地理原理和地理知識解決現(xiàn)實“熱點”問題。

與歷史聯(lián)系:把地理和歷史相聯(lián)系。如把地理中的人口遷移與歷史上近代西方殖民活動聯(lián)系起來。

用政治原理分析地理現(xiàn)象:例如,用哲學原理分析環(huán)境和人類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

地理與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聯(lián)系:你要經常瀏覽一些報刊和網絡上的文章,找出地理與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深層聯(lián)系。例如,把地理中的工業(yè)布局與國家政策相聯(lián)系。

運用數(shù)學、物理、生物、化學知識:例如,用數(shù)學圖表示某些地理現(xiàn)象,用數(shù)學公式分析某些地理原理。再例如,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的原因與化學方程式相聯(lián)系。

不同角度、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方法深入思考:例如修建一項水利工程可以從水文特征、地質條件、氣候、植被土壤、環(huán)境保護、居民交通等地理角度去論證,還可以從歷史條件、工程技術、時代背景、經濟效益,以及對文化遺址、生態(tài)影響等多角度考慮。

圍繞核心知識點進行思考

地理和物理,都有一個“理”字,因此,你可以嘗試著把一些物理的學習方法用于地理。例如,深入思考。如果說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要始終貫徹深入思考,那么,對于地理來說,至少要在學習某些知識時,要深入思考,例如圍繞某些核心知識點進行深入思考。

例如,你可以把“經度、緯度”作為一個核心知識點,圍繞“經度、緯度”這個核心,把課本上所有重點地區(qū)的海陸位置、氣候特征、氣壓、風帶、地形、植被、農業(yè)等進行歸類。這樣,當你在做題時,涉及到某個地區(qū)的經度、緯度時,你就能想到對應的海陸位置、氣候特征、氣壓等等了;反之,當你做題時得知某個地區(qū)的海陸位置、氣候特征、氣壓等等信息時,就有可能猜測出這個地區(qū)的經度、緯度時了。

總之,在深入思考時,你可以把地球看成一個小球,你可以放在手中、隨意玩弄。

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

從書籍、報紙、電視、網絡上看到與地理相關的信息時,你要深入思考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能解決一些問題。例如:“海嘯或者海平面發(fā)生變化對海岸帶自然環(huán)境以及社會經濟發(fā)展有那些重大影響?”在深入思考的同時,你還要翻閱課本和參考書。

養(yǎng)成時刻深入思考的習慣

例如,隨時思考如何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現(xiàn)實“熱點”問題。

2.把握要點

把握基本知識點的要點

地理的基本知識點是指地理課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規(guī)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觀點、結論等。它們分布在課本中的各個部分,從大的方面,有地圖、地球運動、大氣運動、人類活動、人地關系、環(huán)境與發(fā)展等;從小的方面,有晨昏線、太陽高度、氣候類型等等。

一般的,能夠體現(xiàn)地理學核心思想、充分體現(xiàn)地理的實用性的知識點,與其他課程如歷史、政治等聯(lián)系緊密的知識點,與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的知識點,多為高考的重點。

把握地理基本知識點的要點的兩種方法:一、自己總結出知識點的要點。你在聽課、記筆記、做練習、精讀課本、看參考書時,把基本知識點的最關鍵、最核心的東西,用一、兩句話總結出來,并記憶準確,還要記在筆記本上。這種方法花費的時間多一些,但能不斷提高你的把握要點能力。二、記憶老師和參考書總結出的要點。有些老師和參考書能夠把課本上的知識點的要點總結的很好:非常清晰、完整、簡明,你只要記住它們就可以了。這種方法見效快,但靈活運用性差。

你可以把上面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自己總結出的基本知識點的要點,并與老師和參考書總結出的進行比較,看看誰總結的更好。

總結出典型題目的要點并歸類

平時學習時練習做的不錯,但考試時卻有很多題目做不出來,其原因之一就是做題時不能把握要點。地理不像數(shù)學,沒有那么多解題技巧,對于很多題目,只要你能分析出題目對應的知識點和解題技巧的要點,往往就能解決了。例如“太陽高度角”類題目,只要你把數(shù)學上的三角函數(shù)等運用到這道題目對應的地理知識點,往往就能解決了。

老師和參考書:對于學習處于初級、中級階段者,如果自己總結不出來典型題目的要點,你可以把老師和參考書上總結的要點記憶下來,練習和考試時,直接一一對應就可以了。

歸類:把典型題目的要點按照課本上的知識點或者按照解題技巧進行歸類,并“串”起來,就能形成解題技巧體系。

聯(lián)系實際、靈活運用

(適用于地理處于高級階段者)

所謂“熱點”題目,就是把運用地理知識點解決當前“熱點”問題。你可以從參考書、科普讀物、報刊、計算機網絡等的信息中總結出要點,并把這些要點和課本上的地理原理聯(lián)系起來。

琢磨命題人的思路和意圖:通過仔細分析歷年考題中的“熱點”題目,琢磨命題人的思路和意圖,你就能總結出一些解題技巧,你還能知道自己從參考書、科普讀物、報刊、計算機網絡中的收集信息的廣度和深度。

把握要點:在瀏覽參考書、科普讀物、報刊、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時,你只吸收那些與課本和高考大綱范圍內的地理知識密切聯(lián)系的信息,對于其他的信息,你不必理會。在這個過程中,你要不斷提高把握要點能力,從大量信息中找到最核心、最本質的有用信息,鑒別錯誤信息,剔除無用信息。另外,你不必從“學者”的角度分析,分析的過于深入。

總結、回憶、筆記本

題型和解題套路:對于地理,有很多題型,每個題型往往都有固定的解題套路,你要把總結出的題型和解題套路記在筆記本上,隨著題目的積累,不斷完善和修正這些解題套路。

由于地理的解題技巧和知識點較多,不同解題技巧和知識點進行組合,會出現(xiàn)多個題型,所以,你還要不斷簡化題型。

這些東西,你要記在筆記本上。

回憶再現(xiàn):當你一個人靜靜的坐在那里時,腦中可以不斷的回憶再現(xiàn),回憶再現(xiàn)地理原理、知識點、一幅幅地圖、解題技巧、解題套路、知識體系,等等。

知識體系:你的知識體系要同時放在兩個地方,一個是筆記本,一個是你的大腦。你要經常拿出專門的時間來整理筆記本、梳理和回憶知識,使筆記本中的知識體系越來越清晰,大腦中的知識體系越來越明晰。

3.查漏補缺

盡快彌補知識漏洞

初中地理知識的相關基礎知識: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相關知識,都要盡快掌握好,不能有知識上的明顯漏洞。要形成初中、高中地理知識的完整的知識體系。

你可以把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放在一起學習;你還可以把初中地理知識融入到高中地理中,例如學習高中“地球運動”時把初中的“時區(qū)和日界線”融入其中,學習高中“地殼運動”時應復習初中地理“地形和地形的變化”等部分,等等。

以前沒有學好的基礎知識:對于以前沒有學好的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無論是初中課本上的還高中的,你都要盡快掌握好。

歷史、政治、語文、物理、數(shù)學等相關知識

地理會涉及到一些歷史、政治知識,如中國古代歷史地理知識,環(huán)境與人口、可持續(xù)發(fā)展等等;如果你的語文文言文沒有學好,基本物理知識掌握的不好,數(shù)學工具如立體幾何沒學好,也會影響地理的學習。你可以根據(jù)歷年高考題,體味如何將其他課程的知識運用到地理中。

高考地理中地震震級和烈度巧區(qū)別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兩個含義不同卻又有聯(lián)系的概念。震級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級,即一次地震震源釋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對地面影響和破壞的程度。一次地震發(fā)生,不論在哪里觀測,震級只能有一個,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樣的。

影響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級:震級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條件相同時,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淺:震源越淺,烈度越大。

(4)地質構造:地面有斷層處,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區(qū)烈度大。

第2篇:初中地理總結知識點范文

(1)學習目標明確。

受“微課程”的“微”、“小”、“精”所限,其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也更為明確;也能夠更加有效地將教學資源、教學任務、教學活動等進行有機的融合,進一步突出教學主題,使得學生的學習目標也更加明確,也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對提升教學實效性具有積極的作用。

(2)交互性強、適用范圍廣。

由于“微課程”教學資源的視頻多較短小,可以很便捷地網絡上進行傳播、交流;這也更便于學習者在線觀看學習;同時,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的交互功能進行實時的學習交流。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在線查看、解答、評價等手段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此同時,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這也進一步推動“微課程”網絡教學資源的應用范圍,如學習者可以在任意時間、地點進行學習或交流。

二、微課程的分類

(1)講授型。

既以傳統(tǒng)教學為基礎,進行知識重點、難點、疑點的講授;這也是最覺的“微課程”形式。

(2)答疑型。

既以教學實踐中的典型例題、試題等以“微課程”形式進行講解分析為主,但其重點側重于解題思路以及分析過程上。

(3)答疑型。

該類型的“微課程”則是針對學習者所產生的各種疑問,教師選取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問題或知識點進行相應的解答。

(4)實驗型。

該類型的“微課程”主要是針對一些理科課程中的一些典型實驗進行的相關設計,其重點則多放于實驗的步驟、操作、演示上。

(5)活動型。

該類型的“微課程”主要是針對某一具體的學習活動所進行了探究、討論。

三、初中地理微課程的設計原則

(1)“以學生為本”原則。

初中地理教師在進行“微課程”的設計前期,必須客觀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在“微課程”教學內容組織方面,也應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并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微課程”來進一步調動初中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2)趣味性原則。

“微課程”教學也無法像傳統(tǒng)課堂教學那樣,教師可以實時進行管理與監(jiān)督,這就容易出現(xiàn)學生不愛學、懶得學等問題發(fā)生。因此,地理教師在進行初中地理“微課程”的設計中,必須充分把握趣味性原則,并在“微課程”教學設計中加以體現(xiàn),使得“微課程”教學更具趣味性,以進一步激發(fā)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內容適度分解原則。

初中地理教師在進行“微課程”設計時,須合理掌握教學內容的難易度,并將其適度分解。分解過程中,地理教師應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微課程”教學中的知識點以及教學目標等。

四、初中地理“微課程”的教學設計

(1)選題設計。

“微課程”在選題時,一定要針對某一知識點,不宜有較多內容,僅以將某一個知識講清、講透即可。

(2)時間設計。

受“微課程”的“微”、“小”、“精”所限,其教學時長應控制在10分鐘左右,使相關教學內容能夠在學生注意力較為集中的時間內完成。

(3)教學結構設計。

第3篇:初中地理總結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初中地理學生讀圖能力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310113

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起著關鍵性作用,是地理知識點圖像化表達的形式。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換言之,沒有地圖就沒有今天的地理學科。地圖能展現(xiàn)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空間分布的信息,學生通過剖析地圖能獲得相應的地理知識,同時,地圖也是地理思想的重要表達手段。要學好地理學科,必須具備一定的讀圖能力。目前,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避免地圖教學的復雜性和繁瑣性,直接脫離地圖,把地理知識點枯燥無味地硬塞給學生,不僅未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還讓學生對地理學科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應向學生傳授讀圖技巧,讓學生在不斷的讀圖訓練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讀圖、析圖和繪圖能力,并建立起有空間概念的地理知識架構。那么,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呢?下面將提出三點具體的措施。

一、鞏固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

要使學生會看圖、析圖、畫圖,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鞏固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只有積累了一定的基礎知識,才能實現(xiàn)知識點和地圖的相互轉換,增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提高讀圖能力。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鞏固地理基礎知識主要有以下兩種途徑。第一,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由于地理課時和教材內容的有限性,加上地理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大部分學生對初中地理基礎知識的認識和掌握是不全面的。部分學生對中國地圖是陌生的,他們對我國省份的地理位置、外部輪廓和分布區(qū)域都不了解。牢固的地理基礎知識是培養(yǎng)讀圖能力的基礎,因此,初中地理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如容易混亂的地理名稱,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可以通過課堂抽查提問,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可以通過布置課后作業(yè),使學生鞏固基礎知識。第二,構建有效的知識架構體系。教師在幫助學生鞏固地理基礎知識時,要引導學生構建明確、完整和簡單的初中地理知識體系。學生只有在腦海中建立起高效合理的地理知識網絡,才能把基礎知識有條不紊地掌握起來。如教師在講授新知識時,可以從學生熟悉且相關的舊知識說起,把新知識與舊知識結合起來講解,不僅減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壓力,還能幫助學生構建高效的知識網絡。

二、運用地圖進行分類教學

運用地圖進行初中地理教學,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之一。地圖是把地球表面或某區(qū)域在平面上簡化的、按比例縮小并附有解釋的反映。地圖作為初中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是通過符號語言進行表達的。從地圖誕生之際,地理學也就產生了。地圖擁有悠久的歷史,至今已有多種類型。按照地圖反映的內容和功能進行劃分,主要分為普通地區(qū)、專題地圖和全球地圖三大類。初中地理教材常見的地圖有等高線地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和交通地圖等。教師運用地圖進行初中地理教學時,首先必須要明確教學內容,掌握不同性能地圖的教學方法,接著引導學生正確地判斷地圖的性能,進行地圖的分類,然后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地理讀圖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貴在堅持。教師可以循環(huán)運用“看、比、填、畫”四個步驟對學生的讀圖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督促學生時常看不同類型的地圖,比較不同區(qū)域的地理特征,回顧地理知識點,在地圖上把相關的知識點填寫標注出來,特別是地理位置和區(qū)域特征,當學生已經形成空間架構時,可以讓他們畫出地圖。如在世界地理分區(qū)部分,教師講解完代表性國家后,可以讓學生在世界地圖上標注出這些國家的地理位置,填寫相應的地理信息,甚至可以結合氣溫帶的知識,標出這些國家處在什么氣溫帶。把地理課本的知識點形象具體地在地圖上表現(xiàn)出來,不但能讓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掌握,還有利于學生讀圖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從而進一步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效率。

三、注重讀圖方法的指導

教材上五彩繽紛、各色各樣的地圖,雖然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但是學生面對不一樣的地圖會毫無思緒。因此,教師除了要把教材中的地圖分類教學外,還要把讀圖的方法技巧傳授給學生,讓他們無論面對怎樣變化的地圖,都能從中獲取相應的地理信息。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總結出“三步讀圖法”。第一步,讀標題。所有的地理圖表中都有會有一個標題,通過讀標題,我們可以掌握該圖表所指明的地理位置和內容方向。第二步,讀圖例。地圖是地理的語言,圖例則是地圖的語言,通過讀圖例,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地圖上的線條、顏色、形狀各代表著什么。第三步,結合思考的問題,讀圖表內容。教材里的地圖多數(shù)配有“讀圖思考題”,以提問

的方式,引導學生從地圖中由淺入深地獲取相應的地理知識,并把相應的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從中探究出基本規(guī)律。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讀圖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綜上所述,讀圖能力的養(yǎng)成是學生學好地理學科的關鍵。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地理基礎知識的鞏固練習,把教材中不同的地圖進行分類教學,引導學生掌握讀圖的方法技巧,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參考文獻]

[1]徐飛.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22).

[2]吳琦.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J].學周刊,2011(14).

第4篇:初中地理總結知識點范文

    一、針對新課標要求打造新穎課堂

    初中地理科目作為基礎教育的副科,在整個課時安排方面,處于一個比較不利的地位,經常安排在下午第一節(jié),這個時間段學生在課堂上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提高學生對地課這門學科的興趣,地理老師在上課前需要做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把握好學生的心理,從一開課就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在傳授教材內容時,結合新課標的具體要求把握好學生的興趣與心理,精心設計教學方式,有效地解決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可以較好地激起學生對學習地理知識的渴望。例如:在教學中,經常采用的方式有通過精彩小故事提高學生的興趣法、運用猜謎引導學生思考法、結合時事熱點新聞解析法、圖片導讀法、游戲互動法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引導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進入聽講與互動的狀態(tài)。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總結與創(chuàng)新,有效提高學生對學生地理知識的興趣。

    二、把握關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地理知識包括一些關于地理原理、地理概念、地理規(guī)律、地理圖像都是比較繁雜的概念,而且比較抽象,所以地理教師需要按照新課標的規(guī)定,結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創(chuàng)新出更多的教學形式,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例如:將教學內容概要化、圖像化(地圖化)、趣味化,優(yōu)化教學過程,營造輕松、和諧、探討、競爭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情境,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學習,開發(fā)學生潛能。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總結了如下教學方法。

    1.模塊教學法。將教材內容分成幾個模塊,逐一解決問題,層層遞進。比如在講八年級地理第三章第二節(jié)《長江》時,可設計成“知長江—愛長江—頌長江—憂長江—治長江”幾個模塊,由了解長江—歌頌長江—憂長江—我為長江獻計策四個層次,重新整合教學內容,由淺入深。

    2.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引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科目,地理學科的知識點跳躍性較大,但教學空間往往比較小,這時引入多媒體教學可以解決空間小的問題,使繁雜和抽象的知識點通過多媒體的展現(xiàn)變得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通過形象化的課件,從感官上感受地理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初中地理知識點“地球的運動”這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學生無法通過書面完全理解,地理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出地球公轉、自轉和晝夜變化的動畫,學生通過對動畫課件的觀察,從各個感觀感受并理解“地球運動”的知識點。可以在課件中插入五帶的景觀圖片。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是通過一些簡單的圖表對地理知識和原理進行展示,這樣的形式比較呆板,很難讓學生深刻理解,所以在教學中用多媒體動畫活化圖表則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如:講我國的水系圖時,用不同的顏色,依次閃現(xiàn)長江、黃河、珠江等。講中國政區(qū)圖時,也可以逐項變化閃動各省區(qū),使靜態(tài)圖活化并呈動態(tài)化。談環(huán)境惡化、水土流失、酸雨等問題時,用計算機將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酸雨、臭氧空洞的影響,植物在不斷枯萎,水被污染,魚類數(shù)量不斷減少乃至絕跡等制作成漫畫式動畫,這樣的教學形式除了加深了學生的記憶之外,還讓學生在歡快的課堂氛圍動手動腦,有效提高了學生對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

    3.多與學生進行互動,根據(jù)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興趣多提一些有質量的問題。師生進行互動,循序漸進地增強學生的動腦能力。

    4.采用角色扮演法,如講述“土地資源”保護時,由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行業(yè)人士(政府官員、專家、環(huán)保人士、鄉(xiāng)村干部、農民)給國家土地管理部門出對策、出高招,學生興致盎然。又如,學習“交通”時,把學生分組,分別扮演鐵路運輸隊、公路運輸隊、航空運輸隊、水路運輸隊,探討各自所代表的運輸方式的優(yōu)點、缺點,用角色的視角發(fā)現(xiàn)“課本知識”,用“心”體會。

    5.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多組織實驗教學。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親身參與到地理實驗當中。按照課程大綱要求通過模擬實驗,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的同時,有效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傳授地球自轉這個知識點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地球儀和電燈泡模擬演示地球自轉,認真觀察晝半球和夜半球的交替變化,感受時差變化的特性。

    6.愛玩是學生的天性。教師往往通過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教材內容,開發(fā)和組織學生進行游戲,以游戲結合知識點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讓學生通過各種精心設計好的游戲學到地理知識,而且能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興趣。例如:傳授“經緯網的定位”知識點時,就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很簡單就能解決了難以通過書面圖表理解“經緯網定位”這個知識點的難題。在教學形式中適當引入競爭機制,學生從中獲取有用的地理知識,既開拓了思維,又提高了興趣和積極性。

    7.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各種表達方式,把傳統(tǒng)的課本中表現(xiàn)的非實物性課程進行形象化的表達,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采用較多的是借助于多媒體課件,將地理事物在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靜與動、虛與實之間轉換,這種現(xiàn)代教育技術既有化虛為實的功能,又有交互功能,能更好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8.采用合作學習法,即小組合作學習,首先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一些比較簡單內容,其次進行合理分組,并指導小組內部根據(jù)職責分工,最后組織合作學習時采取“閱讀教材—落實基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質疑問題—師生共同解決問題”這七個步驟。初中地理老師采用任何教學方式,都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

    三、歸納總結優(yōu)質的板書,提高教學質量

第5篇:初中地理總結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教學現(xiàn)狀;對策

課堂教學活動是學校教學活動的根本,是老師教學任務完成、學生獲取科學文化知識最為重要的場所,直接關系到老師是否能順利有效地完成“傳道授業(yè)解惑”之職。筆者從事初中地理教學多年,對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有自己的研究,筆者也根據(jù)自己的研究總結出了面對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應該采取的對策。那么,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又應該怎樣對初中地理進行教學呢?筆者想要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程中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是處于一個雙向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課堂學習成績的好壞及其成效的大小不僅跟自身因素的高低有關,在很大程度上也跟老師的素質和教學方法有關,下面就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做深入的分析。

1.教學手段落后,缺乏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使用

實行新課程改革以來,對于很多初級中學來說,特別是一些偏遠山區(qū)的農村初中來說,眼下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缺少適應新課程教學的老師,也缺少必備的現(xiàn)代多媒體信息設備用于改善教學質量,對于這些學校來說,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正科尚且沒有足夠的條件保證現(xiàn)代化多媒體設備的教學,地理的教學只能依靠地理老師的嘴巴進行口頭傳授以及雙手的粉筆描寫了。即使是具備多媒體信息設備的學校,在日常的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某些老師也會出于認為地理是不重要的學科這樣的觀點,而并不使用多媒體信息設備進行教學。

2.教學方法落后,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對于大部分的初中地理老師來講,在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觀念落后的問題,很多老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時候側重于對學生“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很多情況下根本就沒有指導學生去思考,課堂教學中不注重和學生的互動,學生要么是死記硬背地理老師教授的概念和理論,要么是大量練習地理老師給出的試卷,這樣的教學方法不能給予學生自主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機會,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得學生們更加地感到地理學習的恐懼,更無從談起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愛好。

3.觀念陳舊落后,對地理教學的重視度不高

由于地理課程相對于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等課程而言,在地位上處于相對次要的位置,加之初中的地理課程又是一門知識體系龐大且繁瑣的課程,學習的內容要點既包括天文現(xiàn)象、自然災害、自然現(xiàn)象,又包括人文社會現(xiàn)象,并且在教學設計中不能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這對于那些習慣運用邏輯思維的男學生來言,地理的學習無疑是一件極其痛苦和枯燥乏味的事情,上課的時候他們難以提起興趣認真聽講,下課后也不能順利完成家庭作業(yè)。

二、改變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的對策

1.科學地使用教材

初中地理教材對老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科學地使用教材,老師在教學中不能夠只是依據(jù)教材來進行教學,而是應該根據(jù)教材中的內容來開展教學,老師可以在了解書本知識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和生活經歷來增加知識的趣味性和可信性,老師不能一味地按照教材進行教學,教材中的很多知識點是不夠完善的,老師們也應該根據(jù)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來對書本中的一些知識點加以完善,老師們在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的時候也不能一味地按照書本的順序來進行教學,老師們可以根據(jù)知識點難易程度對教學內容進行安排,老師們在教學的時候也要注意教材中的一些圖片,結合圖片進行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力。比如說,老師在教學時區(qū)的相關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借助書本上的圖片進行教學,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單純地靠老師灌輸給學生知識是不夠的,結合圖片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更直觀的感受,老師也可以在教學中把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總結傳授給學生。

2.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地理教學并不容易,想要很好地開展初中地理教學需要老師們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初中地理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們單一的教學方式對教學效果影響是很大的,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老師們在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來講課,讓學生成為小講師,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來講述知識;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索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說,老師在教學中國地圖和中國鐵路干線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畫中國地圖,學生自己去動手畫圖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取得更好地教學效果。

3.借助信息技術的便利,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以網絡發(fā)展為標志的信息化時代早已經到來,初中學生們大多從小接觸電腦和網絡,他們的知識廣度和深度甚至在某些時候超過了老師,老師可以查詢到的知識他們可以查詢到,老師查詢不到的知識他們也可以查詢到。因而,初中地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通過生動的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和動畫等形式來加強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加深印象。比如:在講授人教版初一自然地理中關于地球自轉的知識點時候,地理老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將地球自轉的模擬畫面和動態(tài)圖畫展示給學生們,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們對于地球自轉規(guī)律的理解,地球自轉的動態(tài)場面自然銘刻在學生的腦海里。

4.對老師進行合理的教學評價

在對老師進行評價的時候不能只是依據(jù)學生的成績,學??梢园才艑I(yè)的人員對老師的教學進行評價,組織這些專業(yè)人員去聽老師講課,發(fā)現(xiàn)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還要注意了解學生對老師的態(tài)度。

三、結束語

初中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雖然不容樂觀,老師們沒有深入鉆研課本、沒有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的現(xiàn)象雖然存在,但是我們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對策來解決這些問題,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特點,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第6篇:初中地理總結知識點范文

高中地理與初中的內容相差很大,初中多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在哪里,為什么”,尤其是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學習時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理科思維??忌诟呷龔土曋锌梢詮囊韵聨讉€方面進行嘗試。

一、重書本、抓主干

我通過對近幾年全國高考文綜新課標卷地理試題命題趨勢的分析已經得出,新課改的地理高考注重對書本中主干知識的考查。地理學習的支柱是教材的閱讀理解,地理不同于另兩個文科之處在于,對教材知識點必須理解記憶而不要死記硬背,要達到較深刻的理解。而老師出高考題也是源于書本,所以一定要抓住教科書這最重要的學習資料。從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這些概念都弄清,千萬不要混淆一些概念和基礎知識點,基礎東西一定要掌握得非常好,考試中才能靈活運用。尤其要注重對書別案例的學習和對特殊國家的自然特征、人文狀況的學習。不僅僅是高中課本,初中那部分基礎知識也很重要,初中地理是區(qū)域定位和世界地理學習的基礎。

二、重原理、抓過程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學習時應該采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于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于對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的理解運用,聯(lián)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從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生態(tài)平衡的條件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guī)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就能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guī)律。地理的另一個學習方法就是注重過程學習,要掌握自然現(xiàn)象每一個過程的原因、結果和影響等等。比如水循環(huán)的過程以及影響。

三、勤歸納、會比較

要勤于思考,注重平時的積累,將知識整理歸納,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用聯(lián)系的方法來表達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可視化。把平時遇到的區(qū)域的形成原因及影響因素??偨Y,把知識歸納成一個系統(tǒng)。同時還應養(yǎng)成比較的學習方法。比如,在復習天氣系統(tǒng)時,我們可以把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圖形、符號、過境前后的天氣等作比較;復習氣候類型時,可以把各類型氣候的分布、成因、特點作比較;復習區(qū)域地理時,可以把島國英國和日本的一系列地理特征作比較。還有,把東南亞、非洲、中美洲的熱帶作物作比較。總之,只要善于挖掘,總會發(fā)現(xiàn)許多相似的地理事物。通過各項特征的比較,我們能夠更好地把握比較對象的相同特征與不同特征,從而達到熟練掌握這些知識點的目的。

四、多讀圖、勤思考

地理學習的靈魂是地圖的閱讀和使用,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而且新課改的另一趨勢就是地理高考的圖像化,近三年的全國高考文綜新課標卷中的地理試題都加大了對學生這一能力的考查。據(jù)統(tǒng)計,2012年全國高考文綜新課標卷地理試題共出現(xiàn)十幅圖,出現(xiàn)圖的比例遠遠大于高考數(shù)學,因此一定要學會讀圖,將圖中的隱含信息挖掘出來,我們要做到看清圖、看懂圖、理解圖,平時學習中刻意鍛煉自己讀圖的能力。我經常說學好地理要“圖不離手”,“圖文結合易學好記”。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把地圖印在腦子里,并能在圖上再現(xiàn)知識。同時要勤思考,注重不同內容的比較和聯(lián)系。要看出題者都從圖的哪些方面進行考查,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遇圖不亂。

五、重規(guī)范、有條理

答題規(guī)范、有條理是文科綜合得分的重要法寶,因此學生在平時就要注重培養(yǎng)規(guī)范做題的能力,以提高得分率。一定要規(guī)范語言,尤其是綜合題。要想不丟分,一定是要規(guī)范,而且一定按照順序,一個都不能差。系統(tǒng)性、條理性特別強,這是將來地理試卷發(fā)展的趨勢。把所有學的知識能夠靈活應用,必須有系統(tǒng),有條理,這樣才能應用得心應手。同學們還一定要注意要用地理的語言答題,每一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學科語言,一定要注意語言的專業(yè)性,這都是平時積累的結果。

第7篇:初中地理總結知識點范文

優(yōu)化地理課堂教學,做到教學的系統(tǒng)化學生的認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于初中地理涉及到的一些知識,如地球和地圖、氣候的基本知識等很難理解掌握,且剛升入初中的學生的地理知識基本是空白,從而造成地理學習困難。,加上初一地理尤其是經緯線一節(jié)和氣候一節(jié)地理知識抽象性強,空間想象能力要求高,知識點多而跨度大,因而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對有關地理知識理解的難度。為此在地理教學中,把初中知識作為一個知識系統(tǒng)來把握,完善地理知識結構,是化解學生學習障礙的良策。讓學生自己設計并動手制造小道具或者收集地理小標本、地理小資料,會使學生從中悟出更多的地理知識。如講到經緯線的分布時,在課前讓學生動手制作一個小地球儀,再進行觀察后完成表格練習,效果比教師費力講解效果好。

初中地理學習了“氣候”的知識時,但知識是膚淺的、不完整的,為此在學習這一知識時,可通過看圖分析,然后在總結成表格來完善地理知識結構。

①梳理氣候分布。

②分析氣候特點。如“熱帶雨林氣候各月平均氣溫在25℃~28℃;從降水量上看,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多雨,全年至少有一個月雨量在60毫米以上,一年中有明顯的干濕季交替,最熱月出現(xiàn)在干季之末雨季來臨之前。熱帶沙漠氣候最高月平均氣溫超過30℃以上,常年干旱少雨。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左右,且集中在夏季,多對流雨,這里的降水和熱帶雨林氣候降水全年分配比較均勻的情況顯然不同。從氣溫上看熱帶季風氣候長夏無冬,春秋極短,全年高溫,最冷月氣溫一般在18℃以上”。

優(yōu)化地理課堂教學,做到教學的活動化

學生認知是一個主動的思維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和灌輸?shù)倪^程,傳統(tǒng)的封閉式教學和注入式教學將會導致學生認知結構的封閉,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做到教學的活動化。

(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學中要多采用開放式、活動式、探究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例如,關于關于經緯線知識的教學,就可設計一些思考性問題,讓學生討論和總結,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識:經線劃分多少度?緯度劃分多少度?經度分布規(guī)律是什么?緯度分布規(guī)律是什么?溫度帶的分界線是那些緯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那兩條相對應的經線?通過學生的主動思考和參與,不但能掌握經緯線知識,而且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二)用好地理教材中的“活動”內容。人教社新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幾乎每課都安排有“活動”教學內容,其活動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課堂作業(yè)類(課堂作業(yè)類是指以試題形式出現(xiàn),要求學生結合本課知識聯(lián)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課堂討論類(課堂討論類大多是要求學生以尚無明確意義與答案的開放性熱點話題為主題展開討論與辯論);課外調查類(課外調查類基本上是要求學生結合當?shù)厣鐣洕l(fā)展存在的問題進行社會調查和實地考察,分析其產生的原因與危害,并提出的可行性的改進意見)。教學中可因課制宜,用好“活動內容”,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知識的理解、能力的提高。

學生思維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xiàn)在思維品質的差異上,而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邏輯性、獨創(chuàng)性和敏捷性等思維品質的提高有待于知識的規(guī)律化、思維的條理化。例如,地球公轉示意圖是學生的學習難點,因此地理教師應該認清學生在課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識點,準確把握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認知矛盾的焦點,針對學生學習障礙,巧設問題情境、增加問題層次、減緩問題坡度、提煉知識規(guī)律,以引導學生通過層層深入,逐步求得結果,掌握思維和解答規(guī)律,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生在解答地球公轉圖時,不能抓住圖中的關鍵點,因而難以找到解題的思路和切入點。在教學中應該圍繞總結解題規(guī)律來進行教學,只要抓住解答圖的關鍵點,就可化解學生的思維障礙。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得出的解答規(guī)律:

看太陽直射點,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北極圈是極晝,北半球是夏季晝長夜短。當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北極圈是極晝,北半球是冬季晝短夜長。當太陽直射赤道時,北半球是春分和秋分晝夜平分。

通過以上規(guī)律的總結,不論圖如何變,學生只要抓住圖中的關鍵點,只要掌握了解題的規(guī)律,解題難點是容易攻破的。

優(yōu)化地理課堂教學,做到教學的圖象化

在地理教學中,應該強調以圖帶文,并重視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從而可以突破學習難點。

(一)借助地圖熟悉空間分布

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強化地理空間位置,熟悉并掌握它們的地理原理,通過記憶增加空間想象力,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聯(lián)系與定位。例如,在初一七大洲和四大洋地理教學時,可借助地圖,通過一些重要緯線穿過的大洲來記住所在的位置,來促進對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聯(lián)系的建立,從而提高學生的空間概念。

(二)借助地圖找出空間分布規(guī)律

第8篇:初中地理總結知識點范文

一、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困境

1.學生學習技能技巧不足。一些學生在地理教學中習慣于被動接受教師教授的知識,沒有能夠學會思考,學會如何高效地開展學習,導致教學效率較為低下,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不利于地理教學成效的提升。

2.課堂信息容量較為匱乏。一些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是習慣于一支粉筆一張嘴走上講臺,信息量非常有限,演示手段較為匱乏,沒有能夠將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教材內容背后蘊含的豐富信息無法直觀展示在學生面前,導致學生地理學習興趣低下。

3.地理教學模式陳舊落后。一些初中地理教師還是習慣于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沒有能夠潛心分析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尤其是他們渴望參與教學雙邊活動的迫切要求,在教學活動中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過于強調機械記憶地理知識點,沒有能夠實現(xiàn)學生知識、能力與情感的同步發(fā)展。

4.教學空間未能有效拓展。在地理教學中,廣大教師不僅要抓好課堂45分鐘的效率提升,還應當積極拓展教學空間,帶領學生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實踐活動,加深對地理學科各方面知識的了解及對生活環(huán)境的了解。教師應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式,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

二、有效突破初中地理教學困境的措施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基礎上,初中地理教學要注重教學研究,強化理念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模式,從而有效突破當前困境。

1.強化技能技巧指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地理學習技巧是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抓手,教師要想方設法對學生進行技巧指導。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讀圖、學會比較分析、學會總結梳理,充分發(fā)揮地圖的作用,善于分析地理學習內容中蘊含的規(guī)律并進行總結提煉,通過自我分析研究的方式牢固掌握被動獲取的知識點。另外,許多機械的知識點難以記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想記憶法進行形象記憶,將枯燥難以記憶的知識點和較為形象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在學生腦海中形成圖文并茂的格局,從而強化學生掌握效果。另外,教師還應當運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guī)律,幫助學生科學制定地理課后復習時間及間隔,讓他們花費最少的時間獲得最理想的成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地理學習中如果能夠掌握較強的技能技巧,則不僅能夠減輕教師教學的壓力,而且能夠讓課堂氛圍更活躍。

2.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增加地理教學信息。針對初中地理教學中信息容量偏少的實際,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手段,將各種有利于地理教學開展的資源信息整合起來,進行生動形象的演示,從而強化學生理解掌握的效果。例如,在世界的語言與宗教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向學生演示世界各地的主要語言和宗教流派,介紹與此相關的背景資料、基本常識。學生在這樣的課件演示中,不僅加深了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而且極大地拓寬了知識面。再比如,教學走進國家——法國、美國、巴西等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下載與教學國家相關的民俗風情、標志建筑、歷史人物等,演示課件,讓學生在直觀感知中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彌補了學生沒有親身去過這些地方的遺憾?,F(xiàn)代教學手段尤其是電腦與網絡的融合,能夠為初中地理教學提供生動的信息,可以在氛圍營造方面發(fā)揮作用。廣大教師在不僅要經常利用多媒體手段,還要善于在使用頻率、使用時機、使用內容等方面嚴格把關,逐步提高自主創(chuàng)作設計水平,使教學課件與教學工作實際需求聯(lián)系更緊密。

第9篇:初中地理總結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低效表現(xiàn) 教學策略

在當前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呈現(xiàn)的是一片低效教學的景象,即教師的教學偏離目標、違背基礎規(guī)律、忽略學生非智力因素發(fā)展等,這些情況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也制約了學生成績的提高及全方位發(fā)展。

1.課前預習的低效

初中地理課前預習工作低效主要有以下原因:(1)教師備課不充分,導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各種突發(fā)性提問缺乏應有的應變能力與儲備知識的支撐,如學生在產生疑問后向教師求助而表現(xiàn)得不知所措或模棱兩可,教師無法根據(jù)學生生活的實際結合相關知識對其進行解答;(2)學生對待課前的預習任務不認真,甚至沒有預習的習慣,導致授課開始后難以進入學習狀態(tài),嚴重影響課堂學習效率。

針對課前預習的低效情況,首先,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收集整理所有與本次課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點,并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對知識與內容和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進行設計與串聯(lián),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增強臨場應變能力。其次,鼓勵學生重視課前的預習任務,嚴格按照熟悉內容――找出重難點――嘗試性練習――課堂提問的過程進行預習,確保學生能高效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

2.課堂過程的低效

2.1合作學習的低效

有的地理教師習慣性地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由學習混為一談,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放任學生分組后自由探討學習,而忽略教師的引導點撥作用,并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合作自學中存在的問題,如生活閱歷較少,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相去甚遠,缺乏一定知識儲備,或不給予學生充足時間思考,直接進入交流討論甚至總結環(huán)節(jié)。

針對課堂合作學習模式下出現(xiàn)的低效情況,教師必須確保教學模式應用的高效率,在展開合作學習時,保證學生圍繞探討的主題有絕對吸引力,或是開放性,如學習《認識國家》時,學生的探討內容可按照教學大綱依次探討日本、埃及、俄羅斯、法國等,也可以結合學生出國旅游的經歷探討親身所見的各種國度文化。另外,教師切記不能放任學生處于一種無目標合作的狀態(tài),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如學習《中國的地形》,教師應掌握多種主題導入方法,如引導“在了解了我國行政區(qū)和疆域的劃分以后,大家來思考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要素”等,確保學生的合作有目標與方向。

2.2情境創(chuàng)設的低效

不可否認,當前初中地理課堂上很多教師對創(chuàng)設情境的文本進行開發(fā)時還有很大的誤區(qū),盲目追求新穎的教學形式,放棄最本質的教學核心。如學習南極知識點時,一些教師通過南極考察視頻等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以求激發(fā)興趣,而在情境創(chuàng)設后提出“同學們愿意去南極考察嗎”等提問而得到“太冷了不愿意去”等答復后,很多教師往往不知所措。教師的初衷在于以宣揚南極考察人員吃苦耐勞的精神引入南極知識的學習,而在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忽略學生的意志興趣等因素,這就表現(xiàn)出低效學習的狀態(tài)。

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努力反思情境創(chuàng)設在地理教學中的目標,并且要抓住學生的需求與特點,將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或感興趣的點引入到情境中,再與教學內容進行緊密聯(lián)系,才能真正引導學生從情境中感受生活,感受地理學習的價值。

2.3活動設置的低效

活動應該成為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亮點,有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快速融入學習提高效率。但當前很多教師過于注重活動的形式而忽略內容,主次不分,華而不實,就難以取得高效。如設置辯論會探討“日本人每年在南極捕殺南極鯨魚是否正確”等話題,顯而易見的結論大大降低活動創(chuàng)設的價值與意義。

高效的地理課堂活動設置,應該從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角度出發(fā),以激發(fā)興趣為重點,不斷強化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能力。這個階段教師必須對活動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讓形式服從內容,講求實效。如學習中國地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城市蹲”的游戲,選出20多個學生分別代表不同的城市,而在喊出“城市蹲,城市蹲,城市蹲完湖北蹲”時,代表武漢、荊州等湖北省內城市的學生就要完成各自的動作。有趣的活動形式才能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且在高質量與連貫性強的游戲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吸收所學知識,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高效學習目標。

3.課后復習的低效

在課后復習工作中,很多教師忽略了小結的環(huán)節(jié),只是簡略介紹學習中主要的知識點和重難點,單一枯燥的總結形式導致小結環(huán)節(jié)學習效率降低。

教師應該明確課后小結的重要性,豐富小結形式,如教師小結、學生自我總結,或重難點與分散性知識的串聯(lián)小結,等等,在結束章節(jié)學習時注重知識框架的梳理,才能真正為學生掌握知識做好延伸與導入工作,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