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德育課堂心得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提升教師的素質和魅力
“強將手下無弱兵”,教學的效果如何,學生的成績高低,無論怎么說與教師的知識結構、能力和方法是脫不了干系的。尤其是目前社會,信息瞬息萬變,知識爆炸,勢不可擋,教師更要擁有“長流水”,否則就不能以滋潤接受不同信息的學生,更談不上滋養(yǎng)他們健康學習成長了。所以,新課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具備一定的知識能力,還要具有“靈活善變”的能力,更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謙遜的素質和驕傲的氣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所以教師應以身作則,表里如一,言行舉止優(yōu)雅而穩(wěn)重,大方而得體,給學生做好榜樣。教師也要勤于鉆研業(yè)務,明確新課程是從“知識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方面出發(fā)設計的。要求重點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同時把握好教材,理解必修本的基礎性和均衡性,選修本的選擇性和發(fā)展性。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興趣,激活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培養(yǎng)學語文的興趣,變被動為主動,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既省時省力又高效。所以,只有生動活潑的課堂形式才能不斷激活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呂叔湘說:“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講活了。”可見“活”是語文課堂成功的關鍵。那么,語文課堂必須變教師的“一言堂”為學生參與的“多言堂”,學生參與了課堂,就可以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思維,引發(fā)學生興趣,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讓學生敢想、敢說,愿意想、愿意說,充分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如在學《雷雨》時,魯侍萍與周樸園對話一段,可以讓學生在講臺上去表演,學生很感興趣,真情投入,下面學生洗耳恭聽,掌聲雷動。在充分展示學生能力的同時,達到了把握劇中人物性格特點的目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靈活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興趣反過來又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這樣學生就可以掙脫束縛,放開手腳,通過質疑,打開思維的大門。讓學生把所思所疑說出來,表達自己的看法,讓他們感覺在課堂上真正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對課堂充滿興趣,善于發(fā)問,而且使老師容易掌握學生對課文內容或問題的理解程度,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
另外,在語文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欣賞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領略情節(jié)的曲折離奇,品位語言的優(yōu)美富贍,驚嘆文章的發(fā)人深省,令人警醒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課堂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知識殿堂,切實感受到語文課堂是一個鍛造人才的大熔爐,使他們由里而外,內外兼修。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更多的是懂得求知的過程是進步的過程,學習即自我提升。當學生在課堂上的主人翁意識建立起來的時候,他們便可以暢所欲言,我口說我心,這樣就不愁課堂注入不了“活水清源”。
三、恰當設疑,得當引導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只有問題的提出,才有問題的解決,沒有問題也就沒有創(chuàng)新。所以,老師恰當設疑,是一種水平,對學生也是一種適當?shù)囊龑?。因此,語文課堂應從一開始就把學生的胃口吊足,使學生欲知不能,欲罷不忍。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我向學生明確:本課選自《水滸傳》第十回,回目叫做“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侯火燒草料場”。作者在文中也處處點明“火”和“雪”,那么文中究竟有哪些關于“火”和“雪”的具體描寫?林教頭和陸虞侯之間展開了哪些“水火不容”的爭斗?結果如何?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以組為單位,對課文進行初步的閱讀探究,看哪一組回答得既準確又迅速。問題一經拋出,立刻點燃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因為新課標要求學生能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養(yǎng)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那么,教師就必須精心策劃,組織好課堂,用心設疑,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問題。
語文課堂也是學生大顯身手的地方,有時上課遇上黑板沒有擦,我就讓學生以“今天上課黑板沒有擦”為開頭,開始口頭作文。遇上作文沒有做完的同學,我就讓他以此為演講話題,做下一次上課的演講??傊?,語文課堂上我會不失時機地發(fā)揮大語文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它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的特點。
關鍵詞: 創(chuàng)新教育 創(chuàng)新思維 語文課堂教學
創(chuàng)新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核心問題是改良接受性學習為創(chuàng)造性學習,就是在各科教學中加強培養(yǎng)學生深入細致的觀察能力、發(fā)散求異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學習問題的能力,其核心是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構建最佳的教學結構、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恰當?shù)慕虒W內容,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選擇有效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書本知識,逐漸形成能力,并最終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能力。
一
通過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合理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心理開放度,從而促進教學過程的積極化。
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趣,就肯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羅杰斯在《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提出:有利于創(chuàng)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從本質上講,創(chuàng)造性活動必定是異常的,從而必定是異常的行為。當對個人的表彰是以服從為條件時,創(chuàng)造性強的人偏離常規(guī)的思想就會被貶低而受到抑制。對個人的表揚,贊許仍是促進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當一個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時,他就不會害怕表現(xiàn)和發(fā)展他的發(fā)散思維。因此,教師要做到:①利用一切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能感染學生的情緒場,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角色,以創(chuàng)新的心理期待高效參與和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情緒場構建往往取決于課堂教學的起始和導入環(huán)節(jié)。具體方法,如趣味性導入、情境性導入、新穎性導入、沖突性導入、問題性導入等。②教學情緒場的維持取決于伴隨著課堂教學進程的逐步展開。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積極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活潑的課堂氣氛,把教學看成師生平等對待、互相協(xié)作、共同努力、共同探討的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課堂教學參與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全面、全體、全程、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在教學時間的分配和利用上,給學生留有充分活動和相互合作的機會;在教學活動的調控方面,尊重學生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把所有的學習任務拋在較大的任務和問題中,勿拘泥于定論和教條;在教學效果的達成方面,要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輕松愉快中不僅學到知識,還提高學習的能力。如“趣味作文”教學,以“淡化作文意識、活化訓練方法、強化生活氣息”創(chuàng)設學生樂于作文的情境,使學生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極大地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二
對教學內容的處理與選擇著眼點放在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上,在“精、深、新”這三個重要維度上下功夫,深入挖掘和張揚教材及教學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因素,善于打破常規(guī),具有創(chuàng)新性,做到既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的發(fā)展,又能有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和強化學習貴在創(chuàng)新的思想,使教材具有使學生樂于學習的價值。如將《反對黨八股》中的罪狀,改成八首形象生動的打油詩,化抽象為形象,化深奧為通俗淺顯。再如黨八股第四條罪狀是講語言問題,我將它改編成一首詩讓學生理解:“語言無味像癟三,群眾看見心厭煩。深入生活學語言,通俗形象又清新?!睂W生看了非常開心,并競相模仿。
三
依據(jù)語文學科特點,努力改革教學結構、改進教學方法,遵循教學的簡約規(guī)律,從分析學生的認識結構入手,從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出發(fā),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如:在教《雨巷》這首詩時可以通過配樂授課,產生意境,讓學生在悠揚悅耳的樂曲聲中有層次地理解詩歌。在教小說《祝?!窌r,將《祝?!犯木幊稍拕?,讓學生扮演小說中的人物,在課堂上表演,使學生立體化地感知課文情節(jié)。
四
在具體的教學策略上,可以采取:分層教學;培養(yǎng)提問能力;指導學習方法;培養(yǎng)想象力。
分層教學承認學生有差異有層次,也承認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會進步,都能發(fā)揮自己的潛能而達到最佳狀態(tài)。如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滿足他們旺盛的求知欲,提高和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中等生提出跳一跳能達到的要求;對學困生則要求達到大綱的下限線。只要達到目標,盡管層次不同,同樣可以給予滿分。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知識點、分層次指導評價。如作文教學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安排不同的作文量、不同的作文難度、不同的作文形式,層層落實,效果很好。
總之,創(chuàng)新教育注重的是以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著重研究和解決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成為構建理想課堂的教學新模式。只要教師時時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學習的外部條件,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社會實踐,以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為前提,把教會學生學會學習作為目標,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本陸.關于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幾個認識問題.課程?教材?教法,2001,(40).
[2]余文森.試析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特點及弊端.教育研究,2001,(5).
[3]睢東林.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河南教育,2007,(11).
[關鍵詞]英語課堂學生創(chuàng)新
課堂是傳授知識的重要場所,是實施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的主陣地,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精湛的教學藝術有助于課堂教學。教師必須集中精力研究新的教材教法,在45分鐘內下功夫,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注重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因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那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呢?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英語課堂里自主地學習,無疑已成為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最佳選擇。將課堂還給學生是教學改革的必然歸宿,是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的有益探索。
英語課堂的創(chuàng)新,要先轉換教師的角色。“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老師處于主體地位,主宰課堂上的一切。”實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角色必須實現(xiàn)徹底轉換:教師只是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服務者。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如在詞匯復習中,我們都清楚,詞匯的具體意義總是通過一定的語境表現(xiàn)出來的 。離開了語境,詞匯就如同無土之禾,無水之魚。所以在教授單詞是應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結合一定的語境進行講解。對于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的詞匯,要盡可能通過不同的方式給學生呈現(xiàn)不同語境下的單詞意義。如復習present時,我設計了以下的情景:Last week, we had an English competition .At present, everything is ready. What we’ll do is to present all the presents to the winners present at the meeting and present the report about the present laid-off situation.這樣present 作為名詞(禮物,目前,現(xiàn)在);動詞(頒發(fā),提交,贈送);形容詞(在場的,出席的,目前的)的各種意義就能在具體的語境中體現(xiàn)出來。教師同時也是學生課堂學習和發(fā)展的激勵者。要“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幫助學生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師還是課堂育人資源、學習資源的開發(fā)者。通過“育人以情”,整合“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將德、智、美有機地融匯于英語情感教學之中,從而使學生在獲得并掌握運用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做人,形成健康豐富的精神世界。而這種通過學生的情感活動或體驗促進學生知識的增長和能力的發(fā)展,更是實現(xiàn)《新課標》“三位一體”素質教育目標的必要手段。教師還應具有一雙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抓住、挖掘課堂中的教育資源,有效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有效進行學習習慣、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這些變換,課堂才會真正成為“師生共有”的課堂、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主陣地,才會真正實現(xiàn)將英語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會真正成為英語課的主人。
英語課堂的創(chuàng)新,要以情感互動為主線讓學生得到綜合發(fā)展。高中英語情感教學模式就是要以學生綜合發(fā)展為中心、以情感互動為主線。英語情感教學模式能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環(huán)境積極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充分發(fā)揮情感的調節(jié)功能,創(chuàng)設最佳教學氣氛,使學生處于淡泊、寧靜、平和、放松、愉悅、陶然、超脫、忘我的最佳狀態(tài),從而使學生擺脫怕錯、怕忘、怕丑的自卑心理,形成親密的師生、生生人際關系。此外,該模式還能發(fā)揮情感的感染力功能,讓學生形成情感共鳴;發(fā)揮情感的信號功能,藝術地傳遞信息;發(fā)揮情感的動力功能、強化功能,調整學生的需要結構,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發(fā)揮情感的遷移功能,誘導學生熱愛英語學科。必修2第五單元Music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讓學生了解世界及中國的音樂,既提高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音樂,又是一種愉快教學,容易激發(fā)學習動機和保持學習熱情。再如必修三 Unit4 Using language的Listening是關于著名科學家Steven Hawking 的故事,引導學生充分了解殘疾人學習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并從殘疾人成功的實力中得到啟迪,從而激勵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所有這一切,必將激發(fā)學生以良好的心態(tài)、姿態(tài)以及策略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體驗學習英語的成功,同時,將其學習英語的潛能激發(fā)出來,把他們想象、創(chuàng)造等方面的智能的潛力開發(fā)出來,得到充實、升華與提高,從而激發(fā)他們更加主動地學習英語,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
以對話為教學設計的線索,將課堂還給學生?,F(xiàn)代教學以對話為其基本走向,因為對話首先能體現(xiàn)師生間的和諧與平等,也可體現(xiàn)學生與學生間平等,還可體現(xiàn)師生和文本、作者、編者的平等。以對話為線索設計教學,當然要體現(xiàn)學生這個對話的主體,教師只是話題的發(fā)起者。如,在教學必修4 Unit2 Women of achievement的教學設計就是對話為線索來設計的,教學過程:(一)內容呈現(xiàn),閱讀體驗,學生了解課文的內容,讓學生和作品的對話;(二)師生互動,根據(jù)課文的有關內容,進行師生間的對話;(三)學生自己心靈的對話。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一個既有啟發(fā)性又有趣味性的語言情境來刺激學生的好奇心,使課堂充滿情趣,激發(fā)學生高昂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思維活動處于高度激發(fā)狀態(tài),真正融入到樂中學習、樂中探索、樂中創(chuàng)造;以對話為線索設計教學程序,可使教師的角色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現(xiàn),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
以合作為平臺實現(xiàn)教學目標,將課堂還給學生。長期以來,由于中學班級學生人數(shù)較多,以集體授課為主的班級授課制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其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束縛著學生英語實踐活動的全面發(fā)展,制約著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提高。由于缺乏了人際交流,不少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采取面向全體學生的、有利于學生語言實踐活動全面開展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根據(jù)學生的性別、興趣、能力、英語成績等主要方面進行合理搭配劃分學習小組。這種方式能保證組內各成員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以及小組之間合理競爭的公平性。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或學習任務隨機進行分組。這樣做既有利于各組之間的公平競爭,又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與更多同學合作的機會。學生根據(jù)彼此之間的關系、興趣愛好等自行組合,在寬松、和諧的合作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除此之外,讓學生經常換組合作學習,既可以活躍合作的氛圍,還可以讓學生體驗和學會如何與不同背景、不同學習能力、有著不同想法和思維的同學合作。我以高三復習Unit2 Working the land這一單元為例,我針對理科班,男生較多,英語基礎較差,對英語不太感興趣;大部分學生的思維活躍、表現(xiàn)欲望和合作精神在平時的教學中表現(xiàn)很好,而且大部分學生都是農村學生,根據(jù)這些特點,我采用與新課標要求相一致的新的教學方式,即活動式的教學法和任務型教學法相結合的方法,結合本單元以及自己的知識,談談Dr Yuan was able to develop a successful agricultural product when thousands of other farmers could not.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ain reason for his success? How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調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很多同學都說他們還有很多話說,但是這節(jié)課卻結束了。我鼓勵把它們寫下來,貼到墻報那里,大家共同學習。課堂教學活動化,讓學生真正活動起來,打破課堂中死氣沉沉的氛圍,給學生以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活動的主人,那么英語課堂就充滿生機與活力。合作是現(xiàn)代學習和工作的顯著特點,英語課堂要實現(xiàn)教學目標,必須以合作為平臺,因為個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這種合作,包括學生個體與個體的合作,學生個體與學生群體的合作,學生和老師的合作,學生和媒體的合作等。教學中教師要搭建合作的平臺,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習慣,并努力學會合作,從而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發(fā)展。
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對話,在活動中探究,在活動中交流,應是英語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也是實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把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自覺性和創(chuàng)造性放在首位,結合教學內容抓住學生易于接受、效果相對較好的切入口,通過選擇教學手段、方法,使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發(fā)掘學生再學習、再創(chuàng)造、再發(fā)展的智力,使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素質得以全面提高。將課堂還給了學生,意味著學生的自主意識會得到有效培養(yǎng),實踐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創(chuàng)新意識會得到有效保護,個性風采得到有效釋放。
參考文獻
[1]《新課程英語教與學》
小學語文教學“走向童心”的教學主張的實踐意義,在于真正關注課堂的主體——兒童,讓他們學有所樂,學有所獲,學有所長。
一、求真,尊重兒童的感受
學生在真實的課堂中實實在在地學習,慢慢地由不懂到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感悟,再到透徹理解、積累運用,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因人而異。我們要充分了解每個年級學生的特點,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設計教學目標,不任意拔高,要讓大多數(shù)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品嘗到發(fā)現(xiàn)的快樂,學習的樂趣。教學古詩《江雪》,因為面對的是四年級學生,我放棄了“知人論世”的教學套路,鼓勵學生反復讀古詩,做更多的猜想。在教師的再三鼓勵下,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起來,答案豐富有趣。失意的人、苦悶的人、怪異的人、等待希望的人,困苦的人,這一切的答案用在改革失敗被貶永州的柳宗元身上,不也都可以嗎?柳宗元此刻的心境是多么復雜,哪是一兩個字能夠說得清道得明的?讓學生品味“字字無雪,卻又雪在眼前”的語言技巧,體會“漁翁無語,卻又話在嘴邊”的深長意味。
二、 求趣,呵護兒童的天性
課堂一旦充滿趣味,學生就會樂在其中,不知疲倦。他們會調動所有的感覺器官,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學《愛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課時,我們把“變臉”的概念引入課堂,教師引導學生把第二段課文內容改編成劇本,鼓勵學生演一演。學生興味盎然,通過角色體驗,更好地感受人物內心的活動,科學巨匠愛因斯坦以童心未泯的可親形象駐扎進學生的心田。“好玩”是兒童的天性,順應這種天性,教學的方法與教學的內容、學生的心理相匹配,就能達到“人課合一”的境界。
三、 求美,陶冶兒童的情感
兒童是具有審美天性的,如果我們加以誘導、喚醒、激發(fā),這顆審美之心就無可抑制地生長起來。
《愛如茉莉》一課,講述了一個散發(fā)著茉莉般清香的真情故事,一處處感人的細節(jié)描寫流淌著至真至美的愛。在教學中,我們緊緊扣住語言文字和課文中的插圖,通過朗讀、品讀、誦讀,在讀中見悟,在讀中生情。① 在媽媽生病住院這件事的全過程中,最令你感動的是哪個情節(jié)?品讀最讓你感動的情節(jié)。② 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的話,怎么讀?爸爸萬分焦急和擔心,怎么讀?③ 媽媽的神情是“恬靜的微笑”,爸爸的動作是“坐”“緊握”“伏”。請反復地朗讀這段話,注意這些神態(tài)和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你體會到了什么?④ 這漫漫長夜,他們是怎樣度過的呢?請你們看看畫面,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想,走進人物的內心深處,他們可能在想些什么,可能在對自己說些什么?⑤ 真愛無痕,至愛無聲!爸爸媽媽執(zhí)手而眠的情景,讓我們感動。一切盡在不言中,就把自己所有的感受讀出來吧。⑥ 人有情,景有語,這樣的畫面,誰都不忍心去破壞它,包括窗外的陽光。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好這段話,把這感人的畫面刻在心里。關鍵詞語的品味,人物內心的揣摩,教師語言的渲染,課文插圖的呈現(xiàn),音樂背景的襯托,重要段落的反復誦讀,催開了茉莉般愛的層層花瓣,讓這朵潔白純凈的小花開在了學生的心靈深處。愛,就像茉莉一樣平淡無奇,卻純凈幽香。
四、 求變,滴灌兒童的靈性
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味地接受,更多的時候,他們有自己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誦讀、感悟、涵泳、體味中,習得方法,發(fā)展思維,豐富積累,生成智慧,得到靈感。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楊萬里的一首清新秀麗的小詩,描繪了一碧萬頃、荷花映日的西湖美景。但是細讀整首詩,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首送別詩,卻沒有一個字提及送別,更沒有一般送別詩中的離愁別緒。這是為什么?作者究竟懷有怎樣的情感?教學正可以在這樣的懸疑上推進與鋪陳。① 讀詩題猜內容。按照我們過去讀過的送別詩的內容來猜測一下,詩人在這首詩中會寫什么?學生的回答緊緊地圍繞一個“別”字來展開,離愁別緒、臨別贈言、依依惜別……② 初讀感知,設疑激趣。這首送別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和你剛才估猜的內容一致嗎?這是一首送別詩,可是全詩卻沒有一個字談離別。你感到疑惑嗎?③ 讀詩句想畫面。一千年前的一個夏天,你,就是大詩人楊萬里,隨同友人剛剛走出凈慈寺,清風拂面而來,一幅賞心悅目的景象映入眼簾。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④ 化陳出新,多元解讀。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送別詩嗎?請你們比較一下,這些送別詩與這首詩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這種能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壓抑學生興趣和熱情,影響學生發(fā)展思維和智力的狀態(tài),使每個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下,自主探索,討論總結,獲得成功。在合作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學習不再是被動接受的苦差,而是一種充滿想象、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事情。
關鍵詞:創(chuàng)設合作空間:培養(yǎng)自主:合作學習:樹立信心:勇于創(chuàng)新
自主學習概括地說,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的學習,它強調的是自我和自主;而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學刀。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都是學習的兩種萬式,二者相輔相承,互不矛盾,而自主與合作學習方式的實現(xiàn)卻有賴于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促使學生自主與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動力,它是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穩(wěn)定的情感體驗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為此,我們在進行中學英語"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中,不能僅僅追求學生發(fā)言頻次高、覆蓋面廣、課堂氣氛熱烈,學生是否進行了自學這些淺層次目標,更應把激發(fā)學生的深層學習動機,教會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覺地利用環(huán)境因素進行學習等作為努力追求的方向。以下是我從四個方面對如何創(chuàng)設合作空間,培養(yǎng)自主合作意識——創(chuàng)設課堂新面目的一些做法。
一、確定學習目標、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合作學習
《新目標英語》課本中每個單元有一個主題,并且列出了明確的語言目標,主要的功能項目與語法結構,需要掌握的基本詞匯,并分為A和B兩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語言內容,B部分是知識的擴展和綜合的語言運用,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每個單元的Self Check部分,自我檢測對本單元所學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可根據(jù)每個單元的內容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確定學習的目標,明確要掌握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與需要完成的任務情景的氛圍中引起興趣,使學生處于一種主動、積極的能動狀態(tài)。同時,學生依據(jù)自己的思維方式、興趣愛好來確定各自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有了動力,才能學有所得。
二、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合作學習。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樣印象也最深刻, 也最容易弄懂其內在規(guī)律、 性質及聯(lián)系。比如,學習動詞詞尾加-s或-es時,如:read一reads, watch一watches, play一plays, study—studies等,學生或許會想到剛剛學過的名詞的復數(shù)形式,如: pen-pens, watch一watches, boy一boys, family一families等,學生從變化形式上意義上就會迅速地把兩者區(qū)分開來。一方面鞏固了已有知識,另一方面對于新知識也會有很深的印象。此外,在句型教學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讓學生置身于貼近自己生活的語境中,產生親切感,積極地參與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尋找學習的內在規(guī)律,激活已有知識,順利地獲取新知。從而提高英語素質,實現(xiàn)大面積提高學生合格率及優(yōu)秀率。
三、給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合作學習
自信心是影響自主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 自信心,首先,我在課堂上多作肯定性評價,如 A lovely girl/boy!Great!Well done!Good!等,并把帶 Good, Excellent,Very good,Super圖案的帖畫分別獎給那些在課堂上表現(xiàn)優(yōu)秀、出色的學生。同時當學生語言表達出現(xiàn)閑難時,我不隨便地對他 /她說:"Wrong!"而是及時為他 /她提供有效幫助和引導,并用愛心和耐心來幫助他 /她。我認為,這樣的做法使學生能嘗試到成功的快樂,形成良好的心理傾向。其次,多樹立示范性的榜樣,在獲得成功的同時,自信心會在成功者與他人之間同時增強。再次,多給學生充分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自由合作,在合作的同時,學生或許在素質、智力和能力等方面參差不齊,我就給各個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較多的表現(xiàn)的機會,使他們在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時候增強學好英語的信心。例如:每節(jié)課的 Daily Report或 Free Talk, Go every where, Talk about the picture等,都讓他們自己去發(fā)揮,這樣給了學生說英語的機會,也給了學生一份驚喜,一個成功,讓學生們感到學習英語很有趣、很容易,從而激發(fā)他們渴望獲得更多新的英語知識的欲望,最終實現(xiàn)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四、鼓勵學生學會合作,培養(yǎng)合作學習(下轉第113頁)
(上接第110頁)
一、發(fā)掘文本資源,開發(fā)學生潛能
語文教材必須具備“工具性”與“人文性”:教材的基本屬性是工具性,而人文性是我們運用教材的最高升華,當然,語文學習不能憑空而來,它無法脫離文本基礎。筆者每每針對文本提前備課時,總會先反復通讀文本,從中找出理解比較困難的詞句,并預設和推演如何指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查詢來理解和認知這些詞語,指導學生掌握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未知詞語的技巧。
例如,筆者在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時,為了充分挖掘文本資源,讓學生充分獲取教材承載的信息,于是對教學要求進行了合理取舍與科學重組。先讓學生掌握文本中提到的14個生字,然后緊抓典型語言信息,找準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連接點,適時滲透人文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抓住父母對巴迪的詩大相徑庭的看法為線索,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走進文本,體味成長過程中我們?yōu)槭裁葱枰獌煞N愛的聲音,最終解讀文本。語文教師只有注重開發(fā)資源,充分挖掘文本內容,才能使教學重點、難點了然于胸,才能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高效地完成。
二、放開課堂束縛,探索思維淵源
古人云:學貴有思,思貴有疑。在教學實踐中,只要學生能通過自主探索學習知識,教師都應該引導他們去探索和實踐;只要是能體現(xiàn)學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師就應鼓勵他們抓住表現(xiàn)的機會。如此才能幫助學生構建語文知識架構,為他們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心。
譬如,筆者在《難忘的啟蒙》一文時,就鼓勵學生思考和探索,給予他們彰顯個性的機會。大家在了解課文的背景和情感后,可發(fā)散思維猜想:這位啟蒙老師讓我懂得了什么,并以此為題結合自己的理解,談一談自己啟蒙的開始?如此設計從教材切入、開放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牽引他們自主探究問題,這為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多年以前,我曾聽過一堂關于“信任”的課。老師奧爾格先生問學生,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任。大家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奧爾格先生聽后沒有發(fā)表見解,而是突然向我們解釋起物理學上的“鐘擺原理”:鐘擺自最高點往下運動,它來回擺動達到的高度點絕不會高于最高點。由于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它的擺動幅度會越來越小,直到最后完全靜止。
為了形象地說明這一點,奧爾格先生當場做了演示。然后,奧爾格先生問大家,是否信任他,是否相信鐘擺原理。所有的同學都舉起手來表示相信。在得到同學們肯定的回答后,他叫人抬進一口碩大的鐘,并讓人把它懸掛在教室的鋼筋橫梁上。接著,他請一位同學坐到桌子上的一把椅子上。那把椅子靠背貼著墻,這位同學坐下后后腦勺恰好貼著水泥墻壁。然后,奧爾格先生將鐘推到距離這位同學鼻子只有一英寸的地方。一切就緒后,奧爾格先生再一次為大家解釋了鐘擺原理,接著說道:“這口鐘有270磅重,我在距他鼻子一英寸處放開鐘,鐘再次擺回時,離他鼻子的距離只會多于一英寸,絕不會碰到他的鼻子,更不會撞上他?!?/p>
然后,奧爾格先生看著這位同學的眼睛,問:“你相信這個物理原理嗎?我向你保證,你不會受傷,你信任我嗎?”大家都注視著這位同學,只見他臉上汗珠直冒,最后才點了點頭?!爸x謝?!眾W爾格先生說著放開了那口鐘。伴隨著呼呼的聲音,這個龐然大物從最高點往斜下方墜,迅速擺向另一端。在到達另一端的最高點后,突然轉向往回擺動,朝著這位同學坐著的地方迫近。然后,就在幾十雙眼睛的注視下,這位同學大叫一聲,在鐘還未靠近自己之前,幾乎是從桌子上一躍而走,避開了似乎要把他撞得頭破血流的重物。隨后,大家看見這口鐘在離椅子不遠的點停住了,接著又擺回去。根據(jù)鐘到墻壁的距離判斷,鐘絕對不會撞到那位同學――如果他還坐在那里的話。
屋子里鴉雀無聲。奧爾格先生微笑著問大家:“他相信鐘擺原理嗎?他信任我嗎?”同學們都異口同聲
至此,我想我們大家對什么是信任有了新的理解。
(摘自2005年9月21日《球球時報》,編譯:汪新華)
[訓練]
一、整體感悟
1.本文敘述了多年前奧爾格先生為我們講授關于信任的一堂課。細讀全文,在下面的方框內把這一節(jié)課的授課過程補充完整。注意你的語言表述方式要與已出示的語言表述方式保持一致。
二、語言品析
2.細心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號內的問題。
(1)一切就緒后,奧爾格先生再一次為大家解釋了鐘擺原理。(說說加點的詞語有什么表達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2)奧爾格先生看著這位同學的眼睛,問:“你相信這個物理原理嗎?我向你保證,你不會受傷,你信任我嗎?”(請說明奧爾格先生這么做和這么說的意圖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問題探究
3.這一節(jié)課中,親身參與鐘擺試驗的那位同學的心情變化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里他的主要表現(xiàn)都是怎樣的y請簡要陳述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這一節(jié)課來看,你覺得奧爾格先生最顯著的教學特點是什么?請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創(chuàng)新實踐
5.假如那位同學一直坐在桌子上不動,試驗結束后,作為老師,為加深同學們的理解和印象,最好對這個試驗進行一下小結。請圍繞本次授課中心,用100字左右的篇幅,代擬一段小結性的話。
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下面的材料,聯(lián)系上面的文章內容,用最簡潔的語言寫出你的新發(fā)現(xiàn)。注意:不要少于2條。
2005年10月2日,當年的諾貝爾醫(yī)學獎揭曉:澳大利亞科學家羅賓?沃倫和巴里?馬歇爾因共同發(fā)現(xiàn)了導致胃潰瘍和消化性潰瘍的幽門螺旋桿菌(使得類似的患者可以免受開刀之苦),而獲此殊榮。
長期以來,標準醫(yī)學教科書和廣大科學家們相信,細菌不可能在胃內這種苛刻的、酸性消化系統(tǒng)環(huán)境中生存。但是,沃倫從已切除下來的胃下部中發(fā)現(xiàn)有細菌寄生。他懷疑起傳統(tǒng)理論來,猜想這種細菌與胃潰瘍有關。胃腸病學家馬歇爾對此極感興趣,兩人協(xié)同作戰(zhàn),經過多次試驗,證明他們的想法是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第一空:提出信任話題講解鐘擺原理第二空:大鐘全程擺動學生半途逃脫
(說明:按照要求,答案必須能概括各個階段的主要意思,并采用對偶句形式。)
2.(1)“再一次”說明奧爾格先生多次講解鐘擺原理,希望所有的同學對這個物理原理深信不疑。從結構上看,“再一次”也與上文相呼應。
(2)奧爾格先生希望給對方信心。
3.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平靜(答“從眾”也算對),這時他和大家一樣,口頭上表明了對鐘擺原理和先生的信任;二是緊張,這時他坐在桌上的椅子上,臉上汗珠直冒;三是害怕(答“恐懼”、“驚恐”也可),實驗中途他從桌子上跑開。
(說明:本題答“四個階段”也可以,另外一個階段可以表述為“沮喪”或者“羞愧”等,這時他會低下頭,不敢正視他人。)
4.最大的特點是注重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運用啟發(fā)式教學。他首先提出“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任”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并作答。對于學生的答案,他不作評論,而是通過試驗的方法讓大家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奧爾格先生沒有把“信任”的內容直接灌輸?shù)綄W生耳朵里,但是通過這次試驗,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信任。(此題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5.例:同學們,面對著大鐘飛到眼前、好像就要撞上自己的考驗,這位同學依然坐在那里一動不動。因為,他的心里始終堅信鐘擺原理,信任老師。他的表現(xiàn)使我們認識到,所謂真正的信任,就是面對考驗也不動搖,就是言行一致的堅定不移。(說明:小結一定要落腳到“什么是真正的信任”這個問題上來。)
6.例:①懷疑,是科技進步的開始。②相互信任,是成功合作的基礎。③在生活中要多一點信任,在學問上要多一點懷疑。④僅有懷疑是不夠的,還要結合試驗來求證。(說明:抓住“懷疑”或“信任”話題作答,語言簡明,都算對。)
一、學英語,重情境,突出興趣的重要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灰尯⒆觽儺a生興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開展自主學習。所以,我們必須努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不能只重視枯燥的語法知識的講解,這樣只能讓孩子們蠢蠢欲睡,逐漸喪失學習興趣。我們可以適當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工具進行生動形象的語言環(huán)境和教學情境,以便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上來,讓他們在多感官刺激下產生認知,獲得技能。
比如,在學習《牛津小學英語》Unit 6中的節(jié)日名稱時,我事先給大家布置任務,讓孩子們收集關于節(jié)日的祝福語。課堂上,以國慶節(jié)為例引出新句子“When’s the National Day?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National Day?” 這樣讓孩子們在語言情境中學習運用,加深了學生印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實際,講學情,重組教材辦法靈
現(xiàn)行小學英語教材集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于一體,有很強的優(yōu)勢。但實際教學中,畢竟同學們學習能力和知識結構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分析學情,根據(jù)同學們的實際知識結構合理整合教材,努力為同學們“量身打造”切合自身發(fā)展的內容結構,讓教材真正地為學生服務。
筆者在教學數(shù)詞時發(fā)現(xiàn)由于學生在平時的課堂用語(比如:Open your book and turn to page...)中早已熟悉并掌握了最基本的數(shù)詞讀寫方式,教學內容又比較單一,缺乏情感刺激更顯得單調乏味。因此,筆者在課堂教學中以Ten little Indians這首歌導入,讓學生通過歡快的歌曲陶冶情操,活躍氣氛,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復習了舊知識,學到了好多課外新詞匯。
三、學外語,學文化,聯(lián)系生活是辦法
英語教學中,我們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知識結構,適時增加準備性的步驟來開展教學活動,從而來降低教學活動的難度系數(shù);同時還可以讓孩子們在學習英語基礎知識時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生活,拓展其文化視野,提高英語實際運用能力。英語教師也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英語文化知識,幫助同學們挖掘出更好、更多的英語背景資料,以資學習。
例如,教學subjects時,筆者引導學生結合實際情況,研討和學科相關的活動,大家紛紛發(fā)言,各抒己見,在活潑的互動學習活動中豐富了知識,掌握了要點;學習“l(fā)eft,right”時,引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飛虎隊的踏步口號“l(fā)eft,right...”并告訴同學們英語國家的“一、二、一”就是這樣喊的,孩子們立刻現(xiàn)學現(xiàn)賣,原地示范,加深了學生印象;學習“after,before”時,誘導同學們用“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來表述時間概念,加強了英語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強化了“before,after”的認識。
關鍵詞: 英語課堂教學 課程資源 意義
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程教學中,幾乎是一臺錄音機、幾盒磁帶、幾張掛圖、幾根粉筆,往往老師講得十分激動,學生聽得十分乏味,教學目的很難完成。老師為了課堂的豐富,準備了許多的掛圖、錄音,老師一會兒放錄音,一會兒掛圖,一節(jié)課老師就在忙碌中度過,而學生對單一的看掛圖或收錄音磁帶感到枯燥、單調,這樣往往使得學生在學習時顯得很被動,注意力也容易分散。這樣不僅達不到老師的教學目的,而且會使學生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那么我們有沒有更有效的方法來改變這種現(xiàn)狀呢?答案是肯定的,這就不由地想到了英語課程資源的有效利用的問題。
一、多樣的課程資源
對于課程資源的定義,有許多的不同的解釋,如廣義的課程資源是指有利于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狹義的是指形成教學內容的直接來源。綜合地說,課程資源包括課程設計、實施、評價等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其所長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資源的總和。
1.資源一――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嶄新的教學形式,它極大地擴展了課堂容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給教學帶來了生動活潑的新局面,使課程更加形象化。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似乎步入了多媒體教學的怪圈,認為一堂好的英語課必須得使用多媒體,而使用了先進的多媒體手段就等于一堂好的優(yōu)秀課。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一些誤區(qū)。
(1)只圖表面熱鬧,忽視實質。
多媒體集文、圖、聲、畫于一體,與以前“一張嘴、一臺錄音機、一只粉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有的教師為了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幾乎挖掘了教材中所能運用的一切知識點,利用一切所能利用的媒體,也不管什么教學內容,不管有沒有必要,都要用課件。在制作課件中,有些老師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穎、花哨、動感等效果,課堂上熱熱鬧鬧,使學生大開眼界,但教學效果一般,尤其這使學生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各種花俏的圖片上,而忽略了真正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點。
(2)以電腦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忽略教師的主導性。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能增加課堂的容量,但過于依賴電腦,不考慮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是達不到良好效果的。有的老師在制作課件時過于詳細,將要達到的目的,要解決的問題,要舉的例子,要說的話都詳盡地制作在課件中,課堂上只要動動手,不用寫,也不用多說,讓課件代替了教師的主導地位。而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處于被動的地位,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得到發(fā)揮。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留有一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特別是讓學生能現(xiàn)場聆聽老師充滿感染力的范讀。在課堂中老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每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深深地感染學生,這是電腦永遠代替不了的。
2.資源二――英文歌曲
現(xiàn)在的學生都是非常喜歡流行歌曲的,他們不用太多的死記硬背就能將歌曲中的單詞記住,根據(jù)現(xiàn)在學生對英文歌曲的興趣,我在教學過程中有意地將這一元素融入到課堂,發(fā)現(xiàn)效果還是非常好的,它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歌曲能夠擴充學生的詞匯;(3)能夠活躍課堂氣氛;(4)能夠改善學生的聽力;(5)能夠訓練學生的語法。
在英語教學中,選擇適合學生的英文歌曲,利用歌曲的思想性、類型的多樣化、語言的科學性和音樂的豐富性,以學生為指引,對學生進行教學是一種非常好的嘗試。
3.資源三――網絡英語
網絡必將成為大家以后工作和學習的重要工具,英語資源在網絡上也是取之不盡的。我們可以很好地利用這個資源,只要在百度中輸入英語學習網站,就會有很多的相關信息,給大家介紹幾個我常去的網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恒星英語學習網省略,英文動畫語法省略,英語教師網省略,省略/englishvideo這個網站有許多的視頻,如李陽瘋狂英語視頻、新東方英語視頻、許國璋英語視頻等一些非常優(yōu)秀的視頻教學,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4.資源四――電影、電視英語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們的電影、電視也越來越多地引進一些優(yōu)秀的歐美大片,而且這些大片基本都是“原裝”進口,都是非常純正的美式發(fā)音,學生可以通過觀看歐美大片將英語的聽力部分進行提高,當然這需要較高的英語聽力水平。任課老師就可截取一些經典的對話在課堂上進行情景再現(xiàn),讓學生分別扮演其中的角色,進行話劇表演,既可活躍課堂,又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可謂一舉兩得。
二、課程資源的重要意義
多樣的課程資源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其重要意義。
1.開闊了學習內容的選擇范圍
教師應將各個領域中豐富多樣的資源經過必要的選擇、匹配、組織,引入學生的學習領域,從而開闊學生學習的范圍,超越狹窄的教育內容,讓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
2.學習途徑的多樣化
課程資源的多樣化可使教學極大地豐富起來,我們倡導學生主動學習,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實踐、體驗等活動性方式取代了傳統(tǒng)唯教材觀念下的單一灌輸,這使教學突破了死啃書本、聆聽講授的單一局面。
3.創(chuàng)造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
封閉的學習環(huán)境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無法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就可以改變這種現(xiàn)狀。
參考文獻:
[1]程曉堂.基礎教育性課程師資培訓指導――初中英語.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李秉德.教學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