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范文

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

第1篇: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范文

一、當下初中語文學習評價單一的表現(xiàn)

1.學生被評價,老師單一評價

現(xiàn)在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上,對于學生學習的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但是如今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仍保持著錯誤的觀念,學生只是被作為評價的對象,老師負責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進行評價。比如:只有老師進行學生課后作業(yè)的批改,只有老師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情況的測驗等等。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老師的評價太過單一,片面,從長遠看不利于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同時也不符合初中語文學習多元化評價的規(guī)律。老師單一的評價方式會使學生只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完成相關學習任務,并不能按照學生自己的想法來學習,這樣就大大削弱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同時,也使學生看不到其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

2.忽略學生和家長的評價

初中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不僅取決于老師的教學方式與教學評價,也取決于周圍學生與家長對自己的評價。比如:在家中,學生學習如果得到了家長的獎勵,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對學生學習語文的影響很大。但是,現(xiàn)在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并不注重聽取學生和家長的評價,忽略學生和家長的評價,使家長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情況并不了解,不利于家長在課后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指導,同時也會拉大了家長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不利于學生與家長的情感溝通。

3.評價方式單一

在初中老師的教學中,考試測驗是老師對學生學習語文進行評價的唯一方式。比如:進行小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死板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讓學生完成相應的數(shù)目、相應分數(shù)的題目,這樣硬性的評價方式,只考察了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點的記憶程度,并不能體現(xiàn)學生對于所學的語文知識的應用。學生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為未來高中甚至大學的語文學習進行必要的知識儲備,只進行單一的語文知識點的考察和記憶,不利于學生以后在語文這一門學科有更深入的學習與發(fā)展。同時也不利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使學生產生不好的應試心理,對語文學習產生抗拒心理。

二、初中語文學習多元化評價策略

1.學生自評、互評,家長和老師評定相結合

為了改變現(xiàn)今初中語文學習評價的單一性,使學生更加全面了解自己的語文學習情況,老師應采取學生、家長與老師進行多元化評價的策略。這樣,學生在學校的語文學習情況就可以得到多方面的評價,并且校外也能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進行語文學習。學生自評即學生對自身的語文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可以促進學生自身的自我反省,對自己語文學習的不正確方法進行及時的改正,培養(yǎng)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獨立性,有助于學生進行自我發(fā)展。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使學生認清在別人的觀察中自己的語文學習情況怎么樣,促進學生之間互相監(jiān)督,更好地進行初中語文學習。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要從多方面進行學習評價。比如:學生的語文課文朗讀,課上發(fā)言,語文的學習態(tài)度等等進行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全面發(fā)展。最后,在課后,在校外再加上家長的評價,能夠方便老師了解學生在家中對語文學習情況的了解,將學生在校內和在校外兩種不同的語文學習情況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促進老師針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及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更好地備課。采用學生自評、互評,家長和老師評定相結合,不僅能夠使初中語文學習評價多元化,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使對學生語文學習的評價更全面,更細致。

2.不拘泥于階段考察

在學校,老師對于學生語文學習情況評價時,考察的方式不要只拘泥于階段考察,只進行月考、期末考,而是應該也要加強平時的考察。比如:天天進行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或者課堂測驗等等,這樣有利于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點的掌握,使學生對語文知識點進行鞏固,使學生適應考試這一種考察方式,避免學生產生厭煩考試的心理。老師在平常階段考察時只是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進行單一總結性的評價,太過籠統(tǒng),對學生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等影響并不大,忽略了對學生平常進行語文學習時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的評價,不能充分了解學生,與學生缺乏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所以,老師應該采用平時考察與階段考察相結合,及時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及時在平??疾斓淖鳂I(yè)本上或者是學習報告單上寫下自己對學生的評價,使學生及時改正,促進學生與老師的情感交流與溝通,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進行更全面的多元化指導。

第2篇: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范文

一、初中語文教學要強化預習方法指導

預習是語文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預習活動中,學生可以解決一些基礎性內容,同時也增加了對教材的熟悉程度。提高預習方法技巧性,對整個語文教學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在教學中重點向學生推薦一些行之有效的預習方法,不僅強調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而且和學生共同探討如何更加高效地開展預習。同時,在預習中要制定預習計劃,對預習達到什么成效做到目標鮮明、心中有數(shù)。在預習活動實施環(huán)節(jié),通過查閱工具書、上網瀏覽等形式了解教材背景,解決生字詞以及對教材內容進行初步概括,還要對照課后思考題嘗試自主分析理解,這樣的預習方法既全面又突出重點,能達到解決基礎性問題和提煉難點的目標。強化預習習慣和技巧的培養(yǎng),能夠實現(xiàn)幫助學生掃除學習障礙以及奠定學習基礎的雙重作用,有助于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將預習方法指導作為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與整體教學設計融合起來,更好地發(fā)揮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二、初中語文教學要強化記憶技巧指導

語文教學非常重視記憶這一技能方法,無論是課文的背誦還是相關知識點的掌握,都需要強化記憶。在技巧指導方面,筆者側重于抓住以下幾個要點。首先是重視提高學生記憶的形象程度,指導學生將枯燥的知識點與形象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通過順口溜等形式將一些文學常識、語法要點進行形象記憶。其次,筆者在語文教學中強化了記憶時間節(jié)點的指導,每一節(jié)課教學之后,何時開展第一輪復習,相隔多長時間進行回顧,這些時間間隔里面大有科學,蘊含了人腦記憶規(guī)律等諸多技巧。筆者結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幫助學生科學制定不同輪次復習的時間間隔,達到花最少時間取得最佳效果的目標。此外,幫助學生對語文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也是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語文知識實現(xiàn)前后聯(lián)動,從一個知識點的記憶帶出多個知識點的回顧,可以增強語文學習理解的效率和鞏固程度。重視記憶技巧指導,能夠降低語文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在輕松愉快高效的學習活動中達到預期目標。

三、初中語文教學要強化探究路徑指導

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程度與師生互動效果如何,對教學效率具有明顯影響。筆者在教學中大力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倡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開動腦筋相互交流,自主尋找答案、嘗試總結規(guī)律、提煉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開展自主研究性學習活動,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主意識,提高學習活動的深刻程度,增強了學習效果。在學生開展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筆者強化了思維線索、思維角度的指導,以一組思考題引導學生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在思維方向上側重于對學生進行畫龍點睛式的點撥,讓學生能夠正確思考問題、深度思考問題,從而達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在語文課堂上,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即提高了探究學習能力,又養(yǎng)成了相互協(xié)作的良好習慣。

四、初中語文教學要強化遷移運用指導

語文學習是一個靈活機動的過程,也是記憶遷移再造的過程。在語文課堂上所學的內容,要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目標。筆者在閱讀分析教學中,側重于引導學生結合思考題分析文章的寫作特色,針對寫作框架、運用手法、主題與思想等方面進行細致深入的分析,自己嘗試提煉總結文章哪些寫作技巧值得借鑒,與作文寫作結合起來,在課外開展仿寫活動,這樣的遷移能夠保證學生獲得的經驗技巧方法得到有效運用。強化這一方面的運用,能夠讓學生在不同類型的知識點學習中提煉出通用的方法,讓語文學習變得更加輕松高效。

五、初中語文教學要強化自主鞏固指導

第3篇: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能力 記筆記 注重積累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81

一些教育學者普遍認為,數(shù)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然而,語文卻是基礎之中的基礎。眾所周知,我們對各種事物的認識接受都要從理解開始,而只有接觸語文的學習才能擁有相應的理解能力,我們對知識的掌握永遠離不開扎實的語文基礎。小學語文主要側重課堂課本知識的學習,涉及面較窄,易掌握;而初中語文則向更多方面延伸,逐漸接近社會,涉獵戲劇、影視、廣告等多個方面。初中語文學習內容日漸復雜,需要初中學生花費時間和精力研究學習方法,更有效的進行語文學習。

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把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當作初中語文教學任務之一,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尤其是初中語文的學習更加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古詩詞鑒賞題以及閱讀理解題都需要學生具有相當強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要著重注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

(一)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

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閱讀習慣,在教室擺幾排課外讀物,讓學生在書籍的海洋里學習,教師在平常教學中要多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及意義,引導學生積極閱讀。學生課余時間可徜徉在書籍的海洋里,感受閱讀的樂趣,同時還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閱讀能力,學生通過閱讀直接提高了理解能力,間接提高了語文學習能力。

(二)教師帶頭閱讀

新課程標準下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教師提高個人知識素養(yǎng),豐富各方面文化知識。因此,要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閱讀習慣,教師必先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率先掀起讀書大潮,在平常與學生的交流中,多與學生分享閱讀心得,引起學生閱讀興趣,重點強調閱讀在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我平常講課之余經常捧一卷書在教室閱讀,這很快引起了學生注意,紛紛向前問我相關問題,一段時間后我欣喜的發(fā)現(xiàn),班里許多學生也會在課間讀書,時間久了,班里經常讀書的同學閱讀理解能力大大提高,語文成績也因此上升了。

二、養(yǎng)成記筆記的良好學習習慣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在課堂傳授知識時語速通常較快,此時學生單靠聽來學習的話肯定是可以聽懂的,且大部分學生也能緊跟教師的教學進度,但由于課堂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短暫記憶,學生很可能在幾天后完全忘掉所學內容。因此養(yǎng)成記課堂筆記的習慣就尤為重要,特別是對于初中語文的學習,課堂內容比較繁瑣復雜,且需記憶的知識點較多,學生單純靠課堂記憶是無法完全掌握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記筆記的好習慣。

筆記分為很多種,課堂筆記、讀書筆記、錯題筆記,對于初中語文的學習,讀書筆記和課堂筆記比較重要。讀書筆記指的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閱讀內容做的標注及感想,也可摘抄經典句段。課堂筆記則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教師所講的重難點進行整理,以便課下及時復習。

課堂筆記不僅應用在初中語文上,這個良好有效的學習習慣可以應用到各個學科的學習,因此,學生在學習之初就要嘗試并逐漸養(yǎng)成記課堂筆記的好習慣,特別是對初中語文的學習,教師授課內容多且復雜,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研究快速記筆記的技巧。

(一)了解學習內容后再記筆記

初中語文教學之初往往是教師帶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一般包括對課文結構的梳理、對文章中心內容的深入理解、對文章作者生平的認識等等,課堂結束后,學生普遍都認為所學內容太過瑣碎,不易整理。因此,要避免這一問題的發(fā)生,就需要學生提前對課堂所學課文內容瀏覽預習,大致將文章瀏覽一遍,自己先梳理一下文章結構,在晦澀難懂之處做重點標記,將這些問題熟記于心,對自己將要做的筆記在全局上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這樣有利于把筆記做到最好。

(二)記筆記要分清重難點

課堂筆記不僅需要精簡還要有重點,每一堂課的教學都有相應的難點、重點,初中語文也不例外,學生不能不顧內容的重要程度把課堂筆記亂記一通,而是要把握時機,爭取記下最重要的、最難懂的知識,這樣才能發(fā)揮課堂筆記的最大作用。

以上是最基本的記筆記的方法技巧,當然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記筆記習慣,無論如何,教師要努力教導學生養(yǎng)成記語文筆記的好習慣,深入理解教師所傳達的知識,同時也方便以后復習。

三、注重語文知識積累

積累其實就是一個語文學習的過程,這個學習的過程對于語文來說,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閱讀的過程。在中考中,古詩詞默寫占很大分量,期中除了課本所學知識,還不乏課外古詩詞,因此需要學生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多多接觸課外古詩詞,平時多積累,等到考試就不會手足無措。

第4篇: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范文

一、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在新課程標準中,以學生為主體是其重要要求,我們要盡量避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充當教學主角的教學現(xiàn)象,要讓學生回到課堂的舞臺上面來,以學生為主體。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課堂上,主要由老師講解所要學習的知識點,學生一般是被動地接受這些知識,不能夠真正地理解所學內容,教學效果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往往不能對語文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不能夠主動自主地去學習語文知識。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逐漸對語文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從而產生厭學等消極影響。這不僅不利于當下學生的語文學習,還會對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產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我們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首先,我們應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風趣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在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挖掘自身潛能。在課下,教師應要求學生獨立去預習下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課文,并要求學生理清文章思路,弄清文章主旨等。同時可以嘗試讓一部分同學們在課上進行講解,這樣不僅讓講課的同學充分發(fā)揮自身潛能,又可以激發(fā)其他同學的學習興趣。其次,由于學生本身存在的好勝心,就會激發(fā)其他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例如,在學習《晏子使楚》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讓同學們在課下先進行預習,然后在課堂上讓同學講解,并找同學談一談對人物晏子的個人看法等。在課堂上,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地回答問題,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及見解。當學生回答問題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不能輕易地給與否定,應認真為其分析學生回答問題中出現(xiàn)的錯誤及誤區(qū),這樣才更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初中生由于年齡較小、生活閱歷不足等因素,導致其沒有很好的學習方法以及獨立學習的習慣與能力,但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我們教師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在語文課堂上,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是說我們傳授學生語文知識,固然是對的,但這卻不如傳授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傳授,教給學生們學習語文的技巧及其方法,并給學生指出在課外閱讀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習慣養(yǎng)成的初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及督促,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應該鼓勵學生課下進行自主學習,并在課堂上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檢測,督促學生們的預習過程。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多讀一些與學習有關的書籍,并要求學生讀后寫出所讀書籍的讀后感,并進行檢查。例如,課下教師要求學生獨立閱讀《小石潭記》,并要求學生寫出讀后感,并且能夠對文中的景物描寫有一定的了解。只要教師能夠按照原則,嚴格要求學生們的日常學習生活,我相信一定可以讓學生們養(yǎng)成一個獨立學習的好習慣。

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輔導,讓學生高效學習

初中語文知識較繁瑣,且常存在一些不易理解的知識點,所以教師的課下輔導就顯得格外重要。在經過一節(jié)語文知識的學習后,學生們一般會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比較清晰,對不懂的知識點也比較有好奇心。這時候如果教師能夠給予學生及時有效的輔導,那么對于學生們所學語文知識的牢固掌握將有很大的幫助,進而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在經過這些有效及時的輔導過程中,還可以進一步拉近教師與學生間的師生關系,有助于以后學習活動的開展與進行。

四、探索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的語文功底較好,一部分學生的語文功底不容樂觀,面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教師就不能再采取“一概而論”的教學模式,而應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實際語文學習情況進行教學。教師可以按照語文學習能力的高低進行差異性教學,這樣就會讓每一個同學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都得到一定的提升。例如,在布置語文作業(yè)的過程中,我們應根據(jù)能力的高低布置難度不同、數(shù)量不同,布置適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的課后作業(yè)。當然,分層教學不僅僅體現(xiàn)在布置作業(yè)上,還體現(xiàn)在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因此,希望廣大語文教學的的同仁能夠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進步,使分層教學真正對學生們的學習、我們教師的教學起到減負高效的作用。

第5篇: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范文

關鍵詞:講讀;自讀; 區(qū)別;精講;完善;結構 ;措施

初中語文課本中分為講讀課和自讀課兩種課文類型,講讀課與自讀課各具特點,既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截然分開,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語文單元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由講讀到自讀,體現(xiàn)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知識遷移規(guī)律。學生在講讀課上學習到了語文學習的方法,然后到自讀課上去運用、去實踐,講是為了不講自會,教是為了不教自懂。講讀課進行得如何,直接關系到自讀課的效果。自讀課的教學任務能否順利完成,又是對講讀課的檢驗,那么如何上好這兩類課呢?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自讀課與講讀課的區(qū)別

初中語文講讀課教學是對學生學習語文方法的培養(yǎng),通過講解的過程對課文的整體思路分析和整理,培養(yǎng)學生掌握學習課文的方法,同時提高學生理解能力。講讀課在課本中所占的比例高于自讀課,因為講讀課的作用在于“授人以漁”,通過教授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獲取的能力,只有講讀課的效率提高,才能起到指導的作用,才能保證學生有能力去進行“自讀”,即獨立閱讀、獨立思考。

自讀課在人教版初中語文中所占的比例為百分之四十五以上,說明自讀課的重要性較高。自讀課是在學生通過講讀課學習后,掌握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學習思路能夠獨立完成的閱讀任務,區(qū)別于講讀課的精講模式。在自讀課部分,教師通過對自讀課文的類型或內容的判斷選擇,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閱讀和理解的能力。自讀課實際上是對講讀課的一種鞏固練習,通過自讀課學習將學到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鞏固掌握的學習方法,完善整體語文學習能力。同時,通過自讀課的教學學習,有利于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和抒發(fā)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二、課堂主線――精講講讀課

講讀課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構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內容的核心部分。進行講讀課教學時,要注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進行抒情題材的課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如何掌握課文整體脈絡,若何分析人物情感變化,在學習的過程中,一邊體會作者的情感抒發(fā)和文筆風格,一邊感受文中流露的情感表達,通過別人的情感,提高自身的情感感知。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背影》的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流程進行梳理。首先,介紹《背影》作者,朱自清,在七年級學習《春》時,已經了解過作者,通過課堂提問進行簡單介紹;其次,讓同學進行默讀,找出生字詞,通過討論或查詢字典解決這一問題;然后,是師生共同學習的過程,通過對課文的閱讀,掌握文章整體思路,對故事內容和思想中心進行準確把握;最后,通過師生互動總結出《背影》中最真實的情感表達是怎樣的,最感動你的是哪里?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回憶與父親之間深深的情感,是否也有“背影”一樣的情感故事。通過教師的精講教學,學生掌握學習課文的整體流程順序,準確把握人物情感的同時,抒發(fā)自身情感,提高感知能力。

三、完善課堂結構,加強自讀課教學

自讀課的選擇性較強,容易出現(xiàn)精講和不講兩種情況發(fā)生。正確對待自讀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能力,有利于課堂結構的完善,教學效率的提升。在進行自讀課教學中,教師提倡學生自主閱讀,通過對自讀課類型的判斷,結合在講讀課堂學習的知識,對課文進行整體脈絡的理順和情感的把握。

自讀課學習中,學生自主進行問題的發(fā)現(xiàn)、問題的分析以及問題的解決,既對自讀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提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的自讀課文《臺階》的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進行閱讀和學習,學生結合抒情類散文的學習方法展開閱讀,學習流程為:默讀課文――勾選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掌握中心思想――抓住人物情感――自我感受。對《臺階》整體內容進行掌握,學生之間互相討論《臺階》與《背影》之間父愛不同在哪里?通過對父親的行為的了解,認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在教師的引導下,幫助學生拓展“臺階”在文中的特殊意義,為何臺階越高,地位象征越高。自讀課的學習,不同于講讀課,自主性較高,學生通過獨立閱讀學習,與同學之間展開溝通討論,溝通的過程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對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整體思路的明確以及情感的感知和抒發(fā)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第6篇: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范文

關鍵詞:中小學銜接;差異;學習習慣;激發(fā)興趣;自主能力;關愛

我們小學老師經常聽到初中老師抱怨:小學生升初中的成績很好,可是一上初中,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感到不適應,提不起學習興趣,學習成績明顯下滑。針對這種狀況,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改革教學,加強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我們每個語文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銜接,以了解差異為前提

所謂銜接,指的是事物間的相互連接。而小學生升上初中以后成績銳減,學習興趣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學語文與初中語文教學的脫節(jié)帶來的問題。作為一位語文老師,要做好這兩者之間的銜接,就一定要先了解小學生與初中生之間存在的各種差

異,只有把握住差異,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

1.學習心理上的差異

從學習心理上分析,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特別是畢業(yè)班),來自各方面的期望值很高:家長期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把小學畢業(yè)成績看得很重;教師期望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認可,能為初中學校輸送一批優(yōu)秀的小學畢業(yè)生;學校對畢業(yè)班高度重視,上級教育部門甚至以畢業(yè)班升學成績來衡量評價整所學校的教學水平。在這么高的期望下,小學畢業(yè)階段的學習顯得相對緊張,除了課堂上老師的嚴抓狠督,還有課外家長的配合。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心理自然也緊張起來,不由自主地被老師、家長追著投入學習,學習成績也相對有所提高。

而升上初中之后,就像緊繃的琴弦突然斷了,學生從緊張的狀態(tài)中突然松弛下來。初中的學習才剛開始,加上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同學結構重新組合,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用于結識新同學,班主任的管理和督促也不像小學那樣周到,因此,處于不同的環(huán)境與心理,學生就會產生不同的行動,學生的學習相對而言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學習成績自然就下滑了。

2.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差異

現(xiàn)行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比較簡單,知識點少,以拼音、字詞句等基礎知識為主,閱讀理解少。教師一般要求學生側重于識記和淺層的理解,思維難度不大。而小學教學以“扶”為主,教師講課的速度較慢,課堂容量少,知識點相對集中。對要掌握的知識總是反復講、反復練,對作業(yè)精批細改。因此,一般的學生只要認真聽課,按要求完成作業(yè),都能取得好成績。

而現(xiàn)行的中學語文教材的內容一下子加深,知識點增多,除了需要大量記憶外,更側重于分析與理解,思維的難度增大。由于課程的增加、課時緊、課堂容量大,教師講課時速度不能放得太慢,許多知識只能一帶而過,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作業(yè)的精批細改有難度,只能靠學生的自覺性。而此時學生剛從小學升上初中,心態(tài)還處于不成熟時期,好動貪玩的習性依然存在,還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學習成績自然得不到提高。

除此之外,中小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只有深入去了解、探討,才能做到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從而使小學語文教學平穩(wěn)地向初中語文教學過渡,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銜接,從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始

“學習習慣”是學生習慣的一個方面,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好的學習方法或策略,通過不斷地重復與練習,從而形成并發(fā)展為個體一種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的傾向。而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又會對學習語文產生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其語文行為習慣存在很大的可塑性,養(yǎng)成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特別是課堂學習習慣尤其重要。中國青少年專家孫云曉指出:“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yǎng)成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運行,如果是好的習慣,將會終生受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很注重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1.課前預習

(1)每學習新課之前,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掃清語言文字障礙:讀音不準的,查字典注上音;不理解意思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清含義。

(2)讀通全文,理清課文條理,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3)根據(jù)閱讀提示,邊讀邊思考問題,并自己嘗試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2.課堂學習

(1)坐姿端正,專心聽講。

(2)積極動腦、動口、動手,回答問題要清晰、有條理、完整。

(3)認真做好筆記,不懂的地方大膽質疑,敢于大膽地表達自己不同的見解

3.課后溫習

(1)溫故而知新,每天在課外抽取一定的時間,把當天所學的知識翻新一遍,加深記憶。

(2)認真按質按量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作業(yè)盡量不出現(xiàn)錯別字。

(3)堅持用筆記本摘錄好詞好句;堅持寫周記,勤練筆,提高作文水平。

(4)多看有益的課外書,拓寬知識面。

眾所周知,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才能使之內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小學生如果在小學階段就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則會為中學語文學習打下基礎,從而實現(xiàn)平穩(wěn)地向初中語文學習過渡的目的。

第7篇: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范文

學生從初中升入高中的開始階段,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多問題,而其中知識的銜接是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下面先讓我們來看一看一些學習方面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一:語文教師剛到課堂接手學生就驚嘆:這么常見的語文知識初中教師沒有教嗎?學生異口同聲回答:沒有。

現(xiàn)象二:一個初中時的語文尖子剛入高中就無奈于“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窘境。感嘆說“我過去語文學習成績不錯,到高中成績怎么就一落千丈呢?高中語文難道沒法學嗎?”

近幾年來,高中雖然經過了新課程改革,但上述這些現(xiàn)象仍然一年又一年周而復始地出現(xiàn)。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初高中語文教學不銜接、初高中階段學生學習行為的差異等問題應引起我們高中語文教師的特別注意。筆者對初一到高三的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了較為細致的調研,又剛剛經歷三年高中新課改的實驗探究。對新課程下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這個話題,很有感觸。

首先,應該充分認識到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問題研究的重要意義。

一是初高中語文銜接問題的研究對整個高中階段學生語文的學習起到一個關鍵作用。二是幫助學生去認識掌握高中階段學習的特點和規(guī)律,使他們從情感和思想上接受高中學習。有了這些做鋪墊,學生更很容易盡找到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從而改變被動局面,對于學生盡快實現(xiàn)初高中語文學習的“無縫對接”有著積極的作用和影響。

其次,應該認真把握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的具體內容。

一是思維層次方面的銜接。初中語文教學也強調能力培養(yǎng)但主要是強調基礎知識的落實;高中語文則要求很高,通過三年的學習使學生在閱讀、寫作方面有大的飛躍。特別是在學生思維能力方面有提高。所以整個高中教學要圍繞提高學生能力和培育學生思維做文章。

二是知識層次方面的銜接。初中語文從內容到要求到課后練習題,都相對簡單明確。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不到有壓力和困難。高中則不同,知識相對深奧,學習內容繁雜,要求標準高,練習題目難樣式多,學生學習困難肯定多。所以高中語文的教學銜接,我們要在學習方法上多下功夫,積極引導學生去靈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是方法層次的銜接。進入高中階段,高中學生要不斷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以適應高中學習。初高中語文銜接中的學習方式與方法作為提高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銜接好,要從初中階段以記憶為主轉變到高中階段的以理解、拓展、運用為主。

再者,應該積極靈活地探索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的操作方法。

(1)分析對比初高中語文的差異,逐步填補其中的空缺。應該準確把握初高中語文教育的目標是什么,有什么差異。這是完成初高中銜接,順利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依據(jù)。首先,要弄清楚初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找出他們的不同點。如基礎知識方面初中的要求是什么,高中的要求又是什么。閱讀方面初中的要求是什么,高中的要求又是什么。寫作方面初中的要求是什么,高中的要求又是什么。針對這些差距,我們要不斷分解各要點,逐步、自然地落實在平時的教與學中。其次,要關注初高中教材的銜接。高一教材考慮到學生的認知順序、心理發(fā)展順序、知識邏輯順序的有機結合,更多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探究活動去獲取知識和體驗。所以教師要完成好教材銜接,就要:①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注重教材的整體設計;②準確把握教材特別是必修教材的難度和廣度;③在每單元學習前,首先研究其內容標準,討論其目標要求;④恰當處理教材中的不同欄目;⑤認真研究其他版本的教材。

(2)溫故知新,加強初高中語文內容的無縫對接。高中教師應熟悉初高中教材,熟悉初中教材編排體系,特別對于教材中的名篇,教師真正做到“吃透、消化、融合貫通”。“溫故”是為“知新”服務?!皽毓手隆笔俏覀冊谡n堂教學中經常應用的教學方法,通過溫初中知識知高中內容,做到點撥啟迪,溝通聯(lián)系,構建網絡。

(3)深入掌握學情,據(jù)此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廣大教師應該通過問卷調查、座談、交流聽課等多種方式調查研究了解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怎樣。如他們課外讀了哪些書?喜不喜歡學習語文,學習語文有哪些困惑等。了解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后,根據(jù)學情,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方法實施教學。

(4)方法層次上,加強學法指導,加強教法優(yōu)化改進。初中階段的教師和學生一些好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高中階段要虛心學習和借鑒,這樣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就會少走彎路。高中一入學,我們讓教師向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學生把他們初中掌握的優(yōu)秀的學習規(guī)律、學習方法、學習技巧都毫無保留地提供出來。這些寶貴的經驗當然在高中語文學習中完全可以繼續(xù)發(fā)展使用。當然,高中學生必須掌握適合自身的語文學習的方式與方法。如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應加強。自主學習,應是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自覺地有目標的學習;合作性學習是集體性的共同學習,它既強調學生的積極參入配合,又強調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學生既是學習中的配角,又是學習中的主角。而探究性學習則是更高的層次,是拓展應用的層面,可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促進課堂教學中生成問題的產生。

第8篇: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范文

一、“斷層”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

我們對剛進入高一的學生進行了簡單的語文測試,發(fā)現(xiàn)他們在語文基礎知識、閱讀與鑒賞和寫作表達這三塊語文能力測試中存在比較大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隨即下發(fā)了《高一學生語文學習情況調查表》,借此了解初中語文教學情況,其中文言文教學問題比較突出,尤其是詞類活用、特殊文言句,有的即便知道,也是靠死記硬背。學生如果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這些問題就會很容易理解,但初中教師很少提及語法,學生的疑問得不到解決,問題被帶到高中,導致學生在學習高中文言文時遇到很多障礙。

后來我查閱初中語文新課標時發(fā)現(xiàn):初中和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不同,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也不相同,這些不同直接導致高一學生語文學習的“斷層”現(xiàn)象。

從教學目標看,初中新課標的要求是“著重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高中則把“注重語文應用”和“培養(yǎng)審美和探究能力”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任務。

從教學要求看,初中語文新課標只要求學生對文學作品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問,了解幾種常見的表達方式,學會欣賞和體驗文學作品,能品味作品語言,會借助工具書學習文言文,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和常用的修辭方法等。高中要求學生獨立閱讀,并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fā)、評價和質疑,注重審美體驗,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了解不同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xiàn)手法,并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淺顯文言文的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的意義用法。

下面具體比較初高中各教學板塊對閱讀能力要求的不同。

先說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初中語文只要求學生能分清體裁,散文要把握文意,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議論文要把握抓住論點,找到論據(jù),學習并運用常見的論證方法;說明文只要求學生把握事物的特征,了解說明方法就行了。高中則要求鑒賞散文的語言和表現(xiàn)手法,探討散文的情理;議論文要求學生既理清文章思路,篩選信息,又綜合運用多種論證方法;說明文要做到整體把握、篩選信息、概括說明。

再說文言文閱讀教學,差距更大。初中階段只要求“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淡化基本語法和文言句式的教學;高中要求學生“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課文并翻譯關鍵句,體會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了解其思想傾向”。

從上述比較可以清楚地看到高中語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繼續(xù)和延伸。高中語文教師應避免高一學生在學習過渡階段產生的不適應甚至厭學現(xiàn)象,使學生實現(xiàn)初高中的平穩(wěn)過渡,做到“無縫”銜接。

二、“無縫”銜接的措施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必須有很強的銜接意識。要改變“斷層”現(xiàn)象,就要在教學方法、學法指導和心理輔導等方面做好安排,幫助學生順利地由初中向高中過渡。

1.教學方法

教師要掌握學生語文學習的真實水平,以便在此基礎上精心備課,制訂教學方案,使知識銜接更有針對性。同時,教師還要了解初高中語文教學要求的不同,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初三學過《沁園春雪》,高一教學《沁園春長沙》時,教師可以從學生已學的詩詞引入,既是對初中知識的復習,又可以勾起學生的熟悉感,還可以針對初高中教學要求進行對比閱讀,讓學生明白高中語文學習的重點,這是一種很好的過渡與銜接。在比較閱讀時要擴大比較范圍:可以把同一作家不同時期的作品進行比較與質疑,如李清照的《如夢令》和《聲聲慢》;還可以用同類題材作品進行比較與質疑,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與王勃的《滕王閣序》。這樣可以讓學生結合不同時期“景物情”的特點和關系學習,分類比較總結,拓展延伸知識積累。

2.學法指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首先,教師應幫助學生構建語文知識體系,學生可參照相關講解,對基礎知識、文學常識和寫作知識等進行整理搜集。其次,教會學生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積累式閱讀法,教師應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網站或課外讀物,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深化學生的思想。最后,要做到“四多”,強化學生的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一要“多看”,樹立大語文的教學觀,關注社會熱點及動態(tài),利用多種媒體形式進行素材積累;二要“多記”,記錄和記憶相輔相成,增加知識儲備;三要“多寫”,高考的主觀表達題和作文考查的都是書寫能力,多寫才能文思泉涌;四要“多思”,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多思是前“三多”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原則。

3.心理輔導

第9篇: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范文

【關鍵詞】中學語文;自主學習;教學思考

語文課堂自主學習方法的掌握并非“朝夕之功”“立竿見影”,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直以來,中學語文教學都在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缺乏探究實踐的機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鍛煉。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改變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探究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從自主學習的特點出發(fā),談談個人的一些淺見。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的特點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之前就能夠明確學習目標、制訂有效的學習計劃并做出具體的學習準備,同時要求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隨時進行自我監(jiān)控、反饋和調節(jié),在學習結束后對結果進行自我檢查總結、及時評價糾正。簡單來說,自主學習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動性。語文自主學習需要學生有良好的學習動機和意識,能夠主動去學,而不是靠教師和家長去壓迫。主動性是學生自主學習一種內在需要的滿足,中學語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進行主動性學習。

(2)自主性。以往的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跟著學,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自主性就是讓學生把學習真正變成他們自己的事情。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來學,不理解的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來自主學習。

(3)獨立性。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中學語文的學習也是獨立的,這是教師無法替代的事情。在語文學習中只有讓學生自己讀書,讓他們自行感受和思考,獨立掌握知識和明曉事理、

(4)過程性。作為一個長期學習的過程,自主性學習應當注重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情感體驗和認知體驗。這個自主學習的過程是要學生親自去體驗的,而不是由別人強制施加,只有學生自己親自實踐。

二、初中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體制一直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過于重知識而輕能力,導致學生缺乏實踐探究的機會,問題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鍛煉。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就在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1)營造和諧輕松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往往被當作一個容器,教師只是不斷地往里面填充東西。實際上,學生應當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教師要做的是盡力去助燃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因此,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權威課堂姿態(tài),通過欣賞的角度來對待學生,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亮點,及時給予鼓勵,以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信心,不斷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的成就感和新鮮感,讓自主學習逐漸成為一種樂趣。

(2)創(chuàng)設有效語文學習情境,構建學生自主學習平臺。語文自主學習的實現(xiàn)必須要依賴一定的學習資源,這些資源主要包括人力、信息和環(huán)境方面的資源。教師創(chuàng)設的自主學習情境,從環(huán)境資源方面來說主要是指自主學習的時間、情境、氛圍等,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進行自主選擇和自主活動。所以,在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的時候,需要我們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查閱相關資料,結合一定的背景介紹,然后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為學生構建起自主學習的平臺,讓他們滿懷期待和信心去文本中探尋內心所需的東西。

(3)明確初中語文學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需要教師不斷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同時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與引導。初中學語文自主性學習的瓶頸在于讓學生明確學習中的任務,由學生來規(guī)劃和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任務意識與能力,在實際學習中一般會采取問題情境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的閱讀。對文本閱讀來說,自主學習計劃也就是閱讀學習的計劃,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條理地實現(xiàn)自主學習,同時也可以對自制力差的學生可以起到一定的約束和警示作用。只有當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強化并且慢慢轉化為內心的一種素質時,才能夠真正地實現(xiàn)自主性學習。

(4)開展有效自主學習實踐,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學習過程中,語文教師沒必要對所有的知識進行一一講解,因為有些內容是可以讓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的。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多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式的小組交流學習,以促進教學相長。學生們可以走上講臺當小老師,提出疑問,讓臺下的學生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的學習體驗可以讓學生盡快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這樣他們才會主動深入語文教學,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