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初中語文課程教案范文

初中語文課程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語文課程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語文課程教案

第1篇:初中語文課程教案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應用;雙語教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8-175-01

雙語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其在教學方法上也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在新疆地區(qū),雙語教學的理念雖然已經(jīng)深入人心,但是在一些局部區(qū)域,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雙語教學體系,而雙語的應用價值對于學生而言意義深刻。因此,加強初中語文課程中的雙語教學,通過各種形式的課程安排,讓學生對漢語以及哈薩克語進行熟練的應用十分關鍵。

一、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應用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師資力量的不足

師資力量不足,這是新疆地區(qū)中小學普遍存在的問題。伴隨著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于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語文課堂中,雙語教師十分罕見。因為很多語文教師其在語文教學方面十分優(yōu)秀,但是其哈薩克語的教學水平與語文教學水平不能較好的平衡。這就使得雙語教學中,教師常常是以漢語為主,以哈薩克語為輔。而教學中的不平衡,必然會影響雙語教學的課堂效率。因此,目前雙語教師的缺乏,是當前制約雙語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嚴重因素。在筆者所在的院校中,就出現(xiàn)雙語教師極度匱乏的現(xiàn)象。因此,至今院校還未樹立起培訓雙語教師的教學體系,這對于語文課堂是一種極為不利影響。所以加強院校雙語教學的師資力量十分關鍵。

2、缺乏雙語教學的教案

在很多院校中,其雙語教學圖案十分匱乏。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國的雙語教學還未形成一體化的教育體系,這就使得其在教案方面,語文與哈薩克語教案未能融合,導致其在雙語教學中有著很多不夠協(xié)調的方面,尤其是在教案方面,很多學生的課本都只有漢語,采用的是全國版的通用教材,這就加大了學生學習哈薩克語的難度。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F(xiàn)在很多院校已經(jīng)開始逐漸使用自編教材,這的確有利于雙語教學的實施和有針對性的學習,但是在開拓思維以及專業(yè)性上,其依然顯現(xiàn)出很多不足。因此,加強雙語教學教案的編寫以及建設十分關鍵。其不僅要融入地方性的語言特色,還要將雙語進行有效地結合。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獨立自主的去預習和復習。

二、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應用雙語教學的策略

1、逐步適應階段

在對學生進行雙語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先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逐漸為學生樹立起教學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雙語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卡片,卡片上面可以有圖案,然后讓學生分別用哈薩克語以及中文說出來。這樣必然能夠較好的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還能極大程度的增強其在學習中的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在雙語教學中能夠逐步的進行適應。

2、逐步引入階段

這一階段中,學生對于雙語教學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教師可以以課本為依據(jù)。以漢語教學為基礎,逐步的引入一些初級的哈薩克語詞匯。從而加強學生對哈薩克文化以及漢語文化的感知力。同時,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選擇合適的篇目進行教學,這樣針對性的教學,必然能夠讓學生的能力有著長足的進步。在上雙語課之前,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提前預習,讓其對于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在引入時,可以對一些篇目的背景進行介紹。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一些簡單的詩句,讓學生分別用哈薩克語以及漢語進行朗誦。讓學生大膽的去說這兩種語言,充分給予學生學習的機會。這樣必然能讓學生在比較中不斷融合自己的雙語水平,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斷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

3、豐富課堂內容,轉換教學方式

在雙語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總是偏重于中文講解,長此以往,學生會感到厭煩。有的教師也喜歡偏重于哈薩克語的講解,這樣學生會覺得太過于單一,從而缺乏對漢語的認知力。因此,雙語教學的起步階段十分關鍵,其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不斷豐富課堂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對剪切一些好的雙語視頻,或者優(yōu)美的文字到課堂內容中,這樣就能極大程度的豐富教學內容。在教學模式上,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能總是采用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梢詣?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例如:分小組討論學習,口語練習。等教學方式都可以引入到課堂之中。都能較好的活躍教學氣氛,讓學生的雙語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結語:

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應用雙語教學十分關鍵,其能夠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還能充分了解中哈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學中有著不可忽略的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從實際進行出發(f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讓學生逐步適應雙語教學。同時教師還要不斷豐富課堂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郭麗娟.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20).

第2篇:初中語文課程教案范文

“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葉圣陶先生如是說。葉老的這一語文教育思想,正與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等思想是一致的。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背踔姓Z文課程標準還指出:“面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改革。”近年來,學校實施了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改革,這正是實施語文課程標準的有效途徑,我在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通過預習課和展示課落實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其具體做法如下:

一、預習課

(一)朗讀課文

在小組成員自讀課文的基礎上,小組長可視課文情況組織齊讀、分角色朗讀課文等,主要達到掃除閱讀障礙、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二)預習筆記

1.文學常識:歸納重要的作家作品:如魯迅、冰心、老舍等作家;如《詩經(jīng)》《論語》《史記》《儒林外史》等作品。本環(huán)節(jié)如果沒有重要的作家作品則可省去。

2.重要字詞:生字注音、形近字組詞、詞語解釋造句等,根據(jù)自己掌握的基礎知識,不同的同學可有不同的做法。

3.問題探究:針對教師的預習學案提出的問題,為展示作準備,需要書寫的,可寫到預習筆記里,有的也可以勾畫在書上。

4.我的創(chuàng)作:讀后感、詩詞、收獲或啟示、編寫短劇等,這是學生學習提高的關鍵所在,也是加強文學積累的好形式。

5.摘抄:有關課文的詩文、有關課文的精美語段,可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感悟,課內課外的均可,目的是加強學生的文學積累。

(三)討論學案

學案的編寫主要包括:文學常識、生字詞學習、課文內容概括、問題探究、課堂檢測等。在具體編寫過程中,可以采用表格式,設定主備人、實施人、實施班級、實施時間、總課時數(shù)、課題、課堂目標、課堂重難點、導學過程、課堂檢測等內容。學案編寫應遵循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的原則。編寫后的學案一方面用做教師指導教學的教案,另一方面同時用做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學案。實施教師可根據(jù)班級實際情況對學案作出進一步的修改后再印發(fā)到班級的各個小組。在預習課堂上,小組可通過集體討論學案中的重要問題,從而讓每一位成員獲取相關有知識和信息,教師可通過與學生一道解決學案中的問題,起到參與、引導的作用。

(四)課堂評價

它是預習課學生自主學習的助推劑,在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可從朗讀課文、預習筆記、討論學案三個方面的完成情況對各小組展開評比,也可由各小組組長對幾個方面檢查后作出小組自我評價,最后由老師作出課堂小結。

二、展示課

(一)學案展示

1.分組展示:根據(jù)預習的情況,主要針對學案中的重點問題,也可將任務分配到各小組,各小組組織展示。

2.個人展示:利用課堂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進一步發(fā)揮部分學生潛能,充分展示個人的學習成果,甚至將一些課堂交由學生個人來組織,這將有利于學生個人特長的發(fā)揮和班級競爭機制的形成。

(二)課堂檢測

為了培養(yǎng)學生重學習效果的良好習慣,在編寫預習學案時可適當安排一定的練習用做課堂檢測,在展示結束后,可圍繞學案通過口頭、書面等形式開展一些課堂檢測,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課堂評價

第3篇:初中語文課程教案范文

【關鍵詞】閱讀 提高 語文 教學

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經(jīng)歷,針對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談幾點看法。

一、正確把握三維目標,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因此,在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第一,在教學的指導思想上,要認清三維目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三維目標的實施,絕不是三維之間的幾何相加,它是在閱讀教學的一體化的過程中實現(xiàn)的。第二,在實施的策略上,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選擇恰當?shù)慕虒W突破口。第三,在評價的方法上,要采用綜合評價的方法,不能只停留在考試分數(shù)上。第四,在教學上要注重“練什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很大程度上就是閱讀訓練課。語文教育家張志公先生說語文課是“以知識為先導,以實踐為載體,以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為依歸”的課。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必須要把閱讀訓練的內容(即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評價簽賞能力和閱讀技能)放在課堂教學的重要位置,才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因此,我們在設置問題、提出問題時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和保持濃厚的興趣。另外,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可能多種多樣,無論學生回答正確與否,我們都應對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及時肯定,對學生能提出問題應以表揚,讓學生有了成功感,就對自己有了信心和興趣,也就更主動、更積極、更專心地學習語文,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以學生為主體

在閱讀教學中,誰是閱讀的主體,這是閱讀教學中必須解決的根本性問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先是教師鉆研教材,閱讀教參及相關資料,然后寫出教案。這個教案的內容主要包括:課堂上要提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標準答案是什么,?以及與問題答案相關的板書提綱。教學時,教師常常采用談話的方法,將“預設”好的問題與結論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猜測,這種“請君入甕”式的教學,使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久而久之,學生的個性被民滅,創(chuàng)造的天賦被扼殺。因此,《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那么,在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體呢?第一,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要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促使他們主動地讀,專心地讀,興致勃勃地讀,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產生獨特的個性化感悟。要為學生在文本言語與主體直接經(jīng)驗之間架起“橋梁”。文本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是間接的,學生對此沒有直覺的經(jīng)驗,這就需要教師啟發(fā)學生,?喚醒學生記憶,借助自己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相似的直覺經(jīng)驗去解讀文本的內容。第二,要積極鼓勵學生通過批判性閱讀,培養(yǎng)問題意識,讓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閱讀實踐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指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的解決問題。這樣做,既可以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三、變“傳話式”教學為“參與式”教學

目前,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關注的是可以轉化分數(shù)的諸多結論,如讓學生背誦詞語解釋,重點句子的含義,課后練習的答案等等,教學過程成了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傳話”(或“受話”)式教學。在這種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是以掌握知識,應付考試為目的的,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的生命關懷,扼殺了學生的個性,?使閱讀教學走向了異化?!墩Z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要變傳話式教學為“參與式”教學。所謂“參與”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參加到學習實踐活動中來,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合作﹑探究,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實質就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在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參與式教學呢?

首先,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參與式的閱讀教學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在師生互動中形成體驗﹑探究的生態(tài)氛圍,這是實施參與式教學的前提。

第4篇:初中語文課程教案范文

長期以來,許多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往往只考慮“知識和能力”,即只偏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誤認為誰的語文分數(shù)考得高,誰的語文素養(yǎng)就高,漠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忽視學生學習方法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是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p>

因此,在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第一,在教學的指導思想上,要認清三維目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三維目標的實施,絕不是三維之間的幾何相加,而是在閱讀教學的一體化的過程中實現(xiàn)的。第二,在實施的策略上,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選擇恰當?shù)慕虒W突破口。例如:可以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變化入手,實施三維目標;可以從誘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入手,讓學生經(jīng)歷自主探究的過程,豐富他們的內心體驗,實施三維目標;還可以從交流個性化的學習方法入手,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在閱讀中享受探究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使三維目標得以落實。第三,在評價的方法上,要采用綜合評價的方法,不能只停留在考試分數(shù)上。如:在課堂上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或活躍興奮、激動,或痛苦、冷漠、無動于衷的情緒,可以作為我們評價“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達成的依據(jù)。第四,在教學上,要注重“練什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很大程度上就是閱讀訓練課。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必須把閱讀訓練的內容(即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評價簽賞能力和閱讀技能)放在課堂教學的重要位置,才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二、激發(fā)興趣,讓學生熱愛語文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應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終身學習的時代,語文將陪伴我們的一生,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悄然實現(xiàn)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轉變。

三、以學生為主體

在閱讀教學中,誰是閱讀的主體,這是閱讀教學必須解決的根本性問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先是鉆研教材,閱讀教參及相關資料,然后寫出教案。這個教案的內容主要包括:課堂上要提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標準答案是什么,以及與問題答案相關的板書提綱。在教學時,教師常常采用談話的方法,將“預設”好的問題與結論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猜測,使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久之,學生的創(chuàng)造天賦被扼殺。因此,《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p>

那么,在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體呢?

第一,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一是要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促使他們主動地讀,專心地讀,興致勃勃地讀,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產生獨特的個性化感悟;二是要為學生在文本言語與主體直接經(jīng)驗之間架起“橋梁”。文本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是間接的,學生對此沒有直覺的經(jīng)驗,這就需要教師啟發(fā)學生,喚醒學生的記憶,借助自己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相似的直覺經(jīng)驗去解讀文本的內容。

第二,要積極鼓勵學生通過批判性閱讀,培養(yǎng)問題意識,讓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閱讀實踐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指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解決問題。這樣做,既可以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四、變“傳話式”教學為“參與式”教學

目前,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關注的是可以轉化分數(shù)的諸多結論,如讓學生背誦詞語解釋,重點句子的含義,課后練習的答案,等等,教學過程成了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傳話”(或“受話”)式教學。在這種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是以掌握知識,應付考試為目的的,使原本充滿生命活力的閱讀課變得味同嚼蠟,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的生命關懷,扼殺了學生的個性,使閱讀教學走向了異化。

在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參與式教學呢?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參與式的閱讀教學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在師生互動中形成體驗探究的生態(tài)氛圍,這是實施參與式教學的前提。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享有平等參與對話的機會,不能使一小部分學習好的學生成為對話的“主角”,絕大部分學生成為對話的“聽眾”。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當發(fā)現(xiàn)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有了獨特的見解時,要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以激發(fā)他們參與的熱情,讓他們從參與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促使他們認知和情感協(xié)調發(fā)展。

2.師生共同走進文本。教師走進文本,就是要鉆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有組織和引導的“底氣”。要做到一讀二想。讀,就是要反復朗讀教材,讀出教材中的精妙之處,讀出自己獨到的發(fā)現(xiàn)。想,就是要想一想,學生在閱讀教材時可能會遇到哪些疑難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哪些?在學生閱讀文本時,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認認真真地把課文讀好,除了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外,還要求學生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留給學生寶貴的閱讀時間。另一方面要為學生與文本對話架起“橋梁”。如: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背景資料,向學生介紹有關文體閱讀的基本知識,等等。

第5篇:初中語文課程教案范文

【關鍵詞】課程改革;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一般而言,初中語文是語言和文字,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綜合研究科目。初中語文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統(tǒng)稱。初中生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有人認為語文是進行表述、記錄、傳遞口頭或書面信息的文字言詞的物質存在形式;語文是描述事實、引證思維、陳述思想、表達意志、抒懷以及改造事物和思想信息定位一種意識存在內容。

一、當前新標準對初中語文要求

(1)現(xiàn)在是信息時代,農村學生們的各項素質發(fā)生很大變化,國家兩基普及率很高,圖書資料豐富多彩,語文的內涵決定了教學當中不僅要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和運用語言文字,還應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文學、對于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欣賞能力。在二十一世紀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教育界的一種共識。對于部分學生,教師只能起點撥、啟發(fā)、梳理、指導的作用,一字、一詞、一句、一文都要由學生自己去反復體味之后才能靈活運用。語文學科是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主要目和主要內容文化基礎課,在學生心目中是一個好玩但難學,不容易把握的學科,因為語言文字難于理解和運用。學生可以通過好生幫差生來解決。初中信息技術課的開設,為基礎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一節(jié)課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十分鐘,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真正有所獲,就要把課堂變成學生樂于學習場所,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2)初中語文對于社會交際言語必然是對語言具體運用,包括聽說讀寫,它是每一個成員一天也離不開。人們憑借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以及用語言形成文章、文學作品等為樣式,用來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傳遞感情、協(xié)調工作、組織社會生活,維持社會存在和發(fā)展,隨著信息傳播技術飛速發(fā)展,初中語文交際作用不但不會減弱,反而越來越大。初中語文課主要任務主要是通過語言學習、感悟去培養(yǎng)情感,陶冶審美情操,弘揚中華民族人文精神。初中語文是負載文化交際工具,這個初中語文新性質給初中語文學科以堅實理論基礎和正確方向。初中生是學習和發(fā)展主體,初中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初中生身心發(fā)展和初中語文學習特點,關注初中生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需求,滿足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初中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而初中語文老師在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選擇,評價方式設計上,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形成。

(3)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中,老師都在尋求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希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語文課堂教學價值的價值體現(xiàn)在教學中,既要將語文知識與能力這一顯性目標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將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隱性目標滲透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實踐活動中,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融合于語文一體。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價值。

二、高效課堂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實施

(1)每一節(jié)初中語文課課前三分鐘時間讓初中生進行口語交際活動,要求初中生設計本課導入語。在初中生激情引導下,同學們已把目光聚焦到這篇課文上來,接著,老師乘勢上課。上新課前,布置初中生認真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掃清生字詞障礙。初中生實際上已經(jīng)在課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對生字詞學習。教學新課時,讓一兩個初中生教學字詞,著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實際上是組織一次對生字詞鞏固練習,對難檢字進行識記,再組織字詞競賽。把提問權交給初中生,是開啟初中生思維、調動初中生學習主動性一條很好途徑??梢韵茸尦踔猩浞质煜そ滩?,再讓初中生提問,這樣,他們提問題往往會有針對性。

(2)把整個課堂交給初中生,鍛煉他們駕馭一節(jié)課能力,以此提升組織及邏輯思維能力。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讓能力較強有特長初中生主講他們喜歡課文。在這之前,一般要對上課初中生進行個別輔導,讓初中生和老師一起參與備課,查找資料,提供需要教學參考書等,初中生還可以向老師詢問與上課有關問題??傊瑸榱松虾谜n,初中生可以依據(jù)自己意愿,大顯身手,包括對教具使用。最后,初中生還要把自己所講內容,以提綱形式整理下來,也就相當于老師寫教案。一節(jié)課不僅調動了初中生初中語文學習積極性,而且鍛煉他們各方面能力,真正在樂學中提升能力。

三、新改革探索中的感想

(1)自從新課程以來,課堂氣氛活躍成了評價一堂課質量標準,為了避免課堂上出現(xiàn)冷場,我們許多老師在教學時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初中生積極性。我們既要從表面上看課堂是否活躍,而且還要從基礎知識入手,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是初中語文基石,沒有基礎知識訓練,初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也就失去了意義?;钴S課堂氣氛固然重要,但這并不是最終目,我們應把靜態(tài)語言文字訓練轉化為動態(tài)實踐活動,這樣就會使初中語文訓練與人文精神熏陶融為一體。

(2)初中語文課堂上不應過分強調個性而忽視了有價值合作學習。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倡老師發(fā)揚初中生個性,尊重初中生獨特體驗,尊重初中生表現(xiàn)。而實際教學中,不少老師過分強調初中生獨特體驗,對初中生回答加大表揚,沒有否定之詞,這樣扼殺初中生創(chuàng)新思維,我認為課堂上應給初中生一些合作學習機會。讓小組成員積極參與,從而達到真正學習目的。

第6篇:初中語文課程教案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思維能力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教師既要在課堂上為學生傳授語文知識點,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開展合作性、自主性和探究性學習。學習語文,不僅是為了豐富學生的視野,更是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而語言表達的準確與否又需要嚴謹?shù)乃季S能力來提供保障,所以說,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jīng)成為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初中語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特征

1.1 靈活性

語文學習需要學生具有靈活性的思維,學生要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的改變,及時的改變自己的思維方法。為此,教師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從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進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靈活轉換的能力,學會對知識和方法的靈活運用,更好的學好語文。

1.2 創(chuàng)新性

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學生作為祖國的花朵,祖國的繁榮富強,離不開他們的不斷創(chuàng)新。為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平時善于觀察,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再有,學生要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要善于擴散自己的思維領域,獨立的思考問題。

1.3 深刻性

語文是比較抽象的一門學科,需要學生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大膽深入的進行想象。學生在考慮問題的過程中,要深入,邏輯要清晰,要能夠抓住問題的本質,掌握解決事情的規(guī)律,要能夠充分抓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來認識事物,解決問題,進而更好的掌握好語文基礎知識。

2 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初中語文課程是在小學語文識字認詞讀、聽、寫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學習,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知識結構都不同于小學。且教學改革已進行多年,課程教學模式也不再是灌輸、注入形式。更多的是要求學生自己主動去思考、去理解教學內容,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內容。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執(zhí)行新課標,按照新大綱進行教學時,都能認真研討教育改革精神,深入討論和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也能認識到語文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多數(shù)教師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積極認真的備課,積極認真的編制教案,認認真真進行課堂教學。為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提供了寬闊的空間,為國家培養(yǎng)新生力量付出了艱辛和汗水。實行新課改后,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能深刻認識到新教材比較好,實行教學改革很有必要。很多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能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不斷的訓練自己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斷力,使自己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思維能力和綜合能力能有所提高。

3 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對策

3.1 改變教學觀念,樹立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實施者,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探究和摸索新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逐漸提高專業(yè)知識的綜合水平,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勇于表現(xiàn)、大膽地思考問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具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思維,才能更好地產生創(chuàng)新動機,釋放創(chuàng)新的激情,發(fā)揮思維能力,能夠全方面地學習初中語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任何新活動都需要具備觀念、方法和理論,因此,在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追求上進、自信的心理,使其在學習中樹立起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在完成作業(yè)和學習課本知識的情況下,利用多余的時間去閱讀課外讀物,在吸取老師和書本上知識的同時,也能獲取更多的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對于難點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且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增加課外知識的情況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2 營造課堂氛圍,合理設計導語

初中語文教學要想獲得成功,精彩的課堂導入是關鍵,因此教師要重視合理設計課堂導語。課堂導語是語文教學的開始,通過課堂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整個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教師要注重導語設計的趣味性,這樣有利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將學生學習動力激發(fā)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課文《口技》的講解中,教師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課堂中為學生播放人學各種聲音的錄音,要求學生認真傾聽。錄音播放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提問:“錄音中出現(xiàn)了哪幾種聲音?請分別指出來?!贝送?,教師要讓學生思考藝術表演者不借助任何樂器,卻可以發(fā)出各種聲音,他們是如何實現(xiàn)這種藝術行為的。如此一來,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思維迅速帶進課文之中,學生在牢固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形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3.3 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來,能夠通過生活情境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更加立體化、形象化的認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比如,在講《濟南的冬天》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先通過圖像、視頻展示等方式導入課堂,然后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用語言描述冬天的雪景以及發(fā)生在冬天的故事,最后再對課文內容進行學習,感受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與思想。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也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不同程度的提高。

結束語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重在教師。教師要有較強的責任心,要有較高的教學水平,要有優(yōu)秀的科學素養(yǎng),要尋找多種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要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靈活巧用,不能光是照本宣科。要注重課程教學語文知識之間能夠相互關聯(lián)、相互滲透和遷移,形成一定的課程知識體系,才有利于學生吸收,才有利于學生消化。

【參考文獻】

第7篇:初中語文課程教案范文

一、初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理解

義務教育就是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主,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所謂創(chuàng)新教育,就是以課堂為主要平臺,幫助學生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引導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就是立足課堂,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探索,要認真鉆研大綱,深刻體會當前教學的指導思想,精心設計教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開拓學生的視野,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

二、初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要求和措施

傳統(tǒng)的教學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原先的教學知識僅限于課本,教學總拘泥于固定模式。在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盡管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改確認語文課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新知,平等對話,互相溝通交流的過程。

(一)提高教師創(chuàng)新意識

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束縛,一些語文教師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簡單,加上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局限性和業(yè)務能力有限性,僅就教材上的內容而施教,以固定而單調的方式對課文進行分析,不讓學生更加自主的發(fā)表意見,對有個性的學生不能積極對待,這樣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由此可見,在新的語文課程教改下,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加強專業(yè)知識的汲取和教學能力的提升,使自己首先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敢于提問,互相交流。

(二)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應根據(jù)不同課題,結合學生實際,采用有效的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把初中語文教學由灌輸向實踐性轉變。

1.課堂結構的創(chuàng)新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十分強調課堂教學的整體性、完整性,從字詞解釋到文章結構,從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從修辭手法到寫作特色都要面面俱到,這種教學方法層次分明但重點不明,容易造成學生學習語文思維定勢。新課改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結構,進行師生雙向互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比如教學《我的信念》一文時, 如果按字詞、段落、中心、結構這樣面面俱到來學,不僅課時多,而且效果也不見得很好。如果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拋棄一般性質的分析課,讓每位學生發(fā)表對人生信念的見解,師生互動將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學習方法。

2.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新

在執(zhí)教《狼》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進入到課文的故事情景中,老師或學生自主設計一系列情景表演:比如讓學生模仿狼叫,創(chuàng)造一種可怕的氛圍;又讓學生想象狼在一起商量對付屠夫的語言,突出狼的兇惡狡詐;最后又讓學生參加表演“屠夫殺狼”這一場景,使課堂氣氛及文章情節(jié)同時進入。當然,還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配以音樂,效果更佳。在執(zhí)教《理想》時,讓學生用朗讀語言、語調來感受詩歌的美意,從而對人生理想的內涵有新的理解。因此,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新,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起來,而且使語文教學更加直觀豐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實踐能力。

3.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

教學設計是以獲得優(yōu)化的教學過程為目的,運用系統(tǒng)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的過程。原來的教學設計包括五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對象、目標、策略、過程和評價五個基本要素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構成了教學設計的總體框架。新課改下,教學設計的思想應該是拓寬教學思路,設計一個開放式教學,給學生一個表現(xiàn)的機會,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課堂教學更加個性化,情境化。比如在執(zhí)教《荔枝蜜》一文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提問“同學們見過蜜蜂,請大家談談蜜蜂的印象?”學生各抒己見,談自己對蜜蜂的印象。同學發(fā)言后,教師導入課文學習——“剛才大家暢談了自己對蜜蜂的印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楊朔的散文《荔枝蜜》,看看作者對蜜蜂的感受是怎樣的”。這樣一下就會把學生引入境界之中,激發(fā)學生對作品的鑒賞,并且融入自己的理解,將教學的互動推向,從而創(chuàng)造課堂美好氣氛。

(三)綜合運用教學手段

第8篇:初中語文課程教案范文

關鍵詞: 初中語文;開放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0-0134-01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怎樣真正讓初中語文教學擺脫拘泥于對文字的考證、詞語的理解和語法的分析這種沉悶、低效的困境,是目前最值得語文教學工作者思考的問題。尤其是在教育背景不斷轉變的前提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人才的需要,對語文課教學來說弊端尤為明顯。所以,做為初中語文教師,非常有必要在正確了解學生心理與興趣的前提下,改革教學模式,努力創(chuàng)造寬松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學趣并重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

1.開放式教學對師生的要求

1.1 對教師的要求:(1)教師要熟練地掌握和駕馭教材,明確單元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及單元知識要點;(2)教師在整體導讀中要考慮學生的實際和各種文體的特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內容要具體、清楚,便于總結規(guī)律,進行遷移;(3)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只起引導、點撥作用;(4)教師要準備好課外閱讀材料和與課文有關資料,如時代背景、作者介紹、書籍介紹、有關評論等。

1.2 對學生的要求:(1)學生對單元的各篇課文要充分預習,了解與課文有關的資料;(2)學生要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自學能力,善于獨立思考,質疑問難。

2.開放式教學的策略

2.1 改變教學思路。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一切教學方法最終都要落實到學生身上,任何教學方法也無法改變學生自身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所以,無論什么類型的教學方法,設計的初衷都要以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夠調動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動性為目的。只有學生產生了學習的積極性,才會對知識有更強的學習欲望,當然教學有效性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開放,不單純是課堂地點的開放,還包括教學思路的開放。在以往的教學思路中,教師是主動的,通過提問學生來考察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而在開放式的教學體系下,要改變這種身份的限制,讓學生提問教師。在學生的提問中,學生必然要總結問題,只有具備一定的基礎才可能提出問題,教師通過為學生解答問題,解決了學生的疑惑,而且還可以通過學生的問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另外,教師還要創(chuàng)設學習的民主,比如讓學生參與教案的設計、考核的設計,包括作業(yè)批改、學習小組的互評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能動地學習,主動發(fā)現(xiàn)哪些方法能更加適合學習。

2.2 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空間。反思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設計,最基本的一點是學生主體地位在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理念中的失落。教學設計由老師主觀指令,并千方百計地在每一個事先規(guī)定的詳盡的細節(jié)上迫使學生就范,形成了由老師單向灌輸知識、獨自主宰課堂的格局。課堂上,教師一怕"亂",二怕"錯",追求嚴謹有序的教學氛圍,這是以教定學,而不是以學定教。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是一個實踐活動的整體,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為語文課堂的開放奠定基礎。如在識字課中,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獨主解決識字問題。學生通過學習,研究出了不同的識字方法:用連詞的方法記、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用想像的方法記……課堂生動而活潑,不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力也得以很好地體現(xiàn)。

2.3 開放學習方式。"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fā)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陶行知語)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合作探究雖是新課改大力倡導的一種課堂模式,但要不要進行合作學習,都要依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而定。為了提高合作探究效率,組間進行交流可通過競賽方式展開。這樣可以增強組員之間的合作意識,調動組員尋求最佳合作方法的積極性,讓課堂始終處在高效的狀態(tài)。將模式靈活變通和優(yōu)化組合,尋找內容和方法的最佳結合點。

2.4 結合課本內容,充分向生活延伸。任何脫離生活的知識,或者在生活中找不到落腳點的知識都是沒有生命力的,語文更是如此,日常的交流、信件來往、公文寫作、學習都離不開語文,所以把語文知識在課堂基礎上向生活中延伸,建立開放的語文課堂,對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認知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或者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開展讀書、讀報、朗誦、演講等活動。并積極要學生走出教室,去一切可以學習語文、實踐語文、感悟語文的地方,給語文教學注入全新的活力。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在生活中尋覓知識,體驗生活,引導他們在開放的大課堂中閱讀、觀察和寫作,從而拓展他們的思路,使他們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和自我實踐的活動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不斷提高語文能力。尤其學習寫作的時候,這種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的方式,對于學生收集素材、組織語言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3.豐富教學模式

第9篇:初中語文課程教案范文

一、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語文教學情境

實施新課標以來,從教師到學生,從觀念到具體實戰(zhàn)活動,從課內到課外,都有著和以往截然不同的變化。

1、觀念變了。觀念是先導,如果教師的思想觀念不轉變,即使是制訂了再完美的新課程標準,也執(zhí)行不了。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觀念認為語文教學重在工具性,但新課程標準下除了肯定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語文的人文性。這就要求每位教師都要轉變觀念。強調要轉變觀念,并不是對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全盤否定,而應該是對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揚棄。

2、角色變了。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從教導者轉變?yōu)榉照?強調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自始至終都是組織者、引導者、激發(fā)者、陪伴者和參與者。學生才是主角,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一定要圍繞學生的學服務,轉變?yōu)榉招偷慕巧?。根?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比較科學的教案,為學生所想,想學生所需,解學生所難。

3、教法變了。教法和教具的運用要結合當?shù)貙W校和學生的實際。上新教改課程時,要求我們教師要有改革的精神,拋棄填鴨式的教學,不能搞滿堂灌。

我們應大力提倡啟發(fā)式的教學。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要因地制宜,不能與學校和學生的實際脫節(jié)。要與學生的學法掛鉤,與學習內容掛鉤,與學習效果掛鉤。“方法”、“手段”和“技術”的運用都應從實際出發(fā),不要片面地理解新課改就是用多媒體上課,語文課就是讓學生按課文內容來表演,演課本劇、演小品,課堂上熱熱鬧鬧,學生高高興興,老師只是坐在旁邊做免費觀眾。不能錯誤地認為多媒體教學就是啟發(fā)式教學,也不能錯誤地認為課堂一定要搞表演活動才能體現(xiàn)新課改的精神。

4、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變了?!缎抡n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一個突出的弊端就在于壓抑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滿堂講、滿堂灌,學生只能被動地聽和記。學生聽得索無味,昏昏欲睡。而學生自身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會、見解以及情感態(tài)度得不到重視,也沒有表達的機會。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喪失了獨立學習的能力,熄滅了探索的動力和興趣,最終遭到扼殺的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只能抱著一堆現(xiàn)成的結論和不知道是否有用的知識幾乎空手而歸。這種狀況是我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根本缺陷。

“課程的基本理念”強調“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實施新課程九年以來的各階段的教學目標中,也對學習過程和方法提出相應的要求,例如在初中階段的閱讀目標中,要求“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在《狼》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依據(jù)教材安排,有目的地嘗試采用探究性學習方式,讓學生掌握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包括提出研究性課題及目標、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研究、設計展示研究成果的方式等。學生對這一課題的研究具體深入,展示成果的方式豐富多樣,包括陳述觀點、展示材料、相互辯論等。整個學習過程不但使學生在認識成果和認識方式方面有較大收獲,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tài)度,學會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能堅持和完善自己的見解和認識。

5、教師的身份變了。初中語文教學需要研究型教師,新課程改革在給教師留下很大空間的同時,也對教師提出新挑戰(zhàn)和新課題。教研工作必須將教科研工作作為學科教研工作的重點,培養(yǎng)教師施展自己的教學智慧,借助于教學反思,不斷探討與解決教學目的、教學過程和自身方法、態(tài)度、情境等問題,不斷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通過札記、案例分析、檔案評鑒、行動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這將直接影響教研工作的質效和教學質量。教師由原業(yè)的教學工作組織者轉變成教學與科研集于一身的身份了。

二、新課標下語文知識教學的反思

1、理論尚不完善。

《語文課程標準》頒布施行已經(jīng)六年多了,它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會對21世紀中國語文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課改的深入,人們也發(fā)現(xiàn)《課程標準》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開篇即說“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然而標準處處突出“人文素養(yǎng)”,卻沒有一處體現(xiàn)、落實“科學素養(yǎng)”。特別是提到“不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語文到底要不要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種種問題,急需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去探索、去研究。只有靠扎實的學術研究作后盾,《課程標準》才會科學、標準,才能真正成為新世紀語文教學的航標。

2、課堂開放而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