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教師散文范文

教師散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師散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師散文

第1篇:教師散文范文

1.杜甫的詩《閣夜》中有這樣兩句:“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逼胀ǜ咧姓n程標準實驗用書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教師教學用書》(以下簡稱教參)70頁說“百姓的哭聲和漁樵的歌聲都是亂世的音響?!比绻f百姓的哭聲是亂世的音響,應該沒有疑義,但說漁樵的歌聲是亂世的音響就有些讓人捉摸不透了。《西游記》中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中寫猴王參訪仙道,路遇樵夫唱歌,歌曰: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云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樵夫告訴孫悟空,這是神仙教他的,煩惱時,唱來散心解悶。這里的漁樵歌聲只能說明樵夫生活困頓艱辛,不能說就是亂世的音響。明代楊慎的《臨江仙》中有“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的詞句,從這兩句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漁樵淡泊超脫的襟懷,這也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所以,筆者認為說漁樵的歌聲是亂世的音響過于絕對,過于武斷,缺乏依據(jù)。

2.教參93頁關于李煜《虞美人》的賞析中有這樣一句話:“中國歷史上有三個最著名的人是重瞳的。一個是治水的大禹,一個是楚霸王項羽,另一個就是李煜。”其中,說“治水的大禹”重瞳,筆者認為不對,應為上古的賢君舜?!妒酚浫拘伦ⅰ罚ㄈ爻霭嫔纾段宓郾炯o?第一》中關于舜是這樣寫的:虞舜者,名曰重華。書中注:重華,傳說舜有重瞳,故號重華。據(jù)此,重瞳的是舜而非大禹。

3.教參99頁問題探究四關于《李憑箜篌引》中“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冷暖難辨的說法二:“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依然寫音樂的感染力……李憑演奏的音樂把長安城中寒冷的月光都融化了,人們不顧深秋寒冷的夜氣,都在月光下聆聽她的演奏。不僅如此,音樂也感動了皇帝,也來欣賞她的演奏。

關于李憑是男是女,眾說紛紜,《唐詩鑒賞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996頁關于李賀《李憑箜篌引》賞析中這樣介紹李憑:李憑是梨園弟子,因擅彈箜篌,名噪一時。他的精湛技藝,受到詩人們的熱情贊賞。這里用的是“他”,讀者自然認為李憑是男子,而教參用了“她”,這就容易使教師產(chǎn)生混淆,李憑究竟是男是女呢?筆者認為如果不能確定男女的情況下,應用“他”更合適些。

4.教參122頁《阿房宮賦》的參考譯文中對于課文中“直欄橫檻”的解釋是“直的欄桿,橫的門檻?!惫P者查閱了工具書,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大字典》對檻(jiàn)的解釋為:檻的本義指圈養(yǎng)獸類用的柵欄。引申為房子的欄桿、欄板。而對檻(kǎn)的解釋為:由橫木活石條制成,貼近門框地面的門限,又作“坎”。結合語境來看,這里的“檻”應讀jiàn,意思為欄桿,而不是門檻。

第2篇:教師散文范文

關鍵詞:閱讀 有效 主導 自主

高考試題中,逐年增加閱讀方面的試題,散文閱讀是這些閱讀中的重頭戲。因此,在平常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加大散文閱讀的指導性教學,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借助課本文本提升閱讀能力

課本文本一般都是精挑細選的名篇,例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這都是散文中的精品。而人物傳記也是近年來高考中古文閱讀的主要方向。這就給教師提供了教學和訓練的方向。散文教學中,教師用課本中的經(jīng)典來引導學生學習散文的方法和做題的規(guī)律以及答題的方式,這一點很重要,需要教師引起重視。從試卷來看,根本不考課內(nèi)的散文,但是,就沒有學習的必要了嗎?事實不是這樣的。課內(nèi)的散文就是一個例子,教師引導學生會學習例子,若在試卷中遇到課外的文章,因為學習了解讀散文的知識體系,具備了解讀散文的知識和能力,那么,在遇到課外散文的時候,才能游刃有余的解讀散文閱讀的相關題目,并通過不斷的系統(tǒng)訓練,取得一個理想的分數(shù)。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這篇文章中,結構是一大特色,描法是一大亮點,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是耐人尋味的。結構是典型的首尾呼應。從心里頗不寧靜,作者披了大衫走出門去,到結尾,不知不覺已到了門前,什么聲音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特征非常明顯。另外,作者的行蹤如一個圓,從門前出發(fā),沿著池塘作者慢慢地踱著,在月色中,得一時的心靈寧靜。一切是那么朦朧。月下的荷塘美到了一種極致。池塘中的月色更是如同仙境,令人陶醉。作者的行蹤恰恰是首尾呼應的基礎,人是移動的,所以才能在行蹤上體現(xiàn)首尾呼應。通過這篇文章,學生可以積累首尾呼應的知識點。另外,作者情景交融的描法也堪稱經(jīng)典。這和詩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情景交融這種寫作手法的運用中,作者也把修辭的運用技巧上升到了極致。尤其是通感,是這篇文章的亮點。這也是文學鑒賞中的經(jīng)典語句。通過這些精彩的修辭,作者描寫了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的美景,抒發(fā)了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悅之情,讓讀者也為之沉醉。教師以這篇為散文典范教給學生如何鑒賞結構,如何鑒賞寫作手法修辭手法,如何鑒賞文章的語言。并延伸到課外,加以訓練拓展。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有了大幅的提升。

二、以針對性訓練構建知識框架

高考題比起一般的訓練題來,要規(guī)范的多,且答案和分值設置也很合理。高考題中的散文選篇,難度適中,很適合學生進行常強化訓練。在常規(guī)訓練中,教師不能搞題海戰(zhàn)術,要選擇知識點的考察方向,每篇例題中,所考察的知識點不一樣,要有針對性的選擇,避免機械的無目的性的重復。做一道題,就要有一道題的收獲,在做題中總結做題規(guī)律,提升閱讀能力。

關于做題經(jīng)驗的總結,和知識點的系統(tǒng),我主張學生自己總結,不能被動的靠老師。沒有思考,就沒有進步,沒有總結,就沒有提高。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做題,是無法真正得到提升的。學生自己要把所見得題型總結到本子上,答題模式和答題框架需要形成固定的知識框架。不能一答題就丟三落四的。例如,散文閱讀中有這樣一類題:考察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學生一見到這類題的時候,往往很沖動,只答內(nèi)容這一方面的作用,而忽略句段在結構上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例題反促強化,鞏固相應的知識框架。唯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得到夯實。通過總結,教師要學生把知識點系統(tǒng)化,把相應的知識點建成一個大的框架構造圖,怎樣的知識點,應該運用怎樣的答題方法去答,期間又需要注意什么,這樣慢慢的積累,整理,知識框架就形成了。例如,關于字句在文中的作用,這類題需要先理解這個詞或這個句子,必要時需要加以解釋,接下來,看這個詞所起到的內(nèi)容上的作用和結構上的作用。結構上的作用就是在文中是否起到點題或點明中心等這樣的作用。關于寫作手法,要先知道什么樣的寫作手法有怎樣的特征,再談它的作用,才能有落腳的地方。例如,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先要讓學生理解欲揚先抑這一寫作手法的特征,就是在文章一開始的時候,先對一個事物進行批評,或?qū)λ械椒锤?,后來通過事情,再發(fā)現(xiàn)這個事物原來很好,感情也有了大的改變。而且,這也是文中的重點。只有抓住特征,才能掌握相應的技法,才能讓知識更系統(tǒng),更牢固。而這樣的知識構架,離不開做題訓練,如果沒有訓練和總結,就等于紙上談兵,空中樓閣。一旦面對正式的試卷,就會大面積都分,損失慘重。

三、讀寫結合教學的反思

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的改變必然會給語文教師帶來很大的困難與挑戰(zhàn),因為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習慣讓我們老師和學生都自覺不自覺地以應付考試的思想來對待語文學習,“教”的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一言堂”,“學”的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課堂上只管聽講和記錄,下課之后則是一頭鉆進各種各樣的題海中。讀寫結合實驗研究則改變了這一切,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師為主”為“師生雙主體互動”,在讀寫結合的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問題意識、能力意識和合作意識,旨在培養(yǎng)學生“自能讀書,自能作文”的對當前學習考試有用而且終生管用的語文能力。

要有效地實現(xiàn)讀寫結合,轉變學生學習語文的方式,就要注意創(chuàng)新活動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使學生的課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而又更充實更有意義。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各類語文活動,讓學生真正在這些活動中樹立起大語文觀,感受到語文對涵養(yǎng)自身,豐盈心靈,提升素質(zhì)的作用,進而自覺地把閱讀與寫作轉化為自己的行為,為未來的一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教給學生終生受益的東西,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讀書習慣,讓他們在閱讀中取得知識,在寫作中享受快樂,既增智又養(yǎng)心,從而實現(xiàn)讀寫雙贏,學生個人發(fā)展與語文學科發(fā)展的共贏!

參考文獻:

[1]廷敬理,徐行.《朱自清散文》(上、中、下)[M].中國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4.

第3篇:教師散文范文

課件主頁分9個專項,分別是:情境導入,導學提綱,散文閱讀,互動測試,散文名家,電視散文(自創(chuàng)],網(wǎng)上答疑,我的教案,作業(yè)展示、賞析、互評網(wǎng)。

“情境導入”采用的是CCTV首屆電視散文大賽獲獎作品:《妹妹――永遠的遺憾》。以此作為導入,意在突出親情奉獻,啟迪學生學習作者的思考方式與觀察角度,學習主人公真誠豁達的心胸與處世態(tài)度,提升精神境界。

“導學提綱”以幻燈片的形式設置了課程教學相關要點: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重點難點突破方法。只要點擊相關按鈕即可。此項內(nèi)容的設置,體現(xiàn)的是啟發(fā)指導性教學思想,著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便于學生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形成個性化的思維方式與知識體系。

“散文閱讀”是本課件的重點。既為教師課堂教學準備了充分的多媒體資料,又為學生課外自學提供了輔導性材料與自學教材??呻S時操作選用,可用性強。本項又細分為引子、概說、分類、特點、閱讀五項。每一項均圖文并茂、聲情并茂。在這五項內(nèi)容中,重點是“閱讀”。學生點擊“閱讀”按鈕,就會出現(xiàn)“散文鑒賞方法”。方法又分抓準線索、找到文眼、分析景物和反復誦讀四項,每一項均設置了深入指導,并附有事例及相關圖表。

“互動測試”設置了30個中外散文常識題,并附有答案,可用于課上測試、反饋、競賽等,以提高學生文學修養(yǎng)與鑒賞水平。此項目充分體現(xiàn)了網(wǎng)絡的交互性特點。

“散文名家”設置了近現(xiàn)代多位散文名家的背景資料及精美作品。此項內(nèi)容的設置,意在最大限度地拓展延伸中學語文的學習內(nèi)容,它突破了教材的限制,使中學語文教學在時間上、空間上有了較大的突破。它也突破了課堂的限制,使課堂教學主體得到了尊重,使學生能在廣闊的學習空間中更陜更好地生發(fā)出創(chuàng)作思維與創(chuàng)作靈感。

“電視散文”這一項是“學校電視散文”的自創(chuàng)作品,是“電視散文鑒賞課”科研成果,有9912班攝制組創(chuàng)作的《歸來的千紙鶴》《希望,讓我上路》,還有9913班攝制組創(chuàng)作的《軍訓瑣憶》。頁面上彩花飛揚,燈光絢麗,突出同學間真摯的友誼、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意識,以及學生自強自立的主題。此項內(nèi)容意在激勵學生進入語文實踐性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個性化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

“網(wǎng)上答疑”創(chuàng)設了師生互動平臺。利用先進的網(wǎng)絡技術,在同一空間營造出一個相對個性化的學習環(huán)境,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與教師和同學充分交流的機會,它可以針對每個學生,按照最有效的個性化原則來組織學習,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它揚棄了”教師講,學生聽”的班級授課方式,而是以個人學習、合作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它允許學生自主地選擇學習內(nèi)容、學習進度、學習方式,自己作出思考與判斷。

“我的教案”屬于教學必備文件之一。

“作業(yè)展示、賞析、互評網(wǎng)”是學生作品展示、鑒賞、互評的平臺,能充分張揚學生的創(chuàng)作個性。學生在展示作品、張揚個性的同時,可以向老師或同學提問或求助,對某一同學的作品進行鑒賞、評價。

第4篇:教師散文范文

一、電視散文欣賞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

學生從小學就閱讀和學習散文,在初中教材中也有專門的散文單元,甚至學生自己也創(chuàng)作過散文??墒窃趯嵺`中,很少有學生能清晰地表述出散文的內(nèi)涵、特點、分類等。電視散文作為一種電視藝術形式,很多孩子只是簡單的接觸過,更沒有深刻的體驗和思考。所以把散文知識系統(tǒng)地梳理一遍,把電視散文知識,特別是散文文章如何能和影像結合一起創(chuàng)造出藝術美感,介紹講解給學生就十分有必要。

(一)散文知識的梳理

散文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辭?!分兄赋觯褐袊詠?,為區(qū)別于韻文和駢文,把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jīng)傳史書在內(nèi),概稱“散文”。所以早期的散文定義較廣,它可以泛指詩歌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我國“散文”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北宋太平興國時期,約公元976至984年間。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增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散文的概念由廣義逐漸轉變?yōu)楠M義。我們現(xiàn)在通常認為狹義的散文是一種靈活自由的文學體裁,作者記述自己經(jīng)歷見聞以及其中的真情實感,是同詩歌、小說、戲劇相并列的一種文章體裁?,F(xiàn)代散文主要有以下特點:取材廣泛、形散神聚、語言優(yōu)美、情真意切、意境深邃等。我們根據(jù)散文的主要內(nèi)容可將它大致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在教學生閱讀或創(chuàng)作散文時,一定要抓住它的特點和主要內(nèi)容。特別是賞讀過程中更要做到,品味散文的語言,注意識別其中的“文眼”;抓住散文的神韻,領會出作品的內(nèi)涵;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創(chuàng)設出感人的情境。

(二)電視散文知識的講授

老師必須要先明確電視散文的內(nèi)涵和特點,才能方便學生快速理解并掌握這門藝術形式的特征。電視散文是“通過特定的屏幕聲畫形象,散點式地反映創(chuàng)作者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憶的生活情景和剎那間的思維活動。”它作為電視文學樣式,主要運用多媒體制作手段,將散文的文字形式和多媒體影音手段組合在一起,營造出散文似的意境。可見電視散文和散文文章的精髓相同,只是表現(xiàn)形式更為豐富和復雜。好的散文如何制作成優(yōu)秀的電視散文呢?首先要遵循創(chuàng)作的基本規(guī)律:立意新穎,聯(lián)想豐富,文才飛揚,即“營造詩的意境、運用造型語言開拓聯(lián)想、蘊涵深刻的哲理”。所以我們在帶領學生賞析時要抓住其中的意境美、情思真、哲理深、形式多等特點加以分析。

二、電視散文欣賞教學的主要策略

(一)加深學生的體驗和感受

單純地教授給學生散文或電視散文的知識,不免有些枯燥,不如多選擇名家優(yōu)秀的散文文章和好的電視散文作品讓學生去感受,去思考。他們體驗后得出的結論更真實可信,自然也就學得牢靠。結合學生課堂上學過的散文,選擇相應的電視散文來欣賞,作為一種課堂的教學輔助手段,如魏巍的《我的老師》、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朱自清的《春》都有拍攝精良的電視散文作品。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的同時,也獲得了畫面的美感和朗讀的范例。課外也可選擇其他優(yōu)秀的電視散文作品,每年各大電視臺都會制作電視散文作品,很多作品都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教師則可以將電視散文欣賞作為一門初中校本課程在本校開展。

(二)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我們發(fā)現(xiàn)當今的初中生有較強的個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有較高的多媒體運用和信息處理能力,除了具備品鑒電視散文優(yōu)劣的能力,也有制作簡單的電視散文視頻的可能性。讓他們欣賞好的電視散文作品,已經(jīng)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F(xiàn)在的視頻拍攝錄音設備簡單,一個手機就能完成,電腦也是人手必備,音頻視頻處理軟件極易操作,越來越多的人都會將自己喜歡的散文制作成視頻,但不能保證都是高水準。老師可以選擇更多樣更多層次的作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選材、朗讀、配樂、畫面、整體制作等方面進行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下子就調(diào)動起來了。還可以將小組制作電視散文成品作為語文實踐活動,小組成員根據(jù)個人特點分工合作,老師及時指導并提供技術支持,并將所有成果在班級分享,評選出獎項。學生在高年級時可以拍攝班級的電視散文作品――班級紀念手冊,將班級的點點滴滴匯成文字、聲音、畫面。

我們的學生除了會欣賞文字的美,也要能創(chuàng)造出美的文字,朗讀出美的語音語調(diào),拍攝出美的畫面。所以電視散文欣賞教學在初中十分必要,可以幫助學生由欣賞到模仿再到創(chuàng)造,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呈現(xiàn)出來。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5篇:教師散文范文

1、小學語文寫景散文賞析式教學存在的主要誤區(qū)

首先,重景輕情,小學語文教材中寫景散文的特色是作者以景抒情,但是部分語文教師在賞析式教學中,花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將側重點放在景物的分析上,而景物中蘊涵的“情”則遭受忽視,導致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其次,重情輕景,在小學語文寫景散文賞析式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則恰恰相反,在教學活動中引領學生側重與對“情”的分析和探究,而忽視在課文中作者運用優(yōu)美語言文字對景物的描寫,導致學生脫離文本,沒能有效學習和把握作者的寫景手法。再次,情景分離,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寫景散文賞析式教學活動中,將“情”和“景”分離,沒有做到有機統(tǒng)一,導致情感與文本相脫離,學生沒有通過對景物的分析真正感悟到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也沒有真正理解文本內(nèi)容,影響學習效果。

2、小學語文寫景散文賞析式教學的合理教學策略

2.1、整體閱讀,理清文路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活動中,寫景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教師在進行賞析式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運用整體閱讀法,理清文路,讓他們抓住文章的線索逐步推進、層層領會。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讓學生從課文題目的關鍵字詞著手,了解全文脈絡。比如,在進行《北大荒的秋天》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抓住題目中的“北大荒”設計問題: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特色?引導他們在課文中找出描寫北大荒秋天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的語句,體現(xiàn)出作者對北大荒的熱愛之情。同時,教師也可有效利用寫景散文中的過渡句,幫助學生理清作者思路。例如,在學習《拉薩的天空》時,教師可讓學生找出文章中的過渡句“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移開”,根據(jù)前后文理解拉薩天空的湛藍和透亮,體會作者對拉薩的喜愛之情。

2.2、抓住重點,品析詞句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寫景散文中很多語句都應用的十分貼切和準確,教師在引領學生賞析文章時,應讓他們僅僅抓住這些關鍵詞句,使其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從而與作者的思想發(fā)生共鳴。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寫景散文賞析式教學時,需讓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進行著重分析與理解。比如,在講解《廬山的云霧》時,課文中描寫到“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和“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其中重點詞語是“千姿百態(tài)”和“瞬息萬變”,讓學生根據(jù)這兩個詞語,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認識到廬山云霧的特點,表現(xiàn)出作者對廬山云霧的熱愛與贊美。同時,教師為提升小學生對寫景散文的賞析水平,可充分利用課文中對修辭手法的運用,包括比喻、擬人和排比等,引導他們對這些修辭手法進行重點賞析,從而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與體會其思想情感。

2.3、讀出感情,悟出情理

寫景散文往往蘊涵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小學語文教師為提升賞析式教學的質(zhì)量,可組織學生對課文進行有感情的反復誦讀,在朗讀中悟出情理。為此,在小學語文寫景散文賞析式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著重分析蘊涵作者情感的語句和語言特色,深化個人情感。例如,在《槐鄉(xiāng)五月》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時,首先可讓他們自由朗讀課文,初次走進槐鄉(xiāng),走進洋槐開花的季節(jié),要求學生認真朗讀,仔細觀察;第二步,讓學生默讀課文,再次走進槐鄉(xiāng),走進洋槐開花的季節(jié),用心看,用心想,槐鄉(xiāng)的花和孩子給人們留下什么印象,并寫出感受,互相交流;最后,指導學生讀出感受深刻的語句,認識到槐鄉(xiāng)花多、香、美,槐鄉(xiāng)的孩子熱情好客;最終讓學生感悟到槐鄉(xiāng)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xiāng)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

第6篇:教師散文范文

時逢教研與科研活動全園大練兵,要求教師每人準備一節(jié)多媒體課,主題不限。我選擇了大班語言活動——散文詩欣賞《夢姐姐的花籃》。這篇散文詩描繪了小黃雞、小青蛙、小紅鳥三種小動物不同的夢,夢有著漂亮的顏色、優(yōu)美的意境。整篇散文詩結構工整、意境優(yōu)美、語言凝練……

于是我給整個活動制定了這樣兩項目標:1.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能連貫地復述小動物的夢境。2.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并表達與花色相應的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編能力,并進行了第一次試教。

截取片段1:

老師:小黃雞夢見了什么?

幼兒各抒己見:金色的田野、金黃的油菜花、金色的太陽……

老師:誰能把小黃雞的夢說一說呢?(圍繞目標我讓孩子們把每一個夢境都復述一次,卻沒有將如此美好的夢境繼續(xù)下去,讓幼兒到夢境里體驗那景致、那顏色、那感覺)

片段2:

老師:夢姐姐也想把花送給我們,想要嗎?請悄悄地閉上眼睛,夢姐姐就會把一朵花送進你的心里。請小朋友想想夢姐姐送給你一朵什么顏色的花,你會做什么顏色的夢,會夢到些什么呢?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與花色相應的夢,激發(fā)幼兒想象與他人不同的內(nèi)容,引導幼兒用完整的散文詩語言回答:夢姐姐送給我一朵××顏色的花,我會做一個××顏色的夢,我夢到了……(幼兒雖然仿編了很多夢境,但都局限于散文詩類似的情景和事件,沒有創(chuàng)意)

二、目標調(diào)整

第一次活動目標的制定局限了老師的教學策略和機制,導致整個活動表面程式化、教學化,使素有“美文”之稱的散文詩中的美變得直白而空洞,因此我立即將目標調(diào)整如下:1.感受散文的優(yōu)美意境,了解文章的大概內(nèi)容,有感情地復述主要情景。2.豐富詞匯“五顏六色”“金黃”“綠色”“火紅”,并修飾所表達的事物。3.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并表達與花色相應的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編能力。

三、在新目標的指導下,進行二次上課

(一)回憶經(jīng)驗,直接導入

1.你們做過夢嗎?都夢到了什么?

2.導出:是夢姐姐讓我們做夢的!夢姐姐有件寶貝,誰得到這件寶貝就可以做出美麗的夢。你們想知道夢姐姐住在哪里、長什么樣嗎?

3.觀看課件第一段,并介紹夢姐姐。

4.針對上面的情景進行提問。

(1)夢姐姐住在哪里?

(2)夢姐姐長什么樣子?手上有什么?你們還見過哪些五顏六色的東西?誰能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呢?

(二)欣賞散文

1.聽一聽,夢姐姐讓誰做夢了。(欣賞散文第二段)

提問:夢姐姐先讓誰做夢了?她的寶貝是什么?它給小黃雞一朵什么顏色的花?小黃雞夢見了什么?(小黃雞的夢真美呀!孩子們請閉上眼睛,使勁地聞一聞,油菜花真香呀!咱們也輕輕地溜進它的夢里,看看它還夢到哪些黃色的東西。)

2.還有小動物想做夢呢,是誰呢?(請繼續(xù)欣賞散文第三段)

提問:夢姐姐也讓小青蛙做夢了,你們猜夢姐姐給了小青蛙什么顏色的花,讓小青蛙做了什么顏色的夢,夢到了什么?(聽!小青蛙正打呼嚕呢!我們也悄悄地溜進小青蛙的夢里,看看它還會夢到哪些綠色的東西吧。)

3.還有誰呢?原來是小紅鳥呀!你們猜夢姐姐給了小紅鳥什么顏色的花,讓小紅鳥做了什么顏色的夢,夢到了什么?(看!火紅的晚霞照在小紅鳥身上真美,我們也悄悄地溜進小紅鳥的夢里,我們看到了哪些紅色的東西呢?)

4.整體欣賞散文

(三)創(chuàng)編夢

夢姐姐最想把最好的夢送給我們班的孩子了,你們想要嗎?請你們悄悄地閉上眼睛,夢姐姐就會把一朵花送進你的心里。請小朋友想想夢姐姐送給你一朵什么顏色的花,你會做什么顏色的夢,會夢到些什么呢?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與花色相應的夢,激發(fā)幼兒想象與他人不同的內(nèi)容,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回答,用上優(yōu)美的詞匯:夢姐姐送給我一朵××顏色的花,我會做一個××顏色的夢,我夢到了……

四、案例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庇變簣@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喜歡欣賞文學作品,理解作品內(nèi)容,感受文學作品的美?!眱和⑽脑娛且环N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的兒童文學樣式,它具有詩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它注重自然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常常富有哲理,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所以散文詩的特點決定其獨特的教學方式。在教研活動中我對《夢姐姐的花籃》進行了兩次上課、兩次調(diào)整、兩次反思,得到以下感悟。

1.教學手段使之感受美

《夢姐姐的花籃》此散文詩結構工整、意境優(yōu)美、具有色彩的語言。它內(nèi)容貼近幼兒的生活,表述了美麗的夢姐姐送給小黃雞、小青蛙、小紅鳥黃色、綠色、紅色的花,并使它們做了黃色的、綠色的、紅色的夢,夢見了與花色一樣的事物,整首散文詩充滿了色彩的美麗。因此我用動漫的形式展示本散文詩,優(yōu)美的意境、流水般的音樂背景、強烈的顏色刺激、動感的畫面。本活動借助多媒體教學以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強大的交互性、特有的感染力與形象性,營造一種和諧、充滿趣味、讓幼兒自覺參與并能夠和幼兒產(chǎn)生心靈呼應的直觀教學情境,這能夠迅速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進入主動建構學習、積極思維、大膽創(chuàng)新的實踐中去。

2.教師語言使之啟迪美

在散文詩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切準作品的情感基調(diào),是明快開朗、活潑有趣,還是輕松詼諧、幽默風趣,為教學中情感的準確投入作好準備。散文詩所承載的很多情感信息,往往不是靠教師直接的“告訴”或理性的講解,而是靠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讓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去感悟、體會。如:感受小黃雞的夢境時,我閉上眼睛說:“孩子們!咱們輕輕地瞇上眼睛,到小黃雞的夢里去,用你的鼻子使勁地聞聞,金黃的油菜花、金黃的田野、金色的陽光真美。聞一聞油菜花那甜甜的香味!仔細看,你一定還能發(fā)現(xiàn)有其它黃色的東西,誰能說說呀!”孩子們仿佛真的進入了夢境,說出了許多黃色的事物。

3.創(chuàng)設氛圍使之想象美、創(chuàng)編美

在幼兒欣賞、理解、熟悉作品內(nèi)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參照散文作品的框架結構,細致地分析作品段與段之間的重復性描寫特點和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在保留作品個別段落的基礎上,利用遷移性原則,調(diào)動幼兒的個人經(jīng)驗進行擴展想象,從而仿照散文的結構,創(chuàng)編出自己的散文段落,甚至創(chuàng)編出新的內(nèi)容,拓寬原作品的意境。在《夢姐姐的花籃》教學中,為了讓幼兒更好地領會小動物的夢境美,我分別用了聞、聽、看和悄悄地四個詞匯,使幼兒沉浸在小動物的夢里,拉近了夢與現(xiàn)實的距離,仿佛小動物的夢都一一展現(xiàn)在幼兒的面前。于是當幼兒進入小動物的夢境后看到了更多的事物,發(fā)展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4.發(fā)展語言使之表達美

第7篇:教師散文范文

一、高中語文選修課與必修課的異同點

(一)選修課與必修課的相同點

選修課和必修課,兩種課型設計的理論基礎相同,教學方法也基本相同。必修課常見的教學方法,也適用于選修課的教學,兩者差別不大。在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上,選修課也要遵循基本的規(guī)律,教師應當把知識都教給學生,不能隨意舍棄。

(二)選修課與必修課的不同點

選修課和必修課兩者理論基礎的側重點不同。必修課強調(diào)課程基礎與均衡,旨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文化修養(yǎng)和增強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必修課相比,選修課更強調(diào)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在內(nèi)容上可選擇性也更大。依照新課標的要求,選修課的可選擇性學習更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選修課的基本特點和必修課不同,所以選修課有更高的教學要求。并且它要求的活動也更多,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習留下更大的空間。選修課的課程設計與必修課相比,應該要有更多、更豐富主動學習的時間,在綜合性和實踐性的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選修課是在必修課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提高的,所以必修課和選修課之間關系密切,在教學內(nèi)容上起相互補充的作用。

二、例談“詩歌與散文”模塊的教學策略

(一)專題式討論教學以學生的實踐探索為主

專題式討論教學的特點是注重主題、內(nèi)涵豐富,具有整體性、結構性、理論性,但它的完成需要有周密的安排和計劃,還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并且時間跨度也比較長,往往需要一節(jié)甚至好幾節(jié)課的時間。在選修課上,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學生具有濃厚的興趣,才能保證其在學習上的熱情。

(二)比較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

比較教學法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語文教材里的文章都是比較經(jīng)典的,它和其他優(yōu)秀的名家名著,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這給教師進行比較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在選修課的教學中,教學要以學生自學為主。以選修一《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一單元的屈原《湘夫人》教學為例,可以讓學生嘗試自己當老師。教師在簡單講解該單元的教學要求和寫教案的基本要點后,讓學生自己去搜集資料、書寫教案、以及做課件。教師在旁邊做一些必要的指導,讓學生在詩歌意境、寫作手法等各個方面進行對比性的自學。整個過程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會很高,可以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三)角色扮演教學講究因材施教

角色扮演教學具有形象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這個角色的了解來發(fā)揮表演,將角色的特點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演員和觀眾兩個部分,觀眾在觀看表演的同時,應當交流各自的所想所感。演員和觀眾的角色可以進行互換,這樣既增添了課堂的樂趣,又能讓學生學到知識。角色扮演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讓學生將自己的愛好和特長結合起來,所以,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教學案例: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先秦諸子選讀》的教學:

組織學生表演相關聯(lián)的一組人物,具體步驟如下:第一,選拔一名導演。要求學生積極報名申請,申請內(nèi)容要包括如何選定演員,如何進行排演等。通過這項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舞臺劇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二,選拔若干名演員。要求學生都積極報名。學生遞交書面申請,申請內(nèi)容中要寫明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及理由,對于這個角色的理解,以及將會如何來表演這個角色。這項活動有助于引導學生積極地研討文章內(nèi)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并給出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第三,學生上臺朗讀自己寫的申請,由老師和學生進行評判,選拔出導演和演員,然后進行表演。經(jīng)過師生的觀看和評價后,選出一名最佳演員,并且給其頒獎以資鼓勵。第四,表演分為兩輪,分別用原文和現(xiàn)代漢語進行表演。目的是讓學生不僅會朗誦古文,而且還能理解其中的含義,將其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達到熟練掌握文言基礎知識的教學目標。

第8篇:教師散文范文

想象力是一條快樂的小溪

也許是童心未泯吧,我喜愛與學生們互動。記得有一回作文課上,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和兩條略帶傾斜、又有些延展的線。我悄悄地播放著貝多芬的鋼琴曲,引導著學生們盡情去憧憬,去幻想:那圓就是一片光潔如鏡的湖面,而那兩條曲線就是通往大湖的七彩長廊……

音樂在繼續(xù),學生們隨著我一起展開了遐思的翅膀。幾分鐘后,小手舉起來了,學生們欣喜地告訴我:“老師,那湖是綠色的大染缸,映著天,天變綠了;映著云,云變綠了;映著鳥兒,鳥兒變綠了……”“青山倒映水中,像兩抹翠綠的屏障,也似兩株新生的竹筍……”有了平時的語言積累,學生們的想象力隨著音樂自由地馳騁著,就像鄉(xiāng)間那條無憂無慮流淌的小溪。而此刻,我愿做那小溪中蕩漾起微波的石子,更愿做那投石者。于是我繼續(xù)啟發(fā)學生:“靜得出奇的湖面多沒生趣呀,你能讓湖‘活’起來嗎?”

隨著潺潺的樂曲,學生們再一次陷入了想象,在他們快活的笑臉上,我讀出了他們將給我更多的驚喜。果然,一番靜默之后,心有靈犀的他們開始嘗試發(fā)言了:

“在美麗的湖面上,荷花在竊竊私語呢!”

“它們頭碰著頭,多親密呀!”

“微風習習,在恬靜的荷葉上,羞澀的花骨朵禁不住露出了小虎牙?!?/p>

“白肚皮青蛙懶懶地躺在荷葉上曬太陽?!?/p>

“掀開荷葉,瞧,你會發(fā)現(xiàn)一群群穿梭的小魚,它們追逐打鬧,多愜意!”

學生們靈感的火花相互碰撞著,在想象力的驅(qū)動下,那看似簡單的圖形被他們稚嫩的想象“涂鴉”得五彩繽紛,并賦予了新的生命力。

當然,那天的作文課上得異??旎?,當學生們的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暢快淋漓地揮灑時,我的思緒又飄向了遠方,飄向家鄉(xiāng)那條恬美的小溪,它帶著我的夢,流進了學生們的心田……

一條縫一扇窗

今天作文課的要求很明確,用一小段文字鮮活地刻畫出“冷”,于是我要求學生利用下課時間去室外感受體驗。

上課鈴聲一響,學生們便提著大衣,小臉通紅,滿頭冒著熱氣回來了。稿紙一發(fā)下來,他們便開始構思,卻抓耳撓腮遲遲不下筆。一問才知道,學生畢竟是學生,只顧玩了,忘記了身負的任務。片刻之后,他們額頭的汗?jié)u漸消了。環(huán)視之余,我的目光突然落在了窗戶上,于是心生一計:“將窗戶打開!”我板著面孔下令。學生們不約而同“啊――”了一聲,表情僵硬地看著我,我故作不會意,繼續(xù)“演戲”,胡亂指著一扇窗:“快點,就那扇!”

命難違,于是精彩出現(xiàn)了:靠窗坐的張佳皓與黃韻嫻幾乎同時站了起來,各自使勁拽住自己這邊的窗戶,生怕被別人拉開。他們僵持的動作和滑稽的神情引得哄堂大笑?!皟苫⑾酄帯保罱K窗戶間被打開了一條10厘米寬的縫。初冬乍冷,寒氣尤冽,學生們立即忙活開了:衣服帶拉鏈的迅速拉上了拉鏈,有帽子的戴嚴實了帽子,其他學生也將毛衣的袖子拉長,雙臂緊抱胸前。

“最可笑的是王凇,同學們快看!”在我的提醒下,教室里又熱鬧開了,那王凇不知從哪弄來件厚厚的外套,忙亂中像小孩圍圍嘴兒一樣套在了胸前,被我一說,還挺不好意思的,露出倆調(diào)皮的小酒窩,瞅著我和其他學生傻笑。坐他前排的陳彥昊發(fā)現(xiàn)了那外套是自己的,急著要往回搶。急脾氣的王凇不甘示弱,高喊:“窗戶不關,就不還!就不還!”

窗戶終于被關上了,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瞧瞧你,說著,笑著,調(diào)侃著……我輕輕提醒學生們:“現(xiàn)在會寫了嗎?”“會!”學生們?nèi)鐗舫跣?,教室里又傳出那熟悉的沙沙聲…?/p>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膘`機一動打開的一條窗縫,輕而易舉地開啟了學生們快樂作文的一扇窗。

收獲“意料之外”

第二天有習作課,主題是“我來做家務”,當天臨放學,我給學生們布置了這樣的家庭作業(yè):放學回家后,女同學幫著媽媽做家務,比如洗洗衣服;男同學幫著爸爸做家務,比如拖拖地板。

第二天課上,我先詢問他們“作業(yè)”是否完成了,想不到,有幾位同學沒有做。對完不成作業(yè)的學生,我從不責備,更不懲罰,解決的辦法,就是要他們當眾給出一個能“自圓其說”的解釋。

調(diào)皮小男生孫悅首先站了起來,他撓撓頭皮,嘻笑著解釋道:“柳老師,我爸爸前天出差了,我沒法幫他干活?!?/p>

這倒是個充足理由!我差點笑出聲來,但還是努力控制著自己,一臉嚴肅地讓他坐下:“你爸爸什么時候回來,你就什么時候幫他,做完了再寫,好不好?”

小胖墩吳陽,兩只小眼瞇成一條縫,支支吾吾說:“老師,我家請了阿姨(保姆),我想干,老爸還不讓,說我要是現(xiàn)在不好好讀書,將來會讓個夠的!”

此言一出,同學們都笑了,而我――無語。

女生吳嘉藝微低著頭,小聲說:“我媽媽從不洗衣服,她說大件的放洗衣機,小件的歸爸爸?!?/p>

我終于也忍不住莞爾,同學們更是朗聲歡笑。

吳嘉藝見狀,忙解釋說:“別誤會,我媽可不懶,主要是我爸閑不住,他可是咱家公認的‘家庭主夫’……”

又是意料之外!

第9篇:教師散文范文

一是重表達,輕育人。葉老提出“作文即做人”。然而,現(xiàn)今的小學作文教學卻普遍存在著人文價值削弱、人文底蘊流失的現(xiàn)象。一些教師十分看重學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結構和技巧,很少顧及作文內(nèi)容的真實性與生活味,致使小學生的作文中假話連篇,假故事、假情感屢見不鮮。

二是重模式,輕能力。在現(xiàn)今小學作文教學中,有的教師不厭其煩地將一些作文知識和方法像公式一樣拋給學生,套用現(xiàn)成材料與模式,讓學生死記硬背。這種寫作公式化的僵化訓練,漠視了學生的個性化體驗,消減了他們對社會及生活的敏銳洞察,學生缺少了自主思考的能力與獨具匠心的表達。

三是重課堂,輕生活。學生寫作的過程,是從客觀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經(jīng)過頭腦的加工制作,再運用文字符號表達出來的過程。離開了“生活”這個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的作文便只是空中樓閣。然而現(xiàn)在的小學作文教學中,把學生關在教室苦思冥想,閉門造車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這種與世隔絕的封閉式作文訓練,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小學生作文無話可說或者假話連篇,原本想象豐富,思維活躍,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寫出來的東西往往蒼白無力,毫無生趣可言。

反思作文教學的種種問題,更多地是我們的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大多只關注作文內(nèi)容、形式等要求,而忽視作文教學的對象――兒童,忽視了兒童作文最重要的動力――興趣與熱情。

好奇心、求知欲是兒童作文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分。有關心理調(diào)查表明,兒童觀察未知事物時的好奇,獲得新知后的滿足,傾吐感受時的愉快,對個體而言,是最有吸引價值的動機。如剛人學的一年級小學生,學校里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十分新鮮,他們渴求了解和認識學校。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兒童的這一心理特點組織他們參觀校園,認識環(huán)境,同時進行適當有趣的說話訓練。

好勝心、求成欲也是兒童作文動機中的重要成分,這是一種追求他人對自己尊敬并希望獲得他人贊揚與肯定的成就動機。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作文的工具作用,把作文訓練與科學實驗、小創(chuàng)造、繪畫、種植、飼養(yǎng)等能體現(xiàn)學生聰明才智、展示成就的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孩子們運用作文傾吐自己成功的喜悅,滿足成就需要。

教材中的作文要求,由于種種原因,往往給人的感覺是重視知識性和工具性,而少了些人文性。其實,兒童寫作不能缺少人文關懷,要讓兒童從寫作中感受到駕馭文字的樂趣,使他們熱愛寫作,熱愛生活。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便是創(chuàng)設一個盡可能輕松的環(huán)境,對教材中的某些內(nèi)容可以作適當?shù)摹爸脫Q”與修改,設計成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活動,讓孩子們在輕松的環(huán)境、熟悉的生活中寫“天性之文”、“稟賦之文”、“隨心所欲之文”,寫自己喜歡的文字。

基于兒童文化視野下的作文教學活動實踐,讓我們看到了兒童文化背景下作文教學的希望。杜威的“兒童是教育的中心”理論,使我們認識到教育措施要圍繞著兒童而組織,把教育的重心從教師、教材那里轉移到兒童身上??涿兰~斯使我們明白教師應當像園丁從事種植那樣遵循自然規(guī)律,因為當孩子還是一個兒童的時候,他的悟性的根芽離地面還太遠,不應當不加辨別、不考慮兒童的成熟度和“能耐”,而將成人世界的東西生硬地教給兒童。有些東西即便最終還是要教給兒童的,我們也必須耐心等待,等待適當?shù)臅r機。一切教育活動都必須尊重兒童,尊重兒童文化,尊重、呼喚、弘揚兒童的個性,用兒童的文化來引領學生成長。

在作文教學實踐研究中,我們對實驗教師的作文教學課堂進行案例解剖,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從個別到一般,從實踐到理論,在分析、透視中尋找教育教學規(guī)律,最終提煉成比較固定的“兒童文化視野下的‘三?三?三’作文教學模式”。

“三?三?三”作文教學模式是指“三感官”、“三無”、“三步”作文模式。

“三感官”即看、聽、做,眼看、耳聽、手做?!翱础?,可以看演出、看電視、看春天、看秋天、看花、看草、看動物、看書等等,一切兒童能夠看得見的,兒童的視野范圍內(nèi)的東西。“聽”,是聽廣播、聽錄音、聽音樂、聽故事、聽課、聽同學交流、聽爸爸媽媽的“嘮叨”、聽爺爺、奶奶講“歷史”等等,只要兒童的耳朵能聽得見的?!白觥?,指的是體驗,親身參與,如小制作、小實驗、做游戲、做客、結伴旅行等。“看”、“聽”、“做”是兒童認識世界、感受生活的重要途徑,也是兒童積累寫作素材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為學生的表達交流提供重要保障。

“三無”指無體裁、無主題、無字數(shù)限制。即在寫的時候,可以把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體驗到的內(nèi)容,選擇感興趣的、有話想說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

“三步”指習作過程的三步驟:活動―寫作―交流(博客)。寫作的過程可以分為三大環(huán)節(jié):“活動”環(huán)節(jié)就是前面的“看、聽、做”;活動過后把自己的感受、體驗以及經(jīng)歷的刺激等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即“寫”;把寫好的發(fā)到博客上,讓全班同學以及朋友、同伴甚至家長共享,即為“交流”。

運用該模式進行作文教學,兒童的思維很少受到束縛,可以較多地吮吸著自己需要的營養(yǎng),他們所產(chǎn)生的精神活動是全身心的,并由此創(chuàng)造出兒童生活的意義,創(chuàng)造著兒童的文化。實踐表明,學生的寫作熱情得到了激發(fā),才是學生學習寫作的關鍵。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按照“三?三?三”的教學模式進行操作,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一是心靈得到了釋放。由于“三?三?三”作文教學模式力求解放孩子的思維,無體裁限制、無字數(shù)限制、無主題限制,他們可以自由表達,發(fā)揮個性,隨心所欲,信馬由韁,不受任何條條框框的拘束,保持一種自由的心態(tài),這就很容易堅守住屬于兒童自己的童真與童趣,提高了孩子的寫作興趣。

二是積累了體驗的素材。由于平時的作文多半是閉門造車,孩子無生活體驗,往往無話可說,文章自然顯得蒼白干枯?!叭?三?三”作文教學模式,讓他們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手去做,用心靈去感悟,孩子們可以調(diào)用各種感官去傾聽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觸摸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在各種體驗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鮮活的寫作素材。他們的心中裝滿著各種各樣的“小鳥”、“飛蟲”、“白雪公主”等等,在這樣的心境中,寫作的欲望常常就像噴泉一樣嘩嘩流淌,不讓他寫也不容易了。

三是提供了交流的平臺。“三步”中的第三步,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發(fā)到博客上,和同伴共享,這是孩子們最得意的時候。因為在這里,他們找到了傾吐的對象,找到了說話的伙伴,找到了商量的朋友和知己。他們有著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心聲,無拘無束,暢所欲言。這里也是孩子們最能找到自信的地方,當被同伴夸獎的時候,他們更多地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在他們夸獎別人的時候,看到對方激動、高興的樣子,他們也會高興、激動,因為他說到對方的心坎上了,相互之間找到了“共鳴”。同時這里也是孩子們自我完善的“場域”,當別人給自己提出建議的時候,既是在完善別人,也是在完善自己,既是在發(fā)展自己,也是在發(fā)展別人。所以,“博客交流”讓孩子們找到了自信,完善了自我,發(fā)展了自我,是一個互利互贏的“場”,很好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寫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