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自我護理教育在消化科患者中的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自我護理教育在消化科患者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自我護理教育在消化科患者中的應用

關鍵詞:個性化;自我護理教育;消化患者;護理效果

消化科疾病大部分都需要較長時間進行治療,并且病情容易反復,患者心理及身體上需要承受巨大的折磨,一些患者由于缺少治療的信心,導致康復時間進一步延長,同時其生活質量也受到了影響。近年來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確立,臨床護理理念開始從以疾病為中心逐漸發(fā)展為以患者為中心,自我護理教育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是根據(jù)自理模式理論發(fā)展而來的,目前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有研究證實,自我護理教育在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方面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選取200例消化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目的旨在觀察消化科患者實施個性化自我護理教育的護理效果,現(xiàn)將研究結果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6年1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消化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49例,女51例;年齡最小24歲,最大66歲,平均年齡(44.25±7.56)歲;疾病類型:上消化道出血40例,消化性潰瘍39例,肝硬化21例。觀察組患者中,男51例,女49例;年齡最小22歲,最大68歲,平均年齡(45.08±7.92)歲;疾病類型:上消化道出血39例,消化性潰瘍38例,肝硬化2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許可,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消化科健康教育,如指導患者用藥、加強飲食指導、進行健康宣教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個性化自我護理教育,具體內(nèi)容包括:①患者入院當天收集一般資料,如年齡、學歷及健康情況等,根據(jù)醫(yī)生意見提供差異性個性化教育,介紹自我護理教育實施的意義與方法,加強與患者、主治醫(yī)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制定個性化自我護理教育方法,主要包括遵醫(yī)囑用藥、合理運用、心理護理等內(nèi)容,并結合該方法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引導患者多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以提升其學習健康知識的積極性,使其了解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并教會患者應對措施,以避免出現(xiàn)由于并發(fā)癥引發(fā)的心理恐慌。叮囑患者嚴格遵醫(yī)囑用藥,逐漸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根據(jù)自我護理教育方案實施各項護理措施。②護理前期應按照患者的自理能力情況給予一些協(xié)助,部分患者由于疾病需求只能進食流質食物,對此類患者要加強飲食護理,由于受到創(chuàng)傷性手術的影響,一些患者無法實現(xiàn)生活自理,應給予補償護理,協(xié)助其維持好個人衛(wèi)生,待其自理能力恢復后,再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注意引導其進行自我護理。在患者住院期間中,每周都要詢問自我護理教育方案的執(zhí)行情況,直到患者康復出院為止。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比較兩組患者教育前后SAS、SF-36、ESCA評分。采用SAS評分評估患者的焦慮情況,分數(shù)越低表明患者的焦慮情況改善程度越好;采用SF-36評分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采用ESCA評分評估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越好[2]。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教育前后SF-36及SAS評分比較。教育前,兩組患者的SF-36、SA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教育后,兩組患者的SF-36評分均明顯高于教育前,SAS評分均明顯低于教育前,且觀察組患者SF-36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教育前后ESCA評分比較。教育前,兩組患者的ESC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教育后,兩組患者ESCA評分均明顯高于教育前,且觀察組患者的ESCA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消化科疾病類型非常復雜,護理人員工作量較大,必須熟練掌握各項護理知識與技能,準確評估患者的具體需求,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并為其制定個性化自我護理教育計劃,已有研究表明,對消化科患者實施自我護理教育,可有效滿足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可明顯提升治療效果[3-5]。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消化科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個性化自我護理教育。結果顯示,教育后,兩組患者的SF-36、ESCA評分均明顯高于教育前,SAS評分均明顯低于教育前,且觀察組患者SF-36評分(79.9±5.3)分、ESCA評分(106.5±8.6)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2.2±5.0)、(95.6±7.3)分,SAS評分(31.9±8.1)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7.7±9.3)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朱靖[6]的報道結果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在消化科實施個性化自我護理教育,可明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同時對其自我護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還能明顯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羅孝鑫.健康教育在消化內(nèi)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5,31(18):2833-2835.

[2]孫麗萍.個性化護理在消化內(nèi)科護理中的效果觀察.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6,16(28):279,282.

[3]孫敏珠.自我護理教育在消化內(nèi)科的開展效果.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5,23(10):58-59.

[4]鄭紅.自我護理教育對提高消化外科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作用分析.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5):5329-5330.

[5]謝桂蘭.自我護理教育對消化科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當代護士(中旬刊),2012,20(8):30-32.

[6]朱靖.個性化自我護理教育在消化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24):13-14.

作者:覃菁華 單位:佛山市高明區(qū)人民醫(yī)院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