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發(fā)展論文8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第一篇:高校黨建創(chuàng)新與校園文化建設互動協(xié)調發(fā)展
摘要:高校黨建工作需要嚴謹的態(tài)度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而校園文化是高校的靈魂所在。中外合作辦學是近年來興起的嶄新辦學模式,在育人的各個方面都有其自身特色。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將高校黨建創(chuàng)新和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二者的互動協(xié)調發(fā)展。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高校黨建;校園文化
高校黨建創(chuàng)新和校園文化建設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的學生往往思想活躍,接觸國外文化的機會較多,在思想上易受西方不良思潮的影響,所以在該學生群體中著力探索新的途徑,實現二者互動協(xié)調發(fā)展,對于加強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黨建工作有著深遠意義。
一、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高校黨建創(chuàng)新與校園文化建設互動協(xié)調發(fā)展的必要性
二者互動協(xié)調發(fā)展是完善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手段。黨建創(chuàng)新與校園文化建設的互動協(xié)調發(fā)展,可以使黨建工作以學生更加喜聞樂見的模式內化到其生活中。這就需要黨建工作不斷搭建新的平臺,其中最接近學生生活的莫過于校園文化。尤其是在中外合作辦學的模式下,學生與國外文化接觸較多,易受西方某些不良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影響,黨建工作的引導和方向盤作用更加凸顯。二者互動協(xié)調發(fā)展是建設和諧校園的有力保證。和諧校園的建設需要有效促進黨建創(chuàng)新和校園文化建設的互動協(xié)調發(fā)展。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在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外事活動和交往,建設和諧校園以及營造穩(wěn)定愉快的育人環(huán)境的理念更應當根植心中,機構黨組織應當結合中外合作辦學的特點營造積極向上、團結和諧的校園氛圍。
二、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高校黨建創(chuàng)新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
1.高校黨建創(chuàng)新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引導者
首先,高校黨建創(chuàng)新必須主導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尤其是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學生之中,更要利用校園文化的感染作用,宣傳黨的相關知識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引導學生嚴守思想陣地。其次,要引導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自覺抵制西方不良文化和思想的滲透,以此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培育出具有堅定政治信仰和健康向上人格特征的優(yōu)秀人才。
2.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黨建創(chuàng)新的重要載體和陣地
校園文化是一所高校的文化傳承和靈魂體現,它無時無刻不滲透在師生的生活之中。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黨組織要充分利用校園文化這一載體和陣地,結合自身特點加強黨的基本理論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使黨建創(chuàng)新工作與時代和中外時事相結合。通過精心設計和組織的校園課外文化活動讓學生正確并且充分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起源和不同特點,積極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情。
三、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實現高校黨建創(chuàng)新與校園文化建設互動協(xié)調發(fā)展的途徑
1.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感染作用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雖然外教課、語言課比重較大,但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馬克思主義哲學》等政治理論課依然是必修課。合作辦學機構應當充分利用這些課程來向學生宣傳黨的各項理論知識和方針政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結合辦學特點在課堂上適當增加一些中西方文化特色等相關知識,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培養(yǎng)和增強民族自豪感。
2.充分發(fā)揮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高校的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是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的有效載體,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學生思想活躍,參與學生會及社團活動的積極性往往更高,而且部分學生會選擇出國學習,所以更加珍惜在學生會及社團中鍛煉自己的機會。合作辦學機構應當采取多種措施為學生會和社團活動提供便利條件,鼓勵他們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以學生更樂于接受的方式來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使得黨建創(chuàng)新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3.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積極搶占網絡陣地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學生由于需要在國外合作校的網站上注冊課程,查閱資料以及上傳作業(yè)等,對于網絡平臺的使用率往往更高。這使得西方的許多不良價值觀念也有可能隨之滲透。合作辦學機構應當積極搶占網絡陣地,建設黨建工作宣傳網站和交流平臺,向學生宣傳黨的基礎理論,對于國外合作校的相關網站要給予高度關注,如果發(fā)現敏感性或非正面內容要及時與合作校進行溝通,盡快進行刪除和修改。
總之,校園文化建設需要黨建創(chuàng)新的引導才能保證方向正確,黨建創(chuàng)新需要校園文化這一載體才能更有實效性地開展工作。尤其是在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黨建工作必須牢牢把握住社會主義方向盤,要結合自身特點利用校園文化幫助學生掌握黨的理論知識,自覺抵御西方不良思想的沖擊,通過兩者的互動協(xié)調發(fā)展,促進黨建創(chuàng)新的科學進行和校園文化的底蘊積累。
參考文獻:
[1]鄭支農.論高校黨建和校園文化建設的良性互動[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3(31).
[2]韓喜平,徐景一.高校黨建與校園文化建設[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
[3]趙春波,李輔敏,曾易.高校黨建與校園文化建設關系研究[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
[4]蒙曉紅.民辦高校黨建創(chuàng)新與校園文化建設互動發(fā)展的路徑探索[J].高校管理,2013(9).
作者:宋筱雋 單位:遼寧大學
第二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檔案有效發(fā)揮思考
摘要:高校檔案是學校各個時期的歷史見證,是學校歷史發(fā)展與進程的見證,更是一座精神食糧的寶庫。本文從對檔案的研究入手,闡述高校檔案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能起到什么樣的重要作用,以及高校檔案館如何更好地為學校建設服務。
關鍵詞:有效發(fā)揮;高校檔案;校園文化;作用
一、高校檔案與校園文化的內涵
1.高校檔案的作用
檔案是指組織或個人在以往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確定的、具有完整記錄作用的固化信息,它包括以下基本內容:收集、整理、編目、保管、鑒定、統(tǒng)計和提供利用。
2.高校檔案對校園文化的作用
高校的發(fā)展是以強大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建設作支撐的,正是這些豐富的精神內涵,構成了高校的文化積淀與精髓。
二、高校檔案是塑造校園文化的基礎
1.高校檔案的專業(yè)性作用
首先,高校檔案是歷史真實面貌的再現,因而檔案專業(yè)屬性是獨有的;其次,高校檔案有其自身的理論體系、研究對象、業(yè)務標準和工作規(guī)范;再次,高校檔案是由特定的部門管理,是按一定的管理流程運作的;最后,高校檔案的保存是由專人負責。
2.高校檔案的服務功能
高校檔案不同于其他工作形式,它具有強大的服務特性。它既記載著學校歷史、教學活動、文化事件等真實情況,又起到一座儲藏室的作用,為學校的各項制度、法規(guī)的建設提供依據保障。
三、高校檔案對校園文化建設應起的作用
檔案的屬性在于它具有歷史再現性、知識性、政治性、信息性、文化性、社會性、教育性、價值性等特點,因此,如何發(fā)揮高校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應有作用,非常值得我們去研究探討。從下表的對比中不難看出雙方發(fā)揮作用的屬性范疇,從而認清高校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起的作用。
1.職責使命
高校檔案記錄了學校的發(fā)展歷程,給師生以使命感、責任感。學校的發(fā)展就是師生奮進的動力,有效利用這筆寶貴的財富有利于校園文化建設。
2.承擔重任
高校檔案還要為學校的未來發(fā)展,把握前瞻動態(tài)提供有效依據,尤其在檔案資源、檔案建設、檔案開發(fā)、檔案應用等方面應進行有效更新,使高校檔案能高效、準確、到位地為學校發(fā)展服務。簡而言之,采取多種形式,將檔案工作重點與學校中心工作結合起來,為教學、管理、科研等服務,使高校檔案的功能實現社會化、多元化和優(yōu)質化的目標。
四、高校檔案對校園文化的影響
高校檔案如何對校園文化產生強大影響,通過改革創(chuàng)新,以推進整體服務功能的提升,有待于我們去探討。
1.開辟了認知校園文化的窗口
高校檔案本身就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應該發(fā)揮其必要的作用,使其為各界所認知,使“死”的檔案變得更加鮮活。
2.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每個學校都有各自的特色,其文化傳承也不盡相同;但是高校檔案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檔案的價值與校園文化相結合,形成明顯而又獨具特色的檔案校園文化。這種文化所營造的氛圍是任何形式都不可替代的。
3.為學校學術研究提供支撐
高校檔案在挖掘、發(fā)展、研究與弘揚校園文化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內容??傊?,高校檔案在傳承學校優(yōu)良傳統(tǒng)、活躍校園文化、樹立學校品牌、改變師生風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鄔雪軍.發(fā)揮高校檔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檔案與建設,2003,(6):27-28.
[2]朱為鴻.大學文化創(chuàng)新與組織發(fā)展[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8.
作者:李春琦 單位:長春汽車工業(yè)高等??茖W校
第三篇: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高校舞龍舞獅運動研究
摘要:構建和諧社會是目前我國重要的任務,其體現了黨對執(zhí)政相關事宜的重視和新認識。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起著培養(yǎng)人才、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的作用,因此應加強對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大力發(fā)揮其作用。本文通過對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敘述,以我國舞龍舞獅的文化特征作為出發(fā)點,再結合廈門工學院的舞龍舞獅運動發(fā)展情況,著重探討校園文化建設中高校舞龍舞獅運動的作用。
關鍵詞:舞龍舞獅;高校;和諧校園文化
一、我國舞龍舞獅歷史的由來
我國的舞龍舞獅運動是民族特有的藝術表達形式,是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具有歷代相傳的古老傳統(tǒng)。
二、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高校的內涵
我國的和諧校園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伴隨著學校而產生??傊?,和諧校園文化是一種客觀現實,無論學生是否會意識到它的存在,它都會以一種比較獨特的文化形式而存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在于人內心的和諧,是一種以內和外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為核心的教育手段,而且它是以校園風格為和諧教育組合的元素,具有全面發(fā)展、協(xié)調、整體優(yōu)化的教育氣氛,并且根據學生的特征而不斷改變。而教育發(fā)展是學校整體效應的宗旨,同時也是學校發(fā)展教育的推動力,它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中國的舞龍舞獅傳統(tǒng)文化特征
龍是中華民族比較古老的圖騰象征,也是中華民族祖先所想表達的人生價值和精神追求的信仰,所以這也是中國人被稱之為“龍的傳人”的原因。龍與我國的文化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獅子在我國稱之為“百獸之王”,早期的時候雖然不是在中國發(fā)生,但是中國確實有許多關于獅子的文化,獅的造型在中國可以說隨處可見,中國百姓對獅子的圖騰也是極為崇敬。幾千年來,龍和獅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象征,這不僅展現出了中國的民族文化理念,還充分體現出了我國人民的精神風貌。中國人無論身在何處,面對獅和龍的造型時,心中都會產生一種比較強烈的尋根之情。龍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根源,同時也象征著我國是一個民族團結和諧的大家庭。獅子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勇猛和剛強,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底蘊,不僅富有濃厚的東方氣息,也代表著我國民族的氣量。舞龍舞獅運動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體育運動項目,也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它具有一定的民族代表性;而且民族氣息濃重,傳統(tǒng)性較強,屬于促進時展的民間體育項目。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長久也是最能反映出我國民族文化精神和意義的運動項目之一。
四、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高校舞龍舞獅運動發(fā)展現狀
在近些年,在全國各地的高校中,學習舞龍舞獅運動的學生就有數千萬,目前,我國有多所體育院校都專門開展了舞龍舞獅的運動項目,專門培養(yǎng)舞龍舞獅方面的人才。而它作為一項傳統(tǒng)體育項目,也會作為學校內部或是幾個高校聯(lián)合舉行大型的比賽時比賽項目。與此同時,隨著全國性的大學生舞龍舞獅競賽的不斷開展,高?,F在開設了大大小小不同的舞龍舞獅比賽教學課程,同時已經成立有專門的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舞龍舞獅分會,還有每年的全國大學生舞龍舞獅錦標賽。盡管舞龍舞獅運動在高校中的活躍興起只有短短的十幾年時間,但是由于發(fā)展的速度較快,目前形勢喜人。除此之外,各個院校積極參加與聯(lián)合表演,還發(fā)揚了中國舞龍舞獅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運動水準日益提升,并且實力差距也在慢慢縮小。近些年來,高校學生參加的一些大大小小的舞龍舞獅運動比賽也獲得了一些獎項,這不僅讓我們見識到了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高校舞龍舞獅運動的獨特魅力,也看到高校舞龍舞獅運動項目的美好發(fā)展前景。高校舉辦舞龍舞獅項目具有推動我國傳統(tǒng)文化縱深發(fā)展的作用,同時也能從這項運動中培養(yǎng)出舞龍舞獅的專業(yè)人才,從而為推動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周偉良.試論現代武術理論體系及其范疇——武術學體系芻議[J].體育科學,1993,(2).
[2]習云泰.中華搏擊術:武術散手稿粹[M].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3.
[3]魏峰.截拳道[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2.
作者:楊江偉 單位:廈門工學院體育中心
第四篇:新疆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研究
摘要:目前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從建設內在部分發(fā)生了轉移,高校文化在“文化化人”的進程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巨大的功效。本文從新疆校園文化建設的現實情況入手,剖析了新疆校園文化建設的緊迫性,提出了加強高校文化軟實力建設的辦法。
關鍵詞:新疆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
當今社會,文化日益成為民族團結和創(chuàng)新的來源。[1]校園擔負著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教育和培育國家人才兩項重任,其中精神文明建設特別要緊。[2]校園文化是大學生精神面貌的展示,也是大學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匯聚了大學的校訓和宗旨,提高了大學的精神素養(yǎng)和水平,同時也引領著廣大青年發(fā)憤圖強,有助于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新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分析
1.樣本基本情況
這次的調研抽查是在非隨機配額抽樣方法和高校隨機訪問方法的配合下進行的。調研的目標包括新疆大學、新疆醫(yī)科大學等五所大學的學生。一共發(fā)放調研問卷5000份,最終收回4700份。調研中分為四個層次:大專學生、本科學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參與人數分別占總調研人數的2.8%,91.2%,5.5%和0.5%;男性占三成多,女性占近七成;漢族占一半以上,維吾爾族占近三成,哈薩克族、回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學生各占一成不到;城市學生占近六成,農村學生占四成左右;在新疆出生的學生占七成以上,不到三成的學生是其他地區(qū)的。
2.新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
(1)近60%的學生對校園文化建設持肯定態(tài)度。校園文化是個空洞的定義,必須使用具象化事物才能被表達;但是校園文化的表達又非常多,比如談論專業(yè)知識的環(huán)境、校園管理的規(guī)范、學校風氣和教學風格、建筑物的風格和文化氛圍,比例分別是55.9%,48.3%,68.7%,33.7%和49.3%。此外,大部分學生覺得學習氛圍和教學風格是校園文化的內在需求,而探討專業(yè)知識的學術氛圍是外部體現。學校精神、學生風氣和教學風格在漫長的教學進程中逐漸形成,它能潛在地對師生起到深遠作用。對于校園中的風氣營造,人們覺得效果非常理想的占23.6%,效果稍有欠缺的占35.7%,效果平平的為31%,效果不甚理想的為7%,效果極差的占2.7%。其結果顯示,有近六成的學生對提升校園文化表現出支持和好感。但需要正視的是,依舊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他們學校對于校園文化的改善工作普通平常;此外還有接近十分之一的學生反對,這需要我們加以關注。
(2)校園廣播和網絡是校園文化傳播的有效路徑。校園任務要成功地完成,就必須要求全校師生努力合作,要求盡早把校園消息傳遞給師生。對于學生來說,愿意校方使用宣傳欄來傳達消息的人數占到四成以上,使用校園廣播的占近六成,使用校園網絡的占近五成,使用校方出版的讀物的占到近三成,經由班級通知的占到三成以上,另外還有一成左右的學生愿意通過其他手段來獲得信息。以上數據表明,傳播校園文化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用校園廣播和校園網絡。
(3)校園文化的主要參與者為學生。校園文化就如精神合力,概念中包括教師、學生和員工的共同價值觀、夢想、行為準則等,可以使人產生強烈共鳴,相互團結。這種力量來自校園精神,它是全校教師和學生一起創(chuàng)造和達成共識的價值理念,是大學校園文化的精髓。針對“校園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誰”這一問題,覺得是學校領導的人有近三成,覺得是教師的有四成以上,覺得是贊助商的有兩成以上。簡單來說,校園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先是學生,其次是教師,與學校教學部門的關系不大。
(4)學術講座和社團活動是校園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能夠有助于文化觀念和文化環(huán)境的營造,形成獨特的文化氛圍和文化精神。調查顯示,校園文化以“科學技術、文化交流”來展現的,有國內外學者和專家到學校進行參觀、舉辦學術講座、開展社區(qū)活動、組織大學生交流學習等,學生認同度的比例分別為39.1%、69.4%、53.2%和40.8%。此外,18.9%的學生認為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方式。針對“學生在業(yè)余時間如何進行安排”這一問題,26.6%的受訪者表示主要用于學習,32.4%表示參與社會實踐和29.5%表示參加娛樂休閑,11.6%的人參與其他活動。所以說,新疆大學生在課余時間主要參加社會實踐和娛樂休閑,其他文化活動并沒有得到有效開展。
二、新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新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理論意義
(1)提高新疆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高校的校園文化占據了整個社會文化的很大部分,它能直接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它是改造和調節(jié)活動及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構建校園文化能夠引領和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的構建,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建設和諧社會培育高素質人才;并可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進行科學知識和實踐做人統(tǒng)一合并,以達到既有能力又有道德人格的大學生。
(2)增強新疆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需要。以馬克思主義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和黨的教育政策來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同時對過去的理論進行了整改。本文通過構建高校校園文化,制造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潛在地引領學生進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作為幫助學生成長成才的有利手段。
2.新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意義
(1)建設新疆、穩(wěn)定邊疆的需要。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是新疆現代化建設和穩(wěn)定邊防的要求。就現在而言,新疆的28所積極構建校園文化的各類高校,使學生能夠樹立和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可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宗教觀和文化觀,是為新疆將來的經濟科技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建設,提供有效的精神文化保障。
(2)構建和諧校園的需要。高校校園是否和諧健康,主要是由教師和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決定。因此,要加強文化水平,堅持完成教育和科學事業(yè),培養(yǎng)和發(fā)揚民族時代精神,這些都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的堅實后盾。只有讓整個學校都構成核心價值觀,營造相對應的道德水準和輿論環(huán)境,才能順利領導和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有助于形成社會主義下的和諧校園。
三、加強新疆高校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途徑
1.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的實效性
伴隨著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飛速進步,新聞媒體在影響社會、引導輿論、傳遞正能量、團結民眾等作用中起到越來越大的效用。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有效宣傳,就要堅持認定正確的輿論方向,增強掌控輿論的能力。堅持宣傳團結安定,積極傳遞正能量。繼承發(fā)揚以愛國主義為內在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革新為內在的時代要求,推動集體觀念和社會觀念的意識形態(tài),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帶動成為當代社會的美好風氣。
2.科學規(guī)劃校園文化建設,完善學校規(guī)章制度
構建校園文化是一項繁雜而重要的系統(tǒng)任務,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領導,它是各種原因相互產生關系并且進行作用的一種具體活動過程,只有構建出平穩(wěn)的運作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可以起到構建高校校園文化的主導作用。保證在每一個階段都對教師和學生的思想情況進行分析,認知他們的心理想法,要求實行人性化制度,確定和實施的系統(tǒng)應根據真實情況進行持續(xù)調整,通過建設管理系統(tǒng),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內容有計劃的,通過設想和實施到校園文化的工作中。
3.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努力形成開拓創(chuàng)新的學風
學生風氣是組成校園精神文明的重點部分,在構建校園文化中也起到關鍵作用,通過努力才能營造革新創(chuàng)造的新學習氛圍,才能適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校園文化的目的和需求中。大致的校園學術氛圍主要指的就是學生風氣,這是大學的精神和宗旨,是校園能夠稱之為高等學府的關鍵。學風是一種典雅的氣氛,是一種看不見的能量,它使人越來越受到共鳴和同感。堅持增強學風建設,尊重教師和愛好學習應成為學校學生的共同要求和自我約束,培養(yǎng)自強不息、自律自戒的理念,提升認識自我的能力,增強自我監(jiān)督和控制的能力,努力強化創(chuàng)新意識,養(yǎng)成創(chuàng)造思維,擴展新的理想,形成好的習慣,堅持全面健康的發(fā)展。此外,應該加強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比例,制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活動氛圍。在建設高校校園文化時,要正確處理好娛樂文化與創(chuàng)新文化的關系,加強娛樂性文化的同時要著重突出創(chuàng)新的表現。在校園文化活動中,要堅持確立培育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目的。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不是娛樂,而是在娛樂活動中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精神、學習認知意識的建立。積極組織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相關的活動,活動方式和活動要素上積極創(chuàng)新,使學生從知識的營養(yǎng)中學到知識和思維的形成。
4.引導大學生積極開展項目化的校園文化主題活動
重視校園文化的發(fā)展趨勢,有效地參與活動主題,發(fā)現文化活動中的錯誤觀念和心態(tài)要馬上讓學生改正,有效利用自身優(yōu)點,正面主動地為學生活動的主題提供詞匯和思路。另外,作為和學生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教育工作者,也要作為一個優(yōu)秀領導組織和監(jiān)管活動。廣大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有創(chuàng)造性地引導和設計學生活動的主題、方法和程序,開展某一項活動的愿望和激情,是校園文化長遠發(fā)展的要務,激勵和鼓動學生自主制訂活動的計劃、目標和方案,引領學生從想法到實施,對校園文化的發(fā)展制定了良好軌道。當學生遭受到困惑時給他們正面的引導,保證學生在受到阻礙時不會產生害怕的情緒,為大學生確定新的方向,開拓新的思路,樹立新的目標,把學校文化活動的主題作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事業(yè),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生動有趣。研究新疆高等學府在新的社會狀況下,建設的校園文化軟實力,就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指導實踐的理論基礎,對新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現實做深入探討,找出解決建設中存在問題的辦法。一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二要堅持擁護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三要繼承發(fā)揚民族和時代精神,四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行動綱要,全面滲入到建立一個健康、文明、和諧的新疆大學校園文化。
參考文獻:
[1]李祥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華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0.
[2]高力.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8,(1).
作者:蔣燁清 單位:新疆農業(yè)大學
第五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新媒體的應用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媒體已成為意識形態(tài)交鋒沖擊的平臺。新媒體對高校校園文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并使其呈現出新的特點。新媒體是把雙刃劍,它對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充滿挑戰(zhàn)。為舞好新媒體這把雙刃劍,我們應該努力構建途徑:善于形成合力、善于分析研判、善于主動發(fā)聲、善于優(yōu)化管理,使高校校園成為激發(fā)正能量、弘揚社會主旋律的陣地。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校園文化;機遇;挑戰(zhàn);途徑
新媒體,是在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之后逐步發(fā)展起來的新形態(tài),是網絡、手機等多種媒體形式的總稱。隨著歷史的變遷,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賦予新媒體的概念也會日漸變化。新媒體承載著新的文化,它的不斷涌現和滲透,極大的影響了大學生的思維觀念和行為方式。在新媒體不斷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高校校園文化顯現出前所未有的豐富性、開放性及主體性。但也存在著多元化、虛擬性的弊端。由此可見,新媒體是把雙刃劍,帶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新機遇的同時也使其面臨嚴峻的考驗。因此,正確分析當前形勢,探討如何善用新媒體以構建主流校園文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1新媒體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意義
1.1資源的豐富性
新媒體擴寬了大學文化的容量,豐富了大學生的知識與內涵。得益于當今發(fā)達的網絡傳播技術,前所未有的巨量知識與數據被挖掘、匯總及傳播,相比于過去單一枯燥的知識,新媒體所帶來的信息貫徹古今、包羅萬象[1],為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不可勝數的資源。在提供豐富資源的同時,它借以多樣的載體如網絡電視、手機媒體等作為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新媒體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施加了肥沃的養(yǎng)分,不僅承擔了挖掘、匯總及傳播主流文化的重擔,也成為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1.2空間的開放性
在進入新媒體時代之前,高校處于相對封閉狀態(tài),是存在于社會邊緣的象牙塔。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空間的局限,消弭了高校文化與社會之間的藩籬。使高校學生即使身處校內,也可盡曉天下所有事,吸收主流思想輿論,感受先進文化理念。同時高校文化成果可以借以新媒體迅速、廣泛的傳播,這便有力推動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發(fā)展。新媒體的出現,為高校文化與社會之間搭建起有效的橋梁,不僅拓寬了知識的層面,開放了思想的空間,更將校園文化的建設和傳播推向了更高的平臺。
1.3活動的主體性
新媒體充分發(fā)揮了用戶的主觀能動性,打破了傳統(tǒng)消息單項、受眾被動吸收的模式。使原本單一作為受眾的群體,在與外界進行思想的交鋒與碰撞時,能隨時消息、觀點與主張,實現了由信息的被動接收者變?yōu)橹鲃诱吆蛡鞑フ叩纳矸蒉D變。通過新媒體,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評議社會熱點,進行跟帖反思;他們也常常發(fā)起愛心捐助行動,聲討社會丑陋現象,大學生已成為了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這種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性,不僅使得文化傳播的效果愈加顯著,更夯實了活動主體間交流與協(xié)作的基礎,利于校園文化激發(fā)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2新媒體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消極影響
2.1多元文化的沖擊
新媒體的開放性,決定了信息傳播的無屏障。也因此,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帶來嚴峻的挑戰(zhàn)?!耙粋€文化因素,在它本土的社會體內本來無害或是有利的,但是把它移植于另一個社會體內,卻很容易產生意外的、極大的破壞作用”。[2]西方腐朽的文化思潮正通過新媒體不斷的滲透和沖擊著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暴力、色情、享樂、拜金的頹廢觀念直擊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由于大部分大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他們易于被糟粕所同化。因此,抵制不良文化的入侵,對于我們而言刻不容緩。
2.2沉迷虛擬的危機
新媒體的虛擬性也存在弊端,大學生過于沉溺其中,長此以往容易使其產生心理障礙與人際交往危機。在新媒體的環(huán)境下,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度嚴重缺乏,大學生多以匿名的方式在虛擬的空間里進行交流。一方面虛擬的空間人際交往在時間和經濟成本上具有優(yōu)勢。另一方面,由于新媒體的分眾效應,大學生更易發(fā)掘與自身興趣愛好匹配的群體,這使得他們的心理歸屬需求得以滿足。而沉迷于虛擬空間的大學生,他們過于倚重虛擬的世界,逐漸地形成脫離實際、閉塞孤僻的心理,導致現實的人際交往弱化,性格上常表現為落寞、焦慮、自閉等。這對大學生健全人格的發(fā)展構成了威脅,極大地戕害了高校校園文化。
3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校園文化的構建途徑
3.1要善于形成合力
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之間的關系,并未單一體現為此消彼長的線性發(fā)展,更多的是一種相輔相成、彼此共存的狀態(tài)。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兩者在內容及傳播效果上互補性依然明顯,且各有千秋。傳統(tǒng)媒體具有導向鮮明、公信力強等特點;新媒體具有自主性、時效性、交互性等優(yōu)勢。因此,我們不能忽視傳統(tǒng)媒體的基礎作用,在充分開發(fā)利用的同時要注重將其與新媒體和新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實現新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的雙向互動與配合,從而全方位多角度地構建高校校園文化。
3.2要善于分析研判
新媒體上存在的多元化思想與文化常常針鋒相對,網絡輿論也不一定是社會主流聲音。所以在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過程中,我們務必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合理運用新媒體的同時也要注重提高明辨是非、有效引導的能力。對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負面思想意識和形態(tài),要第一時間予以糾正、并有力反擊。堅決抵制校園文化向偏激、極端的方向發(fā)展。增強對拜金主義、虛無主義、極端自由主義等不良社會思潮的抵制能力。
3.3要善于主動發(fā)聲
新媒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該擔負起弘揚主旋律、傳播先進思想的使命。我們要借以新媒體,善于發(fā)聲,主動打造一些校園精品項目,在校園內積極唱響社會主體核心價值觀,擴大主流文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實現思想的引領。充分發(fā)揮網絡的導向性、政治性、親和性,建立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使之行之有效為校園文化建設而服務[3]。促使高校引導、開拓、踐行先進文化。
3.4要善于優(yōu)化管理
要做好建設校園文化的工作,必須堅持發(fā)展與管理同步實施,以寬容兼并的態(tài)度有效管理新媒體。務必將新媒體的相關知識滲透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開展相關課程,使大學生緊跟時代節(jié)拍,更好的掌握和運用新媒體。同時,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媒介素養(yǎng),自覺抵制低俗文化。要健全新媒體的信息監(jiān)管機制,實時監(jiān)看、管控,第一時間搶占信息制高點,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時效性。建立一支綜合素質高、責任心強的新媒體宣傳隊伍,規(guī)范校園文化信息,打造良好的新媒體輿論生態(tài)。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更為清醒的面對新形勢、抓好新契機、戰(zhàn)勝新挑戰(zhàn)。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要順應新媒體發(fā)展大勢,做到新媒體思想理念到哪里,我們的觸角就伸到哪里,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放在哪里。引領導向、凝心聚力,使高校校園成為唱響時代主旋律、傳播中國好聲音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呂戎.網絡文化背景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遼寧教育研究,2003(8):85-87.
[2]陳湘舸,吳太貴.大學德育的文化支點:從校園文化到社會文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7):228-231.
[3]唐伽.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研究[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23):104-105.
作者:黃芳芳 錢芳 單位:東北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第六篇:校園文化建設與地方高校輿論引導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地方高校高度重視輿論引導在學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把輿論引導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高校在構建和諧校園文化過程中,要積極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思想文化建設,通過校園多樣化的媒體形態(tài)和引導方式,加強輿論引導,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校園文化;和諧建設;地方高校;輿論引導
在網絡迅猛發(fā)展的信息化時代,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伴隨著社會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社會媒體的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輿論生態(tài)早已和大眾生活密不可分。地方高校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加強正確的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傳播方式,傳播積極向上的社會文化和正能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高校要時刻關注社會輿論動態(tài),積極展開輿論引導,著力建設穩(wěn)定、有序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校園文化建設與輿論引導
(一)校園文化建設
和諧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在當前的社會文化背景下,高校要積極建設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為師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引導師生和員工樹立起“人和校興”、“和諧協(xié)調”的觀念意識,[1]要提高師生凝聚力,共同為了學校的發(fā)展目標而努力,為學校的創(chuàng)新教育改革獻計獻策,做出自身最大的貢獻。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內容就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tǒng)領,逐步建立起以大學精神為核心的校園文化體系。這是促進高校整體和諧發(fā)展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關系到師生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形成,促進高校和諧穩(wěn)定的發(fā)展。[2]
(二)高校輿論引導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師生對于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確保和諧校園文化的導向和質量,高校必須做好信息的篩選管理工作,為師生提供積極健康的文化信息;要堅守正面的輿論宣傳陣地,維護好學校與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促進國家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從而營造出和諧的輿論環(huán)境,培養(yǎng)出更多的綜合發(fā)展人才。輿論引導在高校和諧文化建設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高校要做好輿論導向的把關作用,堅持科學發(fā)展、協(xié)調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皬男睦韺W的角度講,多數受眾主動獲取實用的新聞?!保?]輿論引導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就要圍繞大學生欲知、應知而未知的熱點問題展開,輿論作為信息需求的“風向標”,直接反映了社情和民意,高校通過校園輿論現象,[4]可以充分了解師生的思想動態(tài),從而有針對性地展開輿論引導,為師生提供有效的文化信息,幫助師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高校要利用校園媒介,第一時間讓師生了解到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發(fā)展規(guī)劃及其出臺的文化背景等,這樣有利于發(fā)揮解惑釋疑的作用,提供師生發(fā)表自身意見和想法的渠道,最終得到師生對輿論引導的認同,在解惑釋疑中完成引導。
二、地方高校輿論引導的原則與方法
(一)輿論引導的原則
首先,要遵循以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為指導的原則。以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為指導,統(tǒng)領高校校園的輿論引導工作,確保高校校報輿論引導的科學性、正確性。輿論引導的根本取向在于以積極的、建設性的輿論為建設和諧校園服務。其次,要遵循主體性原則,提高引導實效。要以師生為主體,充分了解師生的特點,避免輿論引導工作缺乏針對性。高校在輿論宣傳引導過程中要牢牢掌握主動權,[5]堅持新聞的黨性原則,不散播不良文化信息,要提高校園新聞宣傳的實效性、針對性和感染力。最后,堅持協(xié)同發(fā)展。積極創(chuàng)建出和諧的校園輿論氛圍,促進多樣化文化的融合,促進高校輿論引導穩(wěn)定持續(xù)地發(fā)展。
(二)輿論引導的方法
1.高校宣傳部門的輿論信息把關作用。學校的新聞宣傳部門要審時度勢,履行好自身的職責,對于海量的信息進行實時的監(jiān)控和篩選管理,要積極豐富信息的宣傳方式與渠道,為廣大師生分享具有積極意義的信息,對于負面及不良信息要采取技術手段進行過濾或刪除,避免讓過激的言論充斥于校園網絡,影響校園正確的輿論場。[6]總體而言,要保證輿論發(fā)展方向朝著積極的價值觀和文化形態(tài)發(fā)展。
2.多種渠道進行輿論宣傳。高校要通過組織各種輿論教育活動、新聞媒體宣傳以及人際網絡交流的方式進行輿論引導,這樣能夠最大化地滿足全體師生對于信息的需求,及時了解社會的發(fā)展動態(tài),理解正確的輿論方向。此外,高校要將不同的外來文化進行科學的整理融合,為學生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構建和諧的校園輿論,促進高校校園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
三、堅持正確輿論引導建設和諧校園
(一)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校園文化
高校在建設和諧校園過程中,要全面深入地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的三進工作。要努力建立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校園文化,明確高校和諧校園的建設目標和方向,要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積極引導全體師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要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效結合到學科教學當中,從而形成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二)全力推動地方高校校園文化創(chuàng)新
伴隨著高校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師生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大,整體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以及多方面的特點。在校園文化建設上,高校要充分了解師生對于校園文化建設的需求,合理地選擇教育形式和內容,培育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品牌,提高高校的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與此同時,要努力創(chuàng)新輿論媒體宣傳方式,整合完善媒體平臺,豐富多彩的有益信息,奠定堅實的校園文化交流基礎。
(三)建設社會主義三大和諧校園
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的三大目標分別是人與人的和諧、事業(yè)發(fā)展的和諧以及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首先是人與人的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要始終以人為本,要讓全體師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朝著共同的發(fā)展目標奮斗;其次是事業(yè)發(fā)展的目標,高校教育事業(yè)和諧發(fā)展目標主要體現在綜合人才的培養(yǎng)、社會服務以及科學研究上,高校要努力加大對人才培育的投資力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努力營造出和諧愉悅的教育環(huán)境,注重創(chuàng)新學科的研究發(fā)展,要從學校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出發(fā),促進高校與社會發(fā)展的和諧互進;最后是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高校要注重學校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建設,校園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成長,高校要處理好人文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促進雙方的和諧發(fā)展,培育影響深遠的大學精神。
(四)堅持輿論引導方向與引導藝術協(xié)調發(fā)展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講究高超的引導藝術,是新聞輿論宣傳工作不可或缺、辯證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新聞輿論引導工作既要強調正確的輿論引導方向,又要講究高超的輿論引導藝術,要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以受眾為導向,改進新聞報道,提高信息傳播的質量。輿論引導的內容既要“不同凡響”,又要“雅俗共賞”。地方高校在輿論引導上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高校的宣傳部門要加強學校的思想輿論陣地建設,要把黨的政治主張、學校構建和諧校園的方針,準確、生動地貫穿到校園媒體的各種形態(tài)中去,加大對典型事件的報道力度。積極宣傳學校改革、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成就,以及教學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和模范人物,如推行立德樹人的學校典型、救助貧困生的典型、勤勉敬業(yè)的教師典型,關心和重視教育的干部典型等。在輿論引導上強化宣傳效果,豐富宣傳方式和內容,突出輿論宣傳的工作重點,新聞事實越多,影響面越廣,深層穿透力越強,其宣傳價值也就越高,越容易引起全校師生的關注,為開展工作、解決問題和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營造強大的輿論氛圍,形成健康的輿論環(huán)境。
綜上所述,正確的輿論導向是高校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條件,高校要建立起和諧的校園文化,就必須充分發(fā)揮出輿論的導向作用,為廣大師生提供豐富有效的輿論信息,引導他們樹立起良好的媒介素養(yǎng)。高校要加強校園的輿論陣地建設,尤其要重視新媒體的輿論引導,完善交流與溝通平臺,大力宣傳積極健康的文化信息,豐富宣傳手段,整合各種傳媒資源,共同促進和諧校園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貴渝.把握師生思想脈搏堅持正確輿論導向[A].中國高校校報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3):36-39.
[2]肖永忠,鄒永華.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應為構建和諧校園發(fā)揮作用[J].江西教育,2012(08):42-45.
[3]周愛群,胡翼青.受眾研究的理論與實踐[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47.
[4]張廣鑫,于振元.校園政治輿論引導與營造路徑探[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1):125-128.
[5]呂劍紅,在和諧校園建設中加強宣傳思想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84-88.
[6]米小丹.堅持黨管意識形態(tài),牢牢掌握宣傳輿論領導權和主動權[N].廣東宣傳,2004-9-15.
[7]大衛(wèi)•里斯曼(美).孤獨的人群[M].朱虹,等,譯.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2):82-86.
作者:張波 鄭靜 徐曉宗 單位:四川文理學院
第七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網絡文化的影響
摘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人類已悄悄進入微時代,網絡也以其獨特的方式在高校中存在,本論文主要論述了網絡帶給高校校園文化的影響,并提出了在網絡時代中我們應如何很好的了解并使用網絡,令我們的校園文化在豐富多彩的基礎上,更加“純凈”、更加實用。
關鍵詞:校園文化;微時代;網絡文化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fā)展,人類開始邁入一個信息數字化的新階段。高校作為網絡文化發(fā)展的前沿陣地,在進入微時代后,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zhàn)。我們如何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利用網絡文化促進和提高其文化內涵及層次,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意義重大的課題。大學生作為青年中的佼佼者,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比起普通人更快,接觸方面更寬,信息來源更廣泛。正確地運用這種新型的網絡媒介,引導大學生健康高效地使用好、發(fā)揮好其作用,也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
一、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空間,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征,以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群體文化”。簡單地說,校園文化是培養(yǎng)師生能力的載體,是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的突破口;制度文化是必須注重實效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必須與社會環(huán)境相吻合,不能違背各項法律法規(guī)。校園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大學生是高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的主體,既可以是組織者,也可以是參與者。
二、網絡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首先,改變了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我們可以使用QQ、微信、飛信等交流工具來傳達文件及通知,十分方便和快捷。其次,輔導員可以通過關注學生的網絡空間,及時了解其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變化,發(fā)現問題及早干預,以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確保學校教育、教學的順利有序進行。同時,在新生入學時,建立新生QQ群、微信群等,這樣大家就可以很快熟悉起來,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廣大新生同學們融入新環(huán)境,適應新生活。最后,可以通過網絡構建家校合作新模式,了解家庭狀況,但我們可以借助網絡,建立學校網站、年級網站、家長QQ群、微信群等。通過這些平臺,家長能夠及時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保證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及管理。面對全國高校普遍擴招,大學生數量逐年提升且質量卻不能相對等的情況以及中國老齡化問題,各高校均面臨著就業(yè)壓力大的難題。然而,網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解就業(yè)壓力的作用。在高科技時代、微時代應運而生地出現了淘寶、微商等網絡商業(yè)經營模式。大學生可以在學習之余,經營自己的網店,即使畢業(yè)后沒有找到工作,也可以維持生活。隨著經營模式的不斷更新及經驗的逐漸積累,使這部分微商逐漸成熟。同時,這個群體的不斷擴大,也影響著市場經濟,推進著社會和人類生活的進步。
三、網絡文化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
網絡的普及給高校師生帶來的不僅是方便快捷的資訊,同時也提供了大量的娛樂、消遣等服務平臺,網絡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認知、情感、思想與心理健康,為學校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不否定網絡給我們帶來的便利,但我們也不能對它所帶來的弊端視而不見?!暗湼O嚯S,利弊相生”是事物的本質特點,網絡當然也不例外。
(一)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
1.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進而提高大學生的智力水平
在平時的電視新聞中,我們經常會了解到近幾年出現了很多青年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有各種軟件開發(fā)人才,也有在校大學生為各行各業(yè)網絡服務的精英,這些網絡高手創(chuàng)造了諸多的網絡傳奇,這也說明了網絡的巨大作用。主要表現在,大學生們在閑暇之余,有哪些知識是不會的、陌生的、想要鉆研的,都可以通過網絡來解開謎團。而網上的信息更加豐富和全面,信息更新的速度也非???,正迎合了廣大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求。
2.網絡文化對學生與外界交流溝通方面的影響
大學生們通過網絡社交平臺不僅可以校內、校外聯(lián)絡,更可以與世界對話,與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交流和溝通。增進文化的傳播和了解,通過互聯(lián)網,大學生們可以學習到在實際生活中難以見到和接納新的東西,網絡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們提供了個體與世界相通的空間和平臺。
3.網絡的存在拓寬了青年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的覆蓋面
近幾年,團中央、各級團組織都建立了自己的青年志愿者服務平臺,各高校也鼓勵廣大學生進行青年志愿者服務平臺的注冊,廣大青年志愿者們可以根據個人意愿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項目,這也為大學生即將走向社會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操練場”,有助于大學生更好的展現自己、認識自己。既鍛煉了青年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又極大地促進了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進程。
(二)網絡文化的消極影響
1.青年學生在利用網絡上易出現依賴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fā)展,電腦已經普遍存在,幾乎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有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加上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廣大學生可以時時瀏覽各種網頁。網絡的普及使一些人沉迷于網絡,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性。如低頭族的出現。無論是逛街購物、上課、吃飯,我們在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低頭族”的存在。在校園里,很多學生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比如課后習題,不會像以往那樣去圖書館查閱資料,而是直接打開網頁,搜索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這也是目前為什么愛學習的學生少了,愛上網的人多了的原因。
2.網絡對學生心智水平和身體健康的影響
眾所周知,學生上網的大部分時間是聊天和玩游戲或者看電影。這個過程就會占用大量的學生讀書和學習的時間,甚至很多同學在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方面,也直接在網上查找,直接粘貼復制,改下自己的名字就上交了,也滋生了網上的論文、作業(yè)的現象,極大地阻礙了青年學生的求知性和探索性。更有一些學生為了給游戲中的人物購買裝備等花去了大量的資金,這些家長給的生活費一旦被占用,就會導致一些心智不佳,自制力差,世界觀有偏差的學生產生逃避心理,為了逃避家長的指責和經濟的虧空,他們鋌而走險,采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去獲取錢財,增加了學生犯罪的幾率和校園不穩(wěn)定因素。同時,由于長期沉迷于網絡,破壞了學生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精神狀態(tài)萎靡,情緒低落、疲勞乏力等,近幾年,出現了多起學生上網猝死的現象,網絡的不合理利用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心智發(fā)展和身體健康。
四、如何利用校園文化活動這一載體,有效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首先,我們要有理性的頭腦,清晰的思維,正確分析網絡上信息的真實性,然后有針對性地選擇正確的信息為我所用。尤其是一些不良媒體經常報道的,沒有得到科學認證、官方認證的新聞,一些傳播負能量的相關鏈接,我們應予以杜絕;尤其是對那些危害國家和平統(tǒng)一和穩(wěn)定的言論與活動,我們要堅決抵制,不僅自己不去查看,更不主動傳播,以防止被一些不法組織和團體所利用。其次,高校學生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建立自己的微博、微信平臺,引導大學生關注,及時將學校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在平臺上,調動廣大學生參與校園文化的熱情與積極性,并通過互動平臺板塊,聽取來自基層學生們的心聲。通過網絡平臺,對廣大學生進行校園文化活動的宣傳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及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導員們,通過建立“學校心理健康微信平臺”等形式,設立如“說說心里話”“我的心情我做主”“讓不良情緒見鬼去吧”等平臺,引導學生將自己存在的心理垃圾及時傾倒,及時發(fā)現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并及時疏導,保證不會因學生心理問題而出現一切安全事故。最后,可以成立各種學生社團,并建立社團網站,吸引更多青年學生,加入健康的、積極的團體組織,引導其正確的使用網絡;還可以通過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養(yǎng)成教育等。以最大限度增強每位學生心里的正能量,進而逐漸抵消負能量。高校各教育部門充分發(fā)揮網絡的巨大作用,讓網絡教育與校園文化教育互相取長補短,最終形成良性的網絡文化和校園文化完美的結合,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教育”協(xié)調統(tǒng)一,校園處處在教育,教育時時在校園。
五、結語
校園網絡文化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校園傳統(tǒng)文化在與網絡文化的沖突對抗的過程中,應當根據自身的需要來吸收、融合其優(yōu)秀成分,從而形成網絡時代中新的校園文化格局與風貌。我們大學生也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雖說人生如戲,但不能游戲人生,正所謂“網絡盛風吹校園,萬千學子笑開顏。網絡甄別需謹慎,為我所用譜新篇。寫罷全文心有思,望看文者得借鑒”。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第33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2016-01-04)[2016-01-20]www.cnnic.cn/cnnicztxl/32survey/201307/t20130711_40628.htm
[2]吳唐風.淺議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和管理[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3013(7).
[3]郭維平.網絡文化對高校文化建設的影響與啟迪[J].教育探索,2012(6).
作者:張莉莉 王瑞雪 王洪生 單位:佳木斯大學
第八篇: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
摘要:高校校園文化的本質就是高校本身的精神環(huán)境以及文化氣氛,它對于學校的教學活動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可以說他是教學水平的基礎架構。但是現在國內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本身還存在著不少的漏洞,為了響應國家的相應號召,滿足高校發(fā)展的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開展針對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創(chuàng)新研究,已經變成非常迫切的需要。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高校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研究
對于國家的發(fā)展和民族的進步而言,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高校校園文化能夠為在校大學生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圍,幫助學校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對于國內高校的教育水平提高有著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高等教育改革也成為了教育的熱點和重點之一,網絡環(huán)境下如何創(chuàng)新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已經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
文化本身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它不僅包括精神財富,實際上也涉及到了物質財富的問題。而校園文化對于高校大學生的成長有著一定的意義和影響。不管學校的辦學歷史是否悠久,學校本身的辦學質量是否高,都應該重視對校園文化的建設。校園文化涉及到學校辦學的方方面面,比如說辦學理念,學校的精神和學習氛圍,這都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表現。從社會學的角度而言,校園文化對改善學生的思想行為,幫助學校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促使整個社會進入良性發(fā)展都有著推動性的作用。對高校而言,教育的目標并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專業(yè)知識,還要幫助學生提高審美情趣,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使他們成長為有用的人才。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以積極的姿態(tài)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更加充滿朝氣的享受自己的大學生活。
二、國內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國內高校開始越來越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但是在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非常多的問題。很多高校忽視了宣傳畫本身的價值意義,選擇用功利主義的眼光來解決現代化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這就是國內的校園文化建設停留在表面,難以真正幫助學生感受到自由,平等,開放,豐富的校園文化。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在以下幾方面:
1.過度重視物質文化建設,忽略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的物質文化建設應該和精神文化建設進行有機結合的,高校應該意識到物質文化并不是解決問題的目標,它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重視文化建設應該依舊將精神文化當做指導和核心,他們兩個應該進行有機的正式組合才能幫助校園文化建設達到新的水平,這也正是校園文化存在的原因。但是現在國內很多高校的校園環(huán)境是忽略掉精神文化建設,這就導致國內很多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只能停留在表面,沒有辦法真正發(fā)揮出文化建設應該發(fā)揮出來的影響和作用,背離了他們最開始所設定的目標和初衷。甚至有一些高校認為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就是在于豐富學生的生活,過分重視發(fā)展娛樂手段,在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予以評價時,也只是對物質文化建設的成就津津樂道,這將導致校園文化建設根本沒有辦法起到應有的作用。這種過分重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而輕視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現象在國內高校中非常普遍,這是當前國內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
2.校園文化建設局局限在單一領域,沒有得到及時的升華
現在國內很多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實際上都是由學校學生管理部門負責的。這就導致很多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功能和導向過分強調凝聚力和激勵作用,將更多注意力放在了改善學生生活條件的物質層面上,換言之,這樣的效能化建設其實本質上只是一種管理方法,它和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并沒有本質性的區(qū)別。還有一些高校將校園文化建設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僅僅重視對學生業(yè)余活動的管理,這就使得諸多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只能停留在學生管理的水平上。因此,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分支,校園文化建設很難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和影響力。國內不少高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時候,忽略了不同學院、不同專業(yè)的背景差異性,并沒有真正將師資力量進行合理的分配,建設內容也缺乏針對性,這也限制和影響了校園文化的作用。簡而言之,現在國內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存在著巨大的局限性,并沒有真正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問題,很難發(fā)揮出實際的作用。
三、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的內容
1.改革管理觀念,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水平
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思想對于行動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因此,發(fā)展校園文化創(chuàng)新建設其關鍵就是解放思想、觀念創(chuàng)新?;ヂ?lián)網最大的特點在于開放和自由,學校的管理者應意識到這一特點,從互聯(lián)網的特點入手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網絡對高校學生正在產生著越來越深刻的影響,這是他們接觸世界認知生活的主要窗口和平臺,學校要充分利用好這個有效渠道,對現有的管理觀念予以調整和改革,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能夠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在推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高校應該深刻反思校園文化建設中以往做法的弊端,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主動了解當代大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和心理需求,采用當代大學生歡迎的、樂于接受的方式方法開展校園文化建設,主動利用現有的多媒體平臺,幫助學生更好地使用互聯(lián)網,幫助學生規(guī)避網絡上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做好網絡信息的內容篩選工作。當然,利用網絡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必須是有步驟、有目標、有創(chuàng)新的,根據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起來。
2.促進精神文化內容創(chuàng)新,提高校園文化的魅力
文化能夠幫助人們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這種調整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同樣的道理,文化一方面能夠促進社會的發(fā)展,為社會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動力,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會阻礙社會的進步,對社會發(fā)展造成不利的影響。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國家和國家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越來越小,世界之間的聯(lián)系正在加強。高校的大學生們,擁有了更好的渠道去認知這個世界,但是互聯(lián)網上的信息紛繁復雜,這也導致學生的思想變得越來越復雜。高校作為學術思潮的集散地,其文化建設的質量將直接決定未來國家人才的素質和水平。高校內同時存在著積極和消極、陽光和黑暗、高雅和低俗等文化現象,那些消極的、負面的、低俗的文化現象嚴重阻礙著校園文化建設有效推進,這就需要高校提高對其重視程度,不斷對自己的精神文化內核進行創(chuàng)新,最大限度地限制消極文化現象對學生成長的銷蝕作用,促進先進文化在學校里的生根發(fā)芽,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幫助學生消除消極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引導學校主流文化的走向,使高校真正成為先進文明的發(fā)源地和靈魂成長的搖籃。
3.推進相關制度的創(chuàng)新,提高建設內容的可行性
高校制度建設實際上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全球化、世界的偏平化和網絡的普及化,不僅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也帶動了當代大學生思想和觀念的多元化發(fā)展。面對紛繁蕪雜的信息和影響,高校必須用更加嚴謹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的認知,幫助他們用積極的心態(tài)、批判的精神面對豐富立體的文化。為此,高校要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升級和改良,通過積極有效的校園文化建設幫助學生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提升學生應對復雜社會生活的能力。此外,高校還應該督促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作風和生活習慣,建立積極向上的人際關系,用陽光、向上、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
四、小結
總的來說,校園文化建設的創(chuàng)新其實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涉及到整個社會的文化氛圍以及每一屆學生不一樣的實際情況。這就需要高校積極利用互聯(lián)網,用更加開放、科學的精神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創(chuàng)新,使校園文化建設能夠通過更多的具體措施得以落實,真正走到每一個學生的心里,發(fā)揮出它應有的價值和影響。高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創(chuàng)新建設的時候,應該給予物質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同樣的注意力,使這兩種建設能夠齊頭并進,只有這樣才能幫助校園文化真正發(fā)揮出它的價值。作為社會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整個社會都會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做好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能夠幫助社會向著更加積極的方向發(fā)展,這對人類社會的長治久安以及每一個社會公民的生活品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于成學.論高校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J].理論前沿.2013(08):139
[2]張寶弘.網絡環(huán)境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4(01):87
[3]李冰.論網絡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01):201
作者:賈靈充 單位: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