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戲曲藝術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戲曲藝術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戲曲藝術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戲曲藝術在中小學課堂中滲透的重要性,然后闡述了戲曲藝術在中小學課堂滲透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戲曲藝術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的策略,包括加強重視,充分尊重戲曲的價值;創(chuàng)新思路,打造全新的教學方式;激發(fā)興趣,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拓寬課堂,延伸學生的學習時間。

關鍵詞:戲曲藝術;課堂教學;文化熏陶

一、戲曲藝術在中小學課堂中滲透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素質教育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知識吸收效率[2]。而戲曲藝術作為中國文化的精粹,在中小學生課堂教學可以發(fā)揮很大的作用。

(一)通過戲曲藝術,實現多種技能的培養(yǎng)

戲曲藝術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jié)的一種綜合藝術。戲曲藝術中形形色色的表現手段,能夠從不同的方面去激發(fā)學生的多種能力,幫助教師去發(fā)現學生不同的閃光點,實現更加靈活的因材施教。另外,在中小學的課堂中合理地進行戲曲藝術的滲透,能夠實現讓學生對于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有更加多元的審美趨向,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更加多元的知識。

(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學生的表演勇氣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界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日益重視。戲曲藝術包含著多元化的藝術形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豐富學習的途徑與方式,同時也能夠鼓舞學生通過實現更加自由靈活的方式來表達自我。在課堂中,可以借助戲曲的藝術形式,提升學生登臺表演能力及自我表達的勇氣。通過這種形式,可以進一步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讓學生在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有更多的提升[3]。

(三)利用戲曲藝術,加強學生的審美水平

戲曲藝術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不僅在表現形式方面生動活潑,而且可以從藝術審美的角度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審美熏陶,能夠加強學生對于藝術美學的理解,進而加強學生對于學習和人生的感悟。中小學生由于思維活潑,接受能力較強,因此在這個階段加入戲曲藝術形式的教學滲透,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四)通過戲曲藝術滲透,培養(yǎng)民族文化精神

中國的戲曲藝術在世界藝壇中獨樹一幟,是集中國各民族音樂、文化之大成,經無數藝術家繼往開來不斷創(chuàng)新積累的結晶。中國戲曲藝術是一個博大精深的藝術體系,具有頗為豐富的表演手段,并且戲曲文化的發(fā)展史也體現了中國民族音樂發(fā)展過程。因此,提倡學校開設戲曲藝術課,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認識,進一步了解民族民間音樂發(fā)展,而且能促進學生學國傳統(tǒng)的音樂文化。戲曲藝術含有豐富生動的歷史知識,對戲曲藝術的學習和欣賞,有助于學生歷史知識的豐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戲曲藝術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存在的問題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滲透,戲曲教育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視。但是,縱觀當下的教學情況,戲曲藝術雖然已經取得了較為普遍的應用,但是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重視不足,教學流于形式

當下,在很多中小學課堂上,戲曲藝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很多教師僅僅是將其作為教學的一種輔助性手段,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在很多課程中,很多教師將戲曲藝術的教學作為一種“填料”。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之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表現出對戲曲藝術的內容重視程度不足的現象,甚至有很多學生僅僅將其作為一種休閑娛樂課程。在這種態(tài)度之下,無法實現更加深度的教學,也不能實現戲曲藝術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的滲透。

(二)方法落伍,創(chuàng)新程度不足

雖然在很多課程中,戲曲藝術也開始逐漸滲透。但是縱觀這類教學方式往往單調枯燥,從形式上,依然采用的是教師本位的教學思想,而沒有充分重視學生的地位,從而造成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現象。在教學手段上,很多課堂在加入戲曲藝術的同時,甚至還采用單純的課本教材形式,而忽略了多媒體手段的應用。這種落伍的教學方式,無疑會造成教學形式的落后,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加大學生的學習阻力。

(三)沒有章法,教學漫無目的

戲曲藝術在中小學教學過程中的滲透,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理念,當然也需要全新的教學形式[4]。但目前,我國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來迎接這種教學模式,其中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目前我國的廣大教師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多采用灌輸的教學手段。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毫無章法可循的現象,教師在中小學課堂上進行戲曲藝術的滲透時,往往采用的是即興的方式,隨機地選擇戲曲,造成了學生知識吸收不夠健全的現象。

(四)課時不足,效果無法保障

雖然一些學校對戲曲藝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滲透有了足夠的認識,但是在實際的課程安排中卻非常不足,甚至很多戲曲藝術的課程都被其他的課程所侵占,造成了戲曲藝術教學有名無實的現象。另外,即使在能夠保證課時的前提下,很多學校的戲曲藝術教學往往也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師兼任的,這就無法從根本上保障戲曲藝術的教學質量,從而也無法達到最初的教學目標。

三、戲曲藝術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的策略

(一)加強重視,充分尊重戲曲的價值

當下很多中小學在進行戲曲藝術教學滲透的過程中,還是固守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針對這一情況,首先,應該從理念上加強教師對于戲曲藝術在課堂中滲透重要性地認識,并且積極正視戲曲藝術在課堂中滲透的作用。唯有教師對戲曲藝術的價值有了充分的認識,才能夠幫助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其次,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在多種教學場景中都加強戲曲藝術的滲透程度,讓學生感受到戲曲學習對于自身學習的重要性,并讓學生大大提高對于戲曲藝術的熟悉程度與接受程度。教師要熟練地掌握各種戲曲知識,以便能夠在課堂上進行靈活的發(fā)揮,讓戲曲在學生的學習中形影不離。

(二)創(chuàng)新思路,打造全新的教學方式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擺脫對于課本的依賴,轉而對于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更加廣泛地運用,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的輔助,借用更加生動活潑的形式,將戲曲藝術的精髓展現在廣大學子面前,同時也能夠幫助廣大教師節(jié)約自己的教學時間,提升自己的教學效率。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一味地進行灌輸,還要采用學思結合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邊學邊模仿,通過不斷的模仿,加深學生對戲曲的熟悉程度與喜愛程度,同時在模仿中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學習興趣。這種創(chuàng)新的教育理念的目的是,既要幫助學生能夠在戲曲藝術領域實現更為專業(yè)化素質提升,也要通過戲曲文化的熏陶,激發(fā)學生的技術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觸類旁通,對我國傳統(tǒng)藝術文化產生更深刻的認識,能領會到戲曲藝術中所包含的諸多文化元素,從而讓自己的知識水平變得更加扎實。

(三)激發(fā)興趣,因材施教

當下很多中小學的課堂教學在進行戲曲藝術滲透的過程中,往往固守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對此,建議廣大教師應該首先從戲曲的發(fā)展歷史角度出發(fā),對學生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到戲曲藝術的內涵與文化底蘊,也更好地理解戲曲的特色與形式,并且可以讓學生獲得多方面的認識,從而培養(yǎng)起濃厚的學習興趣。這也要求教師自身要擁有較強的戲曲知識功底。所以,要把戲曲滲透課堂教學中,還需加強對教師的專業(yè)化培訓。針對當前我國戲曲教材不夠系統(tǒng)化的現象,建議教師因材施教,充分尊重不同年齡階段的中小學生的具體的知識接受能力,幫助中小學生能夠實現更加輕松的知識吸收。首先,教師可以以聽和看的展示策略,讓學生對于戲曲有一定的初步了解。然后,強調學和思的作用,比如,在課堂上觀看完戲曲之后,可以詢問學生對于戲曲中所涉及的內容與目前所接受的其他課本知識有何種關系,該如何運用戲曲來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師不必強調所謂的標準答案,要給學生充分的發(fā)言權,鼓勵學生自主探索。

(四)拓寬課堂,延伸學生的學習時間

針對當前戲曲滲透課時不足的情況,建議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不僅在課堂上加大滲透力度,同時也要把戲曲的學習延伸到課堂外。戲曲和其他的知識的不同在于,它不必一定以課本為載體進行傳播,可以借助于電視及互聯網等多媒體手段進行展示。尤其是在各類移動電子設備日益普及的當下,學生可以更加靈活地通過各種設備接收到豐富的戲曲曲目。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不必把知識的傳遞僅僅局限在課堂之內,鼓勵學生在課后自主地接受各種戲曲曲目。借助于這種方式可以在最大限度上節(jié)約授課的時間,從而也能夠把學習拓寬到生活中。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中小學教學也不斷地迎來了更新更先進的教學理念。尤其是在近些年素質教育理念和新課改精神的不斷滲透下,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入全新的教學內容,成為教育界的一大共識。戲曲藝術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集合了中國文化的多種精粹。在中小學教學過程中積極加強戲曲藝術的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多種素質。本文首先分析了戲曲藝術在教學過程中的在重要性,并且探究了當下國內中小學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戲曲藝術的應用不足,同時基于這種種不足提出了相關的應對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更廣大教育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啟發(fā)。

參考文獻:

[1]劉婷婷.戲曲藝術教育對中小學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J].亞太教育,2016(1):288.

[2]溫麗君.新媒體視角下的戲曲藝術傳承與保護[J].戲劇文學,2016(8):74-76.

[3]謝柏梁,趙建新,吳新苗,等.2015年中國戲曲發(fā)展態(tài)勢研究[J].藝術百家,2016,32(4):22-39.

[4]鄒元江.梅蘭芳的“表情”與“京劇精神”[J].文藝研究,2009(2):96-107.

作者:陸福華 單位:上思縣上思中學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