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理案例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方法不同,地理案例教學強調讓學生在給定的地理案例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擺在首位。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案例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解決地理問題,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得到大大的激發(fā)。
(2)案例教學的實踐性。地理案例是來源于社會的真實事件,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將自己置身于案例某個角色中,運用自己積淀的知識、經驗去分析解決案例中的問題。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實現(xiàn)了由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二次飛躍,進而達到知識的內化。在這一特殊的實踐過程中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地理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符合地理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倡的理念。
(3)案例教學的探究性。地理案例教學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而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傳統(tǒng)的教學基本格局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格局不利于知識技能的形成,不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而地理案例教學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研究案例的能力,這種教學過程從廣義上來說就是一個對地理問題探究的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生的科研精神、創(chuàng)造潛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發(fā)。
(4)案例教學的教育性。地理案例來源于現(xiàn)實社會,總是蘊含著一些主流的價值觀、道德觀等。地理案例教學的過程是案例情境與學生相互作用的過程,學生在分析解決疑難的同時案例情境也在影響著學生。因此,教育者要注意挖掘教學案例中積極的情感因素,適時進行情感引導,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更加趨向完善與健全,從而發(fā)揮地理案例教學的教育性。
二、我國地理案例教學的研究現(xiàn)狀
地理案例教學是最近十多年才開始在中學地理課堂中得到使用。1996年國家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第一次直接規(guī)定在一些章節(jié)中使用案例教學,2003年國家出臺的《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也是十分提倡地理案例教學。自此,案例教學在地理課堂上開始被廣泛使用,部分專家學者、教師也開始了對地理案例教學的一系列研究,其成果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層面。
1.理論層面理論是實踐能順利深入的強有力基石,因此理論層次的研究也成為案例教學研究的重點。研究者的探究多集中于案例教學的內涵、特點、分類等方面。汪曉嵐認為遷移理論、信息加工理論、認知彈性理論與認知彈性超文本理論、教學交往理論、頓悟學習理論是案例教學的理論根基,這些理論有力地保證了案例教學的有效性。在地理案例教學的分類上鄧謀雨根據(jù)案例內容與正文的相關性,將地理案例教學分成實證詮釋性案例教學、類比歸納性案例教學、延伸拓展性案例教學、遷移性案例教學、趣味性案例教學五種類型。林憲生、商治平等人則以新課程標準為理念在前人基礎上構建出以提供案例、分析案例、得出結論和知識拓展為基本程序的改良型地理案例教學模式。馬富探討了地理案例教學的價值,他指出案例教學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具體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明確目的性、客觀的真實性、較強的綜合性、深刻的啟發(fā)性、突出實踐性、學習主體性、過程動態(tài)性、結果多元性八個方面。
2.應用層面地理案例教學的實施應用方面一直是該研究領域的熱點,對于案例教學的應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尺度的應用策略上。在教學案例選取原則上,徐定龍、鄭偉大認為客觀性、典型性、時代性與教育性是教師選取案例所應依據(jù)的原則,地理案例教學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引述地理問題、印證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規(guī)律三個方面。陳炳飛則從案例選編、展示、分析三個方面去討論實施地理案例教學的具體策略。有些研究者以某一教材或某一專題為對象,具有針對性的闡述案例教學的必要性及相關策略,如戴建波以一道地理題目為切入點,針對兩種不同版本教材中的“混合農業(yè)”分別編寫了探究拓展型案例教學設計和理論應用型案例教學設計,并對兩種不同類型的案例教學進行教學效果對比。
3.評價反思層面評價反思研究具有指引、激勵、檢測等作用,是促進地理案例教學不斷完善的重要動力。案例教學法的推行雖然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王秀芝指出實際案例教學中存在將案例教學法等同于舉例教學法、對案例教學與其它教學方法的關系處理不當、對案例教學模式不適應、案例教學中缺少師生互動、案例滿足不了教學需要等一些問題。關于對地理案例教學的有效性分析上,劉巍認為案例教學不規(guī)范、案例內容準備不充足、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不足,是影響地理案例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對地理案例教學的有效性評價則主要基于學生對案例教學課的參與度、對案例設計的知識、技能、方法掌握程度,教師的學科能力以及對案例教學課的掌控能力。陳式如指出在案例教學盛行的當下,理論和實踐仍有一定距離,教育者需反思對案例教學實質的認識,要注意研讀課標深入理解教材,避免“教案例”現(xiàn)象的發(fā)生,深化對知識遷移理論的領悟,注意在案例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三、總結與展望
第一,“案例教學(case method )”于1870年首先在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興起,其目的是通過對典型案例進行剖析,以期達到對法律規(guī)則的理解,從而掌握法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這種教學方式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發(fā)展、完善,并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最終推廣到了全世界,在不同學科教學領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案例教學至少包含以下三個構成要素:
(1)對象要素。案例是關于某種情境的記錄或是描述,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當中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常應包含必須面對和加以解決的疑難問題。案例不含對問題的分析和解答,僅是對事件或事實的描述。
(2)目的要素。最早倡導案例教學的先驅人物,哈佛大學Charles?I?Gragg教授曾撰文指出,正是“因為智慧不是經由別人直接告知而得來的”(because wisdom can't be told),所以才有開展案例教學的必要。這一信念決定了案例教學首要的目的是在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判斷力,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其次才是學習和了解特定領域里的具體知識。
(3)過程與方法要素。案例教學通常應包括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即“課前的案例學習準備 ”、“課堂上的案例討論與分析”和“課后完成案例作業(yè)報告”。
第二,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案例教學具有情境性、主體性、互動性、問題性、實踐性等特點,但是最大的區(qū)別還是在于能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發(fā)生轉變。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的對象是現(xiàn)成的知識和總結,學生只要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課后認真完成訓練就可以在考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不提供現(xiàn)成的答案,學生需要承擔更大的學習責任,可任意采用合作探究、分組討論、調查研究等方式自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和協(xié)作性及研究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鍛煉和提高。案例教學因此而具有主體性價值、教育學價值和一定的社會價值。
第三,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可以通過對典型的地理現(xiàn)象(包括自然現(xiàn)象和人文現(xiàn)象)的剖析,達到對地理原理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進而舉一反三,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地理學科基本知識和相關理論,認識到地理學科的特性,掌握地理學習的一般方法和相關技能。
地理案例教學基本上遵循以下流程:
教師:精選案例---講解案例---重難點及學習方法分析---介紹學習資源、組織引導探究---改造擴寬案例---案例制作及實現(xiàn)---評價教學
學生:產生興趣---明確學習目標---自主探究并取得成果---參與教學評價活動
在實踐過程中,成功的案例教學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難,包括案例選擇、知識儲備、表達陳述能力、機制保障等等。但是,在高中進行地理案例教學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高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分析探究能力,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精力旺盛,對外部世界充滿興趣,有很強的求知欲,只要能創(chuàng)設出合適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地理課堂必將變得更加高效。
四、合適的教學設計是高效課堂的保障,地理案例教學在設計時應注意以下這些方面
①材料的獨特性和呈現(xiàn)形式的多樣性。地理案例的可選擇范圍十分廣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現(xiàn)象都可以用作案例的素材。地理案例應具有典型、直觀、形象等特點,有值得關注和探討的必要,地理學科的案例呈現(xiàn)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是文字、圖像圖形、數(shù)據(jù)或者景觀等多種形式。例如,在學習“北大西洋暖流和西北歐氣候”這一案例時,可以用動畫的形式展示北大西洋地區(qū)的洋流運動,同時用圖片展示北大西洋東西兩岸自然景觀的差異性,結合拉布拉多半島和英國的氣候示意圖,呈現(xiàn)降水和氣溫數(shù)據(jù)。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網絡查閱到更多與北大西洋暖流以及大西洋兩岸氣候有關的內容。以上多種呈現(xiàn)形式,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投入和專注。
②啟發(fā)性和主體性。教師在展示案例后,要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案例分析,找出關鍵詞,厘清邏輯循序,明晰相關概念,在此,要注意教師的責任是啟發(fā)和調控,促使學生積極參加討論,學生是分析研討案例的主體。例如,在學習“地中海式農業(yè)”這一案例時,先展示地中海地區(qū)的區(qū)域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氣候、植被、交通、城市、人口等,然后以圖片的形式展示不同地區(qū)的農業(yè)景觀圖,將這些景觀圖與地中海式農業(yè)景觀進行對比,然后啟發(fā)學生思考并提出問題。問題確定之后,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各組可以討論同一個問題,也可以將一個問題分解,討論不同的問題,最后匯總,得出結論。
【關鍵詞】高中地理 案例教學 探究
一、高中地理教學應用案例教學的目標宗旨
1.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全面揭示了教育教學的根本宗旨,即在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知識如果得不到轉化利用就是去了其本身應有的價值,案例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應用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地理知識存在某些知識點很抽象,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并不大,這種狀況增加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難度。案例教學則應用學生比較熟悉的案例素材與地理課堂教學知識相聯(lián)系,不僅降低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理解的難度,而且更容易讓學生掌握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進而能將所學的地理知識活學活用,提升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豐富化的教學案例也有利于寬闊學生的眼界,開拓學生思維的思路,進而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鍛煉發(fā)展的機會。
2.營建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案例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案例教學為學生的合作討論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自主參與性獲得了充分的發(fā)展。課堂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小組討論,促進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有利于構建平等和諧,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的探索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學生在自我探索下獲得的知識經驗往往記憶更加深刻持久,如此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就會顯著提升。
二、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的積極作用
1.案例教學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立足于教材知識與具體案例相結合,有利于創(chuàng)設貼切恰當?shù)慕虒W情境,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2.案例教學增強了課堂教學活力,相對寬松化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大膽發(fā)言,順應學生自我個性的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尊重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自我探究能力的提高。
3.案例教學對于教師能力發(fā)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案例教學使得教師的教學思路更加開放,有利于建設民主化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受這樣的氛圍耳濡目染,也會在思想意識上樹立合作平等等觀念。
三、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精心選擇案例,優(yōu)化課堂教學程序。案例選擇要與高中地理教材內容相吻合,這是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應用中的關鍵。對于案例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發(fā)展水平,要立足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將趣味化與知識化相融合。對于案例的選擇要進行精心篩選,案例要選擇的恰當,選擇范圍可以開闊化,無論是從教材提取還是從生活中提取或是相關的文獻材料中都可以,案例的選擇要把握住客觀真實、科學合理的原則。對于案例的應用要對實行的效果做好預測評估,要以學生能力發(fā)展為立足點,要保障選擇的案例能夠切實吸引學生,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進行研討的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活力。如果應用的案例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這時候教師要有充分的補救性策略,例如可以換一個案例,繼續(xù)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要結合學生現(xiàn)有的能力發(fā)展水平選擇案例,對于應用的案例可能性帶來的教學效果,教師也要提前做好預測評估。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我發(fā)揮的空間,適時進行引導點撥,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2.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的具體應用過程。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案例教學已經獲得了中學教育教學的肯定?,F(xiàn)今的高中地理教材都有很多案例內容,為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創(chuàng)造了條件。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地理教材上的案例,引導學生利用案例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進而鍛煉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探索能力。案例教學的具體應用一般先是從問題的導入開始的,接下來再進行小組研討,針對問題出臺處理對策,篩選出最佳處理對策,最后確定實行步驟。這是案例教學的普遍程序,在具體的案例應用中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結合教材知識等進行靈活創(chuàng)新,豐富完善。要將總結反思作為案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總結經驗教訓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層次探究,進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案例教學的具體應用要靈活多樣,要結合具體實施的條件來開展,決不能只流于形式,陷入呆板僵化的局面。案例教學對于教師的業(yè)務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課堂駕馭力,能夠對整個課堂秩序,學生發(fā)展思路做到良好的了解與調度。教師要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能夠掌握學生對問題討論的大體方向,要積極為學生的思維鍛煉創(chuàng)設條件。案例教學同樣也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教師要發(fā)揮好自身協(xié)調組織的角色,學生要發(fā)揮自身主動參與的角色,這是案例教學取得顯著教學效果必不可少的條件。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地理教學;生活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即教育”。 的確如此,以前,很多教學現(xiàn)狀照本宣科,缺乏生活味,學生總感覺到學習地理的過程是枯燥無味的。因此在地理新課標中就已經指出: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等等。而且近年來高考試題中,與生活相連、與社會聯(lián)系的試題在文科綜合試卷中逐年增加。如果能將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知識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教學貼近生活,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的同時,增加地理學習的興趣。下面是我從幾個教學案例中得到的教學反思。
一、讓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最近我們在上高中地理必修二《工業(yè)的區(qū)位選擇》時,講到環(huán)境因素對工業(yè)區(qū)位選擇的影響,分析了如果是有大氣污染的工業(yè)應該布局在:盛行風(主導風)的下風向或垂直郊外;季風區(qū)的垂直郊外,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并且在黑板上作圖講解了化工廠在三種情況下的布局位置,學生聽完后也都直點頭,看來是聽懂了,我正想說“同學們,看看我們生活周圍有沒有什么因為環(huán)境問題布局不合理的例子呢?”,話還沒說出口,突然有一個男生提出了一個問題:老師,這個垃圾場為什么要在這里啊,氣味難聞死了?學生們也都笑了,表示點頭。(情況是這樣的:在我們的學校東北方向有一個垃圾場,當吹偏北風的時候,垃圾場的臭味就會影響學校的空氣,學校也已經向相關部門反映。)
于是我就問:那請某某同學來思考一下,這個垃圾場為什么布局不合理,如果你是一個行政部門的策劃人,你會把這個垃圾場布局在什么地方。同學們各抒己見,我叫了一個同學回答:“我們這里是季風氣候區(qū),冬半年主要是吹偏北風,這樣垃圾場就位于冬季風的上風向了,所以污染物被風帶到了學校?!薄盎卮鸬奶昧耍 蔽覍@位同學進行了表揚,不錯把剛剛學習的知識已經與實際相連,好多同學都說應該把它搬遷到垂直郊外……在一片議論聲中,下課鈴響了,看到學生滿足的表情,我知道這堂課已經成功了。
反思:課后,我對本節(jié)課進行了反思,這節(jié)課學生之所以這么興奮,就是因為他們覺得他們能用地理知識解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覺得很有成就感。因此我想只要學生多觀察周圍的事物、日常生活,把地理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起來,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讓研究性學習貼近教學,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科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與活動課程相比較,研究性學習強調的則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不管研究什么課題,不論哪個年齡段,其課程的實施基本都是按照“提出問題――尋找資料信息――分析、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思路進行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其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去年,有幾位學生選擇了《蘆墟鎮(zhèn)的水質現(xiàn)狀及解決方案》這個研究性學習題目。開始他們不知該怎樣著手,于是我給他們進行了點撥:你們?yōu)槭裁匆x擇這個題目,也就是目的是什么?你想通過哪些途徑去了解目前蘆墟鎮(zhèn)的水質現(xiàn)狀,也就是你們的研究方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狀,即尋找原因?怎么樣去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你們的方案,最后采取什么樣的形式展示你們的成果。學生根據(jù)這幾個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后,終于制定出了研究方案,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實地勘察、走訪、查閱資料等各種途徑展開了研究性學習。
反思: 研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科學探究的體驗,讓學生從生活現(xiàn)象和思考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多渠道采集相關信息,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并進行思想表達或成果交流。注重讓學生把知識綜合運用到科學探究的實踐中去,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親歷運用知識、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獲得深切的體驗,激發(fā)科學探究的欲望。而且在自主探索過程中還會學會合作與分享,增強團體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記得有一次我們這里受到了臺風的影響,全市學生都停課一天。于是我想,臺風這種自然災害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我何不趁現(xiàn)在這個機會講一下臺風的相關知識,學生應該會感興趣。于是我們通過觀看臺風的登陸以及對登陸以后對沿途造成的破壞的錄象資料,讓同學討論臺風發(fā)生的季節(jié),臺風會帶來哪些影響,如何減輕臺風的危害,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提出多種方案。如加強防災意識,盡量在家,危險區(qū)轉移人口;組建防災救災精干隊伍,災前充分估計災情,災后及時救援;在沿海營造防護林,減輕風暴潮的危害;參加保險,使災后能盡快恢復生產;在臺風經常危害區(qū)盡量不要建重要的經濟部門;臺風是熱帶氣旋發(fā)育而成,學生討論的氣氛非常的活躍,雖然我沒有按照我的教學計劃來上這節(jié)課,可是卻讓學生獲得了臺風的相關知識。也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反思:為什么學生會對這節(jié)課非常的感興趣?這就是生活中的地理,發(fā)生在生活中的重大地理事件。通過學生對這一問題的不同思考,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且堅定了學生面對自然災害的信心。
一、教學門檻設置太高
高中地理是一門文理交叉的綜合性課程,地理案例教學必須以激發(fā)學習興趣、構建地理知識、拓展地理時空、提高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為目的,對師生的要求較高。就教師而言,如果不是專職成員,同時具備良好的地理素養(yǎng),進行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中教師務必擺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地理理論要講透徹;另一方面課堂要善于調控。為此教師應具備準確選擇案例、組織課題教學、適時調整案例的高超技巧。就學生而言必須始終扮演一個積極參與的角色,努力做到課前認真準備,仔細閱讀或傾聽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關內容,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做好發(fā)言準備;課堂積極參與,善于分析問題,發(fā)表意見,主動進入角色進行思維訓練;課后全面總結收獲,善于從案例教學活動中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總結自己的得失及改進方向,爭取不斷超越自我。師生地理素養(yǎng)要達到如此境界談何容易?由此可見中學地理案例教學門檻之高、跨越之難。
二、案例選編相對困難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以教師的有效組織為保證,以精選能說明問題的高中地理案例為材料;一般通過對具體案例從不同角度討論分析、概括歸納出最佳結論。根據(jù)地理案例教學真實性、互動性、科學性的原則以及學生知識儲備的基礎,綜合考慮選編出高質量的教學案例是對教師本身地理素質的嚴峻考驗。特別強調案例材料選取的典型性與代表性,學生生活體驗與地域差異,地理課程標準與教材體系風格。廣大教師不應為呈現(xiàn)案例而勉強編寫案例,否則就可能削足適履,影響教學效果。針對不同地理教學目標,從內容來看,可設計文字材料案例、地理圖像案例、圖文混合型案例;從方法來看,可設計講解式案例、討論式案例、活動式案例和調查式案例。同時必須考慮好案例設計、案例展示、案例分析三個重要的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此外案例內容還應考慮利于教師雙邊活動的展開,激趣引思,誘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啟迪思維培養(yǎng)能力,要做到諸多要素的有機結合,編寫出高標準的地理案例往往較為困難。
三、適應范圍有所局限
案例教學不能替代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和講授,適應范圍自然有所局限。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可運用案例教學的方法,必須針對教材的具體內容及學生原有知識儲備而定。實踐證明,地理案例教學最適用于區(qū)域地理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區(qū)域分析”的思維方法、形成“區(qū)域要素”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就高中地理而言,必修3“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側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與人地關系的協(xié)調發(fā)展,案例教學大有用武之地。然而必修1“自然地理”則突出自然地理原理與規(guī)律,案例教學不是理想選擇,從某種意義上講,利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深入淺出、簡明扼要地講授與闡述一般地理理論,其手段更為快捷有效,所謂濫用教學方法、拿來主義、殺雞用牛刀也就是此道理。傳統(tǒng)教學雖然有一定局限性,但至少有兩點不容忽視。其一,連貫性強。這對于某些教學內容來說至關重要,如自然地理部分。其二,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學習,傳統(tǒng)教學仍必不可少。案例教學具有實踐性、開放性、時代性的明顯特征,所以它適合于生活中地理素材尤其是地理規(guī)律與成因的教學,優(yōu)勢明顯但也不是完美無缺。切不可夸大其詞、盲目濫用,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四、課堂駕馭潛伏風險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因受教材、教學對象、教學輔助條件等影響,特別是受高中文理分科、應試教育的影響,給課堂分析、討論和實踐調查帶來許多困難。案例教學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動態(tài)三步曲:展示案例、提出問題,通過導課質疑引導學生感知材料、自主學習;組織討論、督導交流,通過研討提煉,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歸納原理;總結評價、拓展升華,通過反饋再實踐,引導學生演繹應用智能遷移。值得注意的是:案例分析不應局限于案例材料,而要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充分挖掘案例材料的深廣度,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與學習能力;通過案例材料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進而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的遷移,否則案例教學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梢?,案例教學是一種具有探究性、挑戰(zhàn)性與風險性的教學方式。
此外課堂教學氣氛的營造也十分重要,案例教學的實施應與整體教學環(huán)境配合。要使案例教學充分發(fā)揮其功能,取得良好效果,不但教學案例本身質量要高,還要求教師具備相當?shù)闹R、經驗和技巧,并需占用較多的精力和時間。這就需要課時安排兼顧理論講授與案例教學,并能在教學設施上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調控能力,指導和點撥學生的討論分析,幫助學生排除案例中枝節(jié)部分的干擾,把握案例的重難點,課前充分準備,課堂自由駕馭,課后及時總結與反饋,強化知識傳授與潛能開發(fā)。如果學校能夠提供模擬仿真環(huán)境,案例教學的效果則更佳。
五、推陳出新需要創(chuàng)造
【關鍵詞】高中地理;新課標;案例教學
引語
新課改的實施為高中地理教學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意義,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地理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和案例教學等方法逐漸受到教師們的重視和采用。研究近些年的地理新課標和高考地理試卷,在考察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案例教學的模式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一、案例教學的含義和特征
(一)案例教學的含義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本著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生存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根據(jù)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體現(xiàn)新課標理念,利用真實的事件撰寫案例,引導學生進入事件中心,分析案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的模式,一是從理論到案例,讓學生通過已有的知識,探究問題,以例證理,以例釋理,提高學生實際解決問題能力。二是從案例到理論,引導學生以案例為橋梁,進行合作學習,探討案例里的存在的規(guī)律。
(二)案例教學的特點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教學過程的合作性。過去高中地理教學大多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再通過考試來檢驗學生學習的情況,這種教學模式大大阻礙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導致教學水平低下。案例教學則體現(xiàn)了師生互動,學生和學生互動的優(yōu)勢,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們討論教師給的的案例或讓學生們自己去收集案例,提高學生的自主性。二,教學內容的探究性。在高中地理中采用的案例多大是學生們熟悉感興趣的事件,且和本章節(jié)緊密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需要學生自己思考,探索,通過小組討論,取長補短。如《我的家鄉(xiāng)怎樣發(fā)展》一文中呈現(xiàn)了我國西南某城市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目前的發(fā)展情況和問題,讓學生們利用雙休日進行調查訪問,收集信息并進行一定的思考。再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教師再對一些問題進行引導,并進行一定的歸納。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三,教學的拓展性。高中地理教學中引入的教材具有豐富的內涵,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并不單一,不僅要用到相關的地理知識,還需要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參與案例過程中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作用
案例教學屬于探究性的教學方式,以案例為素材,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進行學習探究。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作用主要有三點,一,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地理案例教學法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方法,由于問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也不固定,這就給學生提供了寬松的氛圍,鼓勵學生們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合作的方式找到問題本質,提高其創(chuàng)新能力。二,改變教學觀念。高中地理傳統(tǒng)的教學主要以教材和教師為中心,教師只負責將知識機械的傳遞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這種教學方式放在過去并無大礙。但隨著時代的進步,觀念的改變,人們逐漸意識到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學不懂,學不透,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jié)。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無論是從理論到案例,還是從案例到理論,都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驗到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學生們通過自己動腦,動手,解決實際問題并總結規(guī)律,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深化。三,促進合作和溝通。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學中還體現(xiàn)了互助合作的精神,不同于過去的地理課堂,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有限,大多只停留在口頭的鼓勵,流于形式。而案例教學從收集,編寫,整理再到討論總結,都需要經過小組的合作與探討,特別在討論中,會產生不同的意見和問題,會有思想的交鋒,促進學生合作溝通能力,學會關心尊重他人,在探討中展現(xiàn)自我。
三、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實施
高中地理新課標中的案例教學主要以案例的討論為主,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案例的討論和總結都需要學生合作完成。在案例教學中,學生們對案例進行充分的分析探討,集思廣益。主要有四個步驟,首先要找到合適的案例教材,這是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案例的選擇上要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且能反映地理一般規(guī)律和特征,要能提示地理原理和要素之間聯(lián)系的案例。如在教授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一節(jié)中,可以選擇學生身邊的鐵路布局作為案例,向學生們介紹該鐵路對家鄉(xiāng)的經濟影響,讓學生們多學習對生活有幫助的身邊的地理。其次要營造出適宜的合作氛圍,只有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才能有效展開案例學習,因為在案例學習討論中,是學生思維碰撞的過程,教師要注意營造學生們討論合作的和諧氛圍。第三,教師要適時的進行引導,在案例討論中允許有不同的見解和沖突,教師只需根據(jù)主題對學生進行引導,以免學生們跑題。如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要把握好課堂情況,當學生討論冷場時,要及時進行引導活躍氣氛,在學生跑偏主題時也要加以引導,要控制好課堂的節(jié)奏。最后,教師還要做好總結的工作,這總結并不是簡單的結論,而是對整個案例探討過程進行評價,對案例中涉及的地理問題進行評價總結,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幫學生們更好的梳理知識,讓學生在情感價值方面得到升華,提高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四、總結
總之,案例教學是以案例為基礎和中性,通過師生之間的合作,對案例進行分析,研究和總結,有利于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學中不僅可以學到基本的技能和知識,還能學會分析地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大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徐田萍.淺談高中地理中的案例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1(5)
[2]施堯雄.淺談高中地理新課程中的案例教學[J].教育教學.2013(8)
[3]左世榮.新課程標準下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淺談[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8(19)
【關鍵詞】案例教學;提高;優(yōu)化;完善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38-0045-03
【作者簡介】朱學堯,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江蘇江陰,214443)教師,高級教師,無錫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無錫市優(yōu)秀班主任,無錫市學科帶頭人,無錫市德育帶頭人。
地理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內容的要求,引導學生對具有完整情景的案例進行剖析和研究,進而生動呈現(xiàn)教學內容、深刻揭示地理規(guī)律、有效訓練學生能力的情景式教學方法。經過廣大地理教師的種種實踐探索,案例教學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地理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并極大地豐富了地理教學內容,提升了地理教學的水平和質量。然而,新課程已實施多年,很多教師對于案例教學的理解和使用仍較為混亂。
為了能使案例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取得最佳的教學效益,筆者以本校高二、高三學生為調查對象,對目前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應用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00余份,問卷涉及三類問題:選編案例質量優(yōu)劣、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完整性、學習評價合理度。
調查顯示,學生對高中地理課程重要性的認知度普通較高;學生對案例教學法的內涵有一定的理解并對在高中地理課程中實施案例教學是接受的,學生也認同教師在案例教學中合作小組的異質組建方式。同時,通過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目前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存在三類問題。
1.選編的案例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評價案例優(yōu)劣的首要標準是案例的典型性,而且絕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所選編的案例質量一般,16%的學生認為教師所選編的案例質量比較差。近30%的學生認為教師所選編案例質量較低的原因是“教師所選編的案例背景材料復雜,缺乏典型性”,25%的學生認為教師所選編案例質量較低的原因是“教師所選編的案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總是缺少思維量”。
2.案例討論的準備工作存在困難。50%的學生認為案例材料應該提前一周發(fā)放給學生做課堂教學前的準備工作,而近70%的教師是在上課前才將案例學習材料發(fā)給學生做課前準備工作,而事實上只有近10%的學生課前認真閱讀了案例學習的材料。
3.案例學習評價不合理。從調查中得知,只有不到30%的學生認為目前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筆試評價形式是合理的,超過50%的學生認為此種評價形式不合理或很不合理;超過50%的學生認為目前高中地理案例教學評價形式不合理的原因是筆試形式的評價過于簡單。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結合個人的教學實踐認為教師在今后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學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案例選編質量
案例教學的核心是高質量的案例,案例的類型、案例的內容和案例的特點決定了課堂教學中采用什么樣的課型來進行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教材所提供的案例是教師教學的首選,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面臨兩個困境:一是教材的案例與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并不是完全匹配的;二是案例思考題的答案已經明顯地出現(xiàn)在案例中,因此教材案例沒有太多的思考價值和討論空間。所以教師常常要自己選編案例。
那么什么是高質量的案例呢?研究案例的著名學者(Towl A. R.)說:“一個出色的案例,是教師與學生就某一具體事實相互作用的工具;一個出色的案例,是以實際生活情景中肯定會出現(xiàn)的事實為基礎所展開的課堂討論?!卑咐虒W是以案例的存在為基礎的,而有效的案例教學是以高質量的案例為依托的。
事實上,案例教學實施的困難之處不在于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而在于如何選編適合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認知水平的案例。那么,教師如何才能選編出高質量的案例呢?首先,教師選編案例的前提是吃透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和教材;第二,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基礎、思維能力等條件;第三,教師在選編案例時必須在案例中包含教材所闡述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第四,教師所選編的案例要能真實地反映社會生產和生活實際,以免學生通過案例所學習到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現(xiàn)實不符;第五,教師所選編的案例要能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多種可能路徑,不能用唯一的、標準的答案來束縛學生的思維;最后,教師所選編的案例要有足夠的思維量和啟發(fā)性?;谝陨狭c教師選編案例的大致過程是:“撰寫案例說明書、草擬案例、關鍵評估、編輯修改、配置教案、案例定稿等環(huán)節(jié)?!?/p>
二、優(yōu)化案例教學過程
案例教學實施過程包括:精心選編符合教學要求的案例,充分做好案例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積極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及時對案例教學進行評價總結,組織學生撰寫案例分析報告等五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和學生課前的充分準備是保證案例教學順利進行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
從調查中得知,目前導致高中地理案例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案例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不充分。案例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除了教師要選編符合教學要求的案例外,更重要的是學生必須做好案例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如果學生對研討案例所包含的地理理論知識掌握不牢或根本不熟悉,課前沒有認真閱讀和分析案例材料,對思考題沒有認真分析和思考,要在課堂上充分發(fā)表自己對相關問題的見解是不可能的,這會嚴重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因此,在案例教學的課前,學生應該認真閱讀教師布置的案例材料,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圍繞教師布置的思考題寫出個人發(fā)言提綱,在此基礎上根據(jù)教師劃分的合作學習小組或學生自愿組合的小組進行課堂討論前的準備工作。
案例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需要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做保證。目前高中學生每天可以自主安排的學習時間平均只有半個小時,而根據(jù)調查得知,學生要做好一節(jié)案例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平均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在課業(yè)負擔和高考的雙重壓力下,學生投入案例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的時間非常有限。因此,教師首先必須精簡案例的篇幅和內容,壓縮學生閱讀案例的時間,把相關內容納入課堂學習中;其次提前一周把案例材料發(fā)放給學生,使學有余力的學生做好充分準備工作;最后給出3~4個相關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了解案例。只有教師和學生都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案例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完善教學評價機制
構建一套與案例教學法相適應的教學評價機制是保證案例教學法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但這歷來是一個難點。因為,案例教學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方式上都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從調查中得知,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筆試形式不合理或很不合理,原因是筆試形式過于簡單。所以,在學生學業(yè)成績的考核與評價中,要兼顧案例知識的習得和案例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歷程,將教師規(guī)定的全部學習活動的表現(xiàn)納入評價范圍,重點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活躍度、參與度、討論的焦點與案例核心問題的相關度、觀點的深度與廣度。重點考查學生在案例學習過程中的分析、判斷、決策和交流溝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質,學生的個人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組成,平時成績由學生的案例準備、課堂表現(xiàn)、討論深度及協(xié)作配合程度等構成,期末成績由筆試成績構成。在筆試方面,豐富考試形式,除了傳統(tǒng)的選擇、問答等題型外,選擇案例題分析作為筆試的題型,通過針對案例提出多個解決方案來考查學生對案例知識的掌握程度。如果在案例教學的評價中,充分運用發(fā)展性評價機制,通過持續(xù)的、系統(tǒng)化的考核評價,使學生能夠不斷看到自己的進步,學生就會更加明確今后學習的目標和方向,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這樣會使學生素質得到提升,教學效益和質量得到提高。
綜上,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法的優(yōu)越性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替代的,然而也并不是完美無缺的,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優(yōu)化案例教學法,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越性還需要地理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去實踐、探索。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案例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相信經過地理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法會越來越完善,也必將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更具活力和魅力。
【參考文獻】
[1]尚正永,陳炳飛.地理案例教學的利弊分析與靈活運用[J].地理教學,2011(24).
[2]康小軍.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踐探索[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07).
[3]康星.中學地理“變式案例”教學研究及實踐[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1-2).
[4]李茂森.案例教學在公共教育學教學中面臨的困境及其對策[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3(04).
[5]戴黍.參與式案例教學中的案例寫作――以公共管理學科為例[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8(04).
[6]王玉萍.心理學案例教學法的SWOT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12(04).
[7]夏正江.案例教學法在職前教師教育中的應用探索――一項持續(xù)四年的行動研究報告[J].全球教育展望,2013(07).
新課標的提出與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實施,對地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案例教學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新的能力,使地理課堂變得更加精彩。
[關鍵詞]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法;創(chuàng)新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既能夠幫助學生突破難點,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且不同的教學案例可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課堂的延伸。在地理課堂上,教師需要明確選擇案例的原則,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新的能力。
一、案例的選擇要適當
選擇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基礎。案例是提示地理原理與規(guī)則、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載體,只有正確認識案例的作用與地位,充分鉆研教材,掌握學生的學習基礎,關注社會實踐,才能夠選擇出最恰當?shù)陌咐T诟咧械乩斫虒W中,想要選編有效的案例,教師應當先熟悉地理案例的編寫技巧,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高中地理教材的特點。例如在講解荒漠化防治的問題時,教師就可選擇我國西部地區(qū)一些生態(tài)較為脆弱的省份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等案例。此外,教師選擇的案例還應當注意具備啟發(fā)性。案例教學中,多數(shù)教學活動都是由學生來完成,因此教師選擇的案例需要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過于簡單的案例無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且不利于學生吸收與內化地理知識。因此案例的各組成要素(圖表等)應通俗易懂,內容應當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順利地掌握地理規(guī)律,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些開放性的案例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要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際上屬于一種集體探究活動,是教師按照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來選擇具體的地理事實作為案例,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與討論,從中發(fā)現(xiàn)地理原理,掌握學習方法,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梢姡咧械乩戆咐虒W中,案例是完成教學目標的載體,案例自身并不一定是教學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以點帶面,不能太過死板。例如在講解“流域綜合開發(fā)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以長江流域為例”時,在教材中,對于美國田納西河的綜合開發(fā)利用進行了研究,假如在課堂上,教師以此為案例,針對上述內容進行講解,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此教師可在教學中具體分析長江流域,教給學生案例分析的方法,將田納西河作為補充材料,以學案的形式,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完成對不同問題的探究與分析。此種處理形式不僅可以解決課時緊張的問題,還能夠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今后遇到河流開發(fā)類的問題時能做到胸有成竹。
三、案例聯(lián)系當?shù)貙嶋H,提高學生科學實踐能力
時代感與現(xiàn)實性強,是地理教學案例的主要特點,這些案例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同時還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地理的教育價值與社會功能,從而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在地理課堂上,通過選擇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較為緊密的案例,就能夠避免直白無趣的陳述,同時能夠促使學生認真思考、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可有效實現(xiàn)開放式教學。例如教師可結合當?shù)氐那闆r,針對城市中河流污染較為嚴重且具有繼續(xù)惡化趨勢,對于當?shù)鼐用竦纳钆c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的問題,結合地理教材中“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容,設計“家鄉(xiāng)河流的變化”這一案例,在上課前一星期,可先圍繞案例提出幾個問題:(1)觀察家鄉(xiāng)河流的污染情況,主要有哪些污染物。(2)詢問家長,20年前、10年前河流是怎樣的情況。(3)觀察與思考導致河流變化的原因。(4)針對現(xiàn)在的狀況,你認為應當怎樣解決問題?你會怎么做?提出問題后,讓學生利用雙休日的時間進行觀察與訪問,收集詳細的資料。在課堂上,學生因為都準備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都積極發(fā)言,相互交流與補充,此時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指導,最后加以歸納,就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通過此種教學形式,學生的學科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都可得到有效的加強。
綜上所述,在地理課堂上,使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
作者:呂從兵 單位:江蘇連云港市塔山中學
[參考文獻]
[1]陳麗萍,陳玉林,張菲菲.高中地理課堂互動交流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8).
1.案例教學的意義
目前高中地理教材的編寫,每一課時的內容都有非常真實的案例,杜絕了泛泛而談的現(xiàn)象,注重理論與實際進行結合,借助經典的案例將知識點的概念、原理進行闡述。利用實際例子進行授課,增強了對學生的吸引力,將教材的可讀性進行了增強。例如:在魯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當中,《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的區(qū)域差異》學習中,通過對日本和英國的自然環(huán)境的比較、經濟發(fā)展的比較舉出實際的案例,使學生明白自然環(huán)境區(qū)域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表現(xiàn)在農業(yè)地域類型、生產和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民居形態(tài)等方面的差異。又例如:區(qū)域資源、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主要以黃土高原、德國魯爾區(qū)、南水北調三個具體的實例,來說明不同的區(qū)域資源以及人類活動,在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上所面臨的困難以及問題是不同的。其中,在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可以利用以點概面的系統(tǒng)分析,借助成功的治理經驗,對其它區(qū)域的水土流失進行治理。在利用案例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案例中探討的地理問題進行將探究,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學設計
高中地理新課程案例教學的過程中,以魯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當中《旅游業(yè)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為例進行授課。在授課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們收集了所在區(qū)域關于旅游業(yè)的情況,進一步從積極以及消極的層面收集了旅游業(yè)對地理環(huán)境所造成的影響,同時對旅游開發(fā)過程中對環(huán)境進行保護的成功案例進行了探究。這些知識點在學生以往的學習過程中都有涉及,已經初步學習過農業(yè)以及工業(yè)、農村以及城市等人類相關的活動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具體的治理方式。在教材當中,所列舉的例子,學生利用自己閱讀便可以讀懂,但是對于開發(fā)與保護之間的關系,多角度對旅游開發(fā)進行分析,探究旅游開發(fā)在地理環(huán)境中造成的影響,從不同的角度制定保護方案的認識還有一定的欠缺。這樣的授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的非常密切,利用教師對課題進行教學之后,使學生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的原因有感性的認識提升至理性的認識。該堂課程首先由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學,之后在課堂之上與教師和其它同學進行討論,對教師提出的“青山旅游開發(fā)”實際案例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以便學生總結為什么該項旅游業(yè)能夠成功,借助以點概面系統(tǒng)進行全面的分析,對其它區(qū)域旅游的開發(fā)有什么積極的影響,能夠站在不同的立場進行總結與分析。
3.案例教學中應用注意的問題
3.1案例教學不能取論學習。在高中的地理授課當中,雖然一直都在強調要將傳統(tǒng)的授課進行改變,但是不能全完將傳統(tǒng)的授課形式拋棄,要對傳統(tǒng)授課當中的連貫性以及基本知識灌輸繼續(xù)應用,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3.2案例教學方式的應用要與整體教學環(huán)境相互配合。為了更好的將案例教學當中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不但要進行以點概面的系統(tǒng)分析,應用高質量的教學案例,教師還要具備非常強的能力和知識水平,在授課的過程中,將理論與實際進行結合講授。例如:在《剖析自然災害》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國內外著名的自然災害實例進行講解,如:印度洋海嘯、巴基斯坦大地震、美國的龍卷風災難、緬甸臺風、中國四川地震等。借助一個地方的自然災害的預防、災后救援以及重建工作,以點概面的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3.3案例教學中,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以往的授課過程中,學生已經習慣了教師填鴨式的授課形式,當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當中,學生還是會感到有一定的界限,對于自己的思想以及認識不敢完全表達出來。所以,教師要將自己的位置擺正,主動走進學生中間,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例如:在環(huán)保辯論會中,如果教師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主動參與學生的談論,而是依然用教導的姿態(tài)與學生進行節(jié)流,學生很難將自己的想法完全表達出來,因為會害怕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教師對其進行批評。因此,教師要主動融合到學生當中,盡量消除學生的心理防備。
4.結束語
總之,在案例教學當中,要將教師的引導性、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進行充分的發(fā)揮。不但可以借助實際的案例進行授課,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還對學生有非常好的啟發(fā)作用,有益于學生快速對地理知識有所掌握,能夠對知識進行靈活應用,實現(xiàn)地理教學的目標。
作者:李露 單位: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
參考文獻
[1]宋成城.研究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