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礎教育財政政策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據統計,美國少數民族學生人數占公立學校學生總人數的比例1986年為30%,到了1997年已經增加到37%。其中,非裔學生占學生總數的17%,成為最大的少數民族學生群體。而西班牙裔和亞洲裔則為增長最快的群體。美國《殘疾人保障法》規(guī)定:學校對于殘疾人有接受的義務,要求學校在開展普通教育的同時兼顧殘疾學生的教育。美國基礎教育要滿足各群體學生的不同要求,而學生的多樣性需要對基礎教育、教育財政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只有有充足的資金才能保證滿足這些需求。美國的教育券發(fā)放有一條規(guī)定對殖民地地區(qū)的傾斜,這部分地區(qū)將獲得多余其他地區(qū)30%教育券發(fā)放量。
二、美國針對移民的基礎教育財政政策
美國作為移民大國非常重視對移民子女的教育投入,主要是因為充足的教育經費,據統計美國教育經費占GDP比例6%以上,遠遠高于我國4%的投入,充足的教育經費為其對外來移民子女的教育投入奠定了基礎。此外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其人口構成也比較復雜,包括亞洲人、非洲人、歐洲人和拉丁美洲人。這些外來移民占美國人口的大部分,其生存與發(fā)展也備受美國政府的重視。因為要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就要加大對他們的關注,特別是對他們子女教育問題的關注。而教育財政作為教育的重要因素,自然也應該受到關注。對于外來移民的關注不僅由于社會因素,也擁有更多其他因素。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其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往往是基于各種利益基礎的,對于外來移民子女的重視也不例外。因為重視對移民子女的教育,投入大量經費支持移民子女基礎教育,除了能夠維持社會穩(wěn)定外,還能幫助美國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子女教育問題一直是外來人口特別關注的問題,美國重視移民子女,幫助移民子女解決基本的教育問題。這種較好的教育條件,能夠吸引更多人移民美國。同時也能夠幫助美國留住更多優(yōu)秀人才。因為解決了子女的教育問題,這些移民便沒有了后顧之憂,能夠專注于科學研究,對美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文化繁榮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此外,對于技術人員和其他行業(yè)的工作者,這種教育政策能夠很好地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促進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重視移民子女教育,加大對移民子女的教育投入,不僅有利于美國社會穩(wěn)定,更有利于其經濟發(fā)展,人才引進與文化繁榮。這種針對外來人口的教育財政政策,對于我們國家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財政問題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三、我國基礎教育財政政策
為了使教育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中共中央、國務院于1993年2月13日印發(fā)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毒V要》提出了增加教育投資是落實教育戰(zhàn)略地位的根本措施,各級政府、社會各方面和個人都要努力增加對教育的投入,確保教育事業(yè)優(yōu)先發(fā)展。要逐步建立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輔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稅費、校辦產業(yè)收入、社會捐資集資和設立教育基金等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體制。1995年3月18日八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新的教育經費投資體制,即以各級財政撥款為主,以依法征收教育附加費、發(fā)展校辦產業(yè)、社會集資捐資、收取學雜費等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并規(guī)定逐步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保證國家學校教育經費的穩(wěn)定來源。為了從根本上發(fā)展貧困地區(qū)的義務教育,使基礎教育真正成為貧困地區(qū)脫貧致富的前提,國家教委和財政部決定從1995年到2000年,利用中央普及義務教育??詈偷胤礁骷壵呐涮踪Y金,組織實施“國家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工程”,整個工程以政府投資為主,政府組織并動員全社會力量扶持貧困地區(qū)發(fā)展基礎教育事業(yè),強化政府完成本地區(qū)普及義務教育工作的責任和義務;同時,通過這一工程,集中有限的財力攻堅,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投資的宏觀效益。
四、我國關于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基礎教育財政政策
目前我國現行的義務教育費用主要是由戶籍所在地的各級政府負責,務工人員子女離開本地后,其義務教育經費不能夠根據務工人員的就業(yè)流向在地區(qū)間劃轉。務工人員就業(yè)所在城市沒有將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造成務工人員子女教育既沒有戶籍所在地政府的資助,也沒有工作所在地政府的資助,從而導致投入其身上的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受教育的條件與質量下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缺乏專項經費資助問題的出現與我國現行的戶籍制度與教育財政體制密切相關。長期以來我國實行城鄉(xiāng)分離的戶籍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將我國公民分為“農業(yè)”與“非農業(yè)”兩大類,導致城市與鄉(xiāng)村兒童完全隔離的狀況,造成城市與鄉(xiāng)村學生獲取的教育資源不均等,引發(fā)這一問題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經費資助不合理。城市由于經濟發(fā)達,財政收入較多,用于教育的費用也會變高。農村因為地區(qū)落后,財政匱乏,用于教育上的投入也較少。戶籍的限制造成城鄉(xiāng)教育投入的不平等,城鄉(xiāng)學生所受教育質量也有較大的差異。義務教育財政體制實行縣級政府負責制,這種負責制主要是針對在本地區(qū)就讀的擁有本地戶口的學生。其他地區(qū)的學生或者是沒有本地戶口的學生,不能夠享受教育經費的資助。隨父母進城的務工人員子女由于地區(qū)不同與戶口的限制,造成他們教育經費不在城市的教育財政支出的范圍內,他們所擁有的教育經費和享有的教育資源非常缺乏,導致的教育問題比較突出。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對教育經費的投入與使用進行修訂,解決好教育財政對于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資助問題,是解決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的基礎,對于推動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及“中國夢”的實現有著重要的作用。
五、美國移民與我國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基礎教育財政政策比較
美國針對外來移民的基礎教育財政政策與我國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政策在經費總額、經費的來源構成、傾斜地區(qū)、人口構成、目的等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
六、美國外來移民基礎教育財政政策的啟示
美國教育財政政策重視外來移民,向外來人口傾斜。對于美國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作用。我國在處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的時候也可以參考美國的經驗。在教育經費的設置與安排上做適當的調整,把原來專門用于戶籍所在地“非農業(yè)人口”與“農業(yè)人口”的教育經費逐步細化,增加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的部分,使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有經費的保障。在細化過程中,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經費的比重要根據流動人口的人數以及工作所在地的教育花費標準進行設置,這個比重不應有限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上下浮動。發(fā)達地區(qū),外來流動人口較多,這個比例可以向上浮動;經濟落后地區(qū),外來人口較少,這個比例可以向下調節(jié)。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投入,由進城務工人員戶口所在地的政府與他們工作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共同來承擔。出現教育費用缺乏問題,兩地政府都要負責。這樣便不會因為政策缺陷導致責任不明,出現問題雙方政府都不管理的現象。因為國家針對適齡兒童義務教育經費,根據居民的戶籍,劃撥到每個地區(qū)。務工人員工作所在地沒有接受到經費的資助,對于這些沒有戶籍的外來人口子女不管或者是少管。出現了戶籍所在地的政府管不到,工作地政府不管的現象。因此,設立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經費,除了有專門的經費資助外,還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各自責任。這樣才能夠保證政策的有力實施。建立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專項教育經費,改善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增強師資力量,提升教學水平。促進教育問題解決,有利于教育公平的發(fā)展,使更多的學生能夠享有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不會因為經費缺乏的問題,而輸在教育的起跑線上;同時還能夠為城市的發(fā)展吸引和留住更多優(yōu)秀的技術工人,他們子女的教育問題得到解決后可以更好地為城市的發(fā)展做貢獻。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在外來移民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提供專門經費支持,有助于美國社會與經濟的發(fā)展。我國作為人口流動大國在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上還存在不足。我國需要學習美國針對外來移民子女基礎教育的財政政策,設立專門的教育費用,解決現階段我國因為人口流動帶來的隨遷子女教育經費問題。讓這些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促使教育向公平化與全民化發(fā)展。
作者:古翠鳳 辛歡 陳小滿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